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甘肃省民勤县第六中学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诊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ha****o 文档编号:120520994 上传时间:2020-03-0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69.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解析:甘肃省民勤县第六中学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诊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精品解析:甘肃省民勤县第六中学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诊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精品解析:甘肃省民勤县第六中学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诊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精品解析:甘肃省民勤县第六中学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诊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精品解析:甘肃省民勤县第六中学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诊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品解析:甘肃省民勤县第六中学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诊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解析:甘肃省民勤县第六中学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诊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民勤六中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九年级第一次诊断考试地理试卷一.选择题(请将答案填入卷后的答题卡中,每题1分,共20分)1.下列关于亚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亚洲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B. 亚洲地势中间高,四周低C. 亚洲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D. 亚洲是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洲【答案】D【解析】【详解】亚洲的气候特征: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由于受海陆位置的影响,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亚洲地势中间高,四周低;亚洲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非洲是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洲。A、B、C都是正确的,故D符合题意。2.下列选

2、项中,A、B、C、D所示的地形部位名称排序与图序相符的是( )A. 山谷 鞍部 山脊 山顶B. 山谷 山顶鞍部山脊C. 山谷 山脊 山顶 鞍部D. 山脊 山谷山顶鞍部【答案】A【解析】【详解】从图中可知,是等高线向高处凸出,是山谷;是两个山顶之间的较低部位,是鞍部;是等高线向低处凸出,是山脊;的等高线中间高,四周高为山顶。故A符合题意。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本初子午线是180经线B. 本初子午线是0经线C. 所有的经线都是一个圆D. 20E与20W组成一个经线圈【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依据地球上经纬线的划分来解答此题解: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也称子午线经线指示

3、南北方向;所有经线都呈半圆状且长度相等;两条正相对的经线形成一个经线圈;任何一个经线圈都能把地球平分为两个半球在地球仪上,能画出无数条经线,为了区分各条经线,人们给它们标了度数,叫经度经度的变化规律为:以0经线也就是本初子午线为界,向东向西度数逐渐增大到180纬线:在地球仪上,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叫做纬线所有的纬线都相互平行,并与经线垂直,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纬线圈的大小不等,赤道为最大的纬线圈,从赤道向两极纬线圈逐渐缩小,到南、北两极缩小为点在地球仪上,能画出无数条纬线,为了区分各条纬线,人们给它们标了度数,叫纬度纬度的变化规律为:以赤道也就是0纬线为界,向北向南度数逐渐增大到9

4、0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地球仪上经纬线的特点,常见的基础题4.当北半球是冬季时,南半球是什么季节( )A. 冬季B. 春季C. 夏季D. 秋季【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的平面约成66.5的固定夹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当太阳光线直射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冬至日,这一天为12月22日,北半球的冬季为12月和次年的1、2月共三个月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当北半球是冬季时,南半球是夏季。考点:该题考查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形成的基本原理。5.图中山脉是各大洲重要的山脉。根据图中信息,完成下题。对图地理事物的判断,正确的是( )

5、A. 处是东欧平原B. 处是世界上最高最大的高原C. 处是巴西高原D. 处是亚马孙平原【答案】A【解析】【详解】从图中可知,乌拉尔山以西是东欧平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处地形以平原为主;是西欧平原和波德平原;大分水岭西侧是,是澳大利亚的中部平原;故A符合题意。6.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是( )A. 亚洲 非洲B. 北美洲 南美洲C. 北美洲 欧洲D. 欧洲 亚洲【答案】C【解析】【详解】赤道穿过非洲、南美洲、亚洲和大洋洲。所以,这三大洲既位于北半球,又位于南半球。所以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是北美洲和欧洲。故选C。7. 下列地区中,人口最稀疏的是A. 亚洲南部B. 欧洲西部C. 极地地区D. 北美洲

6、东部【答案】C【解析】四大人口稠密地带: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的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四大人口稀疏地带:干旱的沙漠;寒冷的极地;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原始的热带雨林。极地地区,纬度高,气温低,气候过于寒冷,不适合人类的居住,人口最稀疏。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考点:本题考查世界人口的分布。读“北半球局部经纬网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8. 图中甲地的经纬度是( )A. 40N 60WB. 40S 60EC. 40N 60ED. 40S 60W9. 图中乙地位于甲地的( )A. 东南方B. 东北方C. 西南方D. 西北方【答案】8. C 9. A【解析】【分析】经纬度的判读规律:向西增大的是西经(

7、W),向东增大的是东经(E);向北增大的北纬(N),向南增大为南纬(S)。【8题详解】从图中可知,甲的经度是向东增大是东经;从题中可知,该地位于北半球,是北纬。故选C。【9题详解】从图中可知,甲的经纬度是(40N,60E),乙的经纬度是(20N,80E)从经度上看,乙是位于甲的东面;从纬度看,乙是位于甲的南面。所以乙是位于甲的东南方。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经纬网地图的判读。10.喜马拉雅山脉是由哪两大板块碰撞而成( )A. 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B. 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C. 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D. 美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答案】B【解析】【详解】全球有六大板块,即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印

8、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喜马拉雅山脉是位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交界处,两大板块的俯冲碰撞,形成了该山脉。故选B。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1. 夏至日地球公转到左图中的( )A. 处B. 处C. 处D. 处12. 根据右图判断甲乙丙丁四地此时白昼最长的是( )A. 甲B. 乙C. 丙D. 丁【答案】11. D 12. A【解析】地球公转是地球绕太阳的运动,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是一年,产生的地理现象是昼夜长短的变化、五带的划分等等。【11题详解】从地球公转示意图中可知,处是秋分;是冬至;处是春分;是夏至。故D符合题意。【12题详解】夏至时,北半球纬度越高,白昼时间越长。从图中可知

9、,丁是南半球,白昼时间最短。在甲、乙、丙三地中,甲的纬度是最高的,白昼最长。故选A。13.亚洲地域辽阔,山岳巍峨,气候复杂多样,拥有众多的“世界之最”。下列关于亚洲的世界之最的叙述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A. 青藏高原是世界最大的高原B. 死海是世界最深的湖泊C. 亚洲东部、南部的季风最强盛,最典型D. 里海是世界最大的淡水湖【答案】C【解析】【详解】青藏高原是世界最高的高原;贝加尔湖是世界最深的湖泊;死海是世界上陆地的最低点;里海既是世界上最大的湖泊,又是世界最大的咸水湖;亚洲东部濒临太平洋,南部濒临印度洋,受海陆热力差异的影响,季风气候显著。故C符合题意。14.下列有关世界年降水量分布规律

10、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中纬地区内陆多,沿海少B. 两极地区降水多C. 南北回归线附近内陆降水多D. 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答案】D【解析】【详解】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受海陆位置的影响,中纬地区沿海多,内陆少;受纬度的影响,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南北回归线大陆东岸降水多,西岸降水少。由于距离海洋远,南北回归线附近内陆降水少。A、B、C是错误的,故D符合题意。【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15.一天中,陆地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 )A. 日出前后B. 日落前后C. 正午前后D. 14时前后【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一天中

11、气温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考点:气温的日变化规律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16. 乙河干流流向大致是( )A. 从西向东流B. 从东南向西北流C. 从北向南流D. 从西南向东北流17. 甲村所在虚线区域内的地形类型是( )A. 平地B. 丘陵C. 高原D. 山地【答案】16. C 17. A【解析】五种地形的判断:平原海拔在200米以下、相对较平坦的地形;丘陵海拔在200500米之间、崎岖不平的地形区;高原:较大范围的、较平坦的、海拔在1000米以上的地形区;山地:海拔在500米以上、崎岖不平、呈条带状分布的地形区;盆地:中间低、但较平坦、四周相对较高、但相对崎岖的地形区。【16题

12、详解】从图中可知,该地图的指向标指向北方。该河流干流的流向与指向标的方向是相反的;所以,大致是自北向南流。故选C。【17题详解】从图中可知,甲村所在虚线区域海拔低于200米,地形平坦,地形类型是平原。故选A。18.在一幅1:50000000的地图上,量得两地直线距离为6厘米,这两地实际距离是( )A. 1300千米B. 300千米C. 1500千米D. 3000千米【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可得:实地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61/50000000=650000000=300000000厘米=3000千米。故选:D。考点:本题考查地图。19.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特征

13、,相同的是( )A. 方向B. 周期C. 绕转中心D. 产生的地理现象【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都是自西向东,故选B考点:本题考查地球自转及其方向和周期20.下列纬线圈中最长的一条是( )A. 80NB. 40NC. 60SD. 10S【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纬线,赤道最长,越往两极纬线圈越来越短,到两极缩为一点故纬度越低纬线圈越长,故D符合题意,故选D考点:本题考查经线与纬线的划分二.综合读图题(每空1分,共30分)21. 读“世界地图”,回答下列问题。(9分)(1)是_洲,它与南美洲的分界线A是_。(2)B处是典型的_气候,C处的气候特征是_。(3)是世界上面积最

14、大的半岛,该半岛居民主要为_人种,普遍信奉_教。(4)D处最为丰富的矿产资源是_,主要输出到西欧、_、日本,输往日本的运输线须经过_海峡,这里是印度洋与太平洋之间的海上交通要道。【答案】(1)北美 巴拿马运河(2)热带草原 终年炎热干燥(3)白色 伊斯兰(4)石油 美国 马六甲【解析】(1)根据图示:图中是北美洲,南北美洲的分界线是A处的巴拿马运河。(2)根据图示:B处位于赤道和回归线之间,是典型的热带草原气候,C处位于北回归线附近,为热带沙漠气候,气候特征是终年炎热干燥。(3)根据图示:是阿拉伯半岛,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居民主要为白色人种,普遍信奉伊斯兰教。(4)根据图示:D处为波斯湾,最为丰富的矿产资源是石油,主要输出到西欧、美国和日本,输往日本的运输线须经过马六甲海峡,这里是印度洋与太平洋之间的海上交通要道。考点:本题考查世界大洲的概况和分界线;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和特征;世界主要宗教和人种的分布;中东地区的石油资源。22.读“俄罗斯简图及沿60N地形剖面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