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扬州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66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之外国教育史教程考研强化模拟题.doc

上传人:q****9 文档编号:120651458 上传时间:2020-03-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扬州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66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之外国教育史教程考研强化模拟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年扬州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66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之外国教育史教程考研强化模拟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扬州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66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之外国教育史教程考研强化模拟题.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年扬州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66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之外国教育史教程考研强化模拟题一、简答题1 简述梁启超关于教育作用和宗旨的观点。【答案】(1)梁启超关于教育作用的观点梁启超与康有为一样,都持有“教育救国论”的观点,故非常重视教育作用,认为国家强弱以教育为转移。他阐述了“民智”与“民权”的关系。他说:“今日欲伸民权,必以广民智为第一,义”“有一分之智,即有一分之权; 有六七分之智,即有六七分之权; 有十分之智,即有十分之权。”他的意思是说,只有首先提高了人民的文教素质,然后才能在中国实现民权政治。梁启超就是从这一角度论述教育作用的,他的这种认识是卓越而深刻的,然而在当时的中国,仅靠教

2、育去“救亡图存”显然是行不通的。(2)梁启超关于教育宗旨的观点,即指出教育应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梁启超认为,梁启超强调了教育应有明确的“宗旨”教育是人类一项极其复杂的活动,更不能没有宗旨,他曾说:“他事无宗旨犹可以苟且迁就,教育无宗旨,则寸毫不能有成。”他认为教育目的正确与否,至关重大,封建教育之所以腐朽,洋务教育之所以收效甚微,主要在于教育目的上的错误,他批评中国传统教育最大的缺点,是培养出来的人缺乏国家观念、公共观念和自治观念,只求个人完善,或者就想升官发财,奴性、作伪、自,所以私、怯懦、麻木是人们的通病。“可以为一个人的资格”“而独无可以为一国国民之资格”,他要求培养的新式国民,应具有

3、独立的人格,权利他提出教育要培养“特色的国民”(“新民”)义务并重的思想,有知识、道德和才干,既能自主、自立,又有团体协作精神。 2 简述墨家教育的特色。【答案】墨家是中国古代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之一,创始人为墨翟,世称墨子,墨家之名从创始人而得。墨家教育具有以下几点特色:(1)墨家是“农与工肆之人”的代表。墨家是代表农民与小工业商业者、注重社会和生产实践的教育团体;(2)墨家以教育为“兴天下利,除天下害”的手段;(3)教育的目的,墨家的教育在于培养“贤士”或“兼士”;(4)以科技和思维训练为特色的教育内容;(5)强调主动和创造的教育、教学方法。 3 简述结构主义教育思潮。【答案】(1)结构

4、主义教育思潮的兴起结构主义教育是一种在现代欧美广泛流行、影响很大的教育理论。它是以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认知心理学为基础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心理学家布鲁纳。20世纪60年代起,布鲁纳把皮亚杰关于儿童认知结构发展理论应用到教学和课程改革上,创立了“结构主义教育”理论。(2)结构主义教育思潮的基本观点强调教育和教学应重视学生的智能发展。教育和教学的重要任务就是依循儿童的认知发展规律,促进儿童的智能发展;注重教授各门学科的基本结构。知识是人们赋予经验中的规律以意义和结构而构造起来的模式。任何一门学科,都可以归成一系列由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组成的基本结构。教授任何一门学科,主要是使学生理解和掌握这门学

5、科的基本结构,以及该学科所特有的研究方法;主张学科基础的早期学习。结构主义教育家从教育可以促进智慧发展的观点出发,认为儿童完成“学习准备”的状态并不是随生理年龄的增长而主要是随环境和教育的作用而进展的,因此,教育不应消极地静待儿童自然成熟的到来才开始教其学习,而应当积极创造条件,使儿童尽可能早地开始学习某些学科的基本结构。为了让儿童早期开始学习,需要把知识改造成为一种与儿童的智力发展和思想方式相适合的形式,并通过儿童自己能触摸到的具体材料来学习;,主张教师是结构教学中的主要辅助者。 提倡“发现法”(3)对结构主义教育思潮的评价优点。结构主义教育思想把认知发展与教育统一起来,为心理学研究和教育研

6、究互相协作提供了一个范例,对现代西方课程论的影响很大。由于结构主义教育思想力图从课程和教材的改革着手寻找教育对策,因此,它成了20世纪60年代美国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不足。结构主义教育的某些观点具有片面性,其编制的课程与教材偏难等,也不断招致了人们的责难。 4 简述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始末。【答案】进步主义教育运动是19世纪末美国出现的教育革新运动,是南北战争后为适应工业革命、城乡变化、开发边疆和大移民的需要而出现的社会改革运动的组成部分。其“实验室”主要是美国的公立学校,相对于欧洲“新教育”来说,进步学校更关心普通民众的教育,更强调教育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更重视从做中学,更注重学校的民主化问题。

7、美国的进步教育运动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兴起期(19世纪末1918)、成型期(19181929)、转折期(19291943)、衰落期(19441957).,被杜威称作“进步(l )兴起期(19世纪末1918).19世纪末,帕克创造了“昆西教学法”教育之父”。1896年,杜威创办芝加哥实验学校,在他的影响下许多进步教育实验以各种形式展开,一些人受杜威影响,试图把学习和劳动、抽象的和实用的以及个性的和社会的等因素结合起来。(2)成型期(19181929).1919年,进步教育发展协会建立,1920年该协会提出了进步教育的七项原则。1924年,协会创办进步教育杂志,这一时期,进步教育本身日益专业

8、化,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成为进步教育运动中心。杜威担任协会的名誉主席。(3)转折期(19291943).20世纪20年代末,由于进步教育运动的专业化倾向,使其失去了公众的理解和支持,与此同时,进步教育内部出现分化。以拉格为代表的教育家强调“儿童中心”的教育,而以康茨为代表的教育家则强调“社会中心”的教育。1929年的大萧条严重影响了美国进步教育运动的发展。一方面,它使进步教育运动发生转向,此前强调儿童中心和个人的自由发展,此后更加意识到学校的社会职能。此外,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进步教育运动的重心逐步从初等教育转向中等教育,这种转变集中反映在“八年研究”上。另一方面,大萧条加剧了进步教育运

9、动内部的分裂,“改造主义”正是这种分化的产物。进步教育运动还受到新保守主义教育思潮的攻击。(4)衰落期(19441957).1944年,美国的进步教育运动进入衰落阶段,进步教育协会更名,成为欧洲新教育联谊会的一个分会。1955年,协会解散。1957年,“美国教育联谊会”进步教育杂志停办,标志着美国教育史上一个时代结束。进步教育运动衰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进步教育运动不能与美国社会的不断变化始终保持同步;进步教育理论和实践本身存在许多矛盾和局限:进步教育运动在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的多元化与运动的相对统一性之间,存在矛盾,导致了运动内部的分裂;改造主义和各种保守主义的抨击,在很大程度上击中了进步教育的

10、要害,以及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之间也加速了其衰落的进程。 5 简述教育性教学原则。【答案】教育性教学原则是由德国教育家、心理学家赫尔巴特提出。(1)其主要观点有:知识与道德有内在联系,人只有认识了道德规范,才能产生符合道德规范的行为。要进行道德教育必须先有知识,先受一般教育:教育(道德教育)是通过,而且只有通过教学才能真正产生实际作用,教学是道德教育的基本途径;教学的目的与整个道德教育的最高目的保持一致,即养成德行。为实现这个目的,要设立一个近的目标,即“多方面的兴趣”。(2)评价在赫尔巴特以前,教育家往往把教学和德育分开,规定各自不同的任务。赫尔巴特的贡献在于阐明了二者之间的联系,使德育获得坚实基础。但是他把教学完全从属于道德教育,认为二者等同,具有机械论倾向。 6 教育观察研究实施的程序包括哪几个方面?【答案】(1)界定研究问题,明确观察目的和意义。(2)编制观察提纲,进入研究情境。(3)实施观察,收集记录资料。一、简答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