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贵州大学人文学院613新闻学与传播学基础之《传播学教程》考研内部导师圈定必考题汇编.doc

上传人:q****9 文档编号:120587650 上传时间:2020-03-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年贵州大学人文学院613新闻学与传播学基础之《传播学教程》考研内部导师圈定必考题汇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6年贵州大学人文学院613新闻学与传播学基础之《传播学教程》考研内部导师圈定必考题汇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贵州大学人文学院613新闻学与传播学基础之《传播学教程》考研内部导师圈定必考题汇编.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年贵州大学人文学院613新闻学与传播学基础之传播学教程考研内部导师圈定必考题汇编一、名词解释1 古登堡【答案】古登堡是西方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人,他的发明导致了一次媒介革命,迅速地推动了西方科学和社会的发展。15世纪40年代,德国工匠古登堡在活字印刷和油墨技术的基础上,发明了金属活字排版印刷,并把造酒用的压榨机改装成了印刷机,使得文字信息的机械化生产和大量复制成为可能,标着人类进入印刷时代的新纪元。2 信息高速公路【答案】信息高速公路是一种高速度、大容量的光缆网络和信息系统工程,是一种集广播、电视、电话、传真、电子邮政、电子出版、计算机通信等各种信息媒介于一体,对音声、影像、文字、数据等进

2、行综合处理和传输的多媒体双向信息系统。信息高速公路的概念最早见于美国总统在1992年发表的国情咨文,倡议者认为,信息高速公路将永远改变人们的生活、工作和相互沟通的方式,产生比工业革命更为深刻的影响。3 人民的选择【答案】人民的选择是拉扎斯菲尔德等人在1940年美国总统大选期间,围绕大众传播的竞选宣传,对选民投票意向的影响所做的一项实证调查的研究报告。这次调查在俄亥俄州的伊里县进行,所以又称“伊里调查”。研究发现媒体在总统大选中的传播效果并没有想象的那么显著,由此还提出了著名的“舆论领袖”概念和“两级传播理论”。该研究直接否定了“子弹论”,开创了有限效果论的时代。4 亲身传播【答案】亲身传播是指

3、以语言为主要手段,以人体自身为媒介的个人对个人的传播。亲身传播最常见的是两个人面对面的交谈,可采用的方法主要有:言语传播,如面对面交谈、远距离电话会谈等; 文字传播,如私人信件、电报、传真、E-mail 、手机短信等; 体态语言传播,如手势、眼神、面部表情等; 信号传播,如革命时期地下工作者的窗外悬挂物、海上航行时的信号旗等。亲身传播的最大特点是信息传播有明确的对象,属于定向传播。其好处是传播信息针对性强,反馈快,互动快,可以迅速调整传播内容和方法。与其他传播方式相比,亲身传播的不足之处在于传播面窄,传播速度慢,保真度差。5 传播隔阂【答案】传播隔阂是指由于社会信息系统的复杂性、不确定性以及系

4、统的参与者具有不同的价值观、利益、意识形态和文化背景,而产生的传播上的无意误解或有意曲解。它包括个人之间的隔阂,个人与群体的隔阂,成员与组织的隔阂,群体与群体、组织与组织、世代与世代、文化与文化之间的隔阂等。传播隔阂的存在是社会信息系统的一个必然现象,但其存在会造成社会成员的认知、判断、决策和行动的混乱,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传播学的价值就在于引导人们从信息系统的角度考虑问题,进而分析和解决信息系统中的传播隔阂。二、简答题6 议程设置【答案】“议程设置功能”理论是关于大众传播与受众对于现实生活中各项大事及其重要性判断之间的关系的一种理论假说。它最早由美国学者麦库姆斯和肖提出。(1)“议程设置功

5、能”理论的基本内容“议程设置功能”理论认为:大众传播具有一种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传媒以赋予各种社会议题以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的方式,影响着公众注目的焦点和对社会环境的认知。传媒作为“大事”加以报道的问题,同样也作为大事反映在公众的意识当中; 大众传媒给予的强调越多,公众对该问题的重视程度越高。(2)“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的理论特点“议程设置功能”假说的着眼点是大众传播活动在受众认知层面上的效果。认知层面上的效果与态度层面上的效果不同,一般而言,后者是指对“思考方式”的影响,即以告诉人们应该“怎样想”的方式来加强或改变人们对事物的看法或观点; 前者是指对“思考对象”的影响,即以告诉人们“想什

6、么”的方式来把他们的关心和注意力引导到特定的问题上。由于传播效果是一个循序发生和深化的过程,认知阶段的效果并不排除对态度和行动产生连动作用的可能性。“议程设置功能”理论所考查的是作为整体的大众传播具有较长时问跨度的一系列报道活动所产生的中长期的、综合的、宏观的社会效果。这里着眼的是传播媒介的日常新闻报道和信息传播活动所产生的影响。“议程设置功能”理论暗示了这样一种媒介观,即传播媒介是从事“环境再构成作业”的机构。换言之,传播媒介对外部世界的报道不是“镜子”式的反映,而是一种有目的的取舍选择活动。传播媒介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和报道方针,从现实环境中“选择”出它们认为重要的部分或方面进行加工整理,赋予

7、一定的结构秩序,然后以“报道事实”的方式提供给受众。在现代社会里,由于大众传播是人们获得外界信息的主要渠道,不管这种“再构成”是对现实环境的客观反映还是歪曲的反映,都会影响到人们对周围环境的认识和判断。7 “把关人”理论对实际工作有什么意义?【答案】“把关人”义称“守门人”,此概念最早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传播学的奠基人之一库尔特卢因在研究群体中信息流通渠道时提出的。1947年,卢因在群体动力学的新领域一文中系统论述了这个问题,他认为在群体传播过程中存在着一些把关人,只有符合群体规范或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内容才能进入传播的管道。(1)20世纪50年代,传播学者怀特将这一概念应用于新闻研究,提出了

8、新闻传播的“把关”过程模式。怀特认为,新闻媒介的报道活动不是“有闻必录”,而是对众多的新闻素材进行取舍选择和加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传播媒介形成一道关口,通过这个关口传达给受众的新闻或信息只是少数。(2)大众传媒的“把关”标准新闻信息的客观属性。专业标准和市场标准(新闻价值和新闻要素)。媒介组织的立场和方针。媒介工作者的个人因素。(3)“把关”过程的实质大众媒介的新闻报道与信息传播并不具有纯粹的“客观中立性”,而是根据传媒的立场、方针和价值标准而进行的取舍选择和加工活动。新闻和信息的选择尽管受到媒体的经营目标、受众需求以及社会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制约,但是与媒介方针和利益一致或相符的内容更容易优

9、先入选、优先得到传播。(4)“把关人”理论的意义“把关人”理论在新闻实践中意义重大,尤其是在社会新闻的报道方面,一直显示出其一贯的指导性。在这一理论指导下,不同的社会价值观,对“门区”的理解也各不相同。不管是代表国家声音的主流媒体,还是具有强烈趋向性的社团出版物,“把关人”在思想、政治、宗教、文化等意识形态上的价值取向,都会对信息的流动产生“过滤”作用。对受众而言,“把关人”理论将受众的目光引向了大众传播媒介内部,使人们认识到媒介发出的信息并小是对真实世界的客观反映,而是经过选择、加工,并重新组织化后的产物。这可以使人们理性对待新闻报道,客观看待周围世界。8 受众在大众传播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

10、?【答案】受众就是接受信息的人,它既包括大众传播中的信息接受群体一一报刊的读者广播的听众和电视的观众,也包括小范围信息交流中的个体一一参与者和对话人。受众作为构成传播过程的两极中的一极,它在传播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1)信息产品的消费者受众阅听和接受大众传播媒介中的信息,亦即消费信息产品,必须付出一定的金钱或代价,而这些钱都是庄受众直接或间接支付的。(2)传播符号的“译码者”人类传播的基本过程是这样的:传播者一编码一讯息一媒介一讯息一译码一受众。传播者将采集到的信息编制成符号,使其成为可以传播的讯息。然后讯息进入传播媒介为受众所接收,受众对符号进行还原或“翻译”,赋予意义并接受。(3)传播活动的参与者受众不仅是人际传播的而且是大众传播和互动传播的参与者。没有受众的参与,传播活动等于没有发生。这种参与方式包括包括自娱性参与、对话性参与、竞赛性参与、激发性参与、荣誉性参与等形式。(4)传播效果的反馈者信息的传播过程,不是单向传递而是双向沟通,不是强行灌输而是合作互动,受众也不是消一、名词解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