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十九)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含解析)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120550568 上传时间:2020-03-0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5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十九)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十九)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十九)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十九)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十九)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十九)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含解析)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十九)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含解析)新人教版.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选择题读人类健康发展经历的三个阶段图,完成12题。1从A阶段到C阶段的演变体现出()A婴幼儿死亡率上升,健康水平提高B青壮年死亡率降低,健康水平下降C总人口死亡率上升,健康水平下降D总人口死亡率降低,健康水平提高2引起B阶段到C阶段老年人口死亡率变化的可能原因是()A老龄人口比重增大,老年人口死亡率上升B人类医疗水平提高,老年人口死亡率下降C社会负担加重,老年人口死亡率上升D流动人口增加,老年人口死亡率下降解析:1.D2.B第1题,从A阶段到C阶段人口的存活率上升,死亡率下降,说明健康水平在提高。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从B阶段到C阶段老年人口死亡率在下降,这与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医疗水平的

2、提高有关。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人口数据显示,2014年末,中国大陆人口为13.678 2亿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21。读近年来我国人口数量及自然增长率变化情况示意图,回答34题。3下列关于目前我国人口增长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口出生率仍呈增长态势,人口总量仍在增大B人口总数持续下降,老龄人口比重继续增大C人口自然增长率逐年下降,人口总量逐年减小D目前已基本实现了人口增长模式从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4促使我国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主要原因是()A农业经济发展较快,劳动力需求量大B工业化迅速发展,劳动力需求量大C工业化带动城市化,城市生活方式普遍得到认可D人口政策得到有效落实,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

3、然增长率降低解析:3.D4.D第3题,由图可知,目前我国基本实现了人口增长模式从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我国由于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人口出生率下降,自然增长率逐年下降,但由于人口基数大,目前人口总量仍在增大。第4题,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大力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降低,促使人口增长模式从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如图为我国某省连续三年人口变化图,完成56题。5图中信息反映了该省()养老保障压力较大人口外迁现象明显人口容量逐年下降自然增长率持续下降ABC D6实施“全面二孩”政策后,促使该省()A城市等级提升 B逆城市化加剧C相关产业发展 D环境承载力变小解析:5.A6.C第

4、5题,从图中看人口自然增长率很低,说明人口老龄化严重;从人口总数的变化看,人口减少幅度大,说明人口外迁现象明显;看不出人口容量逐年下降,自然增长率先增加后下降,选择A。第6题,实施“全面二孩”政策后,新生人口增多,从事少年儿童工作的人数增加,带动相关产业发展,C对;与城市等级提升和逆城市化加剧无关,A、B错;环境承载力的大小主要与资源和科技有关,D错。当把人口中的所有成员按年龄由小到大排序时,位于中间的年龄即为年龄中位数。它把人口分为两个数目相等的部分。读世界部分国家人口年龄中位数变化趋势图,完成79题。7上图国家中人口年龄中位数变化最小的是()A巴西 B瑞典C俄罗斯 D中国8人口年龄中位数主

5、要反映()A人口增长数量 B人口增长速度C人口年龄结构 D人口老龄化程度9应对中国人口年龄中位数变化趋势的对策不可行的是()A鼓励农村人口增长,解决农村家庭养老问题B引入市场机制,发展老龄产业C完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D实施“全面二孩”政策解析:7.B8.D9.A第7题,读图,根据各国家的人口年龄中位数比较,变化最小的是瑞典,变化幅度小于6岁,B对。巴西、俄罗斯、中国年龄中位数变化幅度都超过10岁,A、C、D错。第8题,年龄中位数把人口分为两个数目相等的部分,中位数越大,说明老龄人口数量越多。人口年龄中位数主要反映人口老龄化程度,D对。不能反映人口增长数量、人口增长速度,A、B错。不能分年龄段

6、显示人口年龄结构,C错。第9题,中国人口年龄中位数变化趋势是增大的很快,鼓励农村人口增长,解决农村家庭养老问题,会导致人口增长快,加剧人地矛盾,A不可行。引入市场机制,发展老龄产业,B可行。完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C可行。实施“全面二孩”政策,是计划生育,D可行。生态承载力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具有提供可再生资源和吸收二氧化碳能力的土地面积的总和。如图为一些国家或地区生态承载力的占比图。读图回答1011题。10导致巴西、俄罗斯生态承载力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气候 B国土面积C土壤肥力 D水资源数量11下列不能有效提高生态承载力的措施是()A提高废水、废气处理率,实现达标排放B草地开垦C保护野生动

7、植物D防治沙漠化和水土流失解析:10.A11.B第10题,读图分析可知,虽然巴西比俄罗斯的土地面积小,但生态承载力大,主要因为巴西地处热带,水热充足,生物生长范围广;俄罗斯以温带、亚寒带气候为主,寒带面积广,所以形成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气候。第11题,草地开垦只是改变土地利用形式,不会提高生态承载力,同时开垦草地可能会导致生态环境恶化,降低生态承载力,故选B项。二、非选择题12(2019福州质检)阅读图文资料,完成问题。根据联合国的标准,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P)在7%以上为老龄型人口。P可分为以下几种阶段类型:当P7%时为成长型(G);当7%P10%时为老年型初期(A1);当10%P

8、14%时为老年型中期(A2);当14%16%时为超老年型阶段(S)。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发展对老年人口的区域分布产生一定影响。截至2015年,江苏省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常住总人口的13.99%,居全国之首,已步入老年型中期阶段。但各地情况有所差异,全省老龄化水平最高的是南通市,其素来都有“世界长寿之都”的美誉。下图示意20002010年江苏省人口老龄化空间分布。(1)指出苏北老龄型人口类型的变化。(2)以南通为例,分析大气环境对苏中地区人口老龄化的影响。(3)分析苏南社会、经济发展对江苏老年人口空间分布产生的影响。(4)面对当前老龄化社会可能带来的“养老问题”,请你为此提出合理建议。解析:第

9、(1)题,直接结合图例与图示信息分析即可,注意要体现“变化”。第(2)题,图示苏中老龄化最严重,说明老年人口多,则要从大气环境角度分析老年人口多、比重大的原因。注意“世界长寿之都”的信息提示。第(3)题,首先明确苏南经济发展水平高于苏北、苏中,则必然省内存在人口迁移现象。再结合三地老龄化空间差异分析即可。第(4)题,可从经济、文化及社会保障体系角度分析。答案:(1)苏北地区G型和A1型在减少,其中A1型减幅显著;A2、A3、S型增加,增幅最大的为A2型;苏北老龄化以向老年型中期过渡为主。(或:苏北地区G型、A1型向A2、A3、S型转变;苏北老龄化以向老年型中期过渡为主。)(2)南通市地处亚热带

10、,日照充足、气候温暖湿润,适合老年人居住生活;三面环水,江海交汇处,空气质量好,污染较轻,有益老年人健康长寿;老年人口数量多,比重大,易形成老龄型人口。(3)苏南经济的发展对苏北、苏中青壮年劳动力产生吸引力,大量苏中、苏北年轻劳动力涌入苏南大城市,造成苏北、苏中老年人口比例增加;同时苏南高等教育的集中与发展吸引了大量年轻人口,降低了当地老龄化水平;都市圈内部出现低龄化现象,形成低龄化中心。(4)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完善医疗卫生等社会保障体系;构建完善的养老体系;弘扬优秀的敬老文化。(任答2点即可)13读材料,回答问题。城市人口容量应与城市的经济发展和资源总量相适应。有人根据上海经济发展水平和水资

11、源总量,估算出2010年、2020年和2030年上海常住人口容量(见下表)。随着上海城市化进程的加速,2010年上海常住人口已达2 301.91万人,超过估算的人口容量。上海市人口容量估算表/万人2010年2020年2030年水资源限制的人口容量1 535.951 705.681 894.17经济发展限制的人口容量1 460.991 543.031 596.84综合常住人口容量1 788.51 8701 841.51 9351 894.52 000(1)读图甲,说明2010年上海的人口年龄构成,并判断上海面临的人口问题。(2)根据上海2010年人口年龄构成,说明上海劳动人口数量特点,并分析其对

12、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影响。(3)随着城市的发展,上海人口在地域分布上也有较大的变化。读图乙,描述1990年到2008年上海常住人口在不同区域的变化特征。(4)结合影响人口容量因素的知识,从水资源和经济发展两个方面,分析上海今后提升人口容量可以采取的措施。解析:第(1)题,根据人口金字塔读出数据即可,从中可以看出老年人口比重较大,出现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第(2)题,该时段劳动人口数量较大,劳动力资源丰富,但也带来就业、住房压力较大的问题。第(3)题,1990年至2005年中心城核心区人口减少,2005年至2008年中心城核心区人口又出现增加的趋势;近郊、远郊人口增多。第(4)题,从表格数据可以看出

13、,水资源对人口容量的影响较大,因此上海应该开源、节流;同时要大力发展经济,提高人口容量。答案:(1)014岁人口所占比重约为8.5%(7.6%9.6%均可)、1564岁人口所占比重约为81.5%(79.8%82.8%均可)、65岁及以上人口所占比重约为10%(9.6%10.6%均可)。人口老龄化。(2)劳动人口数量特点:劳动人口比重偏大。影响:劳动力资源丰富,但住房、就业等压力大。(3)1990年至2005年,上海中心城核心区人口减少,近郊和远郊人口大幅增加。随着上海旧城改造和环境改善,2005年至2008年中心城核心区出现了人口增加的趋势。(4)自然资源是影响一个地区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其中水资源的影响最为明显。上海应开发新的水源地,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节约用水。科学技术水平越高,经济越发达,人口容量就越大。上海应大力发展科技,加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高就业率和生产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