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常德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doc

上传人:ha****a 文档编号:120594235 上传时间:2020-03-03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常德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湖南省常德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湖南省常德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湖南省常德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湖南省常德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湖南省常德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常德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doc(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南省常德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1.1.下列与常德特色有关的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石门柑橘榨汁 B. 桃源沙里淘金 C. 鼎城桂花飘香 D. 澧县葡萄酿酒【答案】D【解析】【详解】A、榨汁只是物质状态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沙里淘金的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桂花飘香属于扩散现象,其实质是分子不断运动,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葡萄酿酒的过程,产生了酒精这种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点睛】区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2.2.下列微观示意图中“”和“”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A. B. C. D. 【答案】B【解析】【

2、分析】纯净物只含有一种物质,故只有一种分子,混合物由多种物质组成,故有多种分子。【详解】由分析可知,A、C、D选项各只有一种分子,故为纯净物,错误;B有两种分子,为混合物。故本题选B。3.3.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B.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C.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D. 硫粉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答案】D【解析】【详解】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同时有黑色固体生成,错误;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黄光,产生大量白烟,错误;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同时生成白色固体,错误;D、硫粉在氧气

3、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同时生成有刺激性气味气体,正确。故本题选D。4.4.下列实验基本操作错误的是()A. 检查装置气密性 B. 点燃酒精灯C. 滴加液体 D. 过滤【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只,以防灯内酒精着火,引起酒精灯爆炸考点:基本实验操作5.5.下列有关分子的说法错误的是()A. 湿衣服晾在太阳底下干得快分子运动速率变快B. 干冰升华分子间隔变大C. 水烧开后把壶盖顶开分子数目变多D. 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分子种类变化【答案】C【解析】【详解】A、湿衣服晾在太阳底下干得快,是太阳提供热量使水分温度升高,加快水分子运动速率,正确;B、干冰升华,二氧化

4、碳由固态变成气态,分子间隔变大,正确;C、水烧开后水分子运动程度剧烈,动能变大,将壶盖顶开,错误;D、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水分子变成氢分子和氧分子,故分子种类变化,正确。故本题选C。6.6.2018年2月,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办的第九届世界城市论坛上,常德分享了“海绵城市”建设水治理的成功经验,下列与水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A. 淡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B. 为减少水体污染,农药、化肥要合理使用C. 工业上应该对废水做处理使之符合标准后再排放D. 为节约用水,农业、园林浇灌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答案】A【解析】【详解】A、地球水资源丰富,但可供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很

5、少,错误;B、农药、化肥要合理使用可减少水体污染,正确;C、工业上对废水做处理使之符合标准后再排放,可减少水体污染,正确;D、农业、园林浇灌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可以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正确。故本题选A。7.7.成语“釜底抽薪”的本意包含着灭火的原理,下列灭火方法也依据这个原理的是()A. 油锅中的油着火用锅盖盖灭 B. 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灭火C. 砍掉树木形成隔离带 D. 用二氧化碳灭火器进行灭火【答案】C【解析】【分析】“釜底抽薪”的灭火原理为隔离可燃物。故在选项中寻找与此灭火原理相同的即可。【详解】A、油锅中的油着火用锅盖盖灭,是隔绝氧气,错误;B、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灭火,是降低可燃物

6、周围环境的温度,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达到灭火的目的,错误;C、砍掉树木形成隔离带是通过隔离可燃物灭火,正确;D、用二氧化碳灭火器进行灭火,是利用二氧化碳将可燃物与空气隔离,与分析不符,错误。故本题选C。8.8.在加热条件下,铜能与稀硝酸发生反应:3Cu+8HNO3(稀)3Cu(NO3)2+2X+4H2O,则X的化学式为()A. N2O B. NO C. NO2 D. N2O5【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各元素原子数目不变,通过观察反应方程式可知,X中应包含一个氮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故选择B。9.9.中央电视台播出的舌尖上的中国很受观众欢迎,该节目“第三季”深度讨论了中

7、国人与食物的关系。下列有关食物的做法正确的是()A. 用小苏打做发酵粉焙制糕点 B. 用甲醛溶液浸泡海产品C. 霉变的大米用水清洗后食用 D. 大量采用油炸方式制作食物【答案】A【解析】【详解】A、用小苏打做发酵粉焙制糕点,正确;B.、甲醛溶液有毒,故不能浸泡海产品,错误;C、大米发生霉变,对人体有害,即使清水洗后也不能食用,错误;D.、大量采用油炸方式制作食物的过程中,可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物质,错误。故本题选D。10.10.含碳元素的物质间发生转化:CCOCO2H2CO3,其中碳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的是()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过程中,单质碳化合价为零,CO中碳元素化

8、合价为2,化合价发生变化;过程中,CO2中化合价为4,化合价由2变为4,化合价发生了变化;过程中,H2CO3中碳元素化合价为4,故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故本题选B。11.11.对下列生活中的现象或做法解释不合理的是()选项现象或做法解释A蚊虫叮咬后可涂抹肥皂水消肿肥皂水呈碱性B食品包装袋中充氮气以防腐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C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渍洗洁精能溶解油渍D废旧电池不随意丢弃而要回收利用减少环境污染同时节约金属资源A. A B. B C. C D. D【答案】C【解析】【详解】A、蚊虫叮咬时主要注入酸性物质,肥皂水呈碱性,涂抹后可发生中和反应达到消肿目的,合理;B、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故

9、可以在食品包装袋中充氮气以防腐,合理;C、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渍,其原理是产生乳化作用,将油渍随水流冲走,不合理;D、废旧电池不随意丢弃而要回收利用,主要是为了减少环境污染同时节约金属资源,合理。故本题选择C。12.12.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 稀释: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水慢慢注入浓硫酸里B. 蒸发:做粗盐提纯实验时,当蒸发皿中开始出现固体时停止加热C. 形成:将少量酒精、面粉、蔗糖分别加入水中均能形成溶液D. 配制: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的步骤为计算、称量、量取、溶解【答案】D【解析】【详解】A、稀释浓硫酸时应将硫酸慢慢注入水里,否则放出大量的热会使水飞溅出来,错误;

10、B、做粗盐提纯实验时,当蒸发皿中剩余少量液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防止固体飞溅出来,错误;C、将少量酒精、面粉、蔗糖分别加入水中,面粉不能溶解,故不能形成溶液,错误;D、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的步骤为计算、称量、量取、溶解,正确。故本题选D。13.13.下列每组中的两种固体物质,只用水做试剂,不能将其鉴别出来的是()A. CuSO4、KNO3 B. KCl、NaCl C. AgCl、NaNO3 D. NH4NO3、NaCl【答案】B【解析】【详解】A、CuSO4溶于水呈蓝色溶液,KNO3为无色透明溶液,可鉴别;B、KCl、NaCl溶于水均为无色透明溶液,故无法鉴别;C、AgC

11、l不溶于水,NaNO3可溶于水,故可鉴别;D、NH4NO3溶于水后吸收热量,温度降低,NaCl溶于水后温度无明显变化,可鉴别。故本题选B。14.14.在含有大量Na+、OH、SO42的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存在的是()A. NH4+ B. Ba2+ C. Cu2+ D. K+【答案】D【解析】【详解】A、NH4+和OH不能大量共存,会产生氨气,错误;B、Ba2+和SO42不能大量共存,会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错误;C、Cu2+和OH离子不能大量共存,会生成氢氧化铜蓝色絮状沉淀,错误;D、K+可与所有粒子共存,正确。故本题选D。15.15.将一定量的锌粉加入到氯化亚铁、氯化铜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反应

12、一段时间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硫酸有气泡产生,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滤渣中一定含有锌滤渣中一定含有铜,可能含有锌向滤渣中加入足量稀硫酸,最后溶液一定变成浅绿色滤液中溶质一定含有氯化锌和氯化镁滤液的颜色不可能为浅绿色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锌粉能先置换铜,再置换铁,不能置换镁,而铜不与酸反应,再由题目可知,向滤渣中加入稀硫酸有气泡产生,可知锌粉将铜完全置换出来,故滤渣中一定有铜,可能含有锌,故错误,正确。有题目可知,滤渣中有能与稀硫酸反应的金属,必有金属铁,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浅绿色溶液硫酸亚铁,故溶液一定为浅绿色,正确;锌粉先置换铜,故一定生成氯化锌

13、,锌粉不与氯化镁反应,故一定有氯化镁,正确;由可知,与相矛盾,错误。故正确,本题选B。二、非选择题16.16.按要求用化学用语填空:(1)两个硫原子_(2)生石灰_【答案】 (1). 2S (2). CaO【解析】【详解】(1)两个硫原子,先写个数,再写对应的符号,即2S;(2)生石灰的学名叫做氧化钙,化学式为CaO。【点睛】熟练各符号书写规则,掌握物质俗称和学名。17.17.能源、材料、环保、食品等问題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请从化学的视角分析下列有关问题并填空:(1)很多城市的公共交通工具使用了压缩天然气(CNG)作燃料,写出天然气主要成分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人类最理想的清洁能源是_(

14、填化学式);(2)据湖南日报报道:“黔张常“铁路预计2019年底建成,建成后,湘西北将逐步跨入“高铁时代”。铁路建设需要大量的钢铁,钢铁属于_(选填“合成材料”、“金属材料”或“复合材料”),防止钢铁制品锈蚀的方法有_(任写一种);(3)建设“美丽中国”离不开优美的环境,但是生活中环境污染的情况依然存在,其中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物质是有害气体和_。2018年世界环境日主题是“塑战速决”,塑料制品的使用方便了人类的生活,但大量废弃塑料带来的“_”异常严重,作为一名中学生,请你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_;(4)为了合理膳食,生活中把榨好的蔬菜汁放到面粉中,做成口味独特、营养丰富的蔬菜馒头,这种馒头提供的营养素主要有_(任写一种);(5)化肥对提高农作物产量具有重要作用。尿素CO(NH2)2属于_(选填“氮肥”、“钾肥”或“磷肥”)。【答案】 (1). CH4+2O2CO2+2H2O (2). H2 (3). 金属材料 (4). 刷漆 (5). 烟尘 (6). 白色污染 (7). 减少塑料制品的使用 (8). 糖类或维生素 (9). 氮肥【解析】【详解】(1)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氢气是人类最理想的清洁能源,故化学式为H2;(2)钢铁主要成分是铁和碳,为合金,故属于金属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