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631文学综合之中国当代文学史考研强化模拟题.doc

上传人:q****9 文档编号:120651433 上传时间:2020-03-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631文学综合之中国当代文学史考研强化模拟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年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631文学综合之中国当代文学史考研强化模拟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631文学综合之中国当代文学史考研强化模拟题.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年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631文学综合之中国当代文学史考研强化模拟题一、名词解释1 “三突出”【答案】“三突出”是文革期间的文艺指导理论之一。最早由于会泳在让文艺界永远成为宣传毛泽东思想的阵地一文中提出,受到江青等人的赞同和推广,被称为“文艺创作塑造无产阶级英雄人物必须遵循的一条原则”。“三突出”是指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 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 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其具体实践是在文艺创作中把正面人物放在画面或舞台的中央,打正光,而反面人物要在角落打底光或背光等。“三突出”创作原则对于激进的文学思潮来说,既是一种结构模式和叙事方法,一种人物安排规则,也是社会政

2、治等级在文艺形式上的体现。这种脱离实际、主观杜撰的标准,对文学创作危害极大。一方面它扼杀了真正的文学创作生机,另一方面深受“三突出”影响的作品,不同程度的宣传了错误观点,背离了生活规律,缺乏艺术感染力。 2 伤痕文学【答案】伤痕文学是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在中国大陆文坛占据主导地位的种文学现象。它得名于卢新华以“文革”中知青生活为题材的短篇小说伤痕。伤痕文学的主要内容,可大致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写知识分子、国家官员受到的迫害与他们的抗争;二是写“知青”的命运,即以高昂的热情和献身的决心投入这场革命,却成为献身目标的“牺牲品”。伤痕文学的代表作品有班主任献身(陆文夫)、从森林来的孩子(张洁

3、)、醒来吧,弟弟(刘心武)、大墙下的红玉兰(从维熙)、天云山传奇(鲁彦周)、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周克芹)等。 3 天安门诗抄【答案】天安门诗抄是童怀周编选,由人民文学出版社于1978年出版的诗文集。天安门诗抄共分三辑:第一辑收诗、词、曲、挽联二百九十五首:第二辑收新体诗五十九首:第三辑收悼词、祭词、誓词、散文诗等五十篇。这些诗文均出现于1976年清明节前后北京天安门等处。诗文表达了人民群众对周恩来的怀念和对江青反革命集团的声讨,反映了作者对祖国命运的关切。诗文具有情感真挚悲壮,语言犀利和强烈的战斗性等特点。 4 朦胧诗【答案】朦胧诗是于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伴随着文学全面复苏而出现的一个

4、新的诗歌艺术潮流,又称新诗潮诗歌。朦胧诗是新诗潮诗歌运动的产物,因其在艺术形式上多用总体象征的手法,具有不透明性和多义性,故得此名。代表诗人有食指、北岛、顾城、舒婷、梁小斌、江河、杨炼等。朦胧诗以“叛逆”的精神,打破了当时现实主义创作原则一统诗坛的局面,为诗歌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同时也给新时期文学带来了一次意义深远的变革。朦胧诗人在诗作中以现实意识思考人的本质,肯定人的自我价值和尊严,注重创作主体内心情感的抒发,在艺术上大量运用隐喻、暗示、通感等手法,丰富了诗的内涵,增强了诗歌的想像空间。 5 透明的红萝卜【答案】透明的红萝卜是莫言的成名作,也发表在1985年的中国作家。莫言通过小说人物黑孩诉说

5、了他少年时代吃过的苦,生活环境的寂寥荒凉,营造出了神秘的气氛和空灵的意境。6 第三代诗【答案】第三代诗是指由“第三代”诗人所创作的诗歌。“第三代”诗人是相对于19491976年间的第一代及朦胧诗为代表的第二代诗人所界定的概念,泛指以朦胧诗以后到90年代这段时间出现的一批诗人。第三代诗歌具有以下特征:呈现出反理性,反崇高,反英雄倾向,倡导小人物,平民意识; 重视流派与理论建设; 在创作上高度的语言意识,用口语化的语言拓展了当代新诗发展的空间。他们把诗从群体意识中解放出来,促使中国诗歌呈现出多元化、边缘化、个人化的趋向。代表流派有非非主义、他们文学社、海上诗群等。 7 高行健【答案】高行健,法籍华

6、裔剧作家、小说家、翻译家、画家、导演、评论家。祖籍江苏泰州。2000年因其作品的普遍价值,刻骨铭心的洞察力和语言的丰富机智,为中文小说和艺术戏剧开辟了新的道路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著有剧本绝对信号车站野人彼岸,小说集有只鸽子叫红唇儿,论著现代小说技巧初探,译著秃头歌女。 8 “双百”方针【答案】“双百”方针,即百花齐放和百家争鸣的文艺政策,是发展、繁荣中国社会主义科学、文化、艺术事业的基本方针。由毛泽东在1957年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百花齐放是一种发展艺术的方法,百家争鸣是一种发展科学的方法”。其主要内容是在坚持政治标准的前提下,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流派可以自由发展,科学上

7、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由讨论,艺术和科学中的是非问题,应当通过自由讨论和实践去解决,而不应当采取简单的方式去解决。9 “实验小说”【答案】“实验小说”是80年代中后期出现的借鉴西方20世纪文学后在中国出现的小说创作潮流,又称先锋小说。“先锋”作家借助西方20世纪文学所提供的经验,寻求创作题材和艺术方法上的各种可能性。主题上追求对具体现实社会政治问题的超越,艺术上摆脱“写实”方法的拘囿,以追求“本体意味”的形式和“永恒意味”的生存命题,这在当时成为很有诱惑力的目标。这种“本体化”形态的想象,与他们曾经预期的“世界化文学”的想象是致的。代表作家有马原、残雪、余华、格非、苏童等。 10“第四种剧本”【答案

8、】“第四种剧本”是剧作家刘川对1956年前后出现在中国剧坛的一批戏剧的概括。这些剧本突破了当时剧坛所流行的公式化、概念化的边框,而显示出某些特色。被称作“第四种剧本”的,主要有杨履方的布谷鸟又叫了、岳野的同甘共苦、海默的洞箫横吹、鲁彦周的归来、何求的新局长来到之前、王少燕的葡萄烂了、李超的开会忙等剧作。与其他作品相比,“第四种剧本”最突出的特点是写人,按照“人”应该有的思想、感情、意识塑造形象,另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对生活的“干预”。 二、简答题11结合作品论述路翎在现代心理小说探索方面的得失。【答案】(1)路翎在现代心理小说探索方面的所得以路翎1944年发表的饥饿的郭素娥为例,其心理小说的核心因

9、素是对人的自由与尊严的维护。路翎的心理描绘与一般心理研究全然不同,前者以人的流动的心理变化为对象,其最大特点是高度活的对话性; 后者则研究人心理的静止规律,再以许多横切面组成人心理的发展线索,是对人心理死的理论整合。路翎的小说以对人的精神世界包括无意识世界进行开掘为特色,在揭示灵魂的复杂、丰富性方面别具价值。他运用错综的表现人物的心理广度的写法,在掌握大起大落的心理节奏,处理人物心理感应的波澜方面,显现出一种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气质,使得中国的现实主义小说在他手中与世界文学的潮流更接近。路翎对现代心理小说的探索,丰富了新文学的观察视角与表现手法。(2)路翎在现代心理小说探索方面的所失路翎在1953

10、至1954年间发表的以朝鲜战争为题材的短篇小说,如战士的心初雪和洼地上的“战役”,都表现了更关心人的心理现实的倾向; 通过人物的心理活动,将现实情景与往日的生活经历、体验加以连接、对比。这些条理化的心理叙述有时显得冗长、缺少变化。路翎在现代心理小说探索中实践着胡风的理论,用主观精神的“扩张”,“拥入”客观世界,因而使得他的作品主观色调强烈。他对人的理解,某些方面带有现代派的观念,即社会烙印与人性兽性的混合,认为人的本性往往被社会的表象所掩盖,人的生命是痛苦、高贵而孤独的,其晚年小说创作的艺术水准相比较之前大幅下降。 12周扬对二十世纪中国文学都有哪些贡献?【答案】(1)周扬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就提出了文学大众化问题。四十年代延安文艺座谈会后他充分肯定了赵树理创作“是真正的新形式、民族新形式。”1942年以前,周扬所写的一个伟大的民主主义现实主义者的路和精神界之战士,对鲁迅思想的发展、鲁迅早期的思想和文学观作了阐述。同时还参与了关于民族形式的讨论,发表有关文章。1942年他参加了延安文艺座谈会,会后积极贯彻执行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精神,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一、名词解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