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三单元第9讲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课时作业(含解析)(必修1).doc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120598031 上传时间:2020-03-0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8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三单元第9讲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课时作业(含解析)(必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三单元第9讲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课时作业(含解析)(必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三单元第9讲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课时作业(含解析)(必修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三单元第9讲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课时作业(含解析)(必修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三单元第9讲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课时作业(含解析)(必修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三单元第9讲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课时作业(含解析)(必修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三单元第9讲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课时作业(含解析)(必修1).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一、选择题1(2018上海静安二模)下图是细胞呼吸过程,、代表生理过程发生的场所,至代表生理过程,甲、乙代表物质,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和都具有双层生物膜B甲、乙分别代表丙酮酸和HC释能最多,释能最少D位于线粒体基质中答案B解析据图分析,表示细胞质基质,表示线粒体基质,表示线粒体内膜,A、D错误;甲表示丙酮酸,乙表示H,B正确;图示三个过程中,释放的能量最多,C错误。2(2018湖南长沙铁路一中二模)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有氧呼吸过程中H的产生和消耗均在线粒体内B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所需呼吸酶不完全相同C细胞呼吸释放的能量只有一部分转移到ATP中D没有线粒体的生物

2、也能进行有氧呼吸答案A解析真核生物有氧呼吸过程中H产生于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消耗于线粒体内膜,A错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第一阶段催化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的酶相同,有氧呼吸第二、三阶段和无氧呼吸第二阶段的酶不同,B正确;细胞呼吸释放的能量只有一部分转移到ATP中,大多数以热能形式散失,C正确;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但没有线粒体的某些原核生物由于含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也能进行有氧呼吸,D正确。3(2018广东深圳一模)松土是农作物栽培的传统耕作措施。相关看法不合理的是()A可以增加土壤的透气性,促进植物对无机盐的吸收B能加快枯枝落叶、动物遗体和粪便等中有机物的分解C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可能成

3、为沙尘暴的一种诱发因素D降低土壤微生物的呼吸作用强度,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答案D解析松土可增加土壤缝隙中空气的含量,使植物根细胞进行充分的有氧呼吸,从而促进植物根系对无机盐的吸收,A正确;松土透气有利于土壤中好氧微生物的生长繁殖,能加快枯枝落叶、动物遗体和粪便等中有机物的分解,B正确;松土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可能成为沙尘暴的一种诱发因素,C正确;松土可增加土壤透气性,促进土壤中好氧微生物的呼吸作用,增加二氧化碳排放,D错误。4(2018陕西宝鸡质检)有氧呼吸全过程的物质变化可分为三个阶段:C6H12O6丙酮酸H;丙酮酸H2OCO2H;HO2H2O,下列与此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4、都能发生两个阶段B若用18O标记O2,一段时间后,在最终的产物中只有H2O中能找到18OC第阶段反应所需要的H都来自于丙酮酸D叶肉细胞中第阶段的反应发生在生物膜上答案D解析丙酮酸H2OCO2H,为有氧呼吸第二阶段,无氧呼吸不能发生,A错误;氧气参与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生成被标记的水,该水可参与有氧呼吸第二阶段,生成被标记的二氧化碳,B错误;第阶段反应所需要的H来自于葡萄糖、丙酮酸和第二阶段的反应物水,C错误;叶肉细胞中第阶段表示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D正确。5(2019衡水调研)如图是番茄根细胞对K吸收速率和氧分压的关系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中A、B两处用于根代谢活动的酶

5、不同BAB段,ATP是限制根细胞对K吸收速率的主要原因C在B点以后,通过中耕松土可进一步促进对K的吸收D氧分压为8时,AB曲线将演变为M2形态答案C解析A点氧分压为0,呼吸作用是无氧呼吸,B点呼吸作用是有氧呼吸,所以A、B两处用于根代谢活动的酶不同,A正确;K进入根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消耗能量,AB段,随氧分压的增大,细胞的有氧呼吸速率加快,ATP产生增多,从而增加根细胞对K的吸收速率,因此ATP是限制根细胞对K吸收速率的主要因素,B正确;B点以后,K的吸收速率受载体数量限制,与氧气含量无关,因此K的吸收速率不再增加,AB曲线将演变为M2形态,C错误,D正确。6(2018湖南岳阳一模)下表是

6、某种植物种子在甲、乙、丙三种不同的条件下萌发,测得的气体量的变化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O2释放量O2吸收量甲120乙86丙1010A在甲条件下进行的是产生CO2和乳酸的无氧呼吸B在乙条件下消耗的葡萄糖中有氧呼吸比无氧呼吸多C在丙条件下有氧呼吸强度达到了最大值D在乙条件下释放的CO2来自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答案D解析甲条件下只释放CO2,不吸收氧气,进行的是产生CO2和酒精的无氧呼吸,不产生乳酸,A错误;乙条件下消耗氧气的量为6,则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为1,无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的量为862,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为1,消耗的葡萄糖中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相等,B错误;丙条件下只进行有氧呼吸,但

7、不能判断有氧呼吸强度达到了最大值,C错误;乙条件下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所以释放的CO2来自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D正确。7(2018正定模拟)如图为测量萌发的小麦种子细胞呼吸方式的装置图,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图示说明萌发的小麦种子细胞进行了无氧呼吸B图中萌发的小麦种子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产生的H最多C萌发的小麦种子细胞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产生水D有色液滴移动的距离可表示细胞呼吸消耗氧气的量答案D解析图示说明萌发的小麦种子细胞进行了有氧呼吸,因为细胞呼吸过程中消耗了氧气,有色液滴左移,A错误;萌发的小麦种子细胞的线粒体基质产生的H最多,B错误;细胞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产生水,C错误。8(2

8、019黄冈元月调研)下列关于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选择酵母菌为实验材料是因为酵母菌是自养、兼性厌氧型微生物,易于培养B通过设置有氧(对照组)和无氧(实验组)的对照,易于判断酵母菌的呼吸方式C将进气管、排气管与锥形瓶连接后需要进行气密性检查,确保不漏气D实验的因变量是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和加入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后样液的颜色变化答案C解析在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中,选择酵母菌为实验材料的确是因为酵母菌具有兼性厌氧且易于培养的特点,但它不是自养型生物,A错误;在该实验中所设置的有氧组和无氧组都是实验组,是为了相互对比,易于判断酵母菌的呼吸方式,B错误;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准

9、确性,通常将进气管、排气管与锥形瓶连接后需要进行气密性检查,确保不漏气,C正确;本实验的因变量是酵母菌CO2的产生快慢和是否有酒精生成,D错误。9(2018河南洛阳一模)呼吸熵(RQ放出的CO2量/吸收的O2量)可作为描述细胞呼吸过程中氧气供应状态的一种指标。下图是酵母菌氧化分解葡萄糖过程中氧分压与呼吸熵的关系。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A呼吸熵越大,细胞有氧呼吸越强,无氧呼吸越弱BB点有氧呼吸的强度大于A点有氧呼吸的强度C为了减少有机物的损耗,最好将氧分压调至C点DC点以后,细胞呼吸强度不再随氧分压的变化而变化答案B解析在以葡萄糖为底物的有氧呼吸过程中,CO2释放量等于O2吸收量,这说明呼吸熵

10、为1时,只进行有氧呼吸,当呼吸熵大于1时存在无氧呼吸,故呼吸熵越大,细胞无氧呼吸越强,有氧呼吸越弱,B点的有氧呼吸强度要大于A点有氧呼吸的强度,A错误,B正确;C点时呼吸熵为1,只进行有氧呼吸,此时有机物消耗较多,C错误;C点只是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的最低氧分压点,C点之后有氧呼吸强度随氧分压增大而增强,但到一定程度后不再增加,D错误。10(2018山西太原期末)选取体长、体重一致的斑马鱼随机均分成对照组和训练组,其中训练组每天进行运动训练(持续不断驱赶斑马鱼游动),对照组不进行。训练一段时间后,分别测量两组斑马鱼在静止时及相同强度运动后的肌肉乳酸含量,结果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乳酸是由

11、丙酮酸在线粒体基质中转化形成的B静止时斑马鱼所需ATP主要在细胞质基质中生成C运动训练可降低无氧呼吸在运动中的供能比例D运动训练可降低斑马鱼静止时的无氧呼吸强度答案C解析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的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A错误;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静止时斑马鱼的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主要由有氧呼吸提供,B错误;运动后训练组乳酸含量较对照组低,说明运动训练可降低无氧呼吸在运动中的供能比例,C正确;训练组静止时乳酸含量与对照组基本相同,说明运动训练不影响斑马鱼静止时的无氧呼吸强度,D错误。二、非选择题11(2018安徽滁州期末)一项发表在自然期刊上的最新研究发现,乳酸并不仅仅是缺氧情况下的代谢产物,

12、它与葡萄糖、氨基酸等物质一样,是关键的能量载体,甚至比这些主要功能更为重要。回答下列问题:(1)人体肌细胞无氧呼吸时,乳酸的产生场所是_。无氧呼吸_(填“主要在第一阶段”“只在第一阶段”或“在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释放出少量的能量,生成少量的ATP。乳酸的增加对血浆pH影响不大的原因是_。(2)若要研究乳酸在能量供应中所占的比例,可采用_法跟踪乳酸、葡萄糖、氨基酸等物质在血液循环中的流量。(3)研究人员发现小鼠在禁食状态下,除大脑以葡萄糖作为主要能源物质以外,其他组织细胞中参与细胞呼吸的葡萄糖几乎为零,而乳酸等物质则约占一半,由此说明_。(4)在适宜的条件下,用等量的分别以葡萄糖和乳酸为能源物

13、质的细胞培养液分别培养等量的肺癌细胞,一段时间后,统计两组中_,以探究葡萄糖或乳酸是肺癌细胞的主要营养来源。答案(1)细胞质基质只在第一阶段血浆中含有缓冲物质(2)同位素标记(3)禁食状态下大多数葡萄糖通过转化为乳酸的形式参与细胞呼吸(4)肺癌细胞的数量解析(1)人体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产物是乳酸;无氧呼吸第一阶段可以释放少量能量,产生少量ATP,而第二阶段不能释放能量;由于血浆中有缓冲物质的存在,所以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不会导致血浆pH的明显变化。(2)可采用同位素标记法跟踪乳酸、葡萄糖、氨基酸等物质在血液循环中的流量,以研究乳酸在能量供应中所占的比例。(3)根据题意分析小鼠在禁食状态

14、下,除大脑外的其他组织细胞消耗葡萄糖的量很少,而能源物质中乳酸等物质约占一半,说明禁食状态下大多数葡萄糖通过转化为乳酸的形式参与细胞呼吸。(4)根据题意分析,自变量是能源物质的种类(葡萄糖和乳酸),分别用含有两种能源物质的培养液培养肺癌细胞,一段时间后,统计两组中肺癌细胞的数量,肺癌细胞明显增加的培养基中的能源物质就是其主要营养来源。12种子的萌发包括吸水、有机物的水解、细胞分裂、胚根和胚芽的出现四个阶段,在萌发过程中CO2释放量(QCO2)及O2吸收量(QO2)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第一阶段,_比例会增加,与细胞呼吸有关的酶活化,CO2释放量增加,这些酶分布的场所是_。(2)第二阶段,细胞呼吸的产物是_,该阶段种子干重增加,其主要原因是_。(3)第四阶段,CO2释放量急剧下降,其原因是_。与种子萌发时相比,胚芽出土后幼苗的正常生长还需要的环境条件有_(至少答出两条)。答案(1)自由水/结合水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2)酒精、CO2和水淀粉等大分子有机物水解(3)种子中储存的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