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课时跟踪检测十五群落的演替含解析新人教必修3.doc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120548720 上传时间:2020-03-0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课时跟踪检测十五群落的演替含解析新人教必修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中生物课时跟踪检测十五群落的演替含解析新人教必修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中生物课时跟踪检测十五群落的演替含解析新人教必修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中生物课时跟踪检测十五群落的演替含解析新人教必修3.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中生物课时跟踪检测十五群落的演替含解析新人教必修3.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课时跟踪检测十五群落的演替含解析新人教必修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课时跟踪检测十五群落的演替含解析新人教必修3.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群落的演替一、选择题1有关群落演替的表述错误的是()A随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就叫作演替B保留植物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为次生演替C在干旱的荒漠地区,群落演替很难形成森林D人类活动可以影响群落演替的速度,但不能影响群落演替的方向解析:选D人类对生物群落演替的影响远远超过其他所有的自然因子,因为人类生产活动通常是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的,可以对自然环境中的生态关系起着促进、抑制、改造和重建的作用,所以人类活动不仅影响群落演替的速度,也可影响群落演替的方向。2在气候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弃耕的农田经若干年后能演替成森林。在此过程中()A演替过程属于初生演替B群落的结构逐渐复杂化C群

2、落优势种无明显变化 D森林形成后苔藓会消失解析:选B弃耕的农田进行的是次生演替;在演替的过程中,群落的物种多样性会增加,群落中的食物链增加,群落的结构逐渐复杂;在演替的过程中,群落的优势种会发生更替,这也是演替的本质;森林群落形成以后,苔藓植物会减少,一般不会消失。3在裸岩上发生的演替过程中,苔藓之所以能代替地衣,是因为()A苔藓能进一步使岩石分解,使土层加厚,有机物增多B苔藓比地衣的进化地位高,适应性比地衣强C苔藓比地衣长得高,在与地衣争夺阳光的竞争中处于优势D苔藓比地衣需要的有机物少,更适合于在裸岩上生存解析:选C在裸岩上首先定居的是地衣,它分泌的有机酸可加速岩石风化形成土壤的过程,这样,

3、使土壤颗粒和有机物逐渐增多,在此基础上,苔藓才能生长起来。因为苔藓比地衣长得高,在与地衣争夺阳光的竞争中处于优势,于是就逐渐取代了地衣。苔藓的生长会进一步使岩石分解,土层加厚,有机物增多,土壤中微生物的群落也越来越丰富。4甲地因森林火灾使原有植被消失,乙地因火山喷发被火山岩全部覆盖,之后两地均发生了群落演替。关于甲、乙两地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A甲地和乙地发生的演替类型相同B若没有外力干扰,甲地可重现森林C地衣会比苔藓更早地出现在乙地火山岩上D甲、乙两地随着时间延长生物多样性逐渐增多解析:选A甲、乙两地发生的演替分别是次生演替和初生演替;甲地原来是森林,火灾后的森林还具备演替为森林的环境

4、条件,经过长时间的演替,甲地可重现森林;初生演替过程中,地衣比苔藓出现的早;随着演替的进行,两地生物种类增加,营养结构变得复杂,生物多样性逐渐增多。5下列群落演替中,属于初生演替的是()A某地海底火山爆发形成了一个新岛,后来又逐渐长出了很多植物B河流因为堵塞而成为沼泽,上面长出了新的植物C弃耕后的农田长出杂草,几年后又长出多年生植物D西双版纳热带雨林遭到严重砍伐后,很快又长出新的植物解析:选A初生演替是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次生演替是指在原来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6

5、一个废弃鱼塘的演替过程如图所示,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演替先后顺序:乙丙甲丁B演替先后顺序:乙甲丙丁C此演替过程属于初生演替D此演替过程属于次生演替解析:选D在废弃鱼塘中的演替为次生演替,演替过程为丁甲丙乙。7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A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主要区别是二者的起始条件不同B农田被弃耕后,在自然状态下演替的起点是从一年生草本植物开始C一般来说,初生演替所需时间较长,次生演替所需时间较短D随着演替的进行,群落内物种的多样性增加,能量减少解析:选D初生演替起点条件差,演替速度慢;次生演替起点条件好,速度快;农田中的次生演替起点一般是一年生草本植物;随着演替的进行,生物多样性增

6、加,所具有的能量增加。8江西某一坡地因持续暴雨而发生坍塌,几年后该处出现了新的群落,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这段时间该处发生的群落演替是初生演替B在发生坍塌后,该坡地最先出现的生物可能是地衣C在演替过程中灌木会逐渐取代全部草本植物D若有人类活动,则该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可能有变化解析:选D该处原本存在植物以及植物生长的条件,经过一段时间后出现了新的群落,属于次生演替;裸岩上最先出现的生物才是地衣;群落演替的过程是一种优势取代的过程,演替过程中灌木不会完全取代全部草本植物;人类活动往往使得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9下图表示某地云杉林的形成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

7、群落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群落结构越来越复杂B在人为干扰下,可能发生的动态变化,但不属于群落演替C该群落演替是群落内部因素和外界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D在云杉林群落中有明显的垂直结构,没有水平结构解析:选C由图示可以看出,该演替的起点是采伐迹地,原有土壤条件还保存,应是次生演替。的动态变化也属于群落的演替,只是人为活动改变了演替的方向和速度。云杉林群落中有明显的垂直结构,同时也有水平结构。二、非选择题10如图是某森林在遭受大火完全烧毁前后(b点为发生火灾的时间),灌木、乔木和草本植物体内贮存的能量Pn变化示意图。据图分析回答:(1)ab段,三类植物在群落中的斑块镶嵌分布,形成了群落的_。(2)b

8、d段,显示火灾后植物群落的演替情况,其演替的过程是_。该演替类型属于_演替。(3)在整个演替过程中,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的变化趋势是_,各种群的数量一般呈_增长。(4)演替到相对稳定状态时的群落类型,由_(写出两种影响因素)等环境条件决定。解析:(1)三类植物在群落中的斑块镶嵌分布,为群落的水平结构。(2)bd段,由各种植物出现的先后顺序推断,群落演替的过程是草本植物群落灌木群落乔木群落。该群落演替开始于保留土壤条件的地方(可能有种子等繁殖体),故为次生演替。(3)在整个群落演替过程中,生产者固定的能量越来越多最后趋于稳定。各种群的数量一般呈“S”型增长。(4)群落演替到相对稳定状态时的群落

9、类型,由气候、土壤、水分、光照等环境因素决定。答案:(1)水平结构(2)先出现草本植物群落,再出现灌木群落,最后出现乔木群落(草本植物群落灌木群落乔木群落)次生(3)逐渐增大直至稳定“S”型(4)气候、土壤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A农田弃耕后,在自然状态下首先很快就会长满小灌木,成为灌木丛B群落若不遭受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就不会出现演替现象C无论在什么条件下,群落的演替都能形成森林D随着群落演替的进行,群落结构逐渐复杂,植被光能利用率提高解析:选D草本植物阶段是弃耕农田发生演替的第一阶段;群落不遭受外界干扰因素时也会发生演替,但是不一定能演替为森林;在演替过程中,植被光能利

10、用率提高。2有关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沙丘、火山岩上进行的演替是初生演替,在冰川泥、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是次生演替B初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无竞争现象,次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竞争明显C次生演替比初生演替所用的时间短,原因是次生演替原有的土壤条件基本保留D初生演替能形成森林,次生演替很难形成森林解析:选C次生演替虽然原有植被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因此演替所需时间短;冰川泥上进行的是初生演替;群落演替的基础是群落内不同物种间的竞争;若环境条件适宜,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都能形成森林。3顶极群落是生态演替的最终阶段,是最稳定的群落阶段。生物群落演替过程中,P为生产者同化的总能量,R

11、为所有生物的总呼吸量,下列有关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A群落演替到顶极群落的过程中,P/R逐渐增大B到达顶极群落时P/R1C退耕还林属于次生演替,该过程体现了人类对群落演替的影响D顶极群落中各主要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达到平衡解析:选A群落演替到顶极群落的过程中,P/R逐渐减小,到顶极群落时,P/R1,此时生态系统比较稳定,各主要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达到平衡;退耕还林属于次生演替,该过程体现了人类对群落演替的影响。4南方某地的常绿阔叶林因过度砍伐而遭到破坏。停止砍伐一段时间后,该地常绿阔叶林逐步得以恢复。下表为恢复过程依次更替的群落类型及其植物组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演替阶段群落类型植物种类数(

12、种)草本植物灌木乔木1草丛34002针叶林521213针、阔叶混交林6724174常绿阔叶林1063116A该地常绿阔叶林恢复过程中,群落演替的类型为次生演替B与针叶林相比,草丛中的动物分层现象较为简单,丰富度低C该地能恢复到第四阶段说明人类活动未影响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D常绿阔叶林得以恢复的原因与土壤条件、植物的种子等的保留有关解析:选C该地是因为过度砍伐造成的森林破坏,土壤中会留下原来植物的种子和根系,所以是次生演替;上述群落中草丛群落生物种类最少,营养结构最简单,草丛中的动物分层现象较为简单,丰富度低;停止砍伐一段时间后,该地常绿阔叶林逐步得以恢复,说明人类活动影响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13、5如图表示两个群落的演替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可表示从森林被全部砍伐的地方开始的演替B若时间允许,甲一定能演替到相对稳定的森林阶段C乙群落的演替也属于自然界存在的一种演替类型D第N年时,甲、乙的群落结构一定相同解析:选C甲表示初生演替,而从森林被全部砍伐的地方开始的演替为次生演替;若环境条件不利,即使时间允许,甲也不能演替到相对稳定的森林阶段;乙群落的演替也属于自然界存在的一种演替类型;第N年时,甲、乙群落中物种丰富度相同,但甲、乙的群落结构不一定相同。6如图是某生态系统内种群类型数量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S点之后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BRS时间内该生态系统可能遭到严重自然

14、灾害CR时和T时种群类型数量相等,但物种类型不一定相同DR时之前和T时之后,群落均未出现演替现象解析:选DS点有生物等条件存在,所以S点之后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RS时间内,该生态系统种群类型数量急剧下降,可能是人为原因,也可能是遭到严重自然灾害;由图可知,R时和T时种群类型数量相等,但这期间群落发生了演替,生物种类可能发生了改变,所以R时和T时的物种类型不一定相同;R时之前和T时之后虽然种群类型数量基本相同,但仍有可能出现群落演替现象。二、非选择题7.在一片长有马尾松和山毛榉的针阔混交林,逐年对两个树种的存有量进行统计,马尾松和山毛榉存有量的比值记作C,做出曲线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1)两个树种处于竞争状态的年份段是_。(2)两个树种处于平衡状态的年份段是_。(3)在a年的优势种是_,在d年的优势种是_。排除气候条件的变化,造成这一变化的重要原因可能是随着前一种群的繁盛,逐步改变了当地的_,使之反而适合后一种群的生存。(4)以上说明,生物群落_,它是一个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展变化的动态系统。在群落的发展变化过程中,一些物种的种群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