2017年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832语文基础综合考试[专业硕士]之中国文学史考研仿真模拟题.doc

上传人:q****9 文档编号:120651646 上传时间:2020-03-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832语文基础综合考试[专业硕士]之中国文学史考研仿真模拟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年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832语文基础综合考试[专业硕士]之中国文学史考研仿真模拟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832语文基础综合考试[专业硕士]之中国文学史考研仿真模拟题.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年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832语文基础综合考试专业硕士之中国文学史考研仿真模拟题一、名词解释1 三家诗【答案】三家诗是“鲁诗”“韩诗”“齐诗”的合称。三家诗在汉代被立为博士,成为官学。鲁诗源于申培,齐诗源于辕固生,韩诗源于韩婴。齐诗多荒诞,鲁诗多保守。魏时齐诗己亡佚。鲁诗至西晋亦亡,韩诗亡于南宋,现仅有外传。三家诗都相当繁琐,解经一字,洋洋千言,也都使用汉代通行的隶书写成,所以这三家诗又称为“今文学派”“今文经学”。今文经学,是经学中研究今文经籍的一个流派。 2 楚辞九歌【答案】九歌是在楚国民间祭神歌曲的基础上创作的一组抒情诗,共十一篇: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

2、礼魂。在内容上,九歌受到楚国民间宗教巫术文化的影响,均是借神灵以抒情,多有恋情的描写。在艺术上,尤其善于把景物的描写、环境的烘托、气氛的渲染与人物的思想情感的抒发完美地融为一体,创造出十分优美的艺术境界。九歌的语言清丽优美、生动自然,且极具抒情性,又有浓厚的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唯有国荡刚劲悲壮的风格不同于它篇。 3 元曲四大家【答案】元曲四大家是指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四位元代杂剧作家。四者代表了元代不同时期不同流派杂剧创作的成就,因此被称为“元曲四大家”。四大家都不求仕进,长期生活在社会底层,和人民联系密切。其代表作品大都能真实地反映元代社会现实,思想内容深刻,生活气息浓烈,且与舞台演

3、出结合紧密,人物语言生动形象,戏剧冲突集中、紧凑。四人中,关汉卿成就最高,影响最大,是我国古代戏剧的奠基人。 4 南宋中兴四大诗人【答案】南宋中兴四大诗人,是尤袤、杨万里、范成大、陆游四位诗人的合称,又称南宋四大家。尤袤流传下来的作品很少; 杨、范虽比不上陆游,但各有特色。杨万里一反江西诗派的生硬槎桠,创立了活泼自然的诚斋体。杨万里、陆游流传下来的作品,数量之多实在惊人。中兴四大诗人代表了宋代诗歌第二个最繁荣的时期。杨万里有诚斋集,范成大有范石湖集,陆游有陆放翁集传世。 5 文心雕龙【答案】文心雕龙是中国南朝文学理论家刘祝创作的一部文学理论著作,成书于公元501-502年间。它是中国文学理论批

4、评史上第一部有严密体系的、“体大而虑周”的文学理论专著。全书共10卷,50篇,以孔子美学思想为基础,兼采道家,全面总结了齐梁时代以前的美学成果,细致地探索和论述了语言文学的审美本质及其创造、鉴赏的美学规律。 6 明代四大奇书【答案】明代四人奇书是指明代四部著名的长篇章回小说,即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四大奇书”之称与明中后期的资本主义萌芽、市民文化勃兴、传统儒家经典遭到怀疑、大众文化需要确立自身经典的社会文化背景相关联,与通俗小说成为大众的主要文化消费对象、通俗文学对大众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产生重大影响的社会现实相关联。“奇”,不仅指它内容或艺术的新奇,还包含着对它们所取得的创造性成就的肯

5、定。因此,“四大奇书”的命名具有深刻的文化意义。 二、简答题7 简述唐宋古文运动。【答案】唐宋古文运动是指唐代中叶及北宋时期以提倡古文、反对骄文为特点的文体改革运动,因同时涉及到文学的思想内容,所以兼有思想运动和社会运动的性质。这一运动在中唐由韩愈、柳宗元等人发起,但它的成功却在北宋。北宋的古文运动是以复古为号召的文学革新运动,在欧阳修、王安石和“三苏”的大力倡导之下,继承了韩、柳的成就,使古文成为文学主流,蔚为风气。他们所提倡的散文实际是一种新型的散文,既有所继承,又具有鲜明的个性特色和时代特点。就内容言,是明道载道,把散文引向政教之用; 就形式言,是由骄体而散体,体现了散文自身发展的一种要

6、求。(1)唐代的古文运动中唐时期散文的创作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在前代文风革新努力的基础上,韩愈、柳宗元发起了“古文运动”,并有李翱、皇甫湜、刘禹锡、白居易等一大批参与和响应者,它针对南北朝以来骈文创作的浮艳空洞的流弊,以恢复孔孟儒学为号召,以学习先秦两汉散文为目标,在文体、文风和文学语言诸方面进行变革,形成了较大的规模和影响,使古文取得了压倒骄文的优势。韩柳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取得了非凡的成绩,其理论的核心是“文以明道”,思想性和艺术性都得到了重视,也以多种文体和多样的风格实践了他们的理论。苏轼称赞韩愈“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文以明道”说“文以明道”是古文运动的基本主张。提倡古朴的文风,反

7、对奢靡的文风,强调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师古的同时又强调创新,主张“师其意不师其辞”,“唯陈言之务去”,反因袭,贵独创; 强调作家的思想修养,主张文章要反映现实,干预现实,“不平则鸣”。这是一次名为复古、实为革新的文学运动。唐代古文运动的主要贡献唐代古文运动在我国古代散文发展史上的主要贡献,就是扭转了长期统治文坛的形式主义潮流,继承了早期散文的优良传统并有所创新和发展,从而开创了散文写作的新局面,拨正了古代散文的发展方向。宋代及宋以后的散文,其主流就是在唐代古文运动所奠定的基础上继续发展的。(2)宋代的古文运动一次古文运动并不能杜绝形式主义的再次兴起。挽转文坛、诗坛颓风的使命便落到了欧阳修、王安

8、石、苏轼等人的身上。由他们掀起的诗文革新运动的浪潮,就文的方面来说,是直接继承了唐代古文运动的传统的,也可以视为唐代古文运动的继续和发展。文道关系论在文道关系上,欧阳修继承韩愈的观点,重申道对文的重要性,认为“道胜者文不难而自至”,反对片面追求文辞。他主张以道作为作家的基本修养,充道以为文,但他不重道轻文。欧阳修还注重道的实践性,他认为道并不是要远离人,而是人弃百事不关于心,不能在实践中充道,他从生活实践方面谈论创作主体的修养,影响了后代的古文理论。总之,对文道关系的解释,欧阳修形成了自己以道充、事信、理达、辞易为中心的文学理论。“诗穷而后工”说“诗穷而后工”说是欧阳修在梅圣俞诗集序一文中提出

9、来的,他认为“诗人少达而多穷”,“盖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愈穷则愈工”,“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下也”。“诗穷而后工”,是说诗人在受到困险环境的磨砺,幽愤郁积于心时,方能写出精美的诗歌作品。这种思想司马迁、韩愈等人的文论中也有类似观点,大体都是讲创作主体的生活与创作潜能之关系。欧阳修则进一步将作家的生活境遇、情感状态直接地与诗歌创作自身的特点联系起来:一是诗人因穷而“自放”,能与外界建立较纯粹的审美关系,于是能探求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奇怪”; 二是郁积的情感有助于诗人“兴于怨刺”,抒写出曲折入微而又带有普遍性的人情。韩愈提倡古文,目的在于恢复古代的儒学道统,将改革文风与复

10、兴儒学变为相辅相成的运动。在提倡古文时,进一步强调要以文明道。除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外,宋代的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沟、苏轼、苏辙等人也是其中的代表性人物。他们被称为“唐宋八大家”,影响深远。8 简述宋元话本的艺术特色。【答案】宋元话本的出现是小说史上的一大变迁,是中国小说史上第一次将白话作为小说的语言进行创作。宋元话本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为:(1)注重趣味性和虚构“说话”是“说话人”赖以养家糊口的职业,所以必须尽一切可能来吸引听众。而听众听“说话”是为了娱乐,“说话人”要讲得有趣味才能吸引他们。因此,趣味性就成了“说话”的第一原则。“说话”主要是叙述故事,而事实不一定有趣味。“讲史”所说,有许多都出于虚构,其故即在于此。所以,“说话”的追求趣味性是以虚构为基础的。(2)思想感情与市井民众相通由于要使听众市井民众感到有趣,“说话人”不但不能采取说教的态度,而且不能使话本中人物的感情、言行“高雅”得让市井民众无法理解和接受,而必须使听众对话本里的人物产生深刻共鸣,感同身受地关注其命运,从而兴味盎然地倾听“说话人”的演述。因此,话本中人一、名词解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