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语文浙江山东北京海南天津冲刺组合练汇编---组合练17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120517154 上传时间:2020-02-0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1.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高考语文浙江山东北京海南天津冲刺组合练汇编---组合练17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新高考语文浙江山东北京海南天津冲刺组合练汇编---组合练17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新高考语文浙江山东北京海南天津冲刺组合练汇编---组合练17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新高考语文浙江山东北京海南天津冲刺组合练汇编---组合练17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新高考语文浙江山东北京海南天津冲刺组合练汇编---组合练17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高考语文浙江山东北京海南天津冲刺组合练汇编---组合练17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高考语文浙江山东北京海南天津冲刺组合练汇编---组合练17Word版含解析(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高考语文浙江山东北京海南天津冲刺组合练汇编组合练17语言文字运用古诗文默写古代诗歌鉴赏传统文化经典阅读作文立意(分值:60分时间:60分钟)一、语言文字运用(20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为人民公仆(p),一定要牢记堤溃(ku)蚁孔、气泄针芒的古训,坚持从小事小节上加强修养,从一点一滴中完善自己,严以修身,正心明道,防微杜渐。B.这种朋友大概就是古人所谓的诤(zhng)友,甚至畏友了。可惜美中不足,你总觉得,他身上有一个窍没打通,因此无法豁(hu)然恍然,具备充分的现实感。C.霍金被查出罹(l)患无法治愈的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甚至被迫坐

2、上了轮椅。但他并没有因此而颓委。他有一个特殊的“爱好”,就是用轮椅轧(y)过自己讨厌的人的脚趾头。D.当下,以网络外卖订(dng)餐为代表的“互联网食品”新业态方兴未艾(y),在为人们提供了更加简洁的消费服务的同时,也给食品安全带来了新的困扰和挑战。解析B项,“诤”应读zhng。C项,“颓委”应为“颓萎”。D项,“艾”应读i,“简洁”应为“简捷”。答案A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由于腿伤,我两年没逛服装店,临近春节,腿伤好转,想逛服装店的想法竟死灰复燃。甲我想要得到一件新衣服,除了爱美,也包含另一种心理:即希望有一个与旧日子不同的新生活。人不能忍受日复一日的相同,不变化是一潭死水,是没有意义

3、的停滞。乙我曾经目睹了一场百年不遇的台风,霎时间大树小树东倒西歪,满街都是水我体验到了改变的快感,哪怕这改变是以摧毁的形式进行的。丙是的,我渴望改变,我对我的既成事实强烈不满,我渴望我的腿不再伤痛,渴望我的生活有波澜。我需要把变化的力量赋予某一天,赋予一些特殊的日子以重托。2.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由于 B.死灰复燃C.一潭死水 D.波澜解析A项,由于:介词,表示原因或理由;连词,表示原因,多与“所以、因此”等配合。句中用前者义,正确。B项,死灰复燃,比喻已经停息的事物又重新活动起来(多指坏事)。用于此处感情色彩不当。C项,一潭死水,比喻没有生气或停滞不前的沉闷局面

4、。D项,波澜,波涛,多用于比喻。正确。答案B3.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分)A.甲 B.乙 C.丙解析甲句,冒号与“即”不能连用,冒号可改为逗号。答案A4.(2018浙江绍兴市区期末)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明星大侦探凭借独特的节目内容和现代化的传播手段,以及明星的吸粉效应,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了逻辑推理并对该类节目产生了很深的兴趣。B.近期出台的“双一流”建设实施办法提出,要制定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办法,加大经费动态支持力度,建立高校及学科建设的有进有出的动态调整。C.陈世锋会得到应有的审判,刘鑫也会受到相应惩罚;但江歌母亲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都要独自

5、面对内心巨大的创伤,因为我们能清理心理的伤口,却很难让它完全愈合。D.这个被称为“浙东新商都”的小城,通过大力发展四季鲜果游、民俗游等特色农家旅游项目,使人们远离城市的喧嚣,回归宁静的田园生活,缓解了人们的生活压力。解析A项,成分残缺,在“越来越多”前加“使”。B项,搭配不当,“建立动态调整”搭配不当。D项,结构混乱,删去第二句的“通过”。答案C5.(2018浙江模拟)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朱永新先生这样说过:如果我们的孩子在10多年的教育历程中,_,_;_,_,_。相反,一个孩子在学校的成绩普普通通还没有养成阅读的兴趣和习惯一旦他们离开校园就将书永远

6、地丢弃在一边,教育一定是失败的但是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养成了终身学习和阅读的习惯一定比考高分的孩子走得更远A. B.C. D.解析首先观察横线处标点符号,根据句中分号判断,应是两种情况。所以,依据句中关联词“一旦”“但是”,初步确定和的顺序,然后由“相反”可知,在分号之前,放在分号之后。答案B6.(2018浙江绍兴柯桥区二模)想象自己是春日河边的一株柳树,写一段文字,表达对润泽、温暖的感受。要求:用第一人称的方式;运用衬托的写作方法;语言生动形象;100字左右。(6分)答:解析润泽,可通过春雨、河水、清雾、露水等来表现;温暖可通过阳光、春风来表现。也可通过周围景物的烘托来突出感受。答案(示

7、例)当温暖的阳光照耀在我冰冻一季的皮肤上时,我身上的每一颗嫩芽都欢呼雀跃,想要蹦出妈妈的怀抱,迎接这春天。而此时,梧桐树(长叶时间比杨柳树迟一点的银杏、乌桕等落叶树)叶芽还在妈妈怀里酣眠。我很高兴,我又可以享受溪水的润泽和太阳的温暖了!二、古诗文默写(6分)7.(2018浙江温州六校协作体期末联考)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1)盖均无贫,_,_。(论语)(2)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_,_,亦曷故哉?(张溥五人墓碑记)(3)_,_。于嗟鸠兮,无食桑葚!(诗经氓)(4)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_,_,岂敢盘桓,有所希冀。(李密陈情表)(5)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

8、江南老。_,_。(韦庄菩萨蛮)答案(1)和无寡安无倾(2)激昂大义蹈死不顾(3)桑之未落其叶沃若(4)过蒙拔擢宠命优渥(5)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三、古代诗歌鉴赏(16分)(一)(2018浙江温州中学期中)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89题。(8分)绵谷回寄蔡氏昆仲罗隐一年两度锦江游,前值东风后值秋。芳草有情皆碍马,好云无处不遮楼。山牵别恨和肠断,水带离声入梦流。今日因君试回首,淡烟乔木隔绵州。【注】 绵谷:绵谷在绵州东北,绵州在成都东北,锦江在成都南。蔡氏昆仲:是罗隐游锦江时认识的两兄弟。8.颔联写景历来为人所称道,唐宋诗举要云:“三、四句写景极佳,而意极沉郁,是谓神行。”请作简要分析。(4分)答:解

9、析“写景极佳”是要分析景物描写的妙处。“芳草”“有情”,“好云”“遮楼”,将草、云当作人来写,是拟人手法,明确之后分析手法的运用;“意极沉郁”是要分析情感的特点。写草、云不忍与作者分离,实写作者自己的离愁别恨之深。答案运用拟人,将人之情感赋予碧草白云。春游锦城时,连绵不尽的芳草,对自己依依不舍,似乎有意绊着马蹄,不让离去;秋游锦城时,美丽的云彩为了挽留自己,有意把楼台层层遮掩。连自然之景都尚且有不舍之情,更何况是人呢,借此强调告别锦江山水的离愁别恨,表达了对锦江景物的赞美和留恋之情,寄托了对友人的怀念。(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正话反说亦可)9.赏析尾联在全诗中的作用。(4分)答:解析“因君试回首

10、”结合标题,可明确是点明思念友人的主旨;“淡烟乔木隔绵州”是回首所见之景,以景结情。答案点明思念友人的题旨;以景作结,回头远望锦城,只见远树朦胧,云遮雾绕,用乔木高耸、淡烟迷茫的画面寄写情思,情韵悠长,余味无穷。(二)(2018浙江宁波十校联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011题。(8分)桂州腊夜戎昱坐到三更尽,归仍万里赊。雪声偏傍竹,寒梦不离家。晓角分残漏,孤灯落碎花。二年随骠骑,辛苦向天涯。【注】 赊:长、远。10.请简要分析颈联中“分”和“孤”的内涵。(4分)答:解析先结合关键词句理解整首诗的情感,“坐到三更尽”“赊(远)”“寒梦不离家”“辛苦向天涯”写出羁旅思乡之苦。再具体分析内涵:“晓

11、角”与“残漏”是两种声音,“分”写出诗人分辨清楚、彻夜不眠;“孤”写长夜独我不眠,透露周围环境的冷清、孤寂,同时更是写诗人内心的孤独。答案“分”指诗人在清晨听到号角以前,一直静听着更漏声,诗人对这两种声音变更的界限分辨得非常清楚,足见其彻夜未眠的凄苦。“孤”字既表现了客观环境的冷清,也反映了诗人主观感受上的寂寞。11.鉴赏颔联的艺术手法,请列举两点并加以解说。(4分)答:解析“雪声偏傍竹”以声音反衬环境的安静,以动衬静;“寒梦不离家”是写梦境,虚写,与前句虚实结合;颔联描绘雪声、梦境,没有直接抒情,是寓情于景。答案以动衬静。深夜雪落在竹子上的声音十分清晰,反衬环境的寂静,表现诗人的孤独。虚实结

12、合。上句实写醒时所听之境,下句虚写梦中回到家乡。寓情于景。用雪声、悲凉的梦境表现远离家乡的孤寂凄清。四、传统文化经典阅读(12分)(一)(2018浙江诸暨牌头中学期中)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13题。(6分)材料一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材料二棺三寸,足以朽体;衣衾三领,足以覆恶。以及其葬也,下毋及泉,上毋通臭,垄若参耕之亩,则止矣。死则既已葬矣,生者必无久哭,而疾而从事,人为其所能,以交相利也。此圣王之法也。【注】 疾,快速。12.概括儒家和墨家提倡的居丧方式。(2分)答:解析结合材料一“三年之丧,天下之通

13、丧也”可以得出儒家遵守礼制,为父母守孝三年以报答父母抚育之恩;从材料二的两个“足以”和一个“止矣”可得出墨家提倡节葬,由“生者必无久哭,而疾而从事”可看出墨家提倡生者不必久哀,应赶紧工作。答案儒家:遵守礼制,为父母守孝三年以报答父母抚育之恩。墨家:提倡节葬,死者既葬,生者不必久哀,而应赶紧工作。13.结合现实,简述你对儒家或墨家所倡导的居丧方式的看法。(4分)答:解析先分别阐述二者居丧方式的本质,如看到儒家“三年”形式背后的感恩,看到墨家的省却繁文缛节的实用性;然后谈看法。答案儒家认为孝乃仁之本,守孝三年并非只是一种形式,而是在内心表达对父母的感恩,也是培植仁心的过程。墨家则认为逝者已逝,生者不能因长期服丧而耽误生产劳动。墨家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