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格参考标准提高客运专线质量

上传人:ap****ve 文档编号:120510180 上传时间:2020-02-06 格式:PPT 页数:118 大小:5.2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严格参考标准提高客运专线质量_第1页
第1页 / 共118页
严格参考标准提高客运专线质量_第2页
第2页 / 共118页
严格参考标准提高客运专线质量_第3页
第3页 / 共118页
严格参考标准提高客运专线质量_第4页
第4页 / 共118页
严格参考标准提高客运专线质量_第5页
第5页 / 共1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严格参考标准提高客运专线质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严格参考标准提高客运专线质量(1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严格标准提高客运专线质量 内容提要 1 吸取国外高铁教训 转变客专建设理念2 重视验收关键项点 严格执行验收标准3 认真解决技术问题 确保客专建设质量 一 吸取国外高铁教训转变客专建设理念 高速铁路是二十世纪交通运输的重大成果 是一个专业面极广 技术先进成熟的庞大系统工程 是人类的共同财富 各国高速铁路都是在既有铁路基础上 借鉴或借用相关技术设备和其他国家高速铁路技术标准 大力开发符合国情的技术和装备进行建设的 经验和教训都十分丰富 给我们颇多启示 从高速铁路发展中的教训说起 任何伟大的事业都必然经历极其复杂而艰难的过程 高速铁路的复杂性 高标准决定了它成功的艰辛 人们往往看重成功后的辉煌 实

2、际上 经历失败过程 充分吸取教训 达到光辉彼岸 对事业的成功和后人的启示更为宝贵 这些国家高速铁路经过四十年的发展 基础设施等各方面的技术日臻成熟 并且各国高速铁路的技术体系各成系统 不能兼容 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即十分认真对待建设中的失误并采取切实的措施予以解决 日本 1 路基填筑标准偏低 路提填料 密实度 边坡防护 工后沉降 2 桥梁 桥梁必须留有一定的发展储备和良好的耐久性 3 轨道 轨道等级偏低 韩国 评估结论是 韩国高速铁路原设计思想还停留在150 200km h的水平 特别对高速列车在300km h运行时的桥梁 路基和轨道等固定设施的动力响应没有进行充分的研究和采取相应的措施

3、 中国台湾 虽然工期延长一年 实际上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 欧日系统介面之争 维修标准作业 投资偿还计划 承包机电工程的日商与台湾高铁之间的矛盾等都还缺乏解决方案 最近媒体报导 台湾高铁经营困难 法国法国是欧洲修建高速铁路最早的国家之一 多年运营实践证明 法国高速铁路技术是成熟的 但法国TGV也在不断地总结经验 法铁在总结以上情况时对有碴轨道有如下意见 1 养护维修工作量大 造成较高的修理成本 2 道碴飞溅不仅使轨道状态难以保持 而且损伤钢轨 留下隐患 3 线路修理作业的施工慢行对运输影响较大 扰动道床的作业作业后慢行速度仅有170km h 4 道岔仍然是轨道的薄弱环节 德国德国高速铁路的轨道结构

4、以无碴轨道为主 无砟轨道是用钢筋混凝土及沥青混合料等代替石砟的轨道结构形式 无砟轨道优缺点优点整体性好减少轨道维修工作量节省维修费用线路纵横向阻力大提高无缝线路稳定性钢轨支撑均匀线路平顺性高舒适度好耐久性好服务期长 设计使用寿命60年 结构高度比有砟轨道低降低跨线处结构设计高程减轻梁上二期恒载约40 不需要远运特级道砟不出现道砟飞溅现象缺点对下部基础 路基 桥隧 的变形要求高建设期投资比有砟轨道多噪声辐射范围相对较大 无砟轨道也不全是优点 德国在2005年出版的 轨道概论 中仍然对无碴轨道的缺点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主要有 1 投资问题 无碴轨道的初期投入比有碴轨道高得多 即使施工方法得到优化 建

5、设数量增大 无碴轨道的成本系数仍为有碴轨道的1 5 2 0 2 混凝土无碴轨道为刚性承载层 当达到承载强度极限时将产生断裂 并引起轨道几何尺寸的突然变化和难以预见的恶化 3 无碴轨道的建设和维修都远未达到自动化程度 无碴轨道的质量需要高水平的养护措施提供保障 这意味着在施工工序和质量控制方面都要增加额外的费用和时间 建设期间的质量缺陷将为整个使用寿命期留下隐患 并需要花高昂的代价进行弥补 4 无碴轨道作为刚性结构 在后期运营阶段允许作少量补修 如调整轨道几何状态 不仅十分困难 而且需要花费高昂代价 5 无碴轨道不能在粘土深路堑 松软土路堤或地震区域铺设 6 无碴轨道噪声水平比有碴轨道高约5dB

6、 必须采取有效的降噪措施 7 对脱轨或其他原因导致的严重损坏还没有特别有效的措施 而且一旦发生问题 修复时间很长 8 无碴轨道改进的可能性很小 9 在路基上铺设无碴轨道时 在任何情况下都要铺设防冻层 至少70cm厚 要延长无碴轨道的寿命周期 水凝性材料层厚度几乎不能减少 路基处理深度也比有碴轨道深 10 目前大部分的经济研究没有考虑无碴轨道到了寿命周期后高昂的再建费用 德国规范规定不应铺设无砟轨道的范围1 在路基工后残余变形量大于扣件允许的运营调整量与轨道结构变形校正余量差值的4倍以上 或者不能排除该下沉量的路基上 不应铺设无砟轨道 2 在不能清楚掌握沉降危险 如地质构造活动带 矿山开采下沉区

7、等 或者可能出现不均匀隆起 如干旱地区一些路堑 的路基上 不应铺设无砟轨道 3 在地下水位高于钢轨顶面下1 5m的地段 不应铺设无砟轨道 4 在这些地段铺设 要么技术上有风险 要么经济上不合理 意大利意大利政府在日本东海道新干线获得巨大成功的影响下决定修建高速铁路 由于这段高速铁路起步较早 受当时技术条件所限 技术标准偏低 最小曲线半径3000m 线间距4 0m 直流3kV供电 速度目标值为250km h 加上高速列车的试制没有与线路建设同步进行 到通车时只能开行摆式列车 二 重视验收关键项点严格执行验收标准 2009年春节前 刘部长一行检查京沪高速铁路施工情况并给予了很高评价 精心组织 精心

8、设计 精心施工 精心管理 又好又快推进工程建设 截止2008年底 全线征地拆迁基本完成 工程建设进展顺利 质量安全有序可控 技术创新成效显著 完成建设投资552亿元 实现了首战必胜 首战全胜的目标 世界一流的运行速度世界一流的工程质量世界一流的技术装备世界一流的运输效率世界一流的运营管理 世界一流的运行速度全线持续运行时速达到350公里及以上 确保京沪间4小时左右到达 世界一流的工程质量主体工程质量 零缺陷 充分满足高速铁路对安全性 可靠性 耐久性和舒适性的要求 成为百年不朽的精品工程 世界一流的技术装备京沪高速铁路的所有技术装备都要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主要行车设备实现免维修或少维修 所有技术装

9、备实现数字化控制 信息化管理 建成数字高速铁路 世界一流的运输效率列车最短追踪间隔3分钟 大量开行大编组动车组列车 实现高速条件下的大运量 高密度运输 运输效率名列世界高速铁路前矛 世界一流的运营管理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高速铁路运营管理体制和机制 采用先进高效的管理手段实现智能化运输 做到用人少 成本低 效益好 吴邦国委员长批示 祝贺京沪铁路建设首战告捷 我要强调的还是坚持质量第一 安全第一 通过京沪高速铁路建设 全面提高我自主创新能力 为今后积累技术 管理经验 我国铁路工务工作面临的形势在运输条件和铁路建设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 铁路工务工作面临更复杂的形势和更高的要求 1 高速 重载同步发展对

10、工务工作提出了新要求重载铁路列车轴重大 对基础设施的破坏剧烈 其结构要求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可维修性 高速铁路速度密度大 要求基础设施有很高的平顺性 其结构要求具有高可靠度 修理工作量应尽量少 2 有砟 无砟轨道并存对工务工作提出了新课题我国铁路既有线的轨道基本上都是有砟轨道 在客运专线建设中 高速铁路和城际铁路以无砟轨道为主 时速200km客运专线以有砟轨道为主 工务部门既要应对有砟轨道的问题 又要解决无砟轨道的问题 3 改革 建设同时进行对工务工作提出了新挑战在新的形势下 管理模式的变化不可避免 而管理模式的变化对工务工作会必然带来巨大变化 无论是设备管理 技术管理 施工作业等各个方面都会带来

11、深刻变化 4 自主创新对工务工作提出了新任务胡锦涛总书记指出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加快技术进步是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环节 温家宝总理在十六届五中全会的报告中谈到这个问题时也强调 最重要的 是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自主创新是提升科技水平和经济竞争力的关键 也是调整产业结构 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 工务部门在观念 技术 管理等方面都面临创新的课题 5 外部环境给工务工作带来了新压力列车速度提高 意味着平顺性要求更高 货车轴重加大 意味着对基础设施破坏加剧 行车密度增加 意味着 天窗 更紧张 等都给工务工作带来了新难题 6 内在矛盾成为工务工作的新动力 为了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和运输条件的

12、要求 近年来工务部门也在发生着深刻变化 基础设施的结构 材料 工艺 技术发展迅速 各种先进 高效 大型养路机械的配备 管理思想 模式 改革的演变 信息技术渗透到生产及管理的各个环节等 对工务管理的变革不仅成为巨大的压力 同时也是促成工务管理进步的强大动力 多年来 我国铁路建设 限额设计 限期开通 现状交接 的做法违背了客观规律 在工程中遗留了大量病害 在新的铁路建设高潮中 特别是高速铁路和客运专线建设 部领导一再强调 一流的质量 对我们设备管理单位无疑是巨大的支持 我们一定要严把质量验收程序 注重关键技术问题 目前 我们已经验收了京津城际铁路 合宁 合武 石太客运专线 在如此紧张工期情况下 修

13、建标准如此之高的客运专线 成绩伟大 但从验收情况看 还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 与验收标准存在差距 2 设计存在先天不足 3 物资采购与技术工作缺乏有机结合 4 监理工作十分薄弱 5 现场记录虚假普遍 6 验收程序简化 一 客运专线验收的相关规定 为加强客运专线建设管理 2007年9月21日铁道部以铁建设 2007 183号文发布了 铁路客运专线竣工验收暂行办法 其主要内容有 1 验收目的 2 主要要求 1 铁路客运专竣工验收分为5个阶段 静态验收动态验收初步验收安全评估国家验收 2 铁路客运专线按规定进行初步验收 验收合格并经安全评估后 方可进行试运行 3 国家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正式运营 二 验

14、收中重点注意的问题 1 涉及行车安全的问题 1 精测网 桩位 系统 复测 2 型板无砟轨道滑动层的有效性 3 轨道几何状态 各类长 短波不平顺 4 钢轨焊接缺陷 5 钢轨焊缝不平顺度 6 无缝线路锁定轨温 7 道岔尖轨 心轨密贴状况 动态轨距 心轨横移 8 轨下基础关键部位的裂纹 9 基础设施沉降 沉降观测 发展趋势 观测系统 10 路基边坡处理的有效性 危石处理 11 桥上乘客安全救援及逃生通道设计和设置 12 道岔工电结合部 2 涉及结构性能的问题 1 混凝土轨下基础严重裂纹 2 道砟材质不符合标准 3 轨枕间距不均匀 4 基底处理不符合设计要求 5 基床处理不符合设计要求 级配碎石质量和

15、均匀性 6 过渡段处理 7 轨道板绝缘措施的有效性 8 线桥隧涵排水设施 9 无砟轨道结构修改后的可靠性 是否经过试验和审查 10 钢轨预防性打磨质量 3 涉及养护维修的问题 1 施工中对扣件余量已用足或更多 2 资料不全 不实 3 各部件质量 弹条 垫板等 4 道砟级配 含泥量 片针状 冲洗 5 灾害预警系统 6 桥梁维修通道及设备 4 涉及耐久性的问题 1 外加剂使用 高性能混凝土运用 2 CA砂浆质量 配合比 搅拌工艺和设备 3 轨道各部件质量和寿命 4 无砟轨道绝缘措施的寿命评价 三 验收具体内容 验收前要组织有关人员 建设 施工 监理等 学习铁道部关于验收工作的规定 根据设计文件和相

16、关规范 标准认真汇编相关资料 对照设计准备竣工文件 提供完整的施工记录和监理文件 同时 注意以下重点问题 静态验收 1 路基 2 桥梁 3 隧道 4 线路及轨道 轨道工程检查内容 1 轨道工程质量控制内业资料检查2 外业全线观感质量检查3 根据内业资料检查和外业观感质量检查结果 有选择地对轨道工程实体质量和主要功能进行抽查 轨道工程质量控制内业资料检查记录 轨道工程观感质量检查记录 轨道工程实体质量和主要功能抽查记录 A类为对行车安全 动态验收有影响的项目 如果这些项目不合格需在下阶段动态验收之前整治 B类为对结构功能或设备性能有影响的项目 如果这些项目不合格 应通过功能 性能检算和专业评估 确定整治期限和整治措施 C类为对使用耐久性和养护维修有影响的项目 如果这些项目不合格 应进行专业评估 可在试运行阶段整治 路基验收内业检查1 检查内业资料清单 审查资料是否齐全 完整 2 检查内业资料签字是否完备 3 对控制路基工程质量的以下资料进行重点检查 检查记录按表填写 路基工程质量控制资料核查记录 内业检查的重点项目如下 1 地基处理 桩身完整性 复合地基承载能力 单桩承载能力 注浆质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