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证明盐酸和的烧碱

上传人:1522****302 文档编号:120510154 上传时间:2020-02-0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1.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为了证明盐酸和的烧碱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为了证明盐酸和的烧碱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为了证明盐酸和的烧碱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为了证明盐酸和的烧碱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为了证明盐酸和的烧碱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为了证明盐酸和的烧碱》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为了证明盐酸和的烧碱(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篇第2篇第3篇第4篇第5篇更多顶部 目录 第一篇:为了证明盐酸和烧碱第二篇:11-盐酸和烧碱第三篇:盐酸、纯碱、烧碱第四篇:某同学欲证明盐酸第五篇:(盐酸)易制毒化学品合法使用证明更多相关范文 正文 第一篇:为了证明盐酸和烧碱 为了证明盐酸和烧碱 1)根据ph变化图象判断,该反应的实验过程是按照乙 乙 (填“甲”或“乙”)图进行. (2)图象上a、b、c三点表示的溶液中,表示反应物二者恰好完全反应的是b b (填“a、b或c”)点的溶液,呈现无色的是b和c b和c (填“a、b或c”)点的溶液. (3)为了证明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生成物,小明的探究过程如下: 实验过程:向装有一定量稀盐

2、酸的烧杯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振荡后再滴加硝酸银溶液. 观察现象:出现白色沉淀. 得出结论:证明生成了氯化钠. 你的评价:小明由实验现象获得的结论不正确 不正确 (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 过量的hcl和agno3反应也能产生白色沉淀 过量的hcl和agno3反应也能产生白色沉淀 .考点:中和反应及其应用.专题:实验操作型.分析: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其ph大于7,能使酚酞变红,盐酸呈酸性,其ph小于7,不能使酚酞变色,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其溶液呈中性,ph等于7,不能使酚酞变色,硝酸银溶液可以与含氯离子的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解答:解:(1)从左图象可以看出,开始时溶液的

3、ph大于7,表明溶液呈碱性,为氢氧化钠溶液,所以本实验是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故本题答案为:乙; (2)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ph为7,为图象中的b点,酚酞试液在中性和酸性溶液中为无色,b点为中性,c点表明溶液呈酸性,所以本题答案为:b,b和c; (3)硝酸银溶液可以与含氯离子的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此反应生成了白色沉淀,只能说明溶液中一定含氯离子,不能表明生成了氯化钠,所以本题答案为:不正确,过量的hcl和agno3反应也能产生白色沉淀.点评:此题考查了氢氧化钠和盐酸的中和反应,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可图象提供的信息进行,所以要求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加强基础知识的储备,以便能够灵

4、活应用. 如果盐酸与烧碱恰好完全反应了,最后一步操作中玻璃片上液体蒸干后剩余的物质是氯化钠(不考虑指示剂),它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 10*1.10*10%=1.1g naoh+hcl=nacl+h2o 4036.5 1.1gx 40/36.5=1.1g/x x=1.00g (1.00g/10%)/(1.0505g/cm3)=9.52ml 需要盐酸的体积是9.52ml 第二篇:11-盐酸和烧碱 2.1氯化氢和盐酸(第二课时) 【学前思考】 1、初中阶段学习的酸的通性有哪些?(以盐酸为例,分别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更多精彩内容请访问首页www.haowOrD.cOm) 【知识网络】 1、工

5、业制盐酸 原理:氯气在过量的氢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气体,氯化氢气体冷却后被 水吸收即得盐酸。 注:氯气有毒,用过量氢气包围氯气燃烧,使氯气充分反应,防止对 空气的污染; 制取氯气的成本较昂贵,不宜浪费。 2、盐酸 浓盐酸是无色、极易挥发的液体。工业盐酸因含杂质(fe3+)而显黄色。常用浓盐酸含hcl 37%。 盐酸是一元强酸,具有酸的通性(的性质)。 电离方程式:表示酸、碱、盐在溶液中或受热熔化时电离成自由移动离子的式子。 书写原则:a、原子个数守恒;b、阴阳离子所带的电荷总数相等。 试写出hcl、naoh的电离方程式:、 3、氯化氢 (1)物理性质 hcl是一种色气味的气体,溶于水(1:),其

6、水溶液即为盐酸,其密度比水,是一种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的具有性的无色液体。 【思考】氯化氢和盐酸有何区别? (2)hcl溶解度实验 - 1 - 实验过程:如右图所示,在圆底烧瓶中充满氯化氢气体,挤压预先吸有水的胶管,使烧杯中滴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水进入烧瓶中。 【问题1】实验现象:【问题2】为什么会产生“喷泉”现象? 【问题3】怎么才能使喷泉实验做的成功? 【小结】喷泉实验的方法主要是; 需满足的条件: 4、实验室制气体的一般方法 【回顾】实验室制备气体的一般设备:(1)发生装置 “固+固”加热型 注意事项:(1)试管口应略倾斜;(2)试管夹应夹在试管的(3)药品应于试管底部;(4)导管不宜伸入试

7、管过长 (5)实验开始时先检验装置的 (6)加热时,先预热且应用酒精灯的加热 “固+液”不加热型 注意事项: (1)启普发生器只适用于与在条件 下,制取难溶于水的气体如co2、h2 (2)简易装置则适用于固体与液体在不加热下制取气体的反应 (3)操作时应注意: a、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b、长颈漏斗插入液面以下 5、实验室制备hcl气体 反应原理:“固+液”加热型 头 滴 【思考】1、如何验证氯化氢已收集满? 2、尾气如何吸收?将装置a改成b,是否可行? 【补充】1、气体收集装置 原则:根据气体的或。 2、尾气处理装置 燃烧法。如:ch4、c2h4、c2h2、h2、co等 碱液吸收法。如:cl2、

8、h2s、co2、so2、no2、no等 水溶解法。如:hcl、nh3 6、氢氧化钠的性质 (1)俗称:、(具有极强的) (2)色固体,极易溶于水 (3)易吸水潮解,可作中性气体和碱性气体的干燥剂 (4)具有碱的通性(试举例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思考】1、氢氧化钠应如何保存? 2、若暴露在空气中,会发生何种变化? 【练习】现有无标签的mgso4、nacl、naoh和hcl四瓶无色溶液,而实验室只额外提供一瓶酚酞试液,请设计鉴别上述溶液的实验方案。 【基础训练】 1、实验室欲制取干燥、纯净的氯化氢气体,选用的试剂是() a氯化钠固体、浓硫酸b氯化钠固体、浓硫酸和碱石灰 c氯化钠溶液、浓硫酸d氯

9、化钠固体、稀硫酸和浓硫酸 2下列关于氯化氢和盐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它们都用hcl表示,两者没有区别 b氯化氢和盐酸在潮湿的空气中都形成酸雾 c氯化氢和盐酸都能导电 d氯化氢是无色气体,盐酸是无色溶液,它们都具有刺激性气味 3实验室用浓硫酸制氯化氢气体是因为浓硫酸具有() a强酸性b吸水性c脱水性d难挥发性 4、下列方法可用于制备卤化氢气体的是 () a、nacl与mno2及浓h2so4混合共热制hclb、naf与浓h2so4加热制备hf c、nabr与浓h3po4加热制备hbrd、nai与浓hno3制取hi 5关于氢氧化钠的用途错误的是() a制食盐b印染c造纸d制肥皂 6、下列关于氯

10、化氢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氯化氢是白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b氯化氢能使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c氯化氢与空气中的水蒸气会形成白烟d氯化氢极易溶于水 7下列关于硫酸的电离方程式中,错误的是() a. h2so4?2h?so42?b.h2so4?h?hso4? ch2so4?h2s?2o2d.h2so4?h2s8?o48? 8下列因素与引发hcl喷泉实验的原因无关的是() a烧杯内hcl气体的体积分数b.烧杯容积的大小 c烧杯内外气体的压强d.胶头滴管中挤出的少量水 9实验室制取下列气体时,所用发生装置相同的一组是() a氢气与氧气b氢气与氯化氢c二氧化碳与氯化氢d氢气与二氧化碳 10、下列药品中

11、可用来干燥氯化氢气体的是() a浓硫酸b固体氢氧化钠c碱石灰d无水氯化钙 11、氢氧化钠俗称;工业上利用的方法来制取,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在其溶液中,氢氧化钠全部电离,其电离方程式为:12、写出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 (1)hno3:(2)koh: (3)h2so4:(4)cu(no3)2: (5)nahso4: 13、 0.28 g氧化钙和100ml 0.2mol/l盐酸完全反应后。 (1)通过计算说明溶液的酸碱性(2)在上述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可生成沉 淀多少克? 【能力提升】 1、有h2和cl2的混合气体100 ml(s.t.p),其中一种气体体积为45 ml,剩余的

12、是另一种气体。光照使两种气体发生反应后恢复到原状况,气体体积为ml。为证明反应后气体中h2或cl2有剩余,使气体通过100 ml水,并干燥剩余的气体,恢复到标准状况。若剩余ml,证明有剩余;若有另一种气体剩余,证明的方法是。 2、下图为氯化氢气体的性质实验装置 (1)请在右图的括号内填写仪器的名称。 (2)打开弹簧夹,挤压预先盛水的胶头滴管后, 可以看到,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 是。 3在实验室里制取氯化氢气体时通常采用的反应原理是(微热条件下),制得的气体可用法收集。尾气吸收时所用的试剂名称是,理由是。4在标准状况下,将67.2 l氯气和氢气的混合气体在一定条件充分反应,将生成的氯化氢气体完全溶

13、解于水,得到浓度为40%的盐酸182.5g。试计算混合气体中氯气和氢气的质量。 5、将11.7g氯化钠跟10g 98的浓硫酸反应在微热条件下,将生成的气体用100 ml水完全吸收,问生成的盐酸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6、将a g氢气点燃与b g氯气充分反应,所得混合气体用足量的naoh溶液充分吸收,求: (1)剩余气体的质量; (2)与naoh溶液反应后得到的nacl的质量。 第三篇:盐酸、纯碱、烧碱 1、氯化氢 (1)物理性质颜色:无色 气味:刺激性气味 状态:气体 密度:比空气大 溶解性: hcl极易溶于水 (0时,v水:v hcl=1 :500在空气中扩散时形成白雾盐酸的酸雾) (2)化学性质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显红色。氯化氢是酸性气体 问题氯化氢气体溶于水为何能形成喷泉? 喷泉实验的原理:烧瓶内气体易溶于烧杯内液体,使瓶内压强骤减,与外界大气压产生 较大的压强差,就可将液体压入烧瓶内。 思考 判断下列几种气体(括号内为溶剂或反应物溶液),按以下装置,能看到喷泉的是() a、hcl(h2o)b、co2(h2o) c、hcl (汽油)d、co2(naoh) e、hcl(naoh) (3)氯化氢的制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