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法复习提纲

上传人:ali****an 文档编号:120504468 上传时间:2020-02-06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7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法复习提纲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环境法复习提纲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环境法复习提纲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环境法复习提纲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环境法复习提纲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法复习提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法复习提纲(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名词解释 1. 环境问题是指因自然变化或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破坏和环境质量变化,以及由此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的影响。2. 环境污染是指被人们利用的物质或者能量直接或间接的进入环境,导致对自然的有害影响,以至于危及人类健康,危害生命资源和生态系统,以及损害或者妨害舒适性和环境的其他合法用途的现象。3. 环境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执行的关于保护与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自然资源的法律规范的总称。4. 环境法的基本原则是指由环境法确认并体现、贯穿整个环境法体系、反映环境法的价值、基本特征及性质,对贯彻和实行环境法具有普遍指导作用的基本准则。5. 环境法律关

2、系是指环境法主体之间,在利用、保护和改善环境的活动中形成的由环境法规范所确认和跳帧过的具有权利、义务内容的社会关系。6. 环境法体系就是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保护改善环境的各种法律规范组成的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内部协调一致等所组成的完整的统一整体。7环境管理是指国家了利用行政、经济、法律、科学技术、教育等多种手段对各种影响环境的活动进行规划、调整和监督,目的在于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防治环境污染和破坏,维护生态平衡。8. 环境质量标准是指以维护一定的环境质量、保护人群健康、社会财富和促进生态良性循环为目标,规定环境中各类有害物质(或因素)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的容许含量。9环境监测方法标准是指

3、为了监测环境质量和污染物排放,规范采样、分析测试、数据处理等技术的规定。10. “三同时制度”是指一切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基础建设项目、技术改造项目、自然开发项目以及可能对环境造成损害的其他工程项目,其中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的基础设施和其他环境保护措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11许可证制度是国家为加强环境管理而采用的一种卓有成效的行政管理制度。在国外,有人把环境法分为与方法和规章法两大类,许可证制度在规章法中占有重要地位。12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经主管当局批准才能进行的一项

4、制度。13征收排污费制度是指对于向环境排放污染物或者超过国家排放标准排放污染物的排污者,按照污染物的种类、数量和浓度,根据规定征收一定的费用。14.环境民事诉讼是环境侵权的受害人为保护自身的人身和财产权益,依据民事诉讼的条件和程序向人民法院对侵权行为人提起的诉讼。15.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在法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就丧失了请求法院依诉讼程序保护其民事权益的权利。16. 无过错责任是指因污染环境给他人造成财产或人身损害的单位或个人,即使主观上没有故意或过失,也要对造成的损害承担赔偿责任。17环境行政诉讼是指环境法主体(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负有环境监管职责的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

5、侵犯其合法权益,而向人民法院提起的诉讼。18行政处罚是指由特定的国家行政机关对违反环境法规定尚不构成犯罪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给予的法律制裁。19.环境刑事责任是指行为人的故意或者过失实施了严重危害环境的行为,并造成了人身伤亡或公司财产的严重损失,已经构成犯罪要承担刑事制裁的法律责任。20大气环境标准是指国家环保部门和省级地方政府依法制定的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和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等。21. 大气污染是指大气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性的改变,从而影响大气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财产安全,以及破坏自然生态系统,造成大气质量恶化的现象. 22. 固体废物是指被丢

6、弃的固体额泥状物质,包括从废水、废气中分离出来的固体颗粒。23声环境质量标准是指由国务院环境保护部门依照法定程序对各类不同的功能区域内环境噪声最高限制所作出的规定。24.环境噪声是指在工业生产、建筑施工、交通运输和社会生活中所产生的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声音25噪声污染是指所产生的环境噪声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并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现象。26. 人类环境是指以人类为中心、为主体的外部世界,即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天然和人工改造过的各种自然因素的综合体。27. 自然资源是指存在于自然界中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可以被用来改善生产和生活状态的物质和能量。28自然资源所有权是指所有人依法

7、独占自然资源,并通过其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自然资源获得利益的一种手段。29 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是指国家采取强制手段使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单位或个人支付一定费用的一整套管理措施。30自然资源档案是对自然资源调查所获资料、成果按照一定方式进行汇集、整理、立卷归档集中保管的各种文件材料的总称。31. 矿产资源所有权是指矿产资源法律关系主体对矿产资源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32水资源是指在一定经济技术条件下可以被人类利用并能逐年恢复的淡水的总称。33.水事纠纷是指在水资源开发、管理、保护以及防洪排涝过程中因不同地区、单位或者个人之间)的利益冲突而产生的争议。34风景名胜区是指按法定的条件和程序

8、划定的、具有观赏、文化或者科学价值,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比较集中、环境优美、可供人们进行游览或者进行科学、文化活动的区域。35自然保护区是指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体或者海域,依法划定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36文化遗迹地是指具有一定科学、文化、历史、教育、观赏价值的自然或人文景物、现象及其保留或遗迹地。47国际环境合作原则一是国际社会所有的成员都应该并且有权参与保护和改善国际环境的行动;二是国际环境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国际社会成员普遍的参加和合作。二. 简答题1简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答:(1)人

9、类社会、经济的发展,不能以破坏人类生存的环境资源基础为条件。(2)满足全体人民的基本需要和给全体人民机会以满足他们要去要求较好生活的愿望,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2. 简述许可证制度的作用。(1)便于把影响环境的开发、建设、排污活动,纳入国家同意管理的轨道,使国家能够有效的进行环境管理;(2)便于主管机关针对不同情况,采取灵活的管理办法,规定具体的限制条件和特殊要求;(3)便于主管机关及时掌握各方面的情况,及时制止不当规划、开发及各种损害环境的活动,促使法律法规有效实施;(4)促进企业加强环境管理,采取无污染和少污染工艺;(5)便于群众参与环境管理。3简述危害环境的犯罪特点。答:(1)环境犯罪

10、主体已经答打破了只处罚自然人的界限;(2)破坏环境资源的犯罪客体具有复合客体的特征;(3)环境犯罪造成的后果特别严重;(4)犯罪主体进行犯罪行为时存在故意或过失的主观心理状态。4简述环境民事诉讼的特点答:(1)起诉资格的放宽;(2)举证责任的转移;(3)因果关系推定原则;(4)诉讼时效一般3年。5简述国家对环境管理的历史发展的四个阶段。答:(1)第一阶段,早期限制时期;(2)第二阶段,治理时期;(3)第三阶段,综合防治时期;(4制定发展与环境的总体战略,全面调整人类与环境的关系。6简述环境民事责任的免责条件。答:(1)不可抗力;(2)是受害人自身引起的;(3)是由第三者的故意或过失引起的。7.

11、 简述环境法的基本原则。答:(1)环境保护同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相协调的原则;(2)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3)开发这养护,污染者治理的原则;(4公众参与原则。8简述行政处分的程序。答:首先,对被处分人所犯错误的事实逆行调查核实,取得证据;其次,要经过一定的会议讨论,并允许受处分人进行申辩,处分结论允许其签注意见,包括异议和保留意见,处分决定要经上级主管部门批注后生效,受处分人对处分不服,可以申请复核、进行申诉和在申诉。9简述水资源开发利用者在保护水资源方面的义务。答:(1)节约用水的义务;(2)防止生态破坏义务;(3)进行工程建设时遵守规划和申请批准义务;(4)不损害公益和他人合法权益义务

12、;(5)申请取水许可和缴纳水资源费义务。10简述我国土地管理法保护耕地的主要措施。答:(1)实行耕地占用补偿制度;(2)实行耕地总量不减少措施;(3)实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4)节约使用土地,禁止闲置荒芜耕地;(5)鼓励合理开发未开发的土地;(6)鼓励土地管理,提高耕地质量。11.简述我国自然资源使用权的取得方式。(1)确认取得;(2)授予取得; (3)转让取得; (4)开发利用取得。12. 简述我国法律关于资源税减征免征的相关规定。答:(1)开采原油过程中用于加热、修井的原油,免税;(2)纳税人开采或者生产应税产品过程中,因意外事故或自然灾害等原因遭受重大损失的,由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人民政府

13、酌情决定减税或者免税;(3)国务院规定的其他减税免税项目。13简述我国环境行政处罚的种类。答:共有五种:警告;罚款;责令停止生产或者使用;责令重新安装使用;责令停业、关闭。14简述我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的适用范围。答:适用范围包括中华让人民共和国内水、领海、毗连区、专属技能攻击去、大陆架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15简述我国防治交通噪声污染相关制度。(1)机动车辆排放标准制度;(2)特种车辆控制;(3)声响信号控制;(4)航空器控制;(5)交通噪声控制16.简述专项规划的环境影响报告书的主要内容。答:(1)实施该规则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的分析、预测和评价;(2)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

14、策和措施;(3)环境影响评价的结论。17. 简述我国的大气污染限期治理制度。答:按照大气污染防治法的规定,实行限期治理的对象有两类:一类是对造成大气严重污染的企事业单位实行限期治理,而不考虑其向大气排放的污染物是否超标。另一类是对设立在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划定的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文物保护单位附近地区和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内的并且在大气污染防治法实施前排污单位已经建成的设施,如果其污染物的排放超过国家或地方规定排放标准的,则无论其是否造成大气严重都要实行限期治理。18简述我国水法规定的禁止性行为的规定。(1)禁止在饮用水源保护区内设置排污口;(2)禁止在江河、湖泊、水库、运

15、河、渠道内弃置、堆放阻碍行洪的物体和种植阻碍行洪的林木及高干作物;(3)禁止在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妨碍河道行洪的建筑物、构筑物以及从事影响河势稳定、危害河岸堤防安全和其他妨碍河道行洪的活动;(4)禁止围湖造地;(5)禁止围垦河道。19简述环境标准的法律意义。答:(1)环境质量标准是确认环境示是否已经被污染的根据;(2)污染物排放标准是确认其排污行为是否合法的根据;(3)环保基础标准和环保方法标准是环境纠纷中确认各方所出示的证据是否是合法证据的根据。20简述环境噪声的特点。答:(1)它是在工业生产、建筑施工、交通运输和社会生活中所发生的振动造成的,具有无形性和多发性;(2)它具有影响范围上的局限性、分散性和暂时性,不会停留于环境中积累第致害于环境要素和人类;(3)它具有危害性及其威海的不易评估性。21简述我国环境立法的指导原则。答:环境立法的指导原则主要包括:尊重和体现生态规律的原则;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原则;突出和利用环境经济学方法的原则。22. 简述三个主要的陆地生物资源养护公约的名称。(1)国际重要湿地保护公约;(2)世界遗产公约;(3)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