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复习之唯物论

上传人:fe****16 文档编号:120511801 上传时间:2020-02-07 格式:PPTX 页数:42 大小:3.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轮复习之唯物论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一轮复习之唯物论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一轮复习之唯物论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一轮复习之唯物论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一轮复习之唯物论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轮复习之唯物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轮复习之唯物论(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考向1 世界的物质性 对接高考 4 1 自然界的物质性 1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 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的客观实在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物质与物 质形态的关系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2 自然界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 的 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 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 组成部分 一 世界的物质性 5 2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1 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劳动创造了人和人 类社会 2 人类社会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 地理环境 人口 因素和生产方式等要素的客观性 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 性 3 世界的物质性 自然界是物质的 人类社会的产生 存在

2、 发展及其构成要 素 也具有客观的物质性 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 它是在劳动中伴随着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 世界的真正统 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自然界 的物质 性 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 和发展的 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 都是统 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总结 世界的本质是物质 人类社 会的物 质性 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人类社 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 其构成的 基本要素地理环境 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的客 观性 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自然界是物质的 人类社会的产生 存在 发展及其构成 要素 也具有客观的物质性 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 产物 因此世

3、界是物质的世界 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 它的物质性 二 物质的概念 1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 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 在 注意 客观实在是一种客观存在 客观存在不仅包括具有客观 实在性的物质现象 还包括不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精神 意识现 象 2 物质与具体物质形态的关系 哲学上的物质概念具体的物质形态 区 别 特性 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 性 除客观实在性以外 还有其 自身的个别属性 存在状态 不生不灭 永恒存在 有生有灭 暂时存在 联系 物质是对具体的物质形态的概括抽象 物质依赖于 具体的物质形态 离开具体的物质形态 就没有了 物质 不能用物质代替具体的物质形态 否则就看 不到世界的丰富多彩

4、 同样 也不能用具体的物质 形态代替物质 否则会抹杀世界的物质性 两者是 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1 物质是对具体的物质形态共性的概括 物质与具体的物质 形态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而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2 要明确哲学的物质概念与自然科学的物质概念的关系 自 然科学的物质概念只涉及自然界中的物质形态的具体特征 而 哲学上讲的物质概念则概括了世界上所有具体的物质形态的共 同特点 即客观实在性 3 物质的外延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的万事万物的总和 客 观实在是一种客观存在 客观存在不仅包括具有客观实在性的 物质现象 还包括不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精神 意识现象 考向2 意识的本质 对接高考

5、意识识是物质质世界长长期发发展的产产物 是社会实实践的产产物 是人 脑脑的机能 是客观观存在的反映 物质质是本原 意识识是派生的 物质质决定意识识 1 意识识的本质质 注意 意识本质问题要明确三个 并不意味着 意识依赖于物质 并不意味着意识是物质的被动反映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并不意味着有了人脑就一定有意识 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并不意味着意识在任何情况 下都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2 正确理解意识的本质 内容 的 客观 性 无论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 无论深刻的意识还是 肤浅的意识 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都是客观存 在通过生活和实践的环节进入人脑 并在人脑中加工改 造的结果 形式 的

6、主观 性 从意识的主观形式上看 意识是由知识 情感 意志 等各种反映形式共同组成的完整体系 从意识的主观差别上看 对于同一对象或同一客观过 程 不同的人由于社会地位 知识水平等的差异 会产 生不同的反映 从意识的主观特征上看 意识作为客观存在的主观映 象 既可能是对客观对象的近似真实的摹写 还可能是 对现实的歪曲的 虚幻的反映 3 厘清几点认知 1 分清起源 根源 来源和决定 意识的起源 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意识的根源 根源于客观存在 意识的来源 人类的社会实践 意识产生的决定性因素是 劳动 2 电脑思维不是人脑意识 3 只要是意识 无论正误 也无论是对过去 现在 未来的 认识 都是对客

7、观存在的反映 4 意识不具有直接现实性 因为意识不能直接作用于客观事 物 必须通过实践 意识的东西才会变为现实的东西 5 意识的反作用具有双重性 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促进 作用 错误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阻碍作用 6 意识的能动作用 意识的反作用 意识的反作用只是意识的能动作 用两个方面中的一个方面 但意识的反作用是意识能动作用的最突出 表现 7 正确的思想意识不是我们处理问题的出发点 而客观实际 才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根本出发点 考向3 意识的能动作用 1 意识识的能动动作用 能动性 1 人能够够能动动地认识认识 世界 人的意识识不仅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现象 而且能够够把握事物 的本质质和规规

8、律 不仅仅能够够反映当前的对对象 而且能够够追溯过过 去 推测测未来 意识识活动动具有目的性 主动创动创 造性和自觉选择觉选择 性 意识识活 动动的主动创动创 造性是人能够认识够认识 世界的重要条件 世界上只有 尚未认识认识 之物 而没有不可以认识认识 之物 2 人能够够能动动地改造世界 意识对识对 改造客观观世界具有指导导作用 正确的意识识促进进客观观 事物的发发展 错误错误 的意识识阻碍客观观事物的发发展 意识对识对 于人体生理活动动具有调节调节 和控制作用 高昂的精神 可以催人向上 使人奋进奋进 萎靡的精神 则则会使人悲观观 消沉 丧丧失斗志 2 理解意识的能动作用需注意的要点 意识的能

9、动作用 是人类特有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和活动 意识的能动作用再大 也要受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的 制约 我们在表述意识的能动作用时要注意 只有正确的意识才能 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而不可以笼统地表述成 意识促进事物 的发展 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是指意识能够指导人们通过一种物质的 东西作用于另一种物质的东西 从而引起物质具体形态的变化 创造出新的物质具体形态 不能把意识对客观世界的指导作 用理解为它能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 它必须经过 实践 这一 必不可少的中间环节 实践是意识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物质 的必经途径 注意区分 意识的反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观能动性 区 别别 内 涵 在实践活动中 意识总

10、是指挥人们使用一种物 质的东西作用于另一种 物质的东西 引起物质 具体形态的变化 人在认识世界和 改造世界过程中 具有的主动自 觉的反映 又叫自觉能 动性 是人 类特有的能 力和活动 表 现 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 物的发展 错误的意识 阻碍客观事的发展 能动的反映和能 动的反作用 想 做 精神状 态 范 围 意识的反作用 意识的能动作用 主观能动性 联联系 意识的反作用包含于意识的能动作用 是意识的能动作 用的第二方面 意识的能动作用 意识的反作用包含于 主观能动性 是主观能动性的表现 考向4 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原理 及方法论 1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 原理方法论 物质决定意识

11、意识是客观存 在的反映 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 求是 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促进 作用 错误的意识对事物发展 起阻碍作用 重视意识的作用 精神 的力量 树立正确的思 想意识 克服错误的思 想意识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和方法论 1 物质决定意识 这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 2 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人能够能动地认识和改造世界 意识 活动具有目的性 计划性 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意识对 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 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高昂的精神 可以催人向上 使人奋进 萎靡的精神 则会使人悲观

12、 消沉 丧失斗志 物质的决定作用和意识的能动作用 这是两种不同性质和地位 的作用 前者是第一位的 后者受前者的制约 两种作用不能割裂开来 更不能颠倒 否则会导致形而上学或 唯心主义错误 2 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 1 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 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 经过调查研究 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 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2 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不断解放思想 与时俱进 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用科学的理论武装 头脑 指导实践 3 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 把高 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4 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

13、意志主义 又要反对 片面强调客观条件 安于现状 因循守旧 无所作为的思想 注意 1 一切从实际出发 就是要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 历史 的统一 而不是要做到客观与主观具体的 历史的统一 前者 是唯物的 后者是唯心的 2 从实际出发 从事实出发 因为实际往往是多个事实的 有机统一 3 从实际出发中的实际 不是凝固不变的 而是要在动态 中把握 4 不能认为物质和意识不可分 前者可以脱离后者存在 后者不可以脱离前者而存在 2016年全国高考浙江卷12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浙江吉利集团对沃尔沃的成功并购具有典型意义 2002年该集 团根据世界汽车工业格局和自身条件 萌发了海外并购的念头 为实现从低端到高

14、端的跨越式发展 吉利集团选择并购沃尔 沃 为此制定了完备的方案 遵循国际商业规则 运用市场运 作方式 吉利集团于2010年8月成功完成对沃尔沃的并购 几 年来 该集团业绩稳定 快速实现了转型升级 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知识 分析吉利集团案例对国内企业 海外并购的启示 12分 答案 吉利集团的海外并购充分考虑了世界汽车工业格局和自身 条件 这启示国内企业海外并购时 要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 事求是 吉利集团通过恰当选择对象 科学制定方案 从而成功实 施并购 这启示国内企业海外并购时 要充分发挥意识在认 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的能动作用 吉利集团遵循市场规则 成功并购 实现转型升级 这启 示国内企业海外并

15、购时 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 律相结合 聿怀政治 考向5 哲学的运动概念 1 运动与物质的关系 关系理解强调误区 物质是运动的物 质 运动是物质 固有的根本属性 和存在方式 任何具体的物质形态 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 持自己的存在 世界 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 物质 侧重强 调物质 离不开 运动 离开运动谈 物质会导致 形而上学 运动是物质的运 动 物质是运动 的承担者 任何运动都有自己的 承担者或者叫载体 脱离物质载体的运动 是不存在的 侧重强 调运动 离不开 物质 离开物质谈 运动会导致 唯心主义 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 动的物质 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物质是运

16、动的承担者 脱离物质的运动是 根本不存在的 2 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区别别 运动动是指宇宙间间一切事物 现现象的变变化和过过程 运动动 是绝对绝对 的 无条件的和永恒的 静止是运动动的一种特殊状态态 它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义 一是说说事物在它发发展的一定阶阶段和一定时时期 其根 本性质质没有发发生变变化 二是说说物体相对对于某一参照物 来说说没有发发生某种运动动 或者说说物体在一定条件和范 围围没有进进行某种特殊的运动动 静止是相对对的 有条件 的和暂时暂时 的 联联系 物质质世界是绝对绝对 运动动和相对对静止的统统一 反对对 两种 错误错误 只承认认静止而否认认运动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变论 只承认认 绝对绝对 运动动而否认认相对对静止则导则导 致相对对主义义和诡辩论诡辩论 注意 全面理解相对静止 1 由于相对静止的存在 才能使各种事物区别开来 承认事 物的相对静止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 2 相对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 特殊的运动 并非绝对不 动 3 相对静止是事物处于量变状态 4 相对静止是构成事物的矛盾双方相互依存 矛盾主次方面 的地位没有发生易位 考向6 物质运动的规律 1 规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