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高二历史4月月考试题.doc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120598084 上传时间:2020-03-0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高二历史4月月考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黑龙江省高二历史4月月考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黑龙江省高二历史4月月考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黑龙江省高二历史4月月考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黑龙江省高二历史4月月考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高二历史4月月考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高二历史4月月考试题.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4月月考试题第I卷(选择题)1、 单选题(共36题,每题2分,共72分)1西周时,“士”不仅可以占有田并指使子弟为其劳作,还要负有亲自执干戈、卫社稷的世职;而到春秋战国时期,“士”失去宗主的庇荫,或负书,或带剑,往来于各国王公之间。这一变化反映出当时A官僚政治开始兴起 B贵族政治走向崩溃C分封制度已被废除 D各国关系走向和谐2齐桓公在建立了“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霸业、获得了“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的资格后,他要效仿古代帝王“封泰山,禅梁父”,但被管仲极力劝阻,未能成行。这反映出当时A齐国内政被卿大夫操纵 B管仲在政治上思想保守C西周社会结

2、构根本改变 D传统文化影响政治取向3秦国君主的继承方式在春秋初年以前以(兄死)弟及为主,自秦穆公后,秦国也采取了子继代替弟及的承继制度,但它的子继不分嫡庶,“择勇猛者而立”。秦国继承制度的变化A确保了君主血统的纯正 B利于秦国贵族内部的稳定C有利于树立国君的威信 D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4汉武帝给刺史规定了明确的监察职责,叫“六条问事”,除第一条外,其余五条都是针对二千石郡守的,监察王国的内容没有载入明文。据此可知,当时A郡守势力已日益膨胀 B监管郡守成国家工作重心C王国问题已基本解决 D国家大一统局面已经形成5西晋时,太子的卫兵多达万人以上,太子师傅增至6人,太子舍人、庶子、洗马等属官增至三

3、四十人,都是由当时的名流担任。南朝宋武帝刘裕即位后,立即增加太子兵力,到宋文帝时“至实甲万人”。梁朝太子精兵估计也不下万人。这些史实表明,西晋南朝时期A太子掌控朝廷实权 B官僚政治日趋完善C皇权诉诸亲缘维系 D皇子争立现象频繁6隋初,文帝接受大臣建议,“悉废汉以来州郡辟署佐僚之制”,“大小之官,悉由吏部”,吏部在选用地方官佐时全都使用外地人。刺史、县令皆每年考核政绩,三年一迁,佐官四年一迁,不得重复任用。这一做法A打破地方政权垄断,健全社会组织 B深化对基层官吏监察的强度C破除宗法体制,巩固国家政权统 D强化中央集权利于制度变革7唐初,中书省负责诏敕的制定;安史之乱后,唐德宗以翰林学士(被天子

4、视为“私人”)负责起草任免将相大臣、宣布大赦、号令征伐等有关军国大事的诏制,中书省则负责草拟日常政令。这种变化A使三省职责更加清晰 B是皇权对相权的侵夺C表明中央集权的减弱 D旨提升行政办事效率8宋真宗曾作劝学诗:“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房不用架高梁,书中自有黄金屋。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有女颜如玉。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这表明宋代科举A推动了八股取士的形成 B完善了中央集权体制C使社会各阶层热衷科举 D影响了社会价值取向9据学者研究,清代安徽知县的平均任期如下表所示,全国的情况也大致如此。清代安徽知县的平均任期统计表(单位:年)时期顺治康

5、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任期2.954.732.472.712.762.201.581.46由此可知清代知县的任期状况A不利于地方的长远发展 B确保了地方吏治的清明C受制于列强的外来压力 D推动了中央集权的完善10明代时,呈送皇帝的题本章奏先由内阁代拟初步处理意见,如果参考意见得到皇帝首肯,则可转到批红环节,下发执行;若皇帝不同意拟办意见,则由内阁另行拟写,直到票拟出皇帝满意的处理意见为止。这一做法A增强了政治决策的保密性 B严重地制约了皇权C利于减轻皇帝的政务负担 D难以形成正确决策11近代某不平等条约中规定:“允准英人携眷赴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港口居住,不相欺侮,不加拘制。但中

6、华地方官必须与英国管事官各就地方民情,议定于何地方,用何房屋或基地,系准英人租赁。”据此判断该条约为A南京条约 B南京条约附件 C北京条约 D马关条约12中国学者编写出版了“社会变迁与百年转折丛书”:1840年被轰出中世纪、1860年巨痛与自强、1895年大梦初醒、1901年慈禧太后的革新令、1937年大灾难与大牵手等。以上书名反映了中国近代社会变迁的共同点是A从局部地区扩散到全国 B始终贯穿政体改革主线C与战争的影响紧密相关 D突变和渐变交错地进行13史学家郭廷以说:“海运大开已三百年,中英的接触已两世纪,彼此互感不满。中国虽无调整之意,英国则已不耐,认为非变不可。”这里的“非变不可”主要是

7、指A走私鸦片,扩大商品市场 B诉诸法律,建立协调机制C发动战争,打开中国市场 D政治结盟,实现经济互惠14如图是18841900年中国反洋教斗争事件统计示意图(单位:次)。这反映出A民众不断抵制西方文化 B反洋教发展成全国运动C中国渐沦为文化殖民地 D西方列强加强对华侵略15“这战争,宣告了华夷朝贡体制的彻底崩溃,进而成为塑造民族国家形成的重要因素”。“这战争”A导致中国封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C刺激了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D客观上有利于“短暂的春天”出现16甲午战后,中国出现了赴日留学的热潮。后来清政府发现有不少留学生思想日益激进,走上“排满反清”的道路,于是

8、在1906年,于驻日使馆内设游学监督处,加强对留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活动的管理。这说明A留学教育使民主观念深入人心 B清朝专制统治的基础出现动摇C明治维新成效得到了广泛认可 D留日学生受到清廷的有效管理17“由于这场战争,江、浙及赣、皖、鲁一带官绅商贾为避兵燹,竞相逃往上海,上海的外国人和中国富商把值钱的东西放在船上随时逃跑,英法租界的洋人组建防御工事和巡逻队保护自身的安全。”这场“战争”指的是A太平天国运动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国民革命运动 D国民党正面抗战18莫理循出任泰晤士报中国记者期间(18971912年)曾在给友人的信中写道:“迄今为止,所有迹象表明这纯粹是一场内部的、反政府的、反朝

9、廷的运动。这是广泛的反对腐败政治的起义。各种迹象表明这场运动迄今不是针对外国人的。”他的观察A反映出“运动”对西方利益的维护 B没有准确认识当前“运动”的影响C肯定了“运动”对社会转型的意义 D体现出列强对“运动”的支持立场1918世纪中期,英国君主立宪制下的责任内阁制形成并逐渐完善;1912年,孙中山颁布临时约法,确立了民主共和制下的责任内阁制。由此可知责任内阁制旨在A体现社会契约的精神 B实行天赋人权的思想C实现三权分立的学说 D践行主权在民的理念20从兴中会、同盟会开始,国民党始终是一个以少数知识精英为主的集合体,不是会党,就是海外华侨;直到1924年以后,国民党才发展为一个开放的、具有

10、广泛政治动员能力的现代型政党。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军阀割据政治环境较为宽松 B“三大政策”的推动C孙中山加强了革命领导核心 D中国政党政治的成熟211903年,清政府颁布铁路简明章程规定:无论华洋官商,均可禀请开办铁路。如“华商请办铁路,集股以华股获占多数”,“附搭洋股,以不逾华股之数为限,洋商请办铁路,无论集股若干,总须留出股额十分之三,任华人随时照原价附股”。由此可知该章程A便利列强资本输出 B主张铁路国有 C不利民营铁路发展 D利于救亡图存221919年5月上旬,北京爆发学生运动的消息传到天津,天津各界纷纷成立了救国十人团,其规章中规定:“提倡国货,宁死不买仇人的货物”。抵制日货成为学

11、生演讲的主要内容,其后天津总商会也参与了抵制日货运动。这段材料反映出A中国外交失败直接引发天津斗争 B天津斗争是以学生为主体C北京天津成为五四运动两个中心 D五四运动有广泛群众基础23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擅于通过大众化的标语口号来发动人民。下列口号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打倒列强,除军阀停止内战,一致对外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打土豪,分田地A B C D241922年6月15日,中共中央发表中国共产党对于时局的主张,其中提到:“辛亥革命战争,是适应近代由封建制度到民主制度,由单纯商品生产制度到资本家商品生产制度之世界共同趋势的战争,是在历史进化上有重要意义的战争。”这表明当时中共中

12、央A意识到要对现行纲领进行调整 B对时局的认识脱离实际C注重无产阶级革命的世界属性 D有一定的“左”倾倾向251925年,华北五所大学分别就辩题“中国宜用武力统一”举办辩论会,其中四所大学正方获胜。当时有评论称:“正方主张中国宜用武力统一的理由,和一般老百姓希望某一派得胜的思想不谋而合。”据此可知,当时A北伐战争已具备一定民意条件 B学生辩论扩大了革命群众基础C军阀割据仍是民族革命的障碍 D专制和大一统观念仍占据主导26在1927年11月中央临时政治局扩大会议上,通过了罗明纳兹起草的中国现状与共产党的任务决议案,认为中国革命性质是“不断革命论”,革命形势是“不断高涨”,革命方针是“全国总暴动”

13、。这一决议A增加了革命失败的风险 B高估了中国的社会矛盾C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D加速了革命高潮的到来27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在编制的初中国文甲编中,选录了光芒万丈的台儿庄、张自忠将军传略、壮哉空军烈士阎海文,固安一农妇等,还选取岳飞五岳祠盟记、左宝贵死难记等作品和传记。这些文章的选录有助于A培养军人勇于牺牲的气节 B鼓励学生涌跃参军抗战C增强民众团结御敌的意志 D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281939年2月通过的陕甘宁边区选举条例规定,除极少数汉奸特务、依法被剥夺公民权的犯罪分子和神经病患者以外,凡居住在边区境内的人民,年满18周岁,不分民族、阶级、党派、性别、职业、宗教信仰、财产状况、文化程度和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该条例A有利于巩固抗日民主政权 B突出中共的核心领导地位C使得边区直接选举制确立 D真正实现了人民民主专政29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认为:抗战作战形式应该是“基本的游击战,但不放松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并多次强调“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中共A发动群众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 B促成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C团结海外力量结成反法西斯同盟 D组织民兵以阵地战防守遏制日军攻势30该胜利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粉碎了国内一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