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福建师范大学2020年2月课程考试《中国历史地理192A_C0225_试卷

上传人:1389****087 文档编号:120528143 上传时间:2020-02-0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46.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答案-福建师范大学2020年2月课程考试《中国历史地理192A_C0225_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答案-福建师范大学2020年2月课程考试《中国历史地理192A_C0225_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答案-福建师范大学2020年2月课程考试《中国历史地理192A_C0225_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答案-福建师范大学2020年2月课程考试《中国历史地理192A_C0225_试卷(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福建师范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中国历史地理192A( 完 整 答 案 附 后 )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关中2.扬一益二3.元和郡县志4.历史自然地理5.丝绸之路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2分,共36分)1.简述我国五千年来气候变化情况。2.谈我国古代农牧业分界线的变迁情况。3.简述我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的变化。三、问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3分,共39分)1.我国古代人口发展的基本情况。2.叙述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基本事实。3.中国古代定都的基本条件有哪些?以长安为例加以说明。答案附后 见下一页温馨提示:复制下一页的答案到你的原卷。师范大学网络

2、与继续教育学院中国历史地理192A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关中答:关中之名,始于战国时期,其来源有二: -指在函谷关(今河南省灵宝县东 北)和大震关(今陇县西北)之间称关中;长安志中-指居于函谷关(东),大散关(西),萧关(北)和武关(南)四关之中部,称为关中。三辅故事。现在通称关中是 指秦岭以北,黄龙山、桥山以南,潼关以西,宝鸡市以东的渭河流域地区。一般认为西 有散关(大散关),东有函谷关,南有武关,北有萧关,取意四关之中(后增东方的潼关和 北方的金锁两座)。四方的关隘,再加上陕北高原和秦岭两道天然屏障,使关中成为自古 以来的兵家必争之地。关中土地肥沃,河流纵

3、横,气候温和,史记中称其为“金城千 里”、“天府之国”和“四寒之国”。2.扬一益二答:扬一益二是一个术语。唐朝时长江流域的商业城市,以扬州,益州(成都)为两个中心。安史之乱以后,北方经济地位下降,长江流域地位上升。扬州、成都成为全国最繁华的工商业城市,经济地位超过了长安,洛阳。所以有天下之盛,扬为首的说法,成都物产富饶,所以当时谚语称扬一益二。3.元和郡县志答:李吉甫撰,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比较完整的全国性地理书。该书以唐代十道四十七镇为标准,分镇记载了当时府、州、县户口、沿革、山川、道里、贡赋、古迹、物产等,反映了唐代疆域广大、国势强盛的实际情况,对于了解唐各地社会经济状况很有价值。此书每镇有图

4、,列于篇首,宋代以后地图散失。这是一部重要的全国性的历史地理著作。4.历史自然地理答:历史自然地理学是历史地理学的分支学科。 在时间尺度上,将研究地质时期地理环境的古地理学与研究现代自然地理环境的自然地理学相联系,从而提供地理环境变迁的连续时间谱。由于学科的相互渗透与方法的借鉴,近年来它与古地理学在研究时段上有一定重叠。5.丝绸之路答:丝绸之路,简称丝路,一般指陆上丝绸之路,广义上讲又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陆上丝绸之路起源于西汉(前202年8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首都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连接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它的最初作用是运输中国古代出产

5、的丝绸。1877年,德国地质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其著作中国一书中,把“从公元前114年至公元127年间,中国与中亚、中国与印度间以丝绸贸易为媒介的这条西域交通道路”命名为“丝绸之路”,这一名词很快被学术界和大众所接受,并正式运用。 1-4 “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该路主要以南海为中心,所以又称南海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于秦汉时期,发展于三国至隋朝时期,繁荣于唐宋时期,转变于明清时期,是已知的最为古老的海上航线。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2分,共36分)1.简述我国五千年来气候变化情况。答:中国五千年的气候变化可分为四个大的时期:(1)大时期约从

6、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前1100年,属于温暖期。(2)从公元前1100年到公元1400年,为寒暖交错期。(3)从1400年到1900年是寒冷时期。(4)大的气候期从1900年开始,为“仪器观测期”,因为这以后有了测量温度及气象观测的仪器。2.谈我国古代农牧业分界线的变迁情况。答:古代农牧业分界线的变迁。农业与牧业的分离是在原始社会晚期发生的第一次社会 大分工。随后,我国农业与牧业之间的分界线逐渐形成,并多次发生变迁。夏、商、西周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有许多部落,他们过着游牧生活,与华夏诸部 杂居。农业区主要集中在三河地带,即渭河、黄河与洛河地区,北界到达汾水流域。春秋战国时期,由于铁器及牛耕的使

7、用与推广,使农业区得以迅速扩大。史记.货 殖列传说当时的农牧业分界线大致为龙门一一碣石一线。这条分界线经过太行山、北 京北等地。龙门指山西河津、陕西韩城附近的龙门山,碣石指今辽宁绥中县的碣石。此 线以北、以西多马、牛、羊等物产,为牧业区,以南为农耕区。关中平原是当时农耕最 为发达的地区之一。秦汉时期,这条农牧业分界线发生了一些变化。公元前214年,大将蒙恬北击匈奴, 占领河南地。政府在那里设置郡县,修筑长城,实施大规模的移民实边,将农耕区向北 推进至长城及阴山脚下。河套及鄂尔多斯高原一带,因农耕经济发达而被称为“新秦中”。 后来,中原内乱,匈奴南下,农牧分界线又回到原来位置。汉武帝时期,政府派

8、兵再次 北击匈奴,在河西走廊设置了敦煌、张掖、酒泉、武威等四郡,农业耕作区再一次向北 推进,其北界大致位于湟水流域-河西走廊北侧-贺兰山-一阴山及长城一线。东汉及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北方少数民族的南迁,黄河流域广大地区成为了半农 半牧区。尤其是后期,农业的北界在渭河平原的北部及汾水中游一带。隋朝时,农耕区虽然北推至阴山以南的河套地区,但关中平原以北的地区仍是一个半农半牧区。隋书.地理志记:“安定、北地、上郡、陇西、天水、金城,于古为六 郡之地,其.于稼穡,多畜牧”。唐代时,政府在河套平原、河西走廊等地兴修水 利,进行屯田,农业区有北移的迹象。但随后突厥、回纥、党项、吐谷浑等少数民族内 迁,又将

9、牧业线南移了一段。唐政府在陇右、关内、河东等地设置了许多牧监,用来养 马。因此,总的来说,唐前期的农牧业分界线大致还是碣石一-龙门一线。后期牧业区 则有从西北向内地移动的趋势。北宋时期,河南、河北及黄河下游一带成为农牧业交错的地区。与此同时,辽国、 金国将辽河、西拉木伦河、老哈河、洮河、嫩江等流域开垦为农业区。金国在此基础上, 沿大兴安岭东侧,直到大青山以北,挖掘了一条长达3000公里的界壕,这就是当时松辽 平原和蒙古高原之间的农牧业分界线。元时,中书省管辖的范围为“腹里”,包括有今天的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山西 及内蒙古、河南一部。腹里的北部为畜牧业区,南部为农业区。陕西北部为半农半牧区,

10、 云南大概也是如此。明朝称长城为边墙,东起鸭绿江,西至祁连山麓,全长12700 公里,这实际是当时 的农牧业分界线。清朝农牧业分界线在我国北部有两条:一 条为陕西北部,经山西、河北北部,到辽 西的努鲁儿虎山,此线以南为农耕区。另一条为贺兰山、阴山,至乌拉山、大兴安岭南 端,这一线以南为半农半牧区(河套平原、银川盆地为农业区),以北为牧业区。东北地 区以柳条边(老边)和新边为界,以东为农业区,以西为牧业区。3.简述我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的变化。答:中国古代的行政区划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五个时期:萌芽时期(先秦)、郡县制时期(秦、汉)、州制时期(魏晋南北朝、隋)、道(路)制时期(唐、宋)、行省制时期(

11、元、明、清)。1.中国古代地方行政机构的发展演变(1)秦:郡县制。(2)汉:由郡、县两级制变成了州、郡、县三级。(3)隋:州、县两级制。唐:道、州、县三级。宋:道(或称路)、州(或称府)、县三级制。元:行省之下设路、府、 州、县。明:承宣布政司(习惯仍称行省)以下设府、县。清:省、道、府、县2.演变特点:(1)由虚入实;监察机构行政化;变化多发生在混乱时期;一级行政区变化较大;次级行政区变化不大。(史实:由虚入实,监察机构行政化史实:东汉时期的刺史制度逐渐演化为州一级行政机构。发生在政权交替混乱时期的史实:唐朝的藩镇;元朝的行省制。一级行政区变化大,次级行政区变化不大史实:一级行政区秦汉为郡,

12、元为行省;县级基本未动。)(2)原则:山川形便;犬牙相入;依经济和人口变化不断调整。元代以前与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或山川形便);元代以后受政治因素影响较大(或犬牙交错)。(元以前:与经济区、自然区和文化区相吻合;元后:“犬牙交错”原则,避免行政区与经济区、自然区和文化区的吻合。各自的优点:与经济区、自然区和文化区相吻合:顺应了封建社会的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有利于促进区域内部经济的交流发展和形成独立的经济体;有利于形成文化认同。 “犬牙交错”原则:有利于削弱地方经济实力和文化认同感;有利于防止地方割据的出现,强化中央集权。不利于地方经济发展和抗御自然灾害;对内部交通、文化交流产生了不

13、良影响。)(3)深层特征:中央集权逐步加强,地方主动性与能动性越来越受到压抑。地方权力越来越集中到中央。(4)整体特征:二级三级制是古代地方管理制度的主体;局部而言:县是中国历史最稳定的一级政区;州的地位不断降低。3.对地方行政机构演变的整体评价:积极:有利于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便于征发徭役、兵役,征收赋税,管理地方治安;有利于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评述:以政治为目的为主,加强中央集权,遏制地方割据;维护了农耕经济的稳定和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思想上巩固了统一和认同意识,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消极:高度中央集权,造成地方官对中央和君主绝对依赖,人浮于事,行政效率低。地方没有相应的自主

14、权,也难以实施有效的治理。(地方行政权力受到多方面限制,不能充分发挥积极性,宋明两代最为明显。)过度限制地方权力,不利于地方和国家的整体发展。4. 地方行政区划“变动”与“不变”的具体表现。(1)变动表现:地方行政区划逐渐增多,由两级制到三级制或四级制;州府等中级地方行政区域不断缩小,行政权力不断萎缩;监察区逐渐演变为行政区;元朝新增省级地方行政单位。(2)不变表现:中央对地方层层的严密控制不变;在地方行政机构内分化事权,相互制约的指导思想不变;县级行政单位基本稳定,加强对最基层地方的控制不变。三、问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3分,共39分)1.我国古代人口发展的基本情况。答:在中国历史上

15、,人口的分布自热、战乱等一些因素在变化着。下面由 给大家整理了中国古代人口分布特点相关知识,希望可以帮到大家!中国古代人口分布特点中国人口的历史发展,源远流长.尽管古往今来栖息在这块土地上的人们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但作为整体的中国人口本身,却往往因为资料的残缺或失真,而难以被准确地描述.值得欣慰的是,近几年来,相关研究已累累硕果.依据这些研究成果,我们可以大致描绘出中国人口历史发展的基本概貌.人口总量的增长是中国人口发展史中最明显的特征纵观数千年来中国人口的发展,我们不难发现,人口总量的增长是中国人口发展中最明显的特征.如果形象地来说明的话,新中国建立之时,中国人口已经爬过了四个坡.第一个坡,从夏至西汉末年(公元前21世纪到公元初),大约2000多年时间,人口沿着一条缓升的总量线波动,直至接近6000万.第二个坡,从东汉至明末(公元初到17世纪初)大约1600多年时间,人口围绕着一条水平的总量线(6000万至7000万)上下波动.对于宋时期和明时期的人口总量,有学者认为已经达到或突破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