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泰一中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试卷

上传人:j****s 文档编号:120582838 上传时间:2020-02-07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55.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泰一中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新泰一中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新泰一中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新泰一中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新泰一中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泰一中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泰一中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试卷(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省新泰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试卷可能用到的原子的相对原子量:H:1、C:12、N:14、O:16、Na:23、Mg:24、Ne:20、Cl:35.5、S:32第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1-10每小题2分,11-20每小题3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著名化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西博格博士1979年在美国化学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化学是人类进步的关键”。下列对化学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 英国科学家道尔顿1661年提出化学元素的概念,标志着近代化学的诞生B. 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认识物质的组成、结构

2、、性质、变化、制备和应用的自然科学C. 化学既是一门具有创造性的科学,还是一门具有实用性的科学D. 现代化学还将在能源与资源、材料科学、环境科学、医药与健康等领域产生广泛的影响【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英国化学家波义耳1661年提出化学元素的概念,标志着近代化学的诞生,不是道尔顿,故A错误。B原子是化学变化的最小微粒,分子是保持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所以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认识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制备和应用的自然科学,故B正确。C化学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制备和应用的自然科学,是一门具有创造性和实用性的科学,故C正确。D现代化学与能源、材料、环境、医药与健康息息相关

3、,故D正确。故选A。2.下列有关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的说法,正确的是()A. 探究金属钠的性质只需应用实验法即可B. 研究未知物质的性质可按照观察实验预测结论的顺序进行C. 科学家提出的假说一定能成为科学理论D. 使用模型有助于人们研究物质的性质【答案】D【详解】A探究金属钠的性质需要用到观察法,选项A错误; B对物质性质进行研究的基本程序是:观察物质的外观性质预测物质性质设计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解释得出结论,选项B错误;C假说不一定是正确的,选项C错误;D模型是所研究的系统、过程、事物或概念的一种表达形式,也可指根据实验、图样放大或缩小而制作的样品,有助于人们研究物质的性

4、质,选项D正确。答案选D。3.下列关于钠和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将小块钠投入滴有石蕊溶液的水中,反应后溶液变红将钠投入稀盐酸中,钠先与水反应,后与盐酸反应过氧化钠投入到水中会有大量氢气产生过氧化钠投入到滴有酚酞溶液的水中,烧杯中的水变红A. 仅 B. 仅 C. 仅 D. 【答案】D【详解】钠与水反应产生氢氧化钠能使酚酞变红,使石蕊变蓝,故不正确;钠与水的反应本质是钠与H的反应,所以钠先与盐酸反应,故不正确;过氧化钠投入到水中会有大量的氧气产生,故不正确;过氧化钠投入到酚酞溶液中与水反应产生氢氧化钠,使酚酞溶液变红,由于过氧化钠具有强氧化性,所以又使其褪色,故不正确。答案选D。4.

5、下列物质能使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的是()氯气液氯新制氯水氯气的酒精溶液盐酸盐酸酸化的漂白粉溶液A. B. C. D. 【答案】C【解析】氯气不能使干燥的石蕊试纸褪色,故错误; 液氯是氯气的液态形式是纯净物,不能使干燥的石蕊试纸褪色,故错误;新制氯水中含有HCl和HClO,能使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故正确;氯气的酒精溶液,无HClO生成,不能使干燥的石蕊试纸褪色,故错误;盐酸能使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但不退色,故错误;用盐酸酸化的漂白粉溶液中含有HCl和HClO,能使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故正确。故选C。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氯化氢的摩尔质量为36.5g

6、B. 1molH2SO4的质量为98g.mol-1C. 任何物质的摩尔质量都等于他的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D. CO2的摩尔质量是H2的摩尔质量的22倍【答案】D【解析】A、不正确,氯化氢的摩尔质量为36.5g/molB、不正确,1molH2SO4的质量为98gC、不正确,任何物质的摩尔质量,当单位为g/mol,数值上都等于他的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D、正确。6.现有CO、CO2、O3(臭氧)三种气体,它们分别都含有1mol氧原子,则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 111 B. 123 C. 321 D. 632【答案】D【解析】设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分别是abc,则a1mol,b

7、0.5mol,c1/3mol,所以答案选D。7.下列有关实验用品的使用或操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用铁和氯气直接反应制取FeCl2B. 闻其气味时要小心将集气瓶放在鼻孔下直接闻C. 配制稀硫酸时,先向烧杯中加水,再沿烧杯内壁缓缓注入浓硫酸D. 在通常情况下,氯气可以和任何金属直接化合【答案】C【详解】A. 铁和氯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铁,得不到氯化亚铁,故A错误;B.氯气有毒,闻其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使少许气体飘入鼻孔,故B错误;C.浓硫酸溶于水放热,密度大于水,配制稀溶液时,先向烧杯中加水,再沿烧杯内壁缓缓注入浓硫酸,否则会引起液体飞溅,故C正确;D. 在通常情况下,氯

8、气能与活泼金属、较活泼金属发生反应,与极不活泼金属不反应,故D错误。答案选C。8.精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下面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称量时将NaOH固体直接放在托盘天平上面的纸上B. 将称好的NaOH固体放入容量瓶中,加入少量水溶解C. 在烧杯中溶解NaOH固体后,立即将所得溶液注入容量瓶中D. 将烧杯中已冷却的NaOH溶液注入未经干燥的容量瓶中【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易潮解,应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不能放在滤纸上称量,A错误;B容量瓶只能用来配制溶液,不能溶解或稀释药品,B错误;C在烧杯中溶解NaOH后,没有冷却至室温,立即将所得溶液注入容量瓶

9、中定容,溶液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冷却后所配溶液的体积偏小,使配制溶液的浓度偏高,C错误;D转移溶液时未干燥容量瓶,不影响溶液的体积和溶质的物质的量,所以不影响配制溶液浓度,D正确;选D。9. 下列各组物质中分子数相同的是( )A. 2LCO和2LCO2B. 9gH2O和标准状况下11.2LCO2C. 标准状况下1molO2和22.4LH2OD. 0.2molH2和4.48LHCl气体【答案】B【解析】物质的分子数相同即分子的物质的量相同;A错,不知道是不是在相同条件下的比较;B正确;C错,标准状况下水为冰水混合物;D错,未指明气体体积是在标准状况下;10.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

10、正确的是( )A. 含有2NA个原子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44.8 LB. 25 ,1.01105 Pa,64 g SO2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3NAC. 40 g NaOH溶解在1 L水中,溶液中含Na数为NAD. 标准状况下,11.2 L H2O含有的分子数为0.5NA【答案】C【详解】A.含有2NA个原子的氢气的物质的量为1mol,标准状况下1mol氢气的体积约为22.4L,故A错误;B. 64 g二氧化硫的物质的量为1mol,1mol二氧化硫中含有2molO原子,故B错误;C. 40 g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1mol,1mol氢氧化钠溶于1L水中,溶液中含Na数为NA,故C正确;D.标

11、况下水不是气体,不能使用标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计算水的物质的量,故D错误。故答案选C。11. 已知钡的金属活动性处于钾和钠之间,下列反应可以实现的是()A. 钡可以从氯化钾溶液中置换出钾B. 钡可以从冷水中置换出氢而得到氢气C. 钡可以从氯化钠溶液中置换出钠D. 钡不能置换出金属钠【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Ba的金属活动性介于K和Na之间,则Ba能和KCl溶液中的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钡和氢气,且K的金属活动性大于Ba,所以不能置换出K,故A错误;BBa的金属活动性介于K和Na之间,Na能和冷水反应生成NaOH和氢气,则Ba也能和冷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钡和氢气,故B正确;CBa能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钡和

12、氢气,虽然Ba的金属活动性大于Na,但Ba不能从氯化钠溶液中置换出Na,故C错误;D在溶液中钡不能置换金属钠,但在融化状态下可以置换出金属钠,故D错误;故选B。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钠,起消毒作用的成分为次氯酸B. 漂白粉的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钙,是纯净物C. ClO2也可用于漂白消毒,消毒能力比氯气弱D. 干燥的氯气不能使鲜花褪色【答案】A【详解】A. 84消毒液由氢氧化钠溶液和氯气反应生成,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钠,次氯酸钠可生成具有消毒作用的次氯酸,所以A选项是正确的;B.漂白粉的主要成分为氯化钙、次氯酸钙,为混合物,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钙,故B错误

13、;C. ClO2易与碱反应,其杀菌、漂白能力均优于Cl2,消毒水体时不生成有害物质,也不存在用氯气消毒时残留的臭味,故C错误;D.干燥的氯气和鲜花中的水反应生成具有漂白性的次氯酸,可使鲜花褪色,故D错误。所以A选项是正确的。13.标准状况下VL氨气溶解在1L水中,所得溶液的密度为 gmL1,质量分数为,物质浓度为c molL1,则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A. c= B. = C. = D. =【答案】C【详解】A、由表达式可以知道,该密度=,溶液体积不等于氨气体积与水的体积之和,故A错误;B、由c=可以知道,该溶液氨气质量分数=,故B错误;C、氨气的物质的量为=mol,故氨气的质量为mol 1

14、7g/mol=g,1L水的质量为1000g,故该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00%= ,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D、由C可以知道质量分数为= ,故c=,所以=,故D错误。答案选C。14.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标准状况下,1L HCl和1L H2O的物质的量相同;标准状况下,1g H2和14g N2的体积相同;28gCO的体积为22.4L;两种物质的物质的量相同,则它们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也相同;在同温同体积时,气体物质的物质的量越大,则压强越大;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与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成正比。A. B. C. D. 【答案】B【解析】标准状况下,水不是气体,不能适用于气体摩尔体积,选项不正确;选项,气体

15、的物质的量都是0.5mol,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相等的;选项不正确,因为不能气体的状态;选项不正确,因为物质不一定是气体,选项都是正确的,答案选B。15.若氖原子质量是a g,12C的原子质量是b g,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该氖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2a/bB. 该氖原子的摩尔质量是aNAgC. Wg该氖原子的物质的量是molD. Wg该氖原子所含质子数是10W/a【答案】B【解析】A正确,该氖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B错,该氖原子的摩尔质量是aNAg/mol;C正确,Wg该氖原子的物质的量是;D正确;Wg该氖原子的物质的量为,则质子数为:10W/a mol;16.下图分别表示四种操作,其中有两处错误的是( )A. 读数 B. 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