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国学阅读《菜根谭》《幼学琼林》阅读指导

上传人:江*** 文档编号:120528454 上传时间:2020-02-07 格式:DOC 页数:57 大小:18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五年级国学阅读《菜根谭》《幼学琼林》阅读指导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小学五年级国学阅读《菜根谭》《幼学琼林》阅读指导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小学五年级国学阅读《菜根谭》《幼学琼林》阅读指导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小学五年级国学阅读《菜根谭》《幼学琼林》阅读指导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小学五年级国学阅读《菜根谭》《幼学琼林》阅读指导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五年级国学阅读《菜根谭》《幼学琼林》阅读指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五年级国学阅读《菜根谭》《幼学琼林》阅读指导(5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学阅读菜根谭阅读指导(一)国学片段势利纷华,不近者为洁,近之而不染者为尤洁;智械机巧,不知者为高,知之而不用者为尤高。耳中常闻逆耳之言,心中常有拂心之事,才是进德修行的砥石。若言言悦耳,事事快心,便把此生埋在鸩毒中矣。我是小助手势利:指权势和利欲, 纷华:指繁华的景色。不近:不去接近。洁:品格高尚。不染:不受感染。智械机巧:运用心计权谋。高:品格高尚。逆耳:刺耳,使人听了不高兴的话。拂心:不顺心。砥石:指磨刀石。鸩毒:鸩,是一种有毒的鸟,其羽毛有剧毒,泡入酒中可制成毒药,成为古时候所谓的鸩酒。我是小翻译面对世间众多追逐名利的恶行,不去接近是品格高尚的,然而接近了却不为之所动的人,品格更为高尚

2、;面对权谋诡计,不知道它奸滑手段的人固然是高尚的,而懂得了却不去用这种手段者,则无疑更加高尚可贵。耳中能够经常听到一些不中听的话,心中常想到一些不顺心的事,这样才是修身养性提高道行的磨砺方法;如果听到的句句话都是顺耳的,遇到的件件事都顺心,那就等于把自己的一生葬送在毒酒中了。考考你的智慧1.从“势利纷华,不近者为洁,近之而不染者为尤洁”一句中,你可以想到的花是 。2.我们可以把“耳中常闻逆耳之言,心中常有拂心之事,才是进德修行的砥石。”一句总结为 。3.“言言悦耳,事事快心;把此生埋在鸩毒中矣。”用关联词把两句连成一句。 4.请你对“耳中常闻逆耳之言,心中常有拂心之事,才是进德修行的砥石。”进

3、行反驳,辩证的理解这一句。 弘扬传统文化品行高洁屈原春秋时期,强大的秦国一直想着把楚国和别的诸侯国消灭了,统治中国。作为楚国三闾大夫的屈原非常热爱他的祖国,热爱楚国的百姓,他就给楚怀王献计献策,如怎样抵抗秦国,保卫自己国家的安全。屈原还提拔了一些有本事的人来管理国家的一些事情,为国家出力,楚国的国力在逐渐上升。而楚国的一些士大夫,看到屈原如此受宠,侵犯了他们的利益,就特别恨屈原,经常在怀王的面前说屈原的坏话。楚怀王来就糊里糊涂,不分好坏,这么一来,就罢黜了屈原。从那以后,国王不理朝政,寻欢作乐,楚国一天比一天糟。秦国大兵压境,楚国大败。这时候,楚怀王不得已才起复屈原。可没过多少日子,怀王就把屈

4、原流放了。屈原来到汨罗江边的时候,得了病,身体慢慢不行了。后来,他又听楚国的首都也让秦国的军队占领了,心里更加悲痛。他每天吟唱着他写的诗歌,在汨罗江边走来走去。农历五月初五这天,汨罗江边上,刮着冷风,屈原对着明亮的江边,看着自己满脑袋的白头发:“唉!自己已经老了,不能再为楚国做事情。”他恨楚国的那些士大夫,更恨秦国侵占楚国。屈原不愿意看到自己的祖国让别人糟蹋,就投江自尽了。就这样,屈原为了自己的祖国为了祖国的人民,悲愤地死了。屈原死了以后,楚国人民都非常悲痛,家家户户把粽子,煮熟后,划着船把粽子扔到江里,让鱼吃,为的是不让它们伤害屈原的身体。打这以后,每年到了农历五月初五,人们都划着龙船,吃着

5、粽子,纪念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屈原。(二)国学片段宠利毋居人前,德业毋落人后,受享毋逾分外,修为毋减分中。处世让一步为高,退步即进步的张本;待人宽一分是福,利人实利己的根基。我是小助手宠利:恩宠与利禄。毋:不要。德业:德行、事业。分外:不在本分之内。修为:指一个人的修养、素质、道德、涵养、造诣等。 分中:分内。处世:与世人相处交往。 张本:为事态的发展预先做的安排。我是小翻译个人的恩宠利禄不要抢在别人前面,积德修身的事情要不落人后。享受应得的利益不要超过自己的本分,修身养性时则不要放弃自己应该遵守的标准。为人处世懂得谦让容忍才是高明的做法,因为退让往往是更好的进步的基础;待人接物能够宽容大度就

6、是有福之人,因为便利别人是为方便自己奠定了的根基。考考你的智慧1.第一段话用的修辞手法有( )A.排比 B.对比 C.类比2.下列对本选段的理解。对的打“”,错的打“”。(1)对自己的个人得失一定要计算清楚。( )(2)为人处世懂得谦让容忍。( )(3)方便别人是在为方便自己打基础。( )3.你觉得我们的为人处世应该怎样做呢? 弘扬传统文化让一让,六尺巷清康熙年间,文华殿大学士、礼部尚书张英世居桐城,其府第与吴宅为邻,中有一属张家隙地,向来作过往通道,后吴氏建房子想越界占用,张家不服,双方发生纠纷,告到县衙,因两家都是显贵望族,县官左右为难,迟迟不能判决。张英家人见有理难争,就驰书京都,向张英

7、告之此事。张英阅罢,认为事情简单,便提笔沾墨在家书上批诗四句:“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家人看诗之后,深感愧疚,毫不迟疑地让出三尺地基,吴家见状,觉得张家有权有势,却不仗势欺人,深受感动,于是也效仿张家向后退让三尺。便形成了一条六尺宽的巷道,名谓“六尺巷”。两家礼让之举亦被传为美谈。(三)国学片段春至时和,花尚铺一段好色,鸟且啭几句好音。士君子幸列头角,复遇温饱,不思立好言,行好事,虽是在世百年,恰似未生一日。学者有段兢业的心思,又要有段潇洒的趣味。若一味敛束清苦,是有秋杀无春生,何以发育万物?我是小助手好色:美景。时和:天气和顺。啭:鸟的叫声。头角

8、:比喻才华出众,即“崭露头角”。兢业:即兢兢业业;小心谨慎、尽心尽力的意思。潇洒:形容行劝举止自然大方,不呆板,不拘束。敛束:收敛约束。秋杀:与春生相对,气象凛冽、毫无生机。我是小翻译春天来临的时候,天气和顺,花草树木争奇斗艳,为大地铺上一层美丽的景色,连鸟儿也发出婉转动听的鸣叫。一个读书人如果能通过努力侥幸出人头地,又能够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但却不思考为后世写下不朽的篇章,为世间多做几件善事,那么他即使能活到百岁,也如同没有在世上活过一天一样。做学问的人要抱有专心治学的心思,行为谨慎勤于事业,还要有大度洒脱不受拘束的情怀,这样才能体会到人生的真趣味。如果一味地约束自己的言行,过着极端清苦拘束

9、的生活,那么这样的人生就只像秋天一样充满肃杀凄凉之感,而缺乏春天般万木争发的勃勃生机,如何去滋育万物成长呢?考考你的智慧1.“若一味敛束清苦,是有秋杀无春生,何以发育万物?”是( )A.疑问句 B.设问句 C.反问句2. 士君子应该 , 。3.读过选文第二段,你觉得我们的学习应该是怎样的呢? 弘扬传统文化王冕学画古代有一位著名的画家王冕,幼年家境贫寒,很小就放弃读书,靠给地主放牛帮父母减轻负担。 不能到私塾读书的王冕非常喜欢画画,但是家里没有钱供他买画笔和颜料,他只能用木棍在沙地上面画,但但画的特别认真。有一天下午下过雨,王冕在湖边放牛,微微的湖风吹动碧绿的荷叶,又将清清的荷花香吹遍四野,荷叶

10、上面晶莹的水珠在傍晚阳光的照耀下泛出七彩耀眼光芒,牛儿在湖边吃草的时候,王冕就蹲在一边用木棍画画,巧妙的笔法将眼前的景象画的栩栩如生,他愈加欢喜。有了积蓄之后就买来了画笔和颜料,放牛时候随身携带,只要一有时间就拿出来画,因为他对画画的热爱和认真态度,没过几年就闻名乡里,并在他的不懈努力下最终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受到很多人的仰慕。(四)国学片段欹器以满覆,扑满以空全。故君子宁居无不居有,宁居缺不处完名根未拔者,纵轻千乘甘一瓢,总堕尘情;客气未融者,虽泽四海利万世,终为剩技。我是小助手欹器:倾斜易覆之器。扑满:用来存钱用的陶罐,有入口无出口,满则需打破取出。名根:功利的思想。千乘:一车四马谓一乘。一

11、瓢:瓢,用葫芦做的盛水器。一瓢是说用瓢来饮水吃饭的清苦生活。客气:言行虚骄,并非出自真诚。剩:多余。 技:伎俩之意。我是小翻译倾斜的容器因为装满了水才会倾覆,存钱罐因为空无一钱才得以保全。所以正人君子宁可无所作为而不愿有所争夺,宁可有些欠缺而不会十全十美。一个人追逐名利的思想若不从内心彻底拔除,即使他表面上轻视世间的高官厚禄荣华富贵,甘愿过着一瓢饮的清贫生活,到头来仍然摆脱不了世俗名利的诱惑;一个人受外力的影响若不能被自身的正气所化解,虽然他恩泽世上所有的人,并为后世开创利益,终究也只是多余的伎俩。考考你的智慧1.文中的“轻”是以动用法,和它用法相同的一字是 :2.翻译下列语句。(1)欹器以满

12、覆,扑满以空全。 (2)客气未融者,虽泽四海利万世,终为剩技。 3.文中的客气与我们平日里熟悉的“客气”有所不同,你能解释两个“客气”吗?并且用平时常用的“客气”造句。 4.谈一谈你对第一段话的理解。 弘扬传统文化管宁割席人与人能不能成为朋友,与他们的性格、志趣密切相关。东汉人管宁和华歆年轻的时候是好朋友,俩人经常在一起读书,交往甚密。后来,通过几件小事,管宁看出了华歆的人品低下,便和他绝交了。原来,有一次他们俩人在菜园里松土锄草,锄着锄着,忽然从泥土里锄出一块黄金。管宁目不斜视,把黄金当作瓦片石块一般,照常挥锄不止;华歆却动了心,拾起来看了看,才把它扔在一边。又有一次, 管宁和华歆坐在炕席上

13、读书。忽然,从外面传来一阵鼓乐之声。原来是一位权贵乘坐着漂亮的马车从门前经过。管宁好象没有听见鼓乐声一样,仍旧专心读书;华散却扔掉书本,羡慕地跑到外面观看去了。通过这几件小事,管宁发现华歆是一个权力欲和金钱欲很大的人。和自己的处世态度与道德观念完全不同,缺少作为好朋友的共同的思想基础。于是,当华歆在权贵走远后返回书房时,管宁就用刀子把炕席割开,郑重地对华歆说:子非吾友也。毅然断绝了他们的友谊。到后来,华歆果然热衷于追逐名利,成了曹丕手下的鹰犬;管宁则成了有名的学者,一直过着隐居生活。魏文帝几次请他出来做官,都被他回辞了。(五)国学片段为恶而畏人知,恶中犹有善路;为善而急人知,善处即是恶根。天之机缄不测,抑而伸,伸而抑,皆是播弄英雄,颠倒豪杰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