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学前教育学(同等学力加试)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doc

上传人:q****9 文档编号:120578308 上传时间:2020-03-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年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学前教育学(同等学力加试)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6年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学前教育学(同等学力加试)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学前教育学(同等学力加试)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年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学前教育学(同等学力加试)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目录 2016年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学前教育学(同等学力加试)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一) . 2 2016年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学前教育学(同等学力加试)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二) . 7 2016年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学前教育学(同等学力加试)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三) 13 2016年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学前教育学(同等学力加试)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四) 19 2016年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学前教育学(同等学力加试)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五) 25一、名词解释1 幼儿智育【答案】幼儿智育是幼儿教师根据

2、幼儿认识活动特点和认知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幼儿进行探索活动,以获取知识、发展智力,并培养良好学习品质的教育。其主要对应于幼儿园课程中的科学和语言教育领域,促进幼儿语言和认知的发展。幼儿智育应当根据幼儿发展的特点来进行。婴幼儿时期是智力急剧发展的关键时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其智力活动往往带有明显的行动性、直观形象性,这些特点贯穿于幼儿智力活动的各个方面。幼儿智育的目标是: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发展幼儿智力,培养正确运用多种感官和运用语言的基本技能能力,以及初步的动手能力。 2 社区文化【答案】社区文化是学校文化之一,是社区内物质、制度及心理文化的统称。其范围甚广,从最小的邻

3、里到大城市都可包括在内。社区环境影响学生,因而影响学校文化; 影响学校教育设施,因而影响学生的成就与行为; 学生长期在社区中生活,将受社区影响所形成的价值观及行为带入学校,影响学校文化的性质。学校是社区机构,教育方针、内容、措施及方法等,都受社区文化环境的影响,为社区培养人才,对社区文化产生良好影响。 3 幼儿园【答案】幼儿园是我国学前儿童集体教育机构的名称,这一名称源于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布的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对实施幼儿教育的组织名称的规定。我国幼儿园既区别于学校教育当中的各级教育机构,同时也不归属于那些以幼儿为对象的纯福利机构和慈善机构。我国当前幼儿园的年龄对象是36岁,其任务是

4、对幼儿实保育和教育相结合的教育,幼儿园教育是我国学制的基础阶段,幼儿园是公共育儿机构,具有社会福利性,而不是以赢利为目的的商业机构。4 师生关系【答案】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态度等。师生关系存在不同的类型,从教育过程的主体作用来看,教师和学生是教育和被教育的关系; 从教育作为一种组织来看,教师和学生共同生活在学校、班级、教室等社群中,构成组织和被组织的关系; 从教育活动的展开来看,教师和学生是一种平等的交往关系和对话关系。师生关系在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师生关系是衡量教师和学生学校生活质

5、量的重要指标,师生关系是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 二、简答题5 家长怎样做到尊重儿童?【答案】尊重儿童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理念。它不仅要求教师要尊重儿童,同样也适用于父母。家长尊重儿童需要做到以下几点:(1)重视儿童,尊重儿童的独立人格家长应该认识到儿童年龄虽小,但是他们和成人一样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儿童需要得到成人的尊重和爱护。家长要倾听儿童的意见,帮助儿童学会独立。(2)满足儿童生理的和精神的需要儿童的需求是多方面的,既有生理方面的需求,也有精神方面的需要。家长要充分理解儿童的需要和提出恰当的要求,在满足孩子吃睡玩等活动的同时,真正了解孩子的精神需求并给予满足。儿童的精神需要主要有游戏的需要、求知的

6、需要和交往的需要等。(3)耐心对待,不粗暴、不歧视孩子年龄尚小,行为规范处于初步形成和掌握的阶段,行为经常会有反复和错误。家长要耐心对待儿童的行为问题,不要用歧视、讽刺的语言或者粗暴厌烦的态度对待儿童。(4)尊重儿童自然成长规律,循序渐进地诱导儿童生理和心理的发展和成熟是有一定规律的,家长要承认并尊重孩子的成长特点,不要在孩子之间盲目攀比,给孩子造成压力。家长要在真切了解自己孩子发展特点的基础上循序渐进地促进孩子的发展,切不可拔苗助长。 6 简述活动性原则的实施。【答案】在幼儿教育中应坚持活动性原则。这一原则的实施要注意以下几方面:压(1)提供活动机会和环境教师要为幼儿提供物质材料和充分的活动

7、时间,以及与同伴、教师交往的机会。教师既要相信儿童、放手让儿童进行操作活动、交往活动,又给予其必要的指导,促进儿童身心自由发展。(2)鼓励儿童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要鼓励儿童在活动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活动真正成为儿童发展的手段。教师要做到的就是以一种健康的心态对待周围所发生的事,以身作则、身体力行地去参加到活动中去。只有这样,才可以做到鼓励儿童积极参加活动。经过长期的培养,他们才会主动地参与各种各样的活动。要正视这些儿童在活动中通过个人努力发现总结出的经验与发明。不要嘲笑儿童的探索,因为每一个新的发现与发明都是建立在前人成功的经验之上的。(3)活动是多样的儿童的发展需要是多

8、样的,儿童的兴趣是活的和多变化的,因而需要多样的活动满足其发展。活动以适合儿童的兴趣和能力,有益于儿童的身心健康为最佳。(4)活动不是装饰品在幼儿园里,许多教师在组织一日生活活动中,往往出现以活动做点缀物的现象。这样一方面说明教师对活动原则的不理解,另一方面也说明教师的工作态度不够认真。 7 简述保育工作者的工作范畴和任务。【答案】保育工作者的工作范畴和任务具体分析如下:(1)保育工作者的工作范畴保育工作者首先要有健康的身体,但更要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她们要对保教工作充满热情,关心儿童、热爱工作; 要充分了解儿童生理、心理发展特点,掌握幼儿教育的基本知识和保教技能。在日常工作中,保育工作者要时

9、刻注意贯彻“保中有教、教中有保、保教一体化”的原则,在对幼儿实施保育过程中穿插教育活动和要求,在日常生活中贯彻相关的教育原则和要求。教师也应在各类教育活动中注意配合保育工作开展相应的保育活动。(2)保育工作者的任务保育工作者应该做到创造性地、健康地促进儿童的发育成长; 促进儿童开放的心灵与生长的自由,注意培养儿童内在的活力与兴趣,发挥儿童的能力和潜能,给儿童以健康、完善的心智成长。保育工作者在保育工作中,必须做到了解每一个儿童体内的动机、需要,然后才能解释儿童的行为和发展。保育工作者在保育工作中,不只是消极地了解儿童,而应在工作中做出示范,使儿童从每一位保育者的身上得到经验,实现自我,以发展其

10、潜在的本性。保育工作者在进行保育工作时,也要注意每一个儿童的个体差异。保育工作者在进行工作时,对待儿童应该以一般健康、正常人的各种行为与生活的重要问题为主,诸如感情、友爱、道德、责任等。只有解决好这些问题,才能进一步地促进儿童精神生活的发展。 8 简述幼儿教师应具备的心理品质。【答案】幼儿教师应具备以下心理品质:(1)教师有执着的事业心。幼儿园的日常工作是琐碎和平凡的同时情况又是复杂多变的,在这样艰巨的工作中,许多教师不免会出现烦躁情绪,这种情绪会传递给敏感的孩子,使他们感到焦虑不安,严重的甚至伤害到孩子的心灵,所以教师应对幼儿教育工作的特点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保持一颗执着的事业心。(2)自信、自尊。自信和自尊是做好幼教工作的基础,幼儿教师自身充满自信、自尊的人格会给幼儿树立一个良好的模仿榜样,使幼儿学习到这个良好的个性品质。(3)意志坚强。孩子的心灵脆弱和敏感,教师要时刻保持开阔的心胸,善于调节、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