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山西师范大学民俗学概论(加试)之民俗学概论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doc

上传人:q****9 文档编号:120648459 上传时间:2020-03-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山西师范大学民俗学概论(加试)之民俗学概论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年山西师范大学民俗学概论(加试)之民俗学概论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山西师范大学民俗学概论(加试)之民俗学概论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年山西师范大学民俗学概论(加试)之民俗学概论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一、名词解释1 六礼【答案】“六礼”是中国古代青年男女从择偶到正式结婚这期间需进行的六个程序。“六礼”即:冠、婚、丧、祭、乡饮酒、相见。其中的“冠”,为“成年礼”; 没到成年,没举行过“成年礼”,就结婚,那就是“非礼”。礼记昏义、唐律和明律,规定“婚”的程序为:纳采、问名、纳吉、纳征、告期和亲迎,即从议婚至完婚过程中的六种礼节。这一娶亲程式,周代即已确立,最早见于礼记昏义。以后各代大多沿袭周礼,但名目和内容有所更动。 2 民俗工具论【答案】民俗工具论是晚清改良派知识分子的启蒙民俗思想。他们把民俗作工具,去反思政体,开化民智和

2、从事补救社会弊病的工作。他们认为世界许多国家的民俗都是通过神话传说来叙述的; 在中国,民俗中包含着产生本国的人种、群体、家族、道德、政治、宗教和国体的诸种因素,也包括环境因素、精神因素和情感因素等,要了解这些因素的由来,就必须认识本国的民俗。到了近代,中华民族的成员还依赖于民俗,“自别其众于余众”,井且是中国自强图新的一种基础。但中国晚清社会的积贫积弱,也要从国民的陋俗上挖根源。改良派不主张推翻专制统治,他们对待民俗的态度,也不过是旧瓶装新酒。这种思想给他们的民俗工具论带来了局限。但由于他们的米苏理论评价和相关活动,跟他们对国事的忧愤和对变法的热心宣传结合在一起,因此也在当时产生了相当的影响。

3、 3 艺诀【答案】艺诀是艺人们根据自身修养、演出实践、艺术规律认识等方面内容,编成的顺口而又便于记忆的艺谚短句,又称艺谚或口廖。其特点是:言简意赅,生动形象,语句工整,有韵有节,易于记忆传诵。不少古代戏曲论著都辑录有广为流传的谚诀,如曲律中的“三绝”、“五不可”、“两不辨”; 度曲须知中的“出字总诀”、“收音总诀”; 梨园原中的“曲白六要”、“身段八要”等; 但更多的是在戏曲艺人中口头流传。 二、简答题4 举例说明祭祀食俗的象征意义。【答案】祭祀食俗的象征意义主要有:(1)祭祀食俗象征着灵魂不灭祭祀食俗来源于人们的灵魂不灭观念。人们认为各种神灵、祖先在另一个世界里也过着像凡人一样的生活,也需要

4、享用人间的各种美味佳肴,祭祀时以这些食品供奉他们,就可以使他们感到愉悦,从而赐福人类。当然,供奉神灵、祖先的食品最终还是被凡人享用,娱神和娱人融为一体。特别是像清明扫墓时,祭祀伴随着娱乐,人们感受到的更多的是春游野餐的乐趣。(2)祭祀食俗象征着对神灵或逝者的尊敬与追思节日食俗中包含一部分祭祀内容。例如春节,有源于远古时代的“腊祭”; “腊,岁终祭众神之名。”人们以丰盛食品祭祀众神,感谢它们一年来给予人类的各种恩赐,并祈求新的一年吉祥安康,人畜兴旺。在一部分汉族地区,清明节扫墓时,要准备丰盛酒席到坟前祭奠,其中要特别做上几样死者生前爱吃的食品,祭毕,家人亲友在坟前择一草坪野餐共食。其他如端午吃粽

5、子、中秋吃月饼,也含有一定祭祀内容。甚至在日常食俗中,也往往带有祭祀色彩。如鄂伦春族在饮酒和吃饭前,必须做一个让山神和火神尝享的动作; 裕固族清晨饮茶前,要先将净水或刚开锅的茶舀一勺洒在帐篷周围,然后才开始喝; 在藏族地区,活佛喇嘛饭前要先念经,一般百姓饭前要用手沾酒或茶在桌上点三滴; 普米族家中火塘上的铁三脚架代表家神,用餐前要以酒、饭祭祀。(3)祭祀食俗中祭品是神人相通的中介祭祀食俗中还有一层意义,即人们把祭品当作神人相通的中介,认为食用祭品就可以得到神灵祖先的福佑。基诺族举行成年礼时必须剽牛,以全牛祭祖先,祭后将牛肉分给全村老幼,意谓人人都能托祖先的福。参与成年礼的青年面前置一篾桌,桌上

6、摆着用芭蕉叶包好的两小包肉,意谓祖先赐福。仪式后青年手捧这两包肉回家,全家共食这神圣的祭品。哈尼族祭寨神后分配祭品猪肉,必须按户均分,各户男女老少都要分尝,即使出门在外的人也要给他留一点,认为只有尝到祭品,才会受到寨神的保护。 5 汉族舞蹈中,为什么会有“扭”这一动律?【答案】舞蹈艺术是随同人类社会生活和出产劳动同步发生,并成为人类历史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门最早构成的艺术形式之一。同样,舞蹈也在民族心理素质和审美幻想的基本上,伴跟着民族的造成发展而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乏的审美内容。在中国各民族中,汉族最具代表性的民间舞蹈是秧歌。汉族舞蹈中之所以会有“扭”这一动律,主要是因为:(1)稻田中的“

7、十字步”人们在行距齐整的稻田中劳作,绕着秧苗右上左下地呈规律性地走“十字步”,在蹬水时,因避免踩伤秧苗及防止泥水溅身而必须贴着地面走。民间舞蹈模拟这一动态,脚踏右上左下的十字步时,腰与胯很自然地出现“扭”的动律。(2)踩高跷时的平衡舞姿“扭”是因为人踩着高跷容易跌倒,踩跷的脚必须前后左右来回挪动,再配合胳膊的前后甩摆才可稳住身体的重心、保持平衡。一旦去掉木跷,脚踏在地面重复此动作时,就是地道的秧歌中的“扭”。(3)秧歌里的“扭”态在流传秧歌的河北、东北、陕北以及流传花灯的云南等广大民间,则流传说“扭”与以前妇女缠足相关。一双“三寸金莲”,要负荷起成人的体重,只有不停地挪动两只脚,以保持重心,小

8、脚在艰难的左右前后挪动中,呈现出送腰出胯、款款移步的“扭”态。总之,“扭”在汉族舞中处处皆是,一个“扭”字,把汉族民间舞势态形象地勾画出来。各种各样的扭,各个处所的扭,都有不同。再加上道具的使用,使其与歌舞完美结,更好地表示舞蹈的内容和抒发舞者的情感。这些来自生活的灵感与实物,经过艺术加工,对抒发思想情感、塑造人物性情、并起美化舞蹈形象的作用。 6 民俗的稳定性与变异性的辩证关系。【答案】民俗的稳定性是指民俗一旦产生,就会伴随着人们的生产以及生活方式长期相对的稳定下来,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民俗的变异性是指在民俗传承和扩布过程中引起的自发和渐进的变化。民俗传承和变异构成了民俗传播的主要脉络

9、,传承和变异同时进行,在变异中传承,在传承中变异。因而,民俗的稳定性与变异性的辩证关系主要表现为:(1)民俗在变异中传承民俗文化是在一定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基础上形成的,只要经济基础不变,即便是社会发生了巨大变革,民俗文化仍然具有稳定性。此外,民俗文化的传承,常常受到传统观念的制约,社会变革如果不和观念的变革结合起来,民俗文化也不会失去传承的思想基础。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经历过无数次的改朝换代和社会变革,其中有些民俗随着历史的发展、社会和生产方式的进步、生活方式的改变而自然消亡; 有些民俗则经过某些补充和完善,一直传承至今。例如,农历五月初五我国传统民俗节日。端午节流传至今的最主

10、要的节俗活动是吃粽子、赛龙舟。这两项习俗最初亦属驱疫逐魅的活动之二。自与纪念屈原的故事结合后,传统节俗获得了新的历史性含义,一直沿袭千年,久盛不衰。如今,粽子依然是端午节人人要吃的节令食品; 龙舟竟渡成了海内外华人非常喜爱的民间竞技、娱乐活动; 而纪念屈原,则成了端午节一切活动的恒定主题。(2)民俗在传承中变异变异实际上是民族文化机能的自身调适,也是民俗文化生命力的所在。没有变异性的民俗文化是不存在的。存在于现代社会的种种民俗事象,大多是古代民俗变异流传的结果。在这个意义上,变异是民俗文化保存和发展的内驱力。例如,中国的榷俗,原是一种古老的巫术行为,承担着驱鬼逐疫的任务。文献记载,早在殷商时期,民间滩俗就已经被统治阶级所利用,上升为宫廷的滩祭和摊仪。从汉代至唐宋,摊祭仪礼不断变异、扩充和完善,规模越来越大。唐代以后,随着民间艺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宫廷摊仪的性质发生了很大变化,神秘气氛逐渐减弱,娱乐成分不断增加,到了宋代,特别是南宋时期,终于演变成摊戏。但在中国南方的某些边远地区,这种古老的摊仪抑或滩戏仍在流传,所不同的是今天的滩仪非古滩原貌,在其发展过程中吸收了儒、释、道的理论和神系,并在此基础上,构建起了庞大的摊文化体系。古摊变为今摊,历经千年变异,其他一些传统的民俗文化事象的变异也莫不如此。 三、论述题一、名词解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