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广西师范学院法学院社会学概论(同等学力加试)考研复试题库.doc

上传人:q****9 文档编号:120549039 上传时间:2020-03-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年广西师范学院法学院社会学概论(同等学力加试)考研复试题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6年广西师范学院法学院社会学概论(同等学力加试)考研复试题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广西师范学院法学院社会学概论(同等学力加试)考研复试题库.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年广西师范学院法学院社会学概论(同等学力加试)考研复试题库一、名词解释1 心理还原论【答案】心理还原论坚信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一一人的心理或行为一一是一种更高层级的现象,对它的研究可以用低层级事物(如原子、神经元、基因等)及其相关理论(如物理学、生理学、生物学)来加以解释与说明。心理学还原论还可以分为本体论的还原论和方法论的还原论。2 社会问题【答案】社会问题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泛指一切与社会生活有关的问题; 狭义上,特指社会的病态和失调现象,指的是在社会运行过程中,由于存在某些使社会结构和社会环境失调的障碍因素,影响社会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的共同生活,对社会正常秩序甚至社会运行安全构

2、成一定威胁,需要动员社会力量进行干预的社会现象。 3 理性命题(霍曼斯)【答案】理性命题是霍曼斯在其行为主义交换理论中提出的一项命题,是指人们在对两种行动进行取舍时,会根据他当时的认识,选择那种随着获利可能性增大,结果总价值一也增大的行为。理性命题既是对成功命题、刺激命题、价值命题的概括,又是对它们的限定。它力图指出:人是一个会合理盘算的功利主义者。在行动前除了要考虑行动结果的价值,还要考虑有没有可能得到。如果报酬的价值很高,但可能性很小,那么行动者采取这一行动的可能性不会大。过一关系可以用公式来表明:行动一价值(可能性)。 4 社区【答案】社区是进行一定的社会活动、具有某种互动关系和共同文化

3、维系力的人类群体及其活动区域。一般包括以下四层含义:社区占有一定的地域,其形态都存在于一定的地理空间中。社区之“区”并不是纯粹的自然地理区域。从社会学的角度看,这个“区”乃指一个人文区位,是社会空间与地理空间的结合。社区的存在离不开一定的人群。人口的数量、集散疏密程度以及人口素质等,都是考察社区人群的重要方面。社区中共同生活的人们由于某些共同的利益,面临共同的问题,具有共同的需要而结合起来进行生产和其他活动。在这一过程中产生了某些共同的行为规范、生活方式及社区意识,构成了社区人群的文化维系力。社区的核心内容是社区中人们的各种社会活动及其互动关系。 5 反向社会化,是指晚辈传授文化规范和知识【答

4、案】反向社会化又称逆向社会化(reversalsocialization )给长辈的现象。社会化长期被认为是一个单向过程,即长辈将社会规范和文化知识传授给晚辈。现在,社会学家普遍认为社会化是一个双向过程,即不但有长辈传授知识和规范给晚辈,也有晚辈传授知识和规范给长辈。 6 社会进化论【答案】社会进化论是将变异、自然选择和遗传等生物学概念用于社会学研究,进而解释社会变迁的一种社会学理论。社会进化论认为,人类社会和生物有机体是相似的,人类社会是自然界的延续,进化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也是人类社会历史变迁的自然规律。 7 非正式制度【答案】非正式制度,又称非正式约束、非正式规则,是指人们在长期社会交往

5、过程中逐步形成,并得到社会认可的约定成俗、共同恪守的行为准则,包括价值信念、风俗习惯、文化传统、道德伦理、意识形态等。在非正式制度中,意识形态处于核心地位. 因为他不仅可以蕴涵价值观念、伦理规范、道德观念和风俗习性,而且还可以在形式上构成某种正式制度安排的“先验”模式。8 社会运动【答案】社会运动是一种以集体认同和团结为基础,以非制度性和超制度性手段为主要行动方式,而且组织性比较好、持续时间比较长的追求某种社会变革的集体努力。其特征包括:社会运动是一种企图实现某种社会变革的集体努力。社会运动有比较明确的目标,即追求某种社会变革。社会运动的参与者内部有比较强烈的团结感和集体认同。社会运动一般有较

6、好的组织性,并且活动的持续时间比较长。社会运动在行动中主要采取非制度性或超制度性的手段。9 社会工作【答案】社会工作是指社会(政府和群众团体)以物质、精神和服务等方式对那些因外部、自身和结构性原因不能依靠自己的力量进入正常的社会生活的个人与群体提供帮助,使他们恢复社会生活能力,改善社会互动关系,提高社会生活质量,从而促进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10差序格局(费孝通)【答案】差序格局是费孝通用来描述中国人亲疏远近的人际格局,“如同水面上泛开的连晕一般,由自己延伸开去,一圈一圈,按离自己距离的远近来划分亲疏。在差序格局下,每个人都以自己为中心结成网络。这就像把一块石头扔到湖水里,以这个石头(个人

7、)为中心点,在四周形成一圈圈的波纹,波纹的远近可以标不社会关系的亲疏。” 二、简答题11简述科层制的正负功能。【答案】科层制是一种以正式规则为主体的管理方式,这种组织具有细密的分工和复杂的规章制度体系。(1)科层制的正功能明确的分工。科层制把从事的活动以正式规定的职责形式固定落实到人,即明确每一个管理者的权力和责任,并把这些权力和责任作为正式职位而使之合法化。明确的职权等级。组织中的职位权力遵循层序的原则,即下一级职务接受上一级职务的管理和监督。实际上,明确的职权等级是组织实行大规模责任制和协作必需的原则。明确的规章制度体系。在任何情况下,组织成员要遵守一整套抽象的规章制度,包括在具体情况下执

8、行这些规章制度,其日的在于求得组织各部门之间活动的协调一致。也有利于公平合理、平等对待一切人和事。在这里,组织的规章制度是最高权威,它规定成员的权力、责任和活动程序等。私人关系和公务关系的分离。在处理公务时,成员应按规则办事,即本着严肃的非人格化精神,不搀杂个人的好恶爱憎,因而不带有情感和热情,保证工作按正式确定的方式进行。量才用人。科层制招聘人员按技术资格录用,并需要经过专门的训练,承担某一职务的人员应保证其工作的长期性和稳定性。同时,科层组织内还有一套按年资、按工作表现或两者兼顾的提薪晋职制度。管理权力依附于职位,而不依附于个人。有职则有权,无职则无权。这就使组织管理者在更替过程中,并不影

9、响组织的正常运转,保证了组织政策的长期性和稳定性。(2)科层制的负功能科层制主要目的是用来指导政府和企业活动的组织形式,至今这种组织形式依然运行于社会之中,并且成为无法逾越的界限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科层制会永远地存在下去。科层制的负功能包括:科层制内部协调的困境主要体现在现代民主主义与现代文明的矛盾,也就是一方面人们强烈地要求个人的权利得到保护,尊重个人作为人的尊严; 另一方面又是要求组织活动的理性化和制度化,以体现效率至上的信念。但是,实际已经证明这两个力面是相互矛盾的。内部的危机意味着科层制无法做到“内适应”了。20世纪下半期,组织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科学技术、智能技术以及管理者的职能都发生了

10、变化,从许多方面重塑了组织的外部环境。科学技术的发展又使组织间的合作与竟争加剧,外部环境越来越不稳定。从前的一些政策法规也失去了解决问题的效力。从表面看,科层制的致命伤出在伦理方面,但是导致这种组织形式崩溃的则是它的外在环境。外部环境给这种体制带来的问题是组织所无法逾越的障碍。在两种挑战面前,科层制都无法做出适当的回应,既无法解决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相冲突的情况,也无法在外部环境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快速地应变。带来官僚主义问题,由于权力的单轨制,严格的公事公办,缺乏个人间的情感交流,繁文褥节,规章死板,使得组织活动偏离目标,带来机构的相对封闭和效率的低下。仪式主义。在实际的组织行为中,各种程序常常变成了人们关注的中心,变成了目的,从而造就了一帮官僚、刻意奉行并拘泥于种种规则和程序,反而忽略了实际的组织的目标和效率。这些官僚会认为凡事只要准确地按照规定处理就问心无愧,而不管其后果如何。这样给组织带来一、名词解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