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频炉冶炼工艺资料全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20584907 上传时间:2020-02-07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6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频炉冶炼工艺资料全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中频炉冶炼工艺资料全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中频炉冶炼工艺资料全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中频炉冶炼工艺资料全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中频炉冶炼工艺资料全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频炉冶炼工艺资料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频炉冶炼工艺资料全(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业.专注中频冶炼工艺学习资料一.原材料1.废钢:一是厂内的返回废料,二是外来废料如废模、轧辊等。(1)对废钢要求: 1)废钢表面应清洁少锈;2)废钢中不得混有铝、锡、砷、锌、铜等有色金属; 3)废钢中不得混有密封容器、易燃物、爆炸物和有毒物; 4)废钢化学成分应明确,S、P含量不宜过高; 5)废钢外形尺寸不能过大。(2)对废钢管理: 1)须按来源、化学成分、大小分类堆放,并作相应标记; 2)废钢中的密封容器,爆炸物、有毒物和泥砂等应予以清除和处理; 3)对大块料进行分割处理。2.合金材料 (1)硅铁(Si-Fe):用于合金化,以增Si,也可作脱氧剂使用。SiFe多为含Si 45%和75%的两

2、种。45%(中硅)SiFe比75%(高硅)SiFe价格低,在满足钢种质量要求的情况下,尽量使用中硅,但研究所常用约75%的高硅铁。含Si在50%-60%左右的SiFe极易粉化,并放出有害气体,一般都禁止使用这种中间成分的SiFe。 硅铁含氢量高,须烤红后使用,烘烤工艺为500烘烤约4小时,烘烤完后将其放于干燥处保存,超过一周未用的应重新烘烤。 (2)锰铁(Mn-Fe):用于合金化,也可作脱氧剂。根据含碳量可分为低碳、中碳、高碳锰三种,含Mn量均在50%-80%之间。MnFe含碳量越低,P就越低,价格也就越贵,因此冶炼时尽量用高碳锰。 锰铁烘烤工艺SiFe烘烤工艺。 除一般锰铁外,也有使用电解锰

3、。 (3)铬铁(Cr-Fe):用于合金化,调整合金含量。根据含碳量多少可分高碳Cr、低碳Cr等。除金属铬外,CrFe中Cr含量都在50%-65%之间,研究所使用的约为63%。CrFe的价格随C含量的降低而急剧升高。 铬铁的烘烤工艺为700750烘烤不少于3小时,烘烤完同样放于干燥处保存。 (4)钨铁(W-Fe):用于合金化。WFe含W量在65%以上。WFe熔点高,密度大,在还原期补加时应尽早加入。WFe需经烘烤后使用,烘烤工艺同CrFe. (5)钼铁(Mo-Fe):MoFe含Mo量在55%-65%之间。MoFe熔点高,表面易生锈,需经烘烤后使用,烘烤工艺同CrFe烘烤工艺。 (6)钒铁(VFe

4、):VFe含V量在45%-55%之间。VFe使用前的烘烤工艺同SiFe烘烤工艺。 (7)镍(Ni):镍含量约99%。Ni中含H量很高,还原期补加的Ni需经高温烘烤,烘烤工艺同CrFe。3.造渣材料 (1)石灰:碱性炉炼钢的主要造渣材料。石灰极易受潮变成粉末,因此要注意防潮,用前应经烘烤,还原期用的石灰要在600高温下烘烤2小时以上。无特殊手段时,不允许使用石灰粉末,因为其极易吸水,影响钢的质量。 中频冶炼一般不用石灰石和没烧透的石灰,因为石灰石分解是吸热反应,会降低钢液温度,增加电力消耗,且不能及时造渣,对冶炼不利。 (2)萤石(CaF2):由萤石矿直接开采出来。主要作用是稀释炉渣,它能降低炉

5、渣的熔点,提高炉渣的流动性而不降低炉渣的碱度。此外,萤石能与硫生成挥发性的化合物,因此它具有脱硫作用。但萤石稀释炉渣的作用持续时间不长随氟的挥发而逐渐消失。萤石的用量要适当,用量过多,渣子过稀会严重侵蚀炉衬。4氧化剂 (1)氧化铁皮:锻钢和轧钢过程中剥落下来的碎片和粉末。氧化铁皮主要用来调整炉渣的化学成分,提高炉渣的FeO含量,改善炉渣的流动性,提高炉渣的脱磷能力。氧化铁皮Fe含量高,杂质少,但粘附的油分和水分多,因此使用前须在500以上的高温下烘烤4h以上。5.脱氧剂(1)工业铝锭 作为沉淀脱氧剂的Al,在使用前应根据炉子容量不用,锯成质量不一的Al块可用于预脱氧和终脱氧。(2)硅钙合金 一

6、种强烈的脱氧剂,并且还可脱硫。硅钙合金在潮湿空气中易吸水粉化,应注意防潮。(3)碳粉: 主要是扩散脱氧,由于脱氧产物(CO)是气体,不玷污钢液。炭粉也是增碳剂。(4)硅铁粉 用含Si75%的SiFe磨制而成,这样密度小,含Si高,有利于扩散脱氧。(5)SiCa粉 一种优良的脱氧剂,它的密度小,故钢液不易增硅。二.配料与装料1. 配料(1)配料时注意事项: 1)必须正确地进行配料计算和准确地称量炉料装入量; 2)炉料的大小要按比例搭配,以达到好状、快装、快化的目的; 3)各类炉料应根据钢的质量要求和冶炼方法搭配使用; 4)配料成分应符合工艺要求; 5)炉料装入量必须保证钢锭能注满,每炉钢有规定的

7、注余钢水,防止短锭或余钢过多。 (2)配料要求:根据冶炼方法不同,可以分为氧化法配料、返回吹氧法配料和不氧化法配料。在研究所采用的是不氧化法配料。 不氧化法冶炼时,炉料应由清洁少锈、干燥的本钢种返回料、类似本钢种的返回料、碳素废钢及切头等组成。炉料中P应确保比成品规格低0.005%以上;碳比成品规格低0.03%-0.06%;配入合金元素应接近成品规格的中下限。通常炉料的综合收得率按98%计算。(3)配料计算 第一步:确定出钢量: 出钢量=(钢锭单重钢锭支数+注余重量) 其中注余重量约为出钢量的0.5%-1.0%(炉容量小可取上限) 第二步:计算炉料装入量: 炉料装入量=出钢量/钢铁料综合收得率

8、-添加铁合金量 添加铁合金量=出钢量(控制含量-炉内含量)/(铁合金成分收得率) 第三步:算出各种炉料的配入量 各种炉料配入量= 装入量各种料的配比例H13钢化学成分为C:0.320.45% ;Si:0.801.20%;Mn:0.200.50%;Cr:4.75-5.50%;Mo:1.101.75%;V:0.801.2%,现考虑用切头(C%0.20%,Mn%0.5%)加合金要配750Kg的中频锭,高碳铬含C%=8%,Cr%=58%,低碳铬含C%=0.18%,Cr%=63%(具体合金成分以买回的合金为准),计算如下: 总装入量=出钢量/钢铁炉料综合收得率=750kg754kg/98%765kg77

9、0kgH13的控制成分:C%=0.4,Si%=0.9%,Mn%=0.4,Cr%=5.0%,Mo%=1.15%,V%=0.85%合金加入量=总装入量(控制含量-炉内含量)/(铁合金成分收得率)高碳铬加入量=770(0.4%-0.2%)/(8%80%)24KG低碳铬加入量=(7705.0%-2461%)/(60%95%)42KGSi铁加入量=770(0.9%-0)/(73%95%)10KG钼铁加入量=770(1.15%-0)/(63%98%)14KG钒铁加入量=770(0.85%-0)/(55%98%)12KG切头加入量=770-24-42-10-14-12=668KG通过计算知炉料组成为:切头6

10、68kg,硅铁10kg,高碳铬26.6kg,低碳铬37.4kg,钼铁14kg,钒铁12kg。 2.装料 (1)装料方法:采用人工装料及天车辅助方式。 ()布料顺序:为了使炉内料密实,装料时必须把大、中、小料合理搭配。一般小料占,中料占,大料占。其中底部装小料,用量为小料总量的一半,然后在中心区装入全部大料,在大料之间填充小料,中型料装在大料的上面及四周。而炉底则事先铺一层石灰,用量约为出钢量的3%.总之布料应做到:下致密、上疏松。三.熔化期 1.通电前应确保设备正常,正常则可通电熔化,在熔化过程中可相应添加炉料。 2.炉料熔化时的物化反应 1)元素的挥发与氧化 炉料熔化时会产生金属元素的挥发和

11、氧化。对不氧化或基本不氧化元素主要是挥发损失,对易氧化元素主要是氧化损失。熔化期元素的氧化是不可避免的,因为炉内存在着氧。元素的氧化损失量与元素和氧的亲和力大小有关,通常Al、Si等易氧化元素几乎全部被氧化。在1530以下时,Si同氧的亲和力大于碳同氧的亲和力,所以首先氧化Si元素。 2)钢液吸气 熔化期钢液要吸收气体,因为气体在钢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为减少钢液的吸气量,应该尽早造好熔化渣。3.缩短熔化期的途径熔化期的主要问题是时间长、耗电多。为了加速炉料熔化,必须尽量减少热损失,可采用以下方法:)快速补炉和合理装料出钢后高温炉体散热很快,为减少热量损失,出钢后炉前操作要分秒必争,补

12、炉时应迅速。废料在炉内的合理布置是保证炉料快速熔化的重要条件。)炉料预热 炉料预热主要是提高入炉炉料的温度,从而使所需要的能量减少。有资料表明炉料预热温度在500时,可节省能量1/4,而温度在600-700时可节省1/3,这意味着变压器输入功率不变,熔化期将按相应比例缩短,可根据实际情况决定。4.熔化期造渣及去磷(1)熔化期提前造渣的作用有: :能覆盖钢液,防止热量损失,保持温度; :防止钢液吸收气体,聚集吸收废钢材料表面带入的杂质; :有利于脱除钢中的P等。(2)炉渣成分对渣况的影响 渣中FeO和MnO都能使石灰的溶解度增加,但FeO的影响比MnO的大。 渣中SiO2含量增加,使炉料渣碱度降

13、低,石灰的溶解速度增加。但当其含量超过约时,石灰的溶解速度反而下降。萤石中的主要成分CaF2 与渣中a作用可形成熔点为1635K的共晶体,直接促进石灰的熔化,萤石能量显著地降低2aSiO2 的熔点,使炉渣在高碱度下有较低的熔点,并可以降低炉渣的粘度。因此萤石化渣速度迅速,并且不降低碱度,但是其化渣作用持续时间不长,用量增加对炉龄不利。 渣中MgO和MnO虽然也是碱性氧化物,但其生成的磷酸镁和磷酸锰远不如磷酸钙稳定。特别是MnO会显著地降低炉渣的流动性。 判断氧化渣好坏的标准:用铁棒蘸渣待冷凝后进行观察,符合要求的氧化渣一般为黑色,在空气中不会自行破裂。前期渣有光泽,断面疏松,后期渣断面颜色近于

14、棕色。如果断面光滑、易裂,说明炉渣碱度低,如果呈玻璃状,说明是酸性渣;如果炉渣呈黄绿色,说明渣中有氧化铬存在。(3)熔化期炉渣控制及去P熔化期炉渣量只需总钢量的23%即可,渣量过多,会使熔化期有用能量消耗增加。从脱磷的要求考虑,熔化渣必须具有一定的氧化性、碱度和渣量。 炉渣过粘使钢渣反应减慢,对去P极为不利。炉渣过稀则侵蚀炉衬厉害,这两种情况都要避免。影响炉渣流动性的因素主要是温度和炉渣成分。炉渣的流动性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在碱性渣中,提高CaO、MgO、Cr2O3 等含量时,会使炉渣流动性变坏,而适当增加CaF2 、Al2O3、SiO2、FeO 等含量时,炉渣流动性会变好。调整炉渣流动性常用的材料是萤石,但应适量使用。因为萤石虽有稀释炉渣作用,但也严重侵蚀炉衬而使渣量中g含量增加,如果使用不当,流动性会重新变坏。熔化期要脱磷,从脱磷反应的热力学条件知,在较低的温度条件下,造具有一定碱度的、流动性良好的氧化性炉渣,可以有效地脱磷。熔化期钢水温度较低(约15001550),所以能否较好地脱磷关键在于造好熔化渣。为使脱彻底,使已被氧化的不大量返回钢液,就需要向炉渣中加入强碱性氧化物a(石灰),使P2O5和a生成稳定的磷酸钙,从而提高炉渣氧化脱能力。在炉料熔清后扒去大部分炉渣,造新渣进入还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