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安徽财经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716教育经济学考研强化模拟题.doc

上传人:q****9 文档编号:120648397 上传时间:2020-03-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安徽财经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716教育经济学考研强化模拟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年安徽财经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716教育经济学考研强化模拟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安徽财经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716教育经济学考研强化模拟题.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年安徽财经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716教育经济学考研强化模拟题一、名词解释1 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答案】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是指国民收入分配按其最终使用性质划分的积累资金与消费资金的比重及其内部构成,还包括按社会各阶层及社会集团划分的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即它们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所占的比重。 2 教师劳动效率【答案】教师劳动效率是指教师与学生共同努力,在一定时间内所取得的教育成果。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条件下,教师劳动效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教师水平。一名好的教师,应该通过改进教育教学方法使自己花费较少的劳动时间,同时也使学生花费较少的劳动时间,取得较大的教育成果。 3 高等教育的需求弹性【答案】高等教育的需求

2、弹性是指在一定收费水平的前提下,高等教育收费标准变化1%,居民对高等教育需求的变化的比例。研究表明,我国不同收入阶层的高等教育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差异显著,最低10%收入群体的高等教育弹性系数要远远高于最高10%收入群体,这也说明了低收入群体对高等教育收费标准的变化更为敏感,在制定高等教育收费标准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低收入群体的承担能力,辅之以助学和奖学金政策来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 4 教育生产函数【答案】教育生产函数是一种计量教育经济效率的方法,指教育过程中教育投入与产出之间的一种统计关系。就学校教育而言,其一般性公式可以表示如下:生在时间t 所取得的学业成就;代表一个学代表累代表累积到时间t

3、为止的,来自于家庭方面并对学生学业成就代表学校的有影响的各种因素,如父母的受教育程度、收入、种族,以及家庭中所使用的语言等;积到时间t 为止的,由教师投入到一个学生身上的各种因素,包括教师的资格等;其他投入要素,包括班级规模、图书资料、课程等等。就一般的教育行为而言,教育投入主要包括学生家庭方面的投入、教师方面的投入、学校方面的投入、时间方面的投入;而教育产出包括消费和投资,消费指学生及其家庭,以及整个社会获得的幸福、愉快与类似的收益的正消费,以及厌学体验等负消费,教育在投资方面的产出包括个人和社会生产技能提高相关的产出。将教育投入量和教育产出量的相关关系用数学方程式表示便构成教育生产函数。假

4、定产出用y 表示,投入用x 表示,则教育生产函数为:y=f(x )。即说明y 与x 具有函数关系。假定投入因素不止一项,则可用关系便成为:来代表,同理,产出可用来代表,任何一个产出与投入的函数尽管投入与产出都不只是一个,因素间不一定是互不相关的。生产函数的表示仍可用简单方程式y=f(x )表示。 5 筛选假设理论【答案】筛选假设理论是指把教育为一种筛选装置。以帮助雇主识别不同能力的求职者,将他们安置到不同职业岗位上的理论。它是由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经济学家提出的,其创始人迈克尔?斯潘斯和思罗。其主要理论观点如下:把教育程度与工资收入水平看成是正比例关系,教育程度高,工资水平相应高。这是与人力

5、资本理论相同的地方。筛选理论认为教育程度与工资水平的正比例关系是通过教育的筛选作用形成的。劳动力市场的信息是不完全的,雇主事先不能直接了解应聘者的能力,而进行专业培训需要承担相当的投资。但是,学校教育终究在入口(入学)和出口(毕业)进行过两次筛选,所以,雇主把教育的证书文凭作为劳动力筛选的一种信号、一种标准来利用。对一个寻找工作的人来说,受教育程度是表示他的能力的信号,对雇主来说,则是根据受教育程度信号挑选工人。某些西方学者认为,该理论描述和解释了70年代以来困扰许多国家的教育文凭膨胀问题,并因此在世界各国得到了广泛传播;另一些学者则认为,该理论片面强调教育的信号筛选作用,否认教育提高人的认知

6、技能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作用的观点是错误的。 6 教育成本分担与补偿【答案】教育成本分担与补偿是指教育费用在不同主体之间合理分担并实现补偿的机制。其实质是教育费用由谁承担,怎样承担,即各部门及利益相关者分配的比例问题。教育成本分担与教育成本补偿是既相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教育成本分担主要指中央及各地方政府根据各自的财力状况、高校的实际情况对教育费用进行合理分担;而教育成本补偿则是由教育的受益各方根据各自收益多寡及支付能力大小对教育费用进行补偿。但二者所表达含义的内在性在某种程度上都是相同的,即对教育过程中发生的费用支出,通过一定的途径和方法给予补偿,以满足教育持续稳定快速发展的需要。 7 学校

7、产品经营【答案】学校产品经营是指学校按照教育市场需求,以其拥有的或所控制的经济资源为基础,以培养出能够满足教育市场需求的教育产品为基本手段,以教育产品的数量和质量来获取效率和效益的经营活动。学校产品经营是学校经营的基本模式,提供产品是学校的基本功能。学校经营中的产品即教育产品,是指学校所提供的能够满足市场需求的教育成果,其形态可以是不同规格的学生,也可以为各种形式的教育服务。学校产品经营有以下几个特点:学校产品经营的基础是学校资产;现有的学校资产在学校经营中一般是非交换对象;学校产品经营的核心是根据教育市场需求状况及其变化趋势决定培养什么、培养多少、如何培养;教育投入活动主要围绕强化教育产品的

8、开发对学校资产的需求来进行。学校产品经营的运作模式主要有教育产品开发、教育市场开发、学校品牌开发等。 8 教育边际收益【答案】教育边际收益是指一定时期内新増加的教育成本所增加的教育收益。教育成本指增加期间的成本,教育收益也限于增加期间的教育所増加的收益。若以增加期间为K 年,以毕业年为第一年,则K 年后边际成本现值为: 式中为j 年所增加的教育成本,i 为利率。其边际收益公式为: 式中,t 为所得利益与成本发生的时间,值为: 分别为某期间教育所得利益,则边际收益现二、简答题9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调节教育供求关系?【答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供求将要受到市场经济规律,特别是价值规律的

9、调节;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教育供求还应受国家行政手段、法律手段调控,使教育供求关系服从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要求。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调节教育供求关系的措施如下:(1)以市场调节为主导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供求要受到市场经济规律,特别是价值规律的调节。因为教育供求是由市场经济、商品生产供求关系派生出来的,它直接产生于经济社会对劳动资源的质量需求。因此,对教育供求进行调节,必须以市场调节为主,以其他手段为辅。(2)市场调节与政府宏观调控相结合市场调节有其不可避免的局限性,且教育产品有其特殊性,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教育供求进行调节,需将市场调节与政府宏观调控适当结合起来。

10、由于教育是准公共产品,应以政府调节为主,不同的教育其产品特征不同,应区别对待。义务教育更接近公共产品,政府在调节其供求矛盾时,应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可能的条件,适当确定义务教育的年限和目标年份。非义务教育,尤其是职业技术教育和高等教育,相对于义务教育来说,更接近私人产品,在以政府调节为主的同时,可更多地通过市场调节缓解其矛盾。例如,可通过学费标准的降低和提高调节其供求。总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教育领域应逐步形成政府宏观调节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双重调节机制。 10国内外教育经济学的体系结构有哪些不同?【答案】国内外学者在教育经济学的学科体系结构上存在不同的看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名词解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