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沈阳农业大学土地与环境学院846土地资源学考研仿真模拟题.doc

上传人:q****9 文档编号:120651460 上传时间:2020-03-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沈阳农业大学土地与环境学院846土地资源学考研仿真模拟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年沈阳农业大学土地与环境学院846土地资源学考研仿真模拟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沈阳农业大学土地与环境学院846土地资源学考研仿真模拟题.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年沈阳农业大学土地与环境学院846土地资源学考研仿真模拟题一、简答题1 土地人口承载力有哪几种计算方式? 投入水平和营养水平是如何确定的?【答案】(1)土地人口承载力的计算方式土地人口承载力具体的计算方式基本上可分两种:按每年人均多少千克粮食计算。按每人每天需多少卡的热和多少克的蛋白质,按不同年龄、不同劳动强度与不同性别的人折合为一个“平均人”,并将不同作物产品分别折合成热量与蛋白质量,并折算为相应的农业生态区内的单位面积的生产量,两者相除即得单位面积土地所能承载的人口潜力。(2)投入水平和营养水平的确定投入水平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改善土地状况的基础性投入; 二是具体生产过程中的

2、常规生产性投入。根据相应的联合国的投入水平的分级指标来确定投入水平。营养水平则根据当地居民的人均膳食热量和蛋白质等的数量和比值来确定。 2 简述农业生态区法的基本原理和工作过程。【答案】(1)农业生态区位法的基本原理农业生态区位法是根据比例尺将地面划为一些在农业生产条件、气候和土壤大致都相对一致的生态单元,在同一生态单元内,其作物种类与种植制度也相似,因而其土地的生产潜力进一步就决定于灌溉条件的有无和投入的高低。在此基础上加入人均消耗计算,以行政单位为统计单元求算出一定行政区域内的人口承载力。(2)农业生态区位法的工作过程根据具体的研究内容和工作流程,AEZ 法可分为如下6个主要步骤:清查研究

3、区的农业资源,其中包括气候资源、土壤资源、作物资源及耕地资源,并分别绘制出所要求的、相同比例尺的资源图幅。将气候资源清查中分别计算光温生产力图与光温水生产力图,并与土壤资源图叠合,并形成以各个农业生态小区单元为单位的农业生态区图。其中,包括光温土生态区和光温水土生态区图等两张图。在上述生态区图的基础上,叠加作物种类与种植制度分区图,进行匹配、修正与计算两个生态区图的每个生态单元的作物产量,即光温土生产力(灌溉农业的生产力)与光温水土生产力(旱作农业的生产力)。在上述光温十生态区图与光温水十生态区图及其生产力计算的基础上,分别叠加耕地资源清查图,最后统计出每一定行政区内的土地生产力。在上述有关土

4、地生产潜力自然因素量化计算的基础上,进一步考虑经济投入的水平问题,潜力的计算与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相联系。按平均每人(包括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工种的统计)平均每天以至每年所需热量、合为平均粮食量,并按每一定行政单位内的土地生产潜力,来计算所能支持的人口数量。从而使土地生产蛋白质量,而折 3 为什么要进行土地利用现状凋查?【答案】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是在全国范围内,为查清土地的利用现状而进行的全面的土地资源普查。其重点是按土地利用分类,以县为单位查清各类用地的数量、分布,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又称土地数量调查。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目的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查清各用地类型的数量、质量、分布状况,为国家和

5、地区的农业区划、土地利用规划、土地保护与开发提供基础资料。(2)查清各类土地权属状况等,为土地登记、土地统计服务。(3)了解目前土地利用的经验、教训及存在问题,为国家和区域制定土地资源管理对策提供依据。(4)查清村和农、林、牧、渔场以及居民点以外的机关、部队、团体、学校等企事业单位的土地权属界线和村以上各级行政辖区范围界线。 4 试述土地评价的作用。【答案】土地评价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为土地利用规划服务。土地评价为土地利用规划提供了最客观的依据,是土地利用规划的基础。(2)为估计土地利用和经营好坏服务。通过土地评价,可以对土地经营活动中的投入和产出进行分析,如果产出大于投入,

6、土地经营者就有经济效益,通过进一步的分析和评价,就可以知道土地经营效果的大小程度。(3)为土地交易服务。土地交易一般要求对土地进行估价,而土地评价形成的土地分等定级结果是土地估价的基础资料乃至主要依据。可见,土地分等定级的结果是土地交易必不可少的基础资料,同时,也可以为土地使用者选择土地提供指南。甚至,土地估价就是一种特殊的土地评价,即对土地经济价值的评价。(4)为土地税收服务。土地评价可为土地税收工作提供有用的基础资料。(5)为土地管理服务。可以使土地资源达到最好的配置,使其开发、利用、保护做到合理、高效、持久,这一切必须依据土地评价的结果。 5 阐述如下基本概念:土地类型、土地资源类型、土

7、地利用类型、土地利用结构。【答案】(1)土地类型,是指由于土地各构成要素的空间变异性,以及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使得在不同地域空间内具有各种不同的景观形态特征和土地性质,将景观形态特征和土地性质相对一致的一系列空间单元划分成的一种类型组合。(2)土地资源类型,是指土地自然属性相对均一,而且利用价值或利用功能一致的土地单元集合。(3)土地利用类型,是指土地利用方式相同的土地资源单元,它们具有如下特点:第一,它是在自然、经济和技术条件影响下,经过人类劳动干预而形成的产物; 第二,在空间分布上它具有一定的地域分布规律,但不一定连片,可以重复出现; 第三,在时一间上随着社会经济和技术条件的改善

8、,土地利用方式及其特点也有明显的动态变化; 第四,它是根据土地利用的地域差异划分的,是反映土地用途、性质及其分布规律的基本地域单位。(4)土地利用结构,是指区域内各类土地利用之间在数量上的对比关系和空间上的相互位置关系形成的格局,以及权属上的所属关系的总和。 6 土壤因素对影响土地资源的质量特征和类型分布的意义。【答案】(1)土壤是重要的农业资源,是土地资源的重要组成要素,它的类型及其分布、理化性质及生产能力均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土地资源的特性、开发利用方向及其生产力的高低。因此,对土壤因素的评价往往是土地资源评价的核心,特别是对于平原地区来讲更是如此。(2)土壤剖面、土壤厚度、土壤有机质、土壤

9、质地等土壤中的基本环境都会影响土壤的质量,进而对土地的质量产生影响,土壤的肥力、土壤的水分、土壤的适宜性等形成的综合性状构成土壤的地带分布,即纬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研究土壤的分布规律,对土地进行适宜植物生长的相关分类,对于土地的有效以及持续利用都有着很深远的影响。 二、论述题7 论述土地资源动态监测的目的是什么? 怎样利用“3s ”技术进行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答案】(1)土地资源动态监测的目的进行土地资源动态监测的研究及其动态监测系统的建立和建设,以便能够及时掌握土地资源与土地利用的动态信息,揭示它们的变化规律,为土地资源的规划、管理、保护和利用提供可靠的数据,为国家制定经济建设

10、的重大决策提供土地资源的信息依据。具体地讲,目的有:为国家制定经济发展计划、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政策提供决策依据;寻求达到土地利用最佳整体效益的配置方案,以满足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对土地的需求; 确定土地持续利用方式,以促进土地资源质量的保持;实施土地利用和土地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2)利用“3s ”技术进行土地利用动态监测遥感技术(RS )有卫星遥感和航空遥感两种。卫星遥感资料上有空间的宏观性和时间的连续性等特点,其优势在于大面积的动态监测。主要可用于土壤沙化、草原退化、土壤侵蚀、沿第滩涂的开发利用,土地受灾面积等土地利用的动态变化的监测。航空遥感具有分辨率高、荷载量大、机动灵活的特点,用航空遥感作点状或带状的抽样调查或典型调查,是卫星遥感调查的必要手段。主要可用于耕地增减变化和建设用地扩展的监测,农田防护林体系、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一、简答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