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考真题精品解析 语文(湖南邵阳卷)(解析版).doc

上传人:ha****a 文档编号:120558701 上传时间:2020-03-04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85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中考真题精品解析 语文(湖南邵阳卷)(解析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17年中考真题精品解析 语文(湖南邵阳卷)(解析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17年中考真题精品解析 语文(湖南邵阳卷)(解析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17年中考真题精品解析 语文(湖南邵阳卷)(解析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17年中考真题精品解析 语文(湖南邵阳卷)(解析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年中考真题精品解析 语文(湖南邵阳卷)(解析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中考真题精品解析 语文(湖南邵阳卷)(解析版).doc(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温馨提示:1本学科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共28 道小题,考试时量为120 分钟,满分为120 分;来源:Zxxk.Com2请你将姓名、准考证号等相关信息按要求填涂在答题卡上;3请你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本试题卷上无效。一、积累与运用(共28 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6 分)秋天的美多少带点萧瑟之意,就像宋人吴文英写的词,“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一般人认为秋天的心情会有些愁恼s 杀。其实,秋天是成熟的季节,何尝没有清 lng 圆满的启示 呢?在这风云滔滔的人世,在秋天这样美丽清明的季节,要在空山的落叶中寻找朋友的足迹,是多么困难啊!朗读者(1)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s()杀

2、清 lng()(2)给加点字注音。(2分)萧瑟()愁恼()(3)“成”第五笔笔画名称是。(1分)朗读以上文字时语速、语调应为。(1分)A平缓轻柔B急促高亢 【答案】(1)(2分,每空1分)肃朗(2)(2分,每空1分)sno(3)(2分,每空1分)撇A【解析】【考点定位】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A。(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字形的辨析能力。是语文学习中最基础的知识。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多读、多记、多写,才能够准确无误书写出来。【考点定位】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A。(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字形书写的能力。平时要养成正确书写的习惯,按照正确的

3、笔画笔顺来书写即可。这段文字写出对秋天的描写,不适合读的急促高亢。【考点定位】理解语文语法常识。能力层级为理解B。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对于戏剧人物的评论,他洋洋洒洒、鸿篇巨制几千字,令人敬佩。B小林滔滔不绝、倚马万言的演讲赢得了阵阵掌声。C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实现,不是一蹴而就的,还需要亿万中华儿女长期地艰苦奋斗。D元旦晚会上,学校老师和同学们欢聚一堂、载歌载舞,共享天伦之乐。【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成语的辨析能力。鸿篇巨制:形容工程大,功夫深的著作。滔滔不绝 滔滔:形容流水不断。天伦之乐:指老一辈和小一辈有血缘亲属关系。与语境不符。一蹴而就,成语,作

4、谓语、宾语、定语。蹴:踏;就:成功。踏一步就成功。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符合语境。【考点定位】正确使用成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3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A许多名人的经历告诉我们,成功与失败不是上天赋予的,而是个人努力的结果。 B崀山的知名度在不断提高,具有湘西南特色的旅游项目日益受到众多外地游客。 C通过观看电影摔跤吧,爸爸,使我重新认识了“虎爸狼妈”的必要性。 D生活有多么广阔,语文世界就有多么广阔。【答案】D【解析】【考点定位】辨析或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2分)这些经典作品,经过时间的淘汰与筛选,其中有

5、着最伟大的思想、最丰富的内容、最高尚的品格,是人类迄今为止所能达到的巅峰。一个人能够获得多大的能量,取得多高的成就,很大程度取决于这种循环往复的阅读。阅读是一种循环往复的过程。对于这些举世公认的中西社科、文学名著,我们自然要尽情揣摩,反复精读,把握其内涵与要旨。这种循环往复,就是人们常说的精读。ABCD【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句子的排序能力。仔细阅读此段文字,看出此案段是有个总起句,第,排除AC和句相比,句放在句末不合适,句与相呼应。【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5下列文学文化常识有错的一项是(2分) A诗经也称“诗三百”,是我国最

6、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B有人用鲁迅的两部小说集嵌入了悼念他的挽联中,上联:译著尚未成功,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野草 下联: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C马说伤仲永醉翁亭记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都是“唐宋八大家”的作品。D“樱桃桑葚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描写的是端午节。【答案】B【解析】6古诗文默写填空。(6 分)(1)念天地之悠悠,。(陈子昂登幽州台歌)(2)沉舟侧畔千帆过,。(刘禹锡酬乐天初逢席上见赠)(3)孔子曾对“学”与“思”两者的关系做过辩证的论述,他说“, 思而不学则殆”。(4)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采用寓情于景的手法,既点明了时令又表达了

7、 漂泊之感和落寞之情的两句是“杨花落尽子规啼,”。(5)品读古代的优秀诗文,古人的高贵心灵,博大胸怀常常令人感动:陶渊明不为五斗米 折腰,回归田园,“采菊东篱下,”;文天祥忠心感天动地,“人生自古 谁无死?”。【答案】(6 分,每空1分,错字、 漏字、错写,该空不得分 )(1)独怆然而涕下(2)病树前头万木春(3)学而不思则罔(4)闻道龙标过五溪(5)悠然见南山留取丹心照汗青【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古诗文默写,要注意平时多积累,对于常见人生哲理的句子要多对比记忆。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如“怆”“涕”“罔”。【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7名著阅读。(2分)他短小臃肿,外表结

8、实,生就运动家般的骨骼,一张土红色的宽大的脸,到晚年皮肤 才变得病态,耳聋,额角隆起,宽广无比。乌黑的头发,异乎寻常的浓密,好似梳子从未 在上面光临过,到处逆立,赛似“梅杜萨头的乱蛇”。此语段出自罗曼罗兰的巨人三传,文段中的“他”是(人物)。文段选自的作品突出表现了“他”怎样的精神?【答案】贝多芬(表现了“他”“ 扼住命运的咽喉”,以反抗苦难作为其生存方式的精神。(意思接近即可)【解析】【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名著内容。能力层级为识记A。试题分析:做此类题要注意扩大阅读量,在阅读过程中要注意了解作者、作品内容、作品主题及现实意义。阅读名著不能只停留在了解名著内容的表面上,更要深入探究其主题和现实意

9、义。本题根据所读所记,仔细回顾作品内容和有关知识,根据题干要求,梳理有关情节,按要求摘取有关信息即可。【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名著内容。能力层级为识记A。8综合实践。(6 分)材料一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要求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引领,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汲取中国智慧、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价值,不断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材料二 (双翘) (翻莲) (1)请根据你的理解,简要概括以上文字的主要信息。(2分)(2)班里将举办一次有关传统文化的活

10、动,你是主持人,请为本次活动准备几句简短的开 场白,要求讲明活动的意义,并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2分)(3)上图是梅兰芳在霸王别姬中用“双翘”和“翻莲”两种手势表达了虞姬听到楚歌时复杂的感情。请根据你对京剧的了解,任选一个角度进行探究。(2分) 探究的问题:来源:Z.xx.k.Com探究的结果:【答案】(6 分,每小题2分)(1)中央要求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意思接近即可)(2)为了让学生更对地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举办活动。(只要提到活动的意义 就 给1分;恰当地运用了任何一种修辞方法给1分。譬如引用名人言辞做开场白, 运用排比手法等等)(3)探究问题:只要提出探究的问题与京剧

11、或梅兰芳以及上图的手势相关就给1分。 探究结果:只要亮出了自己探究的结果,表明自己的想法,言之有理即可。1分。【解析】(1)试题分析:这道题考查文段的概括能力。需要仔细阅读材料,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考点定位】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3)试题分析:这道题开放性试题。探究问题:只要提出探究的问题与京剧或梅兰芳以及上图的手势相关, 探究结果:只要亮出了自己探究的结果,表明自己的想法,言之有理即可。【考点定位】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学科.网二、阅读与赏析(共42分)(一)古诗文阅读(914 小题,共16 分)【甲】

12、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 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 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柳宗元小石潭记【乙】洽与松泉作四邻,煮茗听雨好留宾。 新桃满径为家业,风月一簾任我吟。9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3、(4 分)来源:Zxxk.Com(1)水尤清冽:()(2)心乐之:()(3)乃记之而去:()(4)煮茗听雨:()10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 分)(1)皆若空游无所依(2)卷石底以出11用“/”划出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各划一处)(2分)(1)其岸势犬牙差互(2)煮茗听雨好留宾12下列选项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2分)例:见渔人,乃大惊。A斗折蛇行,明灭可见。B环滁皆山也。 C孔子云:“何陋之有?”D天子为动,改容式车。13对以上诗文材料赏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A甲文第二段字字写鱼,对水的描写不着一字。然而其名写鱼,其实写水,运用了 侧面描写的手法,描绘出一幅水清鱼欢的优美画面。B乙诗的

14、“新桃满径”可以让人联想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点明了作者的身份和职业。C甲文“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写出了小石潭环境的凄清、寂寥;乙诗“洽与松泉作四邻”也同样写出了诗人居住环境的清幽、雅致。D甲文通过描写小石潭的独特风光,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含蓄地抒发了作者被贬后依然洒脱自如、无欲无求的思想感情;乙诗借具体的意象,寄托了诗人自命不凡, 却怀才不遇的失落之情。14“风月一簾任我吟”的“任”字用得好,请作简要分析。(2分)【答案】9(4 分,每小题1分)1)寒冷(2)以为乐(感到快乐)(3)然后、就(表顺承或顺接关系)(4)茶10(4 分,每句2分)(1)(鱼儿)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靠。(赋分点:“皆” 、“ 依” 各1分)(2)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起来,高出水面。(“以”字的句式1分,“卷”1分)11(2分,每句1分)(1)其岸势/犬牙差互(2)煮茗听雨/好留客12A13D14(2分)“任”是随意、任意的意思。(1分)从“任”字可以看出作者超凡脱俗、满身书香、洒脱豪放的性格特点。(1分)(意思接近即可)。【解析】9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辨析能力。要求学生在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理解词语的含义,并且能辨析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此题注意特殊用法,“以”意动用法,以为乐。【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