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致富带头人事迹材料(精选多的篇)

上传人:1522****302 文档编号:120560765 上传时间:2020-02-07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4.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致富带头人事迹材料(精选多的篇)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农村致富带头人事迹材料(精选多的篇)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农村致富带头人事迹材料(精选多的篇)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农村致富带头人事迹材料(精选多的篇)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农村致富带头人事迹材料(精选多的篇)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农村致富带头人事迹材料(精选多的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致富带头人事迹材料(精选多的篇)(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篇:农村致富带头人事迹材料 在其上任以来,时时以共产党员的八条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把群众的饥苦装在心中,从不强调个人荣辱、得失,务实于本职工作,使本村的经济明显好转。村积累稳中有升,现村集体存款8万元,人民的生活水平逐年提高。尤其在开展党员“领航工程”活动中,他能积极投身于其中,时刻以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为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指明了方向,使庆先村38户贫困户基本脱贫,其生活水平逐年提高。截止xx年庆先村共有250户看上了有线电视,有220户用上了程控电话,为全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 一、抓思想建设,提高支部一班人综合素质 李春山接任支部书记后,深知要想发展本村经济,

2、必须取得村民对本届党支部的理解和信任。因此上任伊始,他就把工作重心放在提高党员干部的素质、政策理论水平上。(一)是利用“三会一课”集中辅导统一学习。共举办各类学习培训班十五次,在培训班上镇党委书记孙昌顺同志以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农村和以“三个代表”为动力,加速产业结构调整为题进行辅导;八一农大教授讲解烤烟的栽培技术。在学习中,全体党员深深的感受到只有经常性的学习、受教育、学习新科技,才能增强为村民服务的本领。(二)是村“两委”的主要领导带头学。作为村党支部书记的李春山同志率先垂范,以身作则,从自身做起,严格要求,认真记学习笔记,写心得体会,农闲多学,农忙少学,做到雷打不动。由于村主要领导以身作则,

3、严以律己,带动全村党员主动、自觉的学习,提高了学习效果,增强了理论水平,提高了帮富致富的能力,对“三个代表”的理解也不断加深,思想素质不断提高。同时李书记还率先走入村民中,与之谈心,了解自己工作中的不足之外及村民对党支部还有哪些意见和要求,并诚心请村民为本村经济的发展出谋划策;在其带领下党支部成员都能走近村民,确实了解村民的饥苦,帮助他们解决了许多实际困难,使村民增强了对党支部及党员的信任度,为其能更好的开展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抓烤烟生产,发展特色经济 李春山同志紧紧把握发展农村经济产业,从增加农民收入,努力为村民要效益这个工作重点入手,积极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去年春耕期间,许多贫困户

4、缺乏资金,无力购买春耕生产所需的农药、化肥。李书记了解情况后,经过多方奔走,先后与农技站、镇供销社及个体农资店取得联系,为村民解决了10万多元的农药、化肥,使村民及时、顺利的完成了春耕生产,受到村民的一致赞扬。李春山同志就是这样急村民之所急,想村民之所想,处处为村民办好事、办实事。今年春耕期间又为农户解决了7万多元的农药化肥,使今年庆先村的春耕生产得以顺利完成。 多年的农村工作经验告诉李书记,单靠种植大粮作物想脱贫难,庆先村交通方便,土质好,很适合烤烟种植,而且市镇为扩大烤烟生产,每年都给予优惠政策。庆先村距烤烟收购站较近,发展烤烟生产大有可为。可目前的农民一缺资金、二缺技术,怎么办?一连几个

5、日夜他都吃不好、睡不着,自己领航包扶的那几户的条件他很清楚,一个想法在大脑中萌生,他先去作通了帮扶对子中头脑固执的李军的思想工作,并与信用社和农技站取得了联系,为烤烟户解决了5万元贷款,十余吨化肥,解决了农户的燃眉之急。经过他和烟农的一年的辛苦劳动,得到了丰厚的回报,烤烟亩产220斤,均价3.17元。他的领航户一年脱贫,并全部还清贷款,很多农户尝到了烤烟的甜头,今春又有5户要求种植,烤烟面积由去年的650亩,发展到800亩,烤烟生产在庆先村前景喜人,成为庆先村的支柱产业。由于整天忙于工作和群众的生产生活之中,家中事务,自家的农活常常是无暇顾及,妻子经常说:“这个家是我一个人的,而村民才是你最亲

6、的人,他们的家才是你家,家里的事你从来不管。”听到妻子的埋怨,他总是微笑不语,因为在他心中清楚知道妻子是理解他的。 三、领航工程推动三个文明全面发展 通过开展党员“领航工程”活动,庆先村党支部在支部书记李春山同志的带领下,去年43名党员与38名农户结成了领航对子,今年有5人加入了被领航的队伍中。其中有8户一年脱贫。全体党员和村组干部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的事情增多了,从而增强了农村党员干部帮贫致富的能力,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增强了整个党支部的向心力、战斗力。全体党员干部经过认真分析村情、民情、地情,又确定了下一步的产业结构调整方案和措施;一是发展养殖业,全村养奶牛12头,黄牛728头(其中:改良

7、牛190头),养羊户共24户,共养羊1700多只,养猪1500头,家禽4000多只;二是根据庆先村的实际情况,利用地处潜山区的优势,大搞退耕还林,建造绿色银行。截止xx年春全村共造林1400亩(其中人造林600亩,经济林800亩,同时利用退耕还林的有利时机,有20户栽种了果树,22户栽种草莓,7户种植大棚甜瓜;三是充分利用人才优势,庆先村有一批养殖业、种植业等方面的技术骨干和致富带头人,可以为村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起到骨干带头作用。通过全体党员干部的齐心协力,使方案和措施得到了很好的落实,使庆先村的经济水平和集体集累有了长足的发展。 与此同时李春山同志为了更好地开展党员“领航工程”活动,开展

8、了党员与农民搞好“一带十”式的对接“领航小组”,积极为农民送政策、送信息、送温暖,带领农民发展经济,增加收入,提高生活水平。为使“领航工程”工作持久稳定,不走过场,一抓到底,支部建立了“领航工程”记录簿,实行党员与困难户进行帮扶活动 ,确定了“领航”任务、目标及“领航”任务目标的落实情况,任务目标一定三年。 通过“领航工程”这一载体,伴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进一步学习,以支部书记李春山同志为核心的庆先村党支部,在“领航工程”活动中为农民办实事、办好事。共解决生产、生活资金累计20余万元,解决修道等急难问题10余件。庆先村党支部也先后多次被镇里评为先进党支部,李春山同志xx年荣获密山市优秀共产

9、党员称号;xx年荣获密山市优秀党支部书记称号;xx年荣获黑台镇农业和农村工作先进个人;xx年又荣获黑台镇农业和农村工作先进个人。李春山同志正以他的实干精神带领庆先村村民去打造一个辉煌的明天。 第二篇:农村致富带头人事迹材料 农村致富带头人事迹材料 做给乡邻看,领着乡亲干,泰兴两千专业大户致富带头人,成为百万农民致富路上的“灯塔”。据不完全统计,今年至月,该市农民在专业大户的辐射带动下增收多万元,预计占农民全年增收总额的四分之一。 农村专业(内容来源好 范文网wWw.haowoRd.COm)大户多有效益好的项目。泰兴农民张继忠年租赁姚王镇的一座闲置厂 房办起了种鸽养殖场,当年对鸽子给他带来了多万

10、元的收入。附近的林祝山、黄习生、毛幸福等个农民看到他养鸽发了财,也大胆进厂搞起了鸽子养殖,去年,效益最好的一户纯收入达万多元。闲置厂房中一下子冒出个种鸽养殖大户,名声不胫而走,前来观摩的农民络绎不绝。短短一年时间,姚王又冒出了多个养鸽户,饲养总量万多对,年产值达多万元。镇上为了把这块蛋糕做大,还成立了特种农副产品销售有限公司,专门为养鸽大户服务。 随着分工的细化,专业大户的优势项目吸引了一大批农民与其配套,使项目走向产业化。黄桥镇小二房村的猪头加工堪称一绝,一只不起眼的猪头竟能分解成个产品。村民张桂萍是这个村猪头加工的第一人,在她的示范带动下,全村涌现出多个猪头加工户,年创产值余万元,每年消化

11、猪头近万只。围绕这一项目,在多个大小老板的指挥下,近千个农民有条不紊地从事市场采购、猪头分割、真空包装,从事产业配套的农民一年收入最多的有万多元。 专业大户不仅教会了泰兴农民赚钱的本领,更带动了农家思想大解放。闻名全省的“鸡司令”分界乡农村专业大户曾小明,靠在苏南搞特禽批发,生意越做越大,引得四乡八邻刮目相看。一开始只有五六个农民跟在他后面做鸡贩子,在后来的两年时间里,又有多个农民聚集在他周围,一天购销家禽数万羽。曾小明牵头的这个家禽购销联合体成功地打进沪、苏、锡市场。 第三篇:农村致富带头人先进事迹材料 致富带头人先进事迹材料 赵安荣 赵安荣,女,1966年4月出生,共产党员,柞水县丰北河镇

12、丰河村农民。务农之余,1984年高中毕业后曾任该村小学民办教师等,2014年9月,担任丰河村文书。曾获全县优秀共产党员、全县“三八”红旗手、全县“五好家庭”等荣誉。 一名朴实的农村妇女,却有着一股吃苦耐劳、永不服 输的创业精神。通过她不懈的努力,她在党的富民政策鼓舞下立足当地实际,在增收致富的道路上带头发展白皮松苗圃种植,并致富不忘左邻右舍,带领周围群众致富,她思想进步,刻苦钻研学习科技文化知识和实用技术,在当地是一名远近闻名的优秀新型农民。 一、白皮松苗圃种植,示范带头大家乐 在党的致富政策的鼓舞下,赵安荣带头在自家承包地的地上进行了白皮松苗圃种植,为了很好的掌握这一新型种植技术,她积极参加

13、政府举办的白皮松苗圃种植技术培训,并专门购买有关白皮松苗圃种植方面的书籍进行自学。经过不懈的努力,她的白皮松苗圃种植终于取得了成功,亩产增值达20%以上。看到这种情况,周围的乡亲们有点眼热了。在她的鼓励和带动下,几户村民也以同样的方法种植了白皮 松。虽然方法相同,但是其她村民由于种植的经验不足,栽植之后在管理上任然存在不足。赵安荣一方面不断摸索,一方面多方查阅、购买白皮松种植方面的资料和书籍,并对其他几户村民进行技术指导和帮助,经过这几年时间的精心管理,他们的白皮松苗圃种植得到了成效。通过几年的管理实践,他掌握了白皮松苗圃种植技术,成为了一名白皮松苗圃种植能手。与她同时栽植的几户群众收入也一直

14、相当可观,曾强了他们的信心。由此便调动了周围群众进行白皮松苗圃种植积极性,全社进行了50亩的种植示范点,全村白皮松苗圃种植面积一下子达到100亩以上。 二、创新思路,买车搞运输 白皮松苗圃种植取得了成功,经济收入也有了很大的提高。这时,砸人认识到,光靠种地是很难真正发家致富的,要做好致富的“领头雁”,就必须另谋出路。经过详细的调查,她发现,当地的运输业,都是由外地的商人在搞,一条商机在她的脑海中闪现,于是她决定在当地搞运输。当她把这个决定告诉家人时,家人被他的这种大胆的想法吓了一大跳,村里这么多人,都是老老实实种地,不也过的好好的,拿全家人辛辛苦苦从地里刨出来的几万元钱去跑没有一点把握的运输,

15、万一赔了怎么办?实无必要抓注一掷再冒风险。无奈何赵安荣吃了秤砣铁了心,开弓难有回头箭,始终没有“商量”的余地。好在这次抉择没有辜负她的一番苦心, 给了他丰厚的回报,不仅获得了高额利润,更为重要的是积累了丰富的经营经验。 三、共同富裕,不忘帮富“穷亲戚” 在搞好白皮松苗圃种植,发展好运输业的同时,她没有忘记村上的贫困户,时时关心这贫困户的生产、生活情况。赵安荣不知为别人花了多少钱:有的贫困乡亲盖房子缺钱,她“赞助”2014元;村里哪个有病无钱医治,她就主动送去医药费,赵安荣夫妇义务赡养的6名孤寡老人,都得以颐养天年。她资助的4名贫困学生,其中2人已大学毕业;村里的贫困人,也渐渐脱离了生活的窘境。咱是党员,就该切实为乡亲们做点事。 赵安荣搞运输赢得了丰厚的利润,虽然让村里人看的 眼热,但谁也没有勇气去试一试。为此,古道热肠的李*亲自登门劝说,向他们传授经验,并把自己的货运信息提供给他们。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她的劝说下,丰河村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