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市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试卷

上传人:j****s 文档编号:120562154 上传时间:2020-02-0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7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宿迁市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宿迁市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宿迁市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宿迁市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宿迁市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宿迁市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宿迁市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试卷(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宿迁市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 二 语 文 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60分。2.答题前,请务必将县区、学校、姓名、考试号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上。 3.请用书写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按题号在答题纸上指定区域内作答;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回国以后,在1837年我就想到,如果耐心地 和思索可能与这个问题有任何关联的各种事实,也许能够对于这个问题得到一些了解。岐江公园使我们看到了那些熟视无睹的人们,推开了被时光默默 了的“单位”之门,迎面吹来清新怡和

2、的风,听到劳动的人们在歌唱。“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之日就是人类自己灭亡之时”,这种说法虽然太极端,但绝不是 ,人类至今安全的原因,就是它的奥秘还不为人所知。A. 收集 埋没 骇人听闻 B. 搜集 湮没 耸人听闻C. 收集 湮没 耸人听闻 D. 搜集 埋没 骇人听闻2.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庄子是战国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其作品想象力丰富,语言灵活多变,能把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逍遥游是其代表作。B.中国古代戏曲主要指元杂剧和明清传奇,元杂剧代表作西厢记的作者王实甫,与关汉卿、马致远、白朴合称为“元曲四大家”。C.王羲之,东晋著名书法家、散文家,有“书圣”之称,与其子王献

3、之并称为“二王”“二圣”。人们称他的字“飘若浮云,矫若惊龙”。D.古诗文常常在篇名上反映出文体特点,如兰亭集序陈情表。陈情表中的“表”就是古代臣子向君主奏事陈情的一种文体。3.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比喻修辞的一项是(3分) A.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列传) B.背若太山,翼若垂天之云。(逍遥游)C.暖溶溶的玉醅,白泠泠似水,多半是相思泪。(长亭送别) D.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滕王阁序)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史记是一部体系完整、规模宏大、视野广阔、见识超群的百科全书式的历史巨著, , 。从这部书中, , ;从这部书中, , 。我们可以感受

4、到一个博大心灵跳动的节律领悟到衣被后世的文章大宗蕴涵着深邃的哲理瞻仰到一位中国古代良史的楷模融会着民族的精神我们可以感受到司马迁天才的语言艺术A. B. C. D. 二、文言文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经略宋公惠父刘克庄余为建阳令,获友其邑中豪杰,而尤所敬爱者曰宋公惠父,讳慈。公少师事考亭吴公雉。既入太学,西山真公德秀衡其文,见谓有源流,出肺腑,公因受学其门。 调鄞尉,未上,丁外艰。再调信丰簿。秩满,南安境内三峒首祸,毁两县二寨,环雄、赣、南安三郡数百里皆为盗区。臬司叶宰惩前招安,决意剿除,节制司辟公。时副都统陈世雄拥重兵不进。公亟趋山前,先赈六堡饥民,使不从乱。乃提兵三百,

5、破石门寨,俘其酋首。世雄耻之,逼戏下轻进,贼设覆诱之,兵将死者十有二人。世雄走赣,贼得势,三路震动。公欲用前赈六堡之策,白臬使,数移文仓司。魏仓司大有置不问,闻公主议,衔之。公率义丁力战,破高平寨,擒谢宝崇,降大胜峒曾志,皆渠魁也。三峒平,幕府上功,特授舍人官。 闽盗起,诏擢陈公为招捕使,檄公与李君华同议军事。主将王祖忠意公书生,谩与约分路克日会老虎寨。王、李全师从明溪,公提孤军从竹洲,且行且战三百余里,卒如期会寨下。王惊曰:“君智勇过武将矣。”军事多咨访。公外攘却,内调娱,先计后战,所向克捷,百年巢穴一空。辟知长汀县。旧运闽盐,逾年始至,吏减斤重,民苦抑配。公请改运于潮,往返仅三月,又下其估

6、出售,公私便之。擢司农丞,知赣州。劾免。起知蕲州,道除提点广东刑狱。南吏多不奉法,有留狱数年未详覆者。公下条约立期程阅八月决辟囚二百余。移节江西,赣民遇农隙率贩盐于闽、粤之境,名曰盐子,各挟兵械,所过剽掠,州县单弱,莫敢谁何。公鳞次保伍,讥其出入,奸无所容。 进直宝谟阁,奉使四路,皆司臬事,听讼清明,决事刚果,抚善良甚恩,临豪猾甚威。属部官吏以至穷阎委巷、深山幽谷之民,咸若有一宋提刑之临其前。(选自全宋文,有删改)5.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公亟趋山前 亟:屡次 B.谩与约分路克日会老虎寨 谩:随便C.白臬使,数移文仓司 白:禀告 D.讥其出入 讥:查问 6.根据文意,

7、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太学:古代国立最高学府。汉武帝时始置太学,立五经博士,宋代隶属国子监。 B.丁艰:古丧制名,指遭逢父母丧事。遇父丧为“丁内艰”,遇母丧为“丁外艰”。C.保伍:古代户籍制度。百姓五家为伍,又立保相统摄,以此泛称基层户籍编制。 D.路:宋元行政区域名。宋代的“路”相当于明清的省,元代相当于明清的府。 7.用斜线“”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限3处)(3分)公 下 条 约 立 期 程 阅 八 月 决 辟 囚 二 百 余。 8.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1)世雄耻之,逼戏下轻进,贼设覆诱之,兵将死者十有二人。(4分)(2)今有难,无他

8、端而欲赴秦军,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3分)9.根据第三段,用自己的话概括宋慈能够平定三峒之乱的原因。(4分) 三、古诗词鉴赏(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011题。阮郎归客中思马迹山蒋捷雪飞灯背雁声低。寒生红被池。小屏风畔立多时。闲看番马儿。新揾泪,旧题诗。一般罗带垂。琼箫夜夜挟愁吹。梅花知不知。注马迹山,位于江苏武进东南七十里太湖中,距词人家乡阳羡很近。蒋捷,南宋爱国词人。金灭南宋后,隐居不仕,其气节为时人所重。10.请简要概括作者“愁”的原因。(6分)11.请赏析本词结句“梅花知不知”的表达效果。(5分)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2.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岁寒

9、, 。 (论语子罕篇)(2)定乎内外之分, ,斯已矣。 (庄子逍遥游)(3)风萧萧兮易水寒, 。 (司马迁史记刺客列传) (4)退论书策以舒其愤, 。 (司马迁报任安书)(5) ,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滕王阁序)(6) ,楚王台榭空山丘。 (李白江上吟)(7)柳丝长玉骢难系, 。 (王实甫长亭送别)(8)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 (鲁迅纪念刘和珍君)五、现代文阅读(一)(15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315题。冬 景张炜 进入十一月,老人的神色变得沉重了。他一个人走向田野,注视天际,眉毛不停地抖动。天气晴和,人们在田里忙着,在海上打鱼,没人注意这样一个老人。 老人用一个网包往回背树叶,在自己

10、的小院堆成一个垛子,又用秫秸、破渔网将垛子盖得结结实实。接下来的日子老人都到海边上去,提一个粪筐,沿着浪印往前走。海水不断推涌出一些碎煤和木块,他都捡到筐子里。 平时他走在路上,见到树枝什么的,都要捡起来;现在他每天都去海边捡东西。如果浪印上有一个蛤、一个螺、一条小鱼,他都随手取了放进筐里。老人住的小院四四方方,是一人多高的围墙围成的,一角是他的小屋。煤和木块摊开来,占去了小院的大部分。老人拌了一大堆草泥。他用筐子装上草泥,沿着小屋转着,哪里有裂缝、有小洞,都用草泥糊上。他将土炕凿开两个洞,又用土坯接通了这两个洞口,沿墙壁垒了一圈。这样土炕里的烟火就会蹿到墙壁上,形成火墙。从屋里出来,他用剩下

11、的草泥加固了墙壁,然后出了院门。老人在门口站了一会儿,又转回了院子,找出一些钓钩和丝线,准备到海上去钓鱼。在太阳和暖的日子里,他要把闪闪发亮的大鱼从海里拖上来,然后搓上盐,悬到半空里晒干。老人的几位亲人都是在冬天故去的。大儿子是个石匠,那年冬天被派到南山修水利,快过年了还没有回来。有人送信说,儿子被砸死在山洞里。二儿子的一生与鱼紧相联系。他比大儿子矮上两寸,浑身皮肤像鱼一样滑。可惜啊,在一个出奇地多雪和寒冷的冬天,在海里栽流网,没有再上来。第三个儿子参军走了,死在战场上,也是个冷酷无情、滴水成冰的冬天。大约又过了两个冬天,陪伴老人熬过了一个又一个冬天的老伴也走了。老人依然清晰记得大儿子死去的那

12、个冬天拉儿子的木轮子车几次陷进雪里那个冬天哪,整个世界都是白的伤心过度的老婆子一头栽进了白雪里,咬紧了牙齿,脸色变青。老头子蹲下,安慰道:“走吧,回去还得过日子!” 三儿子没有了,送回的是一枚立功奖章。小儿子抚摸着说:“要是金的,就要藏起来。” 老人倚着树干坐着,闭着眼睛。“你这个混蛋!”他骂了小儿子一句,仍然闭着眼睛。 小院的树枝上悬满了鱼。这棵树落光了叶子,又结满了“鱼果”。老人坐在树下,有时用脚踢一下树干。树木向阳那面悬着的鱼哗啦啦响,等到焦干的鱼片晒成时,他就取下来用马兰草捆起来,五张一叠,像捆烟叶那样。整整几天没有看见小儿子了,老人心里有些不安。这是最小的一个儿子,也是唯一的一个。后

13、来小儿子又活蹦乱跳地出现在海滩上了,他才专心地钓鱼。 老人钓着鱼,有一个冰凉的东西钻进衣领,后来才明白是雪花。他站起来看着,天边有一片灰色的云彩。第一场雪就这样开始了。他决定收起鱼钩。那个小院里已经准备了对付冬天的各种东西,当冬天走近时,他就缩进那个小窝里顽抗。他仔细地缠着鱼线,一边看着星星点点的雪花落进海里。这一次的雪花越落越大,很快积了厚厚的一层。大雪下了三天。人们都呼喊着:“好大的雪呀!”老人用大扫帚将雪赶出小院,在心里说:“这算大雪吗?我经过的那三次大雪, 埋掉了三个儿子。” 门响了一下,小儿子提来一只鸡。老人把它收拾了一下,搓上盐和佐料,悬到树上。这是要做成一只“风干鸡”,它可以放到

14、来年暮春。小儿子叹了口气。 一个个冬天逝去了,新的冬天又来临了。 雪还在落着。茫茫白雪泛出微微的光亮,从脚下铺到遥远的地方。老人的眼睛一动不动地看着雪地,他怀疑这个新的冬天会漫无尽头。“天哪,我已经损失了三个儿子,谁都会说那是三个好儿子。三个小伙子三个行当,他们是石匠、渔人、兵。” 老人像守门人似的,蹲在了小院门口(有删改)13.结合全文,概述“冬景”的含义。(4分) 14.分析小说划线部分的作用。(5分)15.小说叙述了老人的人生遭遇,请探究作者在其中所寄寓的情感态度。(6分) 六、现代文阅读(二)(12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8题。美好与沉沦王岳川刘欢曾经这样表述他对流行音乐的感觉:“流行的东西如果不是美好的,就会成为流窜。”我知道,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