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二年级下册《难忘的泼水节》导学案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206509 上传时间:2017-06-03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教案]二年级下册《难忘的泼水节》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语文教案]二年级下册《难忘的泼水节》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语文教案]二年级下册《难忘的泼水节》导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语文教案]二年级下册《难忘的泼水节》导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语文教案]二年级下册《难忘的泼水节》导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教案]二年级下册《难忘的泼水节》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教案]二年级下册《难忘的泼水节》导学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二年级下册难忘的泼水节导学案来源课件 5 YK J.COM 二年级下册难忘的泼水节导学案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会认 l 2 个生字,会写 12 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3、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感受。教学重点:学习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的2深厚情意。教学难点:理解 1 961 年的泼水节为什么会令人 “难忘”?教具准备:生字词卡片、有关傣历年的资料教学方法:谈话导入、合作交流、朗读感悟课时划分:2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同学们,傣历年是我们傣族人民一年一度

2、最热闹最隆重的节日你们参加过“泼水节”吗?如果你参加过给大家讲讲自己的感受好吗?让学生讲述。今天,我们要学习“难忘的泼水节”它与平时同学们所参加的泼水节有什么不同,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二、初读课文找出生字。l、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找出本文的生字。2、指名读。3、互读互听互相纠正读音。三、再读课文学习生字l、出示要求认的生字、让学生认读2、指名读。3、互读正音。四、朗读感悟31、再读课文,边读边想,为什么 1961 年的泼水节是一次难忘的泼水节?2、学生讨论交流3、带着问题读第三自然段。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用自己的话向大家描述一下人们欢迎周总理的情景。理解 “四面八方” 。指导朗读。

3、4、指导看图、理解第 4 自然段师:看,周总理来了,他走到傣族人民中间来了!(出示挂图)谁来说说总理今天打扮得怎样?总理脸上的神情怎样?让学自由读第四自然段,画出描写总理衣着和表情的词句。结合图,说说除了总理,还有谁也是笑容满面?师:傣族人民因为能和敬爱的总理一起过节而笑容满面,现在也请你笑容满面地读一读第五自然段。5、体会第五自然段分角色扮演,老师扮演总理,同学们扮演傣族人民一起泼水祝福。启发想象总理把水泼到老人身上,祝愿他们 总理把水泼到青年人身上,祝愿他们 总理把水泼到小孩身上,祝愿他们 4正因为 1961 年泼水节是和总理一起过的,所以傣族人民感到那年泼水节是“幸福” 、 “难忘 的。

4、有感情朗读 68 自然段。五、作业布置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预习要求写的生字。第二课时一、读文、识记生字1、自读课文,找出要求写的生字。2、指名出示要求写的生字。3、指名读生字。二、复习1、用开火车形式读要求认识的生字。2、同桌互相说说 1961 年的泼水节为什么令人难忘 ?三、识字、写字 1、出示要求写的字让学生记住字形。 2、介绍记字方法。3、用生字组词,并理解字义。4、写字。让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的位置。重点进行范写指导。学生书写老师巡回辅导。5四、课外延伸1、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风情,哪位同学能向我们介绍一下你知道的少数民族风情?2,学生介绍。3、老师补充。如彝

5、族 “火把节” 、基诺族“ ”、哈伲族“嘎汤帕节” ,五、作业布置:1、完成课后“我会填” 。2、积累本课好词佳句。六、本课小结:七、板书设计:八、课后反思:12、北京亮起来了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会认“幕”等 15 个生字,会写“束”等 12 个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首都北京夜晚的美丽景色。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3、通过课外资料的收集,更多地了解北京,从而激发对首都6北京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教学难点:朗读、感悟教具准备:生字卡片、挂图、小黑板、教学方法:引导、启发、小组合作、讨论课时划分:2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启发谈话,出示课题1、上学期,我们曾走近过北京,还记得

6、那一课吗? (指名说)2、白天的北京很美,夜晚的北京更美!让我们一块儿去看看北京的夜景吧!(出示挂图) 看: 夜晚的北京多美呀!板书课题:12 、北京亮起来了。二、初读课文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借助拼音把生字的字音读准,词语读连贯,句子读通顺,有困难的地方多读几遍。2、在小组内认读生字词。 3、用不带拼音的生字卡片和词语卡片检查认读生字的情况。4、根据学生的意愿分段抽读课文,学生互相评议读得是否正确。三、精读课文,理解课文。1、学生再次自由朗读课文,选出自己最喜欢的段落,细细地读7一读,想想读后了解到哪些。2、根据学生的学习选择,引导读懂课文。把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读给大家听一听,并说说从这段中读

7、懂了什么。在学习过程中重点体会和理解以下词句:夜幕降临;灯的海洋、光的世界;华灯高照;像(感受动态美)银河从天而降;金碧辉煌;一座座立交桥犹如道道彩虹(感受立体美) ;照明灯、草坪灯、喷泉灯、礼花灯( 体会灯的种类多,感受静态美);焕然一新:古老的故宫变得年轻了( 体会北京的变化) 。3、再次品读课文四、背诵课文l、小朋友们读得真好啊!从你们的朗读中,老师感悟到夜晚的北京实在是美!老师也喜欢夜晚的北京,还把这篇课文背下来小朋友你想听一听吗?2、你能把你喜欢的部分背一背吗?3、自由练习背诵。4、谁愿意来背一背;学生展示背诵情况。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出示带有生字的词(生字用红色突出) ,学生认

8、读词语。2、你能选择其中的词语练习说话吗?二、学习生字,记忆字形,指导书写8小朋友们真能干,这么多生字词都会认了,那大家能把这些生字娃娃牢牢地记在脑子里吗?1、自己用巧妙的方法识记生字。2、交流识记情况。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哪个生字的。提出自己不会记的字,小组内互动识字。3、练习书写。读读要写的字。仔细观察字形,注意偏旁,部件的占格位置。提醒哪些字容易写错。老师随机指导并范写。如:辉:左边“光”的最后一笔是“竖提” 。夺:上边的撇捺要甩开,盖住下边的“寸”字。宫:上边是“+” ,下边两个“口”的大小不一。 (上小下大)4、学生练习书写,老师巡视指导。5、学生上台展示自己写得最漂亮的字,说说自己是

9、怎样写好的。三、拓展活动1、我们把生字娃娃都记住了,上节课学的课文还记得吗? 谁愿意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背给大家听?2、看到北京变美、变新了,您想说什么?3、谈谈家乡的变化?四、完成课后练习,阅读“我知道” 。91、同桌互读互听“读读记记”中的词语。2、分组阅读“我知道”的内容。五、本课小结:六、作业布置:七、板书设计:八、课后反思:语文园地三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通过“日积月累”中读读认认,认识 9 个字。2、对学生进行字词的综合训练, 引导学生积累词语。3、通过“日积月累”中我会读的教学,指导学生观察图画,展开想象,提高朗读能力,增加语言积累, 了解、欣赏我国优美古诗词。4、通过“口语交际”

10、的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习惯,倡导合作交流,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 结合口语交10际活动,练习写话,培养学生书面表达能力。5、通过“展示台”引导学生展示自己课内外学习所得,增强学习自信心和成就感。 6、通过阅读“宽带网” , 引导学生主动收集和了解与本组专题有关的资料,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教学重点:1、通过“日积月累”对学生综合训练引导积累词语。2、通过“我会读 提高阅读能力。3、通过“口语交际 倡导合作交流,提高口头表达能力。教学难点:“口语交际”教具准备:生字卡、中国地图、收集有关家乡的资料教学方法: 自读探究、交流讨论课时划分:4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我的发现

11、l、出示 54 页我的发现中的词。2、让学生自读探究。3、读读学习伙伴的话看看自己发现了什么?4、引导学生发现,每组两个词均含有相同的两个字,第二个词在前一个词的基础上加了一个字,两个司意思不一样。5、学生交流发现。116、学习汇报。7、评价小结。二、日积月累1、读读认认出示反义词卡片让学生认读。自读质疑。勾画出这八组反义词中不认识的字。分组合作学习采取多种形式认记生字。拓展积累指导学生用反义词说话。2、我会填交流讨论小组交流讨论,先读一读,再口头填空。自己完成练习指名回答最后总结本题是词语搭配,形式:形容词十名词。2、我会读指导看图。图上有什么人,他们在干什么?你知道诗中描绘的是什么地方的景

12、物吗?简单介绍诗歌大意。学生自读诗歌,初步了解诗意。12边读边展开想象,读出感情。指名读、自由读、比赛读。鼓励背诵。第二课时一、口语交际l、激趣导入我们的家乡是个好地方,有迷人的风光,丰富的物产,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畅谈家乡,赞美家乡。2、出示中国地图让学生找找自己的家乡的位置。3、创设情境,引导交际如果有人要到你家乡旅游,请您当导游为他们设计一条旅游路线,并向客人介绍家乡的风情旅游胜地、特产和近年来的变化。4、分组进行交际每组选出一名小导游和几个游客扮演者成立“小小旅行团”表演排练情景剧。 5、分小组表演短剧6、指名学生评评说说,哪组演得好,好在哪里。二、拓展练习读一读学习伙伴的话, 引导学生用几句话写家乡的美丽景色或夸一夸家乡有名的特产。第四课时13一、宽带网1、自读宽带网,初步感知内容借助拼音,自读“宽带网”上的内容。想一想第一段文字讲的是什么,第二段文字讲的又是什么。2、合作学习分组交流,汇报自己读懂了什么?3、思考我国有多少民族?你知道一些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惯和服饰的特点吗?我国有多少个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我国有多少个省、 自治区?4、实践体验动手画一画你喜欢的少数民族服饰。5、欣赏爱我中华歌曲,边听音乐边动手做。二、本课小结:三、作业布置:四、板书设计:14五、课后反思:来源课件 5 YK J.CO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