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第八章高考热点课6学案含解析.doc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120594568 上传时间:2020-03-0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9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第八章高考热点课6学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第八章高考热点课6学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第八章高考热点课6学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第八章高考热点课6学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第八章高考热点课6学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第八章高考热点课6学案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第八章高考热点课6学案含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热点课6水溶液图像题的突破方法命题分析:水溶液中的图像能把抽象的溶液中平衡理论形象地表述出来,借助图形可以更直观地认识到外界条件对溶液中离子平衡的影响。纵观近年高考试题,常考的题型有酸、碱稀释图像,酸、碱中和滴定图像和沉淀溶解平衡图像,通过图像分析考查外界条件改变时,对Kw、K、Ksp的影响,某离子浓度的变化,更多地是考查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守恒和大小关系以及运用Ksp进行的计算和判断等。突破点1酸、碱稀释图像突破方法(1)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盐酸、醋酸稀释图像(2)相同体积、相同pH的盐酸、醋酸稀释图像(2018武汉市高三调研)浓度均为0.1 mol/L、体积均为V0的HX、HY溶液,分别加

2、水稀释至体积V,pH随lg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HX、HY都是弱酸,且HX的酸性比HY的弱B常温下,由水电离出的c(H)c(OH):abDlg3,若同时微热两种溶液(不考虑HX、HY和H2O的挥发),则减小解析A项,由图像可知当lg0,即VV0时,0.1 mol/L的HX溶液和HY溶液的pH分别为2到3之间和1,所以HX是弱酸、HY是强酸,错误;B项,酸抑制水的电离,所以酸性越弱、水的电离程度越大,即pH越大,水电离出的c(H)c(OH)越大,由图像可知,由水电离出的c(H)c(OH):ac(OH)D当混合溶液呈中性时,c(Na)c(HX)c(X2)c(OH)c(H)解析己

3、二酸为二元弱酸,当横坐标为0.0时对应M、N两线的pH分别约为5.4和4.4,由第一步电离远远大于第二步电离可知第一步电离时己二酸pH更小,所以N为第一步电离,即曲线N表示pH与lg 的变化关系,B正确;由上述分析可知曲线M为己二酸的第二步电离,则当lg 0.0时,Ka2(H2X)c(H)105.4100.6106,A正确;NaHX溶液中,1,则lg0,此时溶液pH5.4,溶液呈酸性,所以c(H)c(OH),C正确;由以上分析可知,HX的电离程度大于其水解程度,故当溶液呈中性时,c(Na2X)c(NaHX),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c(Na)c(X2)c(HX)c(OH)c(H),D错误。答

4、案D(2018齐齐哈尔市三模)常温下用0.1000 mol/L的盐酸分别逐滴加入到20.00 mL 0.1000 mol/L的三种一元碱XOH、MOH、YOH溶液中,溶液的pH随加入盐酸体积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XOH为强碱,MOH、YOH均为弱碱BVHCl(aq)15.00 mL时,三种溶液中离子总浓度大小顺序:XOHMOHYOHCVHCl(aq)20.00 mL时,三种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XOHMOHYOHDVHCl(aq)40.00 mL时,YOH溶液中:c(H)c(Y)c(OH)2c(YOH)答案C解析根据图示信息,在未滴加盐酸时,XOH的pH为13,为强碱,MOH、Y

5、OH的pH小于13,均为弱碱,A项正确;VHCl(aq)15.00 mL时,三种溶液中分别为XCl、XOH,MCl、MOH,YCl、YOH的混合物,因为碱性:XOHMOHYOH,故三种溶液中离子总浓度大小顺序:XOHMOHYOH,B项正确;VHCl(aq)20.00 mL时,三种溶液分别恰好是XCl、MCl、YCl溶液,水的电离程度为YOHMOHXOH,C项错误;VHCl(aq)40.00 mL时,YOH溶液中应为YCl、HCl的混合物,溶液中的电荷守恒为c(H)c(Y)c(OH)c(Cl),物料守恒为2c(Y)c(YOH)c(Cl),将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两式联立得:c(H)c(Y)c(OH)

6、2c(YOH),D项正确。突破点3沉淀溶解平衡图像突破方法:解沉淀溶解平衡图像题三步骤第一步:明确图像中纵、横坐标的含义纵、横坐标通常是难溶物溶解后电离出的离子浓度。第二步:理解图像中线上点、线外点的含义(1)以氯化银为例,在该沉淀溶解平衡图像上,曲线上任意一点都达到了沉淀溶解平衡状态,此时QcKsp。在温度不变时,无论改变哪种离子的浓度,另一种离子的浓度只能在曲线上变化,不会出现在曲线以外。(2)曲线上方区域的点均为过饱和溶液,此时QcKsp。(3)曲线下方区域的点均为不饱和溶液,此时QcKsp。第三步:抓住Ksp的特点,结合选项分析判断(1)溶液在蒸发时,离子浓度的变化分两种情况:原溶液不

7、饱和时,离子浓度都增大;原溶液饱和时,离子浓度都不变。(2)溶度积常数只是温度的函数,与溶液中溶质的离子浓度无关,在同一曲线上的点,溶度积常数相同。(2018全国卷)用0.100 molL1 AgNO3滴定50.0 mL 0.0500 molL1 Cl溶液的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描述错误的是()A根据曲线数据计算可知Ksp(AgCl)的数量级为1010B曲线上各点的溶液满足关系式c(Ag)c(Cl)Ksp(AgCl)C相同实验条件下,若改为0.0400 molL1 Cl,反应终点c移到aD相同实验条件下,若改为0.0500 molL1 Br,反应终点c向b方向移动解析选取横坐标为50 mL

8、的点,此时向50 mL 0.0500 molL1的Cl溶液中,加入了50 mL 0.100 molL1的AgNO3溶液,所以计算出此时溶液中过量的Ag浓度为0.025 molL1(按照银离子和氯离子11的比例沉淀,同时不要忘记溶液体积变为原来的2倍),由图示得到此时Cl的浓度约为1108 molL1(实际稍小),所以Ksp(AgCl)约为0.0251082.51010,所以其数量级为1010,A正确。由于Ksp(AgCl)极小,所以向溶液滴加硝酸银就会有沉淀析出,溶液一直是氯化银的饱和溶液,所以曲线上各点的溶液均满足c(Ag)c(Cl)Ksp(AgCl),B正确。滴定的过程是用硝酸银滴定氯离子

9、,所以滴定的终点应该由原溶液中氯离子的物质的量决定,将50 mL 0.0500 molL1的Cl溶液改为50 mL 0.0400 molL1的Cl溶液,此时溶液中的氯离子的物质的量是原来的0.8倍,所以滴定终点需要加入的硝酸银的量也是原来的0.8倍,因此应该由c点的25 mL变为25 mL0.820 mL,而a点对应的是15 mL,C错误。卤化银从氟化银到碘化银的溶解度逐渐减小,所以Ksp(AgCl)大于Ksp(AgBr),将50 mL 0.0500 molL1的Cl溶液改为50 mL 0.0500 molL1的Br溶液,这是将溶液中的氯离子换为等物质的量的溴离子,因为银离子和氯离子或溴离子都

10、是按比例11沉淀的,所以滴定终点的横坐标不变,但是因为溴化银更难溶,所以终点时,溴离子的浓度应该比终点时氯离子的浓度更小,所以有可能由点c向b方向移动,D正确。答案C(2018商丘模拟)25 时,用Na2S溶液沉淀Cu2、Zn2两种金属离子(M2),所需S2最低浓度的对数值lg c(S2)与lg c(M2)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Na2S溶液中:c(S2)c(HS)c(H2S)2c(Na)B25 时,Ksp(CuS)约为11035C向100 mL浓度均为105 molL1的Zn2、Cu2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1104 molL1的Na2S溶液,Cu2先沉淀D向Cu2浓度为1105

11、 molL1废水中加入ZnS粉末,会有CuS沉淀析出答案A解析Na2S溶液中存在物料守恒:2c(S2)2c(HS)2c(H2S)c(Na),A错误;Ksp(CuS)1025101011035,B正确;向100 mL浓度均为105 molL1的Zn2、Cu2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1104 molL1的Na2S溶液,由于CuS、ZnS构型相同,且Ksp(CuS)Ksp(ZnS),故Cu2先沉淀,C正确;由于Ksp(CuS)c(H2A)c(A2)D.pH4.2时,c(HA)c(A2)c(H)解析A对:根据题给图像,pH1.2时,H2A与HA的物质的量分数相等,则有c(H2A)c(HA)。B对:根据题给图像,pH4.2时,HA与A2的物质的量分数相等,K2(H2A)c(H)104.2,则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