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2018年中考模拟卷(三).doc

上传人:ha****o 文档编号:120519939 上传时间:2020-03-0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春市2018年中考模拟卷(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长春市2018年中考模拟卷(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长春市2018年中考模拟卷(三).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长春市2018年中考模拟卷(三).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长春市2018年中考模拟卷(三).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长春市2018年中考模拟卷(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春市2018年中考模拟卷(三).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长春市2018年中考模拟卷(三) 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15分,每空1分)1_,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无题)2_,_。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王维使至塞上)3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_。(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4_,小桥流水人家,_。(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5李白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写出了与友人离别时依依不舍之情;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_,_”也有异曲同工之妙。6与人交往,应善于取舍别人的优缺点,将别人视为自己的“镜子”,随时“正衣冠”。正如论语中所说:“_,_。”7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用“_,_”两句诗描绘了春回大

2、地、树荣鸟欢的早春美景。8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写道:“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_。”这种舍弃小我成就大我的牺牲精神在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同样得到了彰显:_,_!二、阅读(45分)(一)文言文阅读(15分)(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0分)送东阳马生序(节选)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

3、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9本文的作者 _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1分)10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分)(1)每假借于藏书之家()(2)礼愈至()(3)俟其欣悦() (4)烨然若神人()11梁启超曾

4、说:“患难困苦,是磨炼人格之最高学校。”作者的求学经历便是最好的诠释。作者在文中详细叙述了哪些求学之难?(2分)12文章在写作者求学的艰难过程中,为什么要写到同舍生的穿戴呢?(2分)13这篇序文把勤学成才的道理讲得十分透彻而有说服力,对年轻人意义巨大,却不使人感到有丝毫说教的严厉。请你分析这篇赠序中的劝勉能让后生乐于接受的原因。(3分) (乙)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问题。(5分)天祥至潮阳,见弘范,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厓山,使为书招张世杰。天祥曰:“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其末有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弘范曰:“国亡

5、,丞相忠孝尽矣,能改心以事宋者事皇上,将不失为宰相也。”天祥泫然出涕曰:“国亡不能救,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弘范义之,遣使护送天祥至京师天祥临刑殊从容,谓吏卒曰:“吾事毕矣。”南向拜而死。数日,其妻欧阳氏收其尸,面如生,年四十七。(节选自宋史文天祥传)注 潮阳:地名,在广东。后文的“厓山”,也是广东的地名。弘范:即张弘范,是当时进攻广东潮阳地区的元军统帅。张世杰:南宋将领。泫然:流泪的样子。14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1分)能改心以事宋者事皇上()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16谈谈文天祥至今仍为人们敬仰的原因。(2分) (

6、二)现代文阅读(25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我心中的汤用彤先生乐黛云我第一次近距离接触汤用彤先生是在1952年全校学生毕业典礼上。当时他是校务委员会主席,我是向主席献花、献礼的学生代表。由于我们是解放后正规毕业的第一届学生,毕业典礼相当隆重,就在当年五四大游行的出发地民主广场举行。当时全体毕业生作出一个决定,离校后,每人从第一次工资中,寄出五毛钱,给新校址建一个旗杆。目的是希望北大迁到燕园时,学校的第一面五星红旗是从我们的旗杆上升起!毕业典礼上,我代表大家郑重地把旗杆模型送到了汤先生手上。如今,50余年过去,旗杆已经没有了,旗杆座上的石刻题词也已漫漶,但旗杆座却还屹立在北大西门之侧。就在这一年

7、,我进入了汤用彤先生的家,嫁给了他的长子汤一介,他1951年刚从北大哲学系毕业。毕业后我分配到北大工作,院系调整后,汤老先生夫妇也迁入了宽敞的燕南园58号。汤老先生和我婆婆都是很有涵养的人,我们相处这么多年,从来没见他俩红过脸。记得有一次早餐时,我婆婆将他平时夹馒头吃的黑芝麻粉错拿成茶叶末,他竟也毫不怀疑地吃了下去,只说了一句“今天的芝麻粉有些涩”!汤老先生说话总是慢慢地,从来不说什么重话。因此在旧北大,曾有“汤菩萨”的雅号。这是他去世多年后,学校汽车组一位老司机告诉我的,他们至今仍然怀念他的平易近人和对人的善意。汤老先生确实是一个不大计较名位的人!像他这样一个被公认为很有学问,曾经在美国与陈

8、寅恪、吴宓并称“哈佛三杰”的学者,在院系调整后竟不让他再管教学科研,而成为分管“基建”的副校长!那时,校园内很多地方都在大兴土木。在尘土飞扬的工地上,常常可以看到他缓慢的脚步和不高的身影。他自己并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好,常说事情总需要人去做,做什么都一样。可叹这样平静的日子也并不长。阶级斗争始终连绵不断。1954年,在批判胡适的会上,领导要他发言。他这个人是很讲道德的,不会按照领导意图,跟着别人讲胡适什么,但可能他内心很矛盾,也很不安。据当时和他坐在一起的,当年哲学系系主任郑昕先生告诉我们,晚餐时,他把面前的酒杯也碰翻了。他和胡适的确有一段非同寻常的友谊。当年,他从南京中央大学去北大教书是胡适推荐

9、的。胡适很看重他,临解放前夕,胡适飞台湾,把学校的事务就委托给担任文学院院长的他和秘书长郑天挺。人民日报组织批判胡适,对他的打击很大,心理压力也很大。当晚,回到家里,他就表情木然,嘴角也有些歪了。如果有些经验,我们应该当时就送他上医院,但我们都以为他是累了,休息一夜就会好起来。没想到第二天他竟昏睡不醒,医生说这是大面积脑溢血!立即送到协和医院。这以后,他手不能写,腿也不能走路,只能坐在轮椅上。但他仍然手不释卷,总在看书和思考问题。我尽可能帮他找书,听他口述,然后笔录下来。这样写成的篇章,很多收集在他的饾饤札记中。这段时间,有一件事对我影响至深。汤老先生在口述中,有一次提到诗经中的一句诗:“谁生

10、厉阶,至今为梗。”我没有读过,也不知道是哪几个字,更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他很惊讶,连说,你诗经都没通读过一遍吗?连诗经中这两句常被引用的话都不知道,还算是中文系毕业生吗?我惭愧万分,只好说我们上大学时,成天搞运动;而且我是搞现代文学的,老师没教过这个课。后来他还是耐心地给我解释,“厉阶”就是“祸端”的意思,“梗”是“灾害”的意思。这句诗出自诗经桑柔,全诗的意思是哀叹周厉王昏庸暴虐,任用非人,人民痛苦,国家将亡。这件事令我感到非常耻辱,从此我就很发奋,开始背诵诗经。那时,我已在中文系做秘书和教师,经常要开会,我就一边为会议做记录,一边在纸页边角上默写诗经。直到现在,我还保留着当时的笔记本,周边写满

11、了诗经中的诗句。我认识到作为一个中国学者,做什么学问都要有中国文化的根基,就是从汤老的教训开始的。过去早就听说汤老先生在北大开的课,有“中国佛教史”“魏晋玄学”“印度哲学史”,还有“欧洲大陆哲学”。大家都说像他这样,能够统观中、印、欧三大文化系统的学者恐怕还少有。和汤老先生告别17年后,我有幸来到了他从前求学过的哈佛大学,我把汤老先生在那里的有关资料找出来看了一遍,才发现他在哈佛研究院不仅研究梵文、佛教、西方哲学,并还对“比较”,特别是对西方理论和东方理论的比较,有特殊的兴趣。汤老先生在美国时,原是在另一所大学念书,是吴宓写信建议他转到哈佛的。他在哈佛很受著名的比较文学家白璧德的影响,他在哈佛

12、上的第一堂课就是比较文学课。吴宓和汤老先生原是老朋友,在清华大学时就非常要好,还在一起写过一本武侠小说。我对他这样一个貌似“古板”的先生也曾有过如此浪漫的情怀很觉惊奇。汤老先生回国后,就和吴宓等一起组办“学衡杂志”。现在看来,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激进派与“学衡派”的分野就在于,一方要彻底抛弃旧文化,一方认为不能割断历史。学衡派明确提出了“昌明国粹、融化新知”的主张。汤老先生那时就特别强调古今中外的文化交汇,提出要了解世界的问题在哪里,自己的问题在哪里;要了解人家的最好的东西是什么,也要了解自己最好的东西是什么;还要知道怎么才能适合各自的需要,向前发展。研究学衡派和汤老先生的学术理念,是我研究比

13、较文学的一个起点。汤老先生离开我们已近半个世纪,他的儒家风范,他的宽容温厚始终萦回于我心中,总使我想起古人所说的“即之也温”的温润的美玉。记得在医院的一个深夜,我们聊天时,他曾对我说,你知道“沉潜”二字的意思吗?沉,就是要有厚重的积淀,真正沉到最底层;潜,就是要深藏不露,安心在不为人知的底层中发展。他好像是在为我解释“沉潜”二字,但我知道他当然是针对我说的。我本来就习惯于什么都从心里涌出,没有深沉的考虑;又比较注意表面,缺乏深藏的潜质;当时我又正处于见不到底的“摘帽右派”的深渊之中,心里不免抑郁。“沉潜”二字正是汤老先生对我观察多年,经过深思熟虑之后,给我开出的一剂良方,也是他最期待于我的。汤

14、老先生的音容笑貌和这两个字一起,深深铭刻在我心上,将永远伴随我,直到生命的终结。(有删减)17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2分)(1)模型()(2)暴虐()(3)沉潜() (4)萦回()18请分析“手不释卷”一词在“这以后,他手不能写,腿也不能走路,只能坐在轮椅上。但他仍然手不释卷,总在看书和思考问题”一句中的表达效果。(3分)19作者用真挚朴素的笔调深情回忆了汤老先生对自己影响至深的诸多往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其中的四件。(4分)20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对“记得有一次早餐时,我婆婆将他平时夹馒头吃的黑芝麻粉错拿成茶叶末,他竟也毫不怀疑地吃了下去,只说了一句今天的芝麻粉有些涩”这句话进行赏析。(4分)21纵观全文,你认为汤老先生的哪些形象特点与人格魅力能让作者深深铭记,并且“直到生命的终结”呢?(4分)22文章结尾作者把汤老先生比喻成一块“温润的美玉”,有何深刻用意?(4分)23结合这篇文章谈谈你从汤用彤先生为作者提示的“沉潜”二字,得到了哪些启示。(4分)(三)名著阅读(5分)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A玄德回视其人: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B智深正使得活泛,只见墙外一个官人看见,喝采道:“端的使得好!”智深听得,收住了手看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