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613文学综合之文学理论教程考研冲刺密押题.doc

上传人:q****9 文档编号:120649560 上传时间:2020-03-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613文学综合之文学理论教程考研冲刺密押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年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613文学综合之文学理论教程考研冲刺密押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613文学综合之文学理论教程考研冲刺密押题.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年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613文学综合之文学理论教程考研冲刺密押题一、名词解释1 隐含的读者【答案】隐含的读者是指本文自身设定的能够把文本提供的可能性加以具体化的预想读者。它是相对于现实读者而言的,即作家预想出来的他的作品问世之后,可能出现的或应该出现的读者。“隐含的读者”是德国接受美学家伊瑟尔20世纪60年代末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对主导西方文论界半个世纪之久的形式主义文评批判最为有力,并最终结束了它的使命,开当今“读者时代”之先河,而“隐含的读者”所针对的正是形式主义的文本自足论。但接受美学对形式主义的批判却最终导致了自身的危机,引发后结构主义对“形式主义”进行新的本体思考,对西方形而

2、上传统展开更加深入的批判,“隐含的读者”也因此不断受到挑战。 2 移情【答案】移情是美学的重要范畴之一。它是指诗人把自己的生命和情趣外射或移注到创作对象中去,使本无生命和情趣的外物仿佛具有人的生命活动。即古人所说的“以我观物,则物皆着我之色彩”。移情的过程就是诗人先有某种情意而后将它移注于外物之中,达到物人合一,使对象活动拟人化的过程。“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颠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李逐水流”、“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这此诗句就是采用了移情手法,其中花、鸟、柳絮、桃李、蜡烛,这些本无感情色彩的“物”在诗人的笔下,宛若与人的喜怒哀乐之情息息相通,别有一番审美情趣。 3 文学心理学

3、【答案】文学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理论和方法研究文学(文学作品、文学理论)与心理学之间的关系的学科,是文学批评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创作一一作品一一接受过程,这是一个心理转换过程,无论是文学创作还是文学接受,都是特殊的心理行为,因此采用心理学的视角,建立起文学心理学才能切入这些特殊的心理行为以进行研究。古今中外的文学理论,不论自觉还是不自觉总是倾向于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解释文学活动。如中国古代文论中的“比兴”说、“虚静”说、“神思”说、“滋味”说、“妙悟”说、“意境”说等,都具有丰富的心理学内涵。西方文论中亚里斯多德提出的“净化”说、德国学者立普斯等提出的“移情”说、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提出的“直觉”说、德

4、国哲学家康德提出的“审美态度”说等,形成了文艺心理学的传统。 4 狭义的文本与广义的文本【答案】狭义的文本与广义的文本是现代美学对文本的分类。狭义文本专指纯粹语言研究中大于句子的语言组合体,在中文中也被译为话语。对语言学家来说,文本指的是作品的可见可感的表层结构,是一系列语句串联而成的连贯序列。文本可能只是一个单句,例如谚语、格言、招牌等,但比较普遍的是由一系列句子组成。文本和段落的区别在于,文本构成了一个相对封闭、自足的系统。广义文本是指任何在时间或空间中存在的能组织体,如乐曲文本、舞蹈文本等。它是一个单独表意系统实现的独一无二的文本; 表现某一系统或代码的非独特的文本类别,如电影文本、诗歌

5、文本等; 为各种表意活动和能指生产活动提供原初条件的本体论意义的文本。 5 文学接受【答案】文学接受是一种以文学文本为对象、以读者为主体、力求把握本文深层意蕴的积极能动的阅读和再创造活动。它是指读者在特定审美经验基础上对文学作品的价值、属性和信息的主动的选择、接纳或抛弃。文学接受的形式包括文学阅读、文学欣赏、文学批评、文学研究等。其中最主要和最基本的是阅读与欣赏。文学接受对于作品审美价值和社会功能的实现,对于激励作家的创作,对于推动文学事业的进一步繁荣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6 欲望升华说【答案】欲望升华说是弗洛伊德关于艺术本质和审美本质的学说,该学说以精神分析学作为哲学基础。在弗洛伊德看来,

6、尽管艺术活动是受本能欲望驱使的非理性的直觉活动,但艺术家能够在理智的控制下构建一个象征体系,使本能欲望及其引起的种种冲突以社会公认的形式表现出来,正是艺术使被压抑的本能欲望在想象中得到能量的释放和升华,因而艺术品给人以美感。简言之,弗洛伊德认为,艺术和美根源于人的本能欲望,艺术美的本质在于对本能欲望的升华。二、简答题7 阐释“内容形式化”与“形式内容化”的审美创造内涵。【答案】(1)“内容形式化”的审美创造内涵“内容形式化”体现为内容的有序组织和游行呈现,作家运用各种表现手法的艺术话语,把在艺术构思中产生的“作品的轮廓”外化或物化为艺术文本。“形式内容化”体现了形式生成作用,内容因此深化或升华

7、而产生审美新质,作家可以利用语言于段,让文学语言偏离习惯性语言,从而更新人们的经验而获得一种新鲜感。(2)“形式内容化”的审美创造内涵形式创造在作家的审美价值追求中,不仅具有表现内容的功能,还有塑造内容的作用。在文学创造的实践中,由于形式的生成作用,内容却能得到深化或升华乃至于产生审美新质。综上所述,作为文学审美价值追求的最后完成,形式创造是一个“内容形式化”与“形式内容化”的过程。 8 如何理解文学的地域风格?【答案】文学的地域风格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自然环境法国作家、批评家史达尔夫人认为,自然环境在文学风格的形成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南方气候清新,大自然形象丰富,人们感到生活的

8、乐趣,感情奔放,大都不耐思考,与女性交往很少拘束,比较安于奴役,却从气候的美和艺术的爱中得到补偿。北方土地贫瘩,气候阴沉多云,人们较易引起生命的忧郁感和哲学的沉思,具有独立意识,不能忍受奴役,并尊重女性。因此,南方文学比较普遍地反映民族意识和时代精神,而比方文学则较多地表现个人的性格。(2)社会环境长期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中发展起来的社会环境,即生产力,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等同样与文学的地域风格密切相关。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组合起来考虑,才能更好地说明地域风格和它的成因。比如在中国古代文学中,产生于两湖及长江流域荆楚地区的南方史学的代表楚辞,就与产生于黄河流域中原地区的北方文学的代表诗经有很大

9、的区别,各自的特点非常明显。而与同样属于南方文化系统的老子、庄于、列子等的哲理散文就有很多的共通之处。后来,随着战争和迁徙、南北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出现了合流的态势。(3)生活习惯自然环境,特别是气候就直接影响到了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就中国而言,南方气候温和、湿润,河流纵横交错,植物四季常青,这种相对平衡的气候有利于精神放松,使南方人具有较浓的理性色彩,头脑冷静,不易冲动,心境平和,情感细腻敏感。北方冬季漫长而寒冷,气候干燥,风大雨少,严酷而多变的环境导致北方人喜喝烈性酒,容易急躁,感情色彩浓,心情开朗、豪爽,影响到文学的创作中就形成了迥异的风格。土安忆笔下的上海,一个人的命运牵动一个城市的历史

10、,上海的情调独一无二; 邓一光笔下的草原,生活在马背上的民族瓢悍无比、血性十足; 池莉笔下的武汉,凡俗的人生,市民化的城市处处洋溢着生活气息; 沈从文笔下的湘西,唯美的意境,淳朴的民风,仿佛来自世外桃源。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带来了不同的文学风格和艺术享受。9 怎样理解文学的意识形态属性?【答案】(1)文学从本质上说是意识形态文学作为意识形态,一方面最终决定于社会的经济基础,也就是说,对于文学的情形归根到底要由经济基础来说明; 另一方面,它与经济基础的关系不是直接的,而是间接的和有距离的,它往往要与上层建筑中政治、法律等中介的环节与经济基础发生联系,而经济基础对于文学的作用也不是直接的,也要通过政治等中介环节才能发生支配性的作用。(2)文学的意识形态属性作为意识形态,文学具有普遍的属性,也具有特殊的属性。文学的普遍属性:一般意识形态一、名词解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