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时跟踪检测(九)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含解析)新人教必修1.doc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120594297 上传时间:2020-03-0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课时跟踪检测(九)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含解析)新人教必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中语文课时跟踪检测(九)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含解析)新人教必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中语文课时跟踪检测(九)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含解析)新人教必修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中语文课时跟踪检测(九)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含解析)新人教必修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中语文课时跟踪检测(九)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含解析)新人教必修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课时跟踪检测(九)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含解析)新人教必修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课时跟踪检测(九)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含解析)新人教必修1.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一、语言表达专练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陈宗云在卫浴行业度过了20多年的岁月,凭借自己的才智,经过努力拼搏,已经成为叱咤风云的一代宗师。余秋雨先生博闻强记,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能够随时引用古今中外的许多作品,令人叹服。这次运动会闭幕式可以说是最节约的一场闭幕式,除了最后背景上1 500名合唱演员,参与舞台表演的群众演员只有2 700人,“短小精悍,别具特色”是对其最恰当不过的评价。发展低碳经济首当其冲的是要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协调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住在胡同里的居民大都安之若素,不大

2、愿意搬家。有在一个胡同里一住几十年的,甚至有住几辈子的。在文化强省战略指引下,我省动漫产业迈入高速发展的新阶段,去年我省与沿海省份动漫原创产品的产值已经等量齐观。ABC D解析:选D叱咤风云:形容声势威力很大。博闻强记:见闻广博,记忆力强。短小精悍:形容人身材矮小而精明强干,也形容文章、戏剧等篇幅不长而有力。首当其冲:冲,交通要道。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到灾难。本词的理解不能望文生义,不能理解为“最先或首先解决的问题”。安之若素:表示对反常现象或不顺利的情况视若平常,毫不在意。现也指对错误言论或事物不闻不问,听之任之。属用错对象,不合语境。等量齐观:不管事物间的差异,同等看待。此处属望文生义,使

3、用错误。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继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后,通过央视再次发力,推出一档集文化、益智、娱乐于一体的大型电视竞猜节目中国谜语大会。B面对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我国的经济在第三季度还能够保持稳步增长,表明我国应对经济危机的调控措施和抵御危机的能力不断提高。C文化大革命对中国的影响可谓深之又深,它不但对老一代知识分子进行了无情的摧残,也使中国的经济至少倒退了30年左右。D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有关莫言作品能否入选中学生教材的话题引起热议,其中语文出版社中学语文教研组已经确定将莫言作品收录在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解析:选DA项,滥用介词,导致主语残缺,删去“通过”。B项,搭配不当,“调控措

4、施”与“不断提高”不搭配,在“调控措施”后加“不断加强”。C项,成分赘余,去掉“至少”或“左右”。3填入下文空白处最恰当的一项是()梁任公先生晚年不谈政治,专心学术。大约在民国十年左右,清华学校请他作第一次的演讲,题目是“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我很幸运地有机会听到这一篇动人的演讲。那时候的青年学子,对梁任公先生怀着无限的景仰,_。过去也有不少显宦,以及叱咤风云的人物,莅校讲话。但是他们没有能留下深刻的印象。A倒不是因为他的学术文章对于青年确有启迪领导的作用,也不是因为他是云南起义的策划者,实在是因为他是戊戌政变的主角B倒不是因为他是云南起义的策划者,也不是因为他的学术文章对于青年确有启迪

5、领导的作用,实在是因为他是戊戌政变的主角C倒不是因为他是戊戌政变的主角,也不是因为他的学术文章对于青年确有启迪领导的作用,实在是因为他是云南起义的策划者D倒不是因为他是戊戌政变的主角,也不是因为他是云南起义的策划者,实在是因为他的学术文章对于青年确有启迪领导的作用解析:选D注意上下文谈的主要话题是“讲话”,所涉及的应该是“学术文章”。4下面一段文字介绍了梁启超在新文化运动中的“文化倾向”,请用一句话概括游欧后梁启超对西方文化的态度。(不能用否定句,字数不超过45字)游欧前梁启超的文化取向与新文化运动是一致的。游欧归来梁增加了反省现代性的思想支点,其与新文化运动原主持者间的关系是求同存异。所谓求

6、同,就是认同新文化运动所彰显的几大原则:关注新青年,支持青年运动;民主与科学;精神解放,思想自由。所谓存异,即在于对“重新估定一切价值”这一“新文化的精神”的理解与把握,不尽相同。他主张对西方学说也不应盲从,坚持反对“科学万能”论,将西方反省现代性的视角有力地引入了中国;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则反对全盘否定,主张借助西方科学的精神与方法,重新估价和整理国故,以发展新文化。答: 参考答案:以西方反省现代性的观点为支点,主张有选择地接受西方科学文化,借鉴西方科学的精神与方法。5下面这段话中,画线句子的表达不够准确,也不生动。请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把它改写得既准确又生动。梁启超故宅门前,那棵老杨树又粗又壮

7、,像老母鸡护雏般把院子搂了个严实;新房子和旧房子堆叠在一起,显得很拥挤。答: 参考答案:新房子和旧房子你拥我,我挤你,显得十分亲密。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随着人类科技的飞速发展,西方一些学者开始对科技进行批判反思,强调科技的负面性。他们认为,_,人类自己创造的科学技术有可能把自己毁灭掉。人类的智慧真的无法驾驭科技吗?西方学术界给人一种错觉,好像人类的科学技术发展有多快似的。实际上同大自然的力量相比,_,人类连太阳系都走不出去,医学甚至连人的寿命都无法有效延长。因此,_。答: 解析:答题的关键在于抓住具体的语境,也就

8、是横线的上下文。从整个语段来看,是谈人类能否驾驭科技。是“西方一些学者”的观点,从下文“人类的智慧真的无法驾驭科技吗?”可得出结论。要承接上文“同大自然的力量相比”。注意“因此”,这是全段的结论,也是亮明观点的句子。参考答案:人类的智慧无法驾驭失控的科技人类的技术力量微不足道人类科技还远没到失控发展的地步二、阅读理解专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梁启超面面观梁启超很欣赏孔子所说的“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并以此自励,大智、大仁、大勇的梁启超为后人铭记。在近现代学术史上,梁启超的成就和影响都非常大。他留下了1 400多万字的著述,在33年的著述生涯中平均每年要写40多万字,他撰写陶渊明

9、年谱三日而成,他用一昼夜完成戴东原先生传,他的著作中最有名的是清代学术概论,本是为别人作序,结果一发而不可收,用15天写成一部6万字的著作而这一切都是在他自戊戌以后的政治运动无不参与的情况下完成的!梁启超的治学领域极其广泛,他的著作涉及哲学、史学、文学、图书馆学、社会学等诸多学科。在学术研究上,他不动手则已,一动手便有极大的格局放在那里,不管能否成功。他喜于将某一件事、某一国学术做一个通盘的打算,进行大规模的研究,永不肯安于小就,做一种狭窄专门的精密工作。梁启超在新民说中把敢于进取冒险作为新国民应具备的品德之一,他一生中至少有三次冒险,尤以1916年只身劝广东都督龙济光反袁护国最为惊险此前梁启

10、超的好友汤觉顿前往劝说摇摆不定的龙济光时,竟被龙济光的部下开枪打死。梁启超强压悲愤,冒险出马,与龙济光苦口婆心地谈了十几个钟头,龙济光当时表示心悦诚服。随后龙济光把他手下的军官聚集起来给梁启超开欢迎会,这帮军官个个拖枪带刀,一开始还客客气气,酒过三巡便凶相毕露。梁启超一看耐心说服已无可能,便索性豁出去了,对龙济光吼道:“我单人独马,手无寸铁,跑到你千军万马里头,我本来不打算带命回去。我一来为中华民国前途求你们帮忙,二来也因为我是广东人,不愿意广东糜烂,所以我拼着一条命来换广州城里几十万人的安宁,来争全国四万万人的人格。既已到这里,自然是随你们的便,要怎样便怎样!”梁启超滔滔不绝地演说了一个多钟

11、头,声音之大就像打雷,一面说一面不停地拍桌子,把桌子上的玻璃杯震得叮当作响,一时举座皆惊,左右皆靡。梁启超这一吼,不仅救了自己一命,也逼着龙济光宣布独立。梁启超一生经历过多次大风大浪,但他成不了一个老练的政治家,这与当时的政局有关,也是他的性格使然。他特别看重趣味,曾说:“有人问我,你的人生观拿什么做根底?我便答道拿趣味做根底,凡人必常常生活于趣味之中,生活才有价值。”“我所做的事常常失败严格地可以说没有一件不失败然而,我总是一面失败一面做,因为我不但在成功里头感觉趣味,在失败里头也感觉趣味。”梁启超的学问涉及面广,就是因为他的兴趣特别广泛。他曾对子女说:“我是学问趣味方面极多的人,我之所以不

12、能专积有成者在此,然而我的生活内容异常丰富,能够永久保持不厌不倦的精神,亦未始不在此。我每历若干时候,趣味转个新方面,便觉得像换个新生命,如朝旭升天,如新荷出水,我自觉这种生活是极可爱的,极有价值的”梁启超一生多变,世所共知。他的多变颇遭时人及后人诟病。有人认为他一生所为学问除文学外都无大价值,不过于初学者有启迪之用,为他学问不能精深而感到惋惜;有人说他政治上“反复无常”与康有为始合终分,与孙中山合作又对抗,对袁世凯先拥后反。梁启超晚年对自己的学生说,他是有中心思想和一贯主张的,绝不是望风转舵、随风而飘的投机者。郑振铎认为,梁启超最伟大之处,最足以表现他的光明磊落的人格之处便是他的“善变”,他

13、的“屡变”。他的变不过是变化的方法而已,他的宗旨、他的目的并未变,那就是爱国。(有删改)7下面对选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A在学术研究上,梁启超不管能否成功,都乐于创立大格局,着力于大规模的研究,而不肯安于在一种狭窄专门的精密工作中有小成就。B梁启超自戊戌以后的政治运动无不参与,但他始终成不了一个老练的政治家,这固然与他的性格有关,但更是当时的政局使然。C梁启超因多变而学问不能精深,郑振铎虽然为此感到惋惜,但又认为“善变”“屡变”是梁启超光明磊落人格的体现,变的是方法,爱国宗旨始终未变。D文章用了多种手法刻画梁启超形象,既有侧面描写,又有动作、语言、神态描写,从多个侧面生动再现了梁启超的风貌。解析:选AB项,梁启超始终成不了一个老练的政治家,原文说“这与当时的政局有关,也是他的性格使然”,选项中将政局的影响夸大了。C项,为梁启超因多变而学问不能精深感到惋惜的不是郑振铎,而是“有人”,张冠李戴。D项,原文中没有神态描写。8梁启超的“大智”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