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河池市2018年中考历史试卷(解析版).doc

上传人:ha****a 文档编号:120564459 上传时间:2020-03-0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河池市2018年中考历史试卷(解析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广西河池市2018年中考历史试卷(解析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广西河池市2018年中考历史试卷(解析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广西河池市2018年中考历史试卷(解析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广西河池市2018年中考历史试卷(解析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广西河池市2018年中考历史试卷(解析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河池市2018年中考历史试卷(解析版).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年河池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卷第l卷 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各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请你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选定的答案标号涂黑。)1.“这把火胜空燃烧的时候,一个拥有黄河和长江滚滚波涛的民族眼睁睁的看着这座万园之园化为一片灰烬。”与这则材料有关的历史事件是A. 鸦片战争 B. 甲年中日战争 C. 第二次鸦片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万园之园指的是圆明园。第二次鸦片战争中,1860年,英法联军闯进圆明园,抢夺珍贵文物,最后火烧圆明园。与题干材料有关的历史事件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故C符合题意;鸦片战争

2、和甲年中日战争中,侵略者没有进入北京,故AB不符合题意;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侵略者攻占了北京,但没有火烧圆明园。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2.下列维新变法的措施中,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和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是A. 训练新式军队 B. 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C.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D. 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训练新式军队增强了中国的军事力量,故A不符合题意;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促进了资产阶级思想和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故B符合题意;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故C不符合题意;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属于官制的改革,与题干“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和西方科

3、学技术的传播”不符。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3.标志着中国全面抗战开始的历史事件是A. 七七事变 B. 九一八事变 C. 西安事变 D. 八一三事变【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7年7月7日,日军发动七七事变,中国人民奋起反抗,标志着中国全面抗战开始。故A符合题意;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是中国人民局部抗战的开始,故B不符合题意;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故C不符合题意;八一三事变发生在七七事变之后,七七事变是全面抗战的开始。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4.邱吉尔在谈到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时说;“如果日本进军西印度洋,必然会导致我方在中东的全部阵地崩责,能防止上

4、述局势出现的只有中国。”这材料直接反映了A. 全民族抗战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保证B. 中国抗日战争得到了世界人民的大力支持C. 中国人民取得了反帝斗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D.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答案】D【解析】题干的“如果日本进军西印度洋,必然会导致我方在中东的全部阵地崩责,能防止上述局势出现的只有中国。”表明中国的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起到重要作用,也反映出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故D符合题意;ABC说法正确,在题干材料中不能反映。故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5.“精准扶贫”是当前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任务,它体现了党和政府始终重视“三

5、农”的一贯原则。这一原则在建国初期最典型的表现是A. 和平解放西藏B. 进行抗美援朝C. 实行土地改革D. 开展第一个五年计划【答案】C【解析】“三农”指的是农村、农民和农业。和平解放西藏和重视“三农”不符,故A不符合题意;进行抗美援朝的目的是保家卫国,故B不符合题意;19501952年的土地改革,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使农民获得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实行士地改革体现了党和政府重视“三农”,故C符合题意;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点是发展重工业,与题干信息不符。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解题的关键是题干信息“三农”,紧扣“三农”进行分析,认识土地改革使农民获得土地,促进了农业

6、生产的发展。6.20世纪50年代,中国为了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维护朝鲜半岛的和平而出兵抗击侵路者的军事行动是A. 甲午中日战争 B. 抗美援朝 C. 第二次鸦片战争 D. 抗日战争【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950年,以彭德怀为总司令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入朝作战。1953年,中朝人民取得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故B符合题意;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发生在19世纪,故AC不符合题意;抗日战争是在1945年结束,不符合题干的“20世纪50年代”。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解答本题的前提是正确识记相关战争的发生时间。获取题干关键信息“20世纪50年代”,

7、分析本题四个选项涉及的战争的发生时间,选出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的战争即可。 7.中国人民军队在中国特色强军之路上迈出坚定步伐。以下属于中国20世纪60年代的国防建设成就的是A. 组建北洋舰队 B. 研制导弹驱逐舰 C. 组建战略导弹部队 D. 仿制歼5型歼击机【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组建北洋舰队是在洋务运动时期,故A不符合题意;研制导弹驱逐舰成功是在1971年,故B不符合题意;1966年,我国组建战略导弹部队。组建战略导弹部队属于中国20世纪60年代的国防建设成就,故C符合题意;仿制歼5型歼击机是1956年,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8.英、美、法三国在资产阶级革命期间分别颁布了权

8、利法案、独立宣言、人权宣言等法律文件。这些法律文件所体现的共同法治精神是A. 法治取代人治 B. 限制王权 C. 否定封建专制制度 D. 反对殖民统治【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限制王权是权利法案的颁布目的,与独立宣言、人权宣言不符。故B不符合题意;否定封建专制制度与独立宣言不符,独立宣言标志着美国的诞生,与封建制度无关。故C不符合题意;独立宣言反对的是英国的殖民统治,权利法案、人权宣言反对的是封建专制制度。故D不符合题意;权利法案为限制王权提供了法律保障;独立宣言宣布美国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获得独立;人权宣言强调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由此可知,权利法案、独立宣言、

9、人权宣言这些法律文件所体现的共同法治精神是法治取代人治。故A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熟悉权利法案、独立宣言、人权宣言的目的、内容和影响,通过对比,找出三个文献的共同点。9.拿破仑是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某校历史兴趣小组编写的拿破仑历史剧本有下列内容。其中与史实相符的是A. 拿破仑加冕时使用电灯照明B. 拿破仑的办公桌上放有物种起源C. 拿破仑坐火车去视察法国的工厂D. 拿破仑听取大臣汇报法典起草进程【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拿破仑加冕称帝时是1804年,爱迪生发明电灯是1879年,故A与史实不相符;物种起源问世是1859年,拿破仑1821年病逝。故B与史实不相符;火车的试车

10、成功时间是1825年,拿破仑1821年病逝。故C与史实不相符;为了巩固资产阶级统治,拿破仑颁布了法典。故D与史实相符。由此可知,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10.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下面关于两次世界大战的一些内容,其搭配正确的是A. 攻占柏林一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B. 萨拉热窝事件一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C. 斯大林格勒战役一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D. 德国投降一一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协约国失败而告终【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5年9月2日,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故A搭配错误;1914年6月的萨拉热窝事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故B

11、搭配正确;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故C搭配错误;1918年,德国宣布无条件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失败而告终。故D搭配错误。由此可知,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11.科技改变了世界面貌,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爱因斯坦的研究成果A. 使人类进入信息社会 B. 打击了神权统治的根基C. 为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D. 为原子能技术的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初,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为原子能技术的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打开了原子时代的大门。故D符合题意;第三次科技革命使人类进入信息社会,故A不符合题意;达尔文的生物进化学说打击了神权统治的根基,

12、故B不符合题意;为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的成就与爱因斯坦不符,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D。12.1943年发表的一份国际文件明确要求:日本所所窃据的中国领土,如中国东北、台湾和澎湖列岛等,必须归还中国。这份国际文件是A. 凡尔赛和约 B. 独立宣言C. 开罗宣言 D. 联合国家宣言【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美、英三国于1943年冬,在埃及开罗召开开罗会议,发表开罗宣言,声明盟国将坚持对日作战,直至日本法西斯无条件投降,并明确规定日本用武力从中国夺去的东北各省、台湾和澎湖列岛,战后必须归还中国。故C符合题意;凡尔赛和约是1919年签订,故A不符合题意;独立宣言是1776年发表,故

13、B不符合题意;联合国家宣言是1942年签署,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13.下图图文材料表明了欧洲国家走上联合的主要原因是 学_科_网.学_科_网.学_科_网.学_科_网.学_科_网.A. 面临美苏争霸的威胁 B. 战后初期欧洲国家经济萧条C. 提高欧洲国家的国际地位 D. 促进欧洲国家经济的发展【答案】D【解析】图文材料表明了欧洲国家的经济远远落后于美国,欧洲各国需要恢复和发展被战争破坏了的经济。为了促进欧洲国家经济的发展,欧洲各国开始走向联合。由此可知,图文材料表明了欧洲国家走上联合的主要原因是促进欧洲国家经济的发展。故D符合题意;提高欧洲国家的国际地位是战后欧洲国家走向联合的原因,在图文材

14、料中不能体现。故C不符合题意;面临美苏争霸的威胁与图文材料无关,故A不符合题意;战后初期欧洲国家经济萧条是欧洲各国发展经济的原因,故B不符合题意。故选D。14.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许多著名的汽车厂家,在全世界采购零配件,价格低,质量高,不仅大大降低了汽车的生产成本,而且也促进了汽车配件的生产。这材料表明了A. 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经济相互依存、相互竞争B.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正朝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C. 经济全球化使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处于不利地位D. 国际经济风险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增大【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世界经济成为一个整体,各国经济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世界

15、经济出现了全球化趋势。题干“许多著名的汽车厂家,在全世界采购零配件,价格低,质量高,不仅大大降低了汽车的生产成本,而且也促进了汽车配件的生产。”表明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经济相互依存、相互竞争。故A符合题意;世界政治格局正朝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与题干的“经济全球化”不符,故B不符合题意;经济全球化使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处于不利地位和国际经济风险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增大的说法正确,在题干材料中不能体现。故CD不符合题意。故选A。15.2017年年底,世界上第一个体细胞克隆猴“中中”和第二个体细胞克隆猴“华华”相继在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院诞生,为人研制脑疾病模型猴奠定了基础。这项科研成就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A. 计算机领域 B. 航天技术领域 C. 原子能领域 D. 生物工程领域【答案】D【解析】依据题干的“克隆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兴起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为主要标志。其中在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