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高速公路建设与我国桥隧技术发展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20498747 上传时间:2020-02-06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32.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区高速公路建设与我国桥隧技术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山区高速公路建设与我国桥隧技术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山区高速公路建设与我国桥隧技术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山区高速公路建设与我国桥隧技术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山区高速公路建设与我国桥隧技术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区高速公路建设与我国桥隧技术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区高速公路建设与我国桥隧技术发展(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业.专注.邓文中、蒋树屏:山区高速公路建设与我国桥梁隧道技术的发展2009年09月04日15:23我来说两句 字号:大 中 小 来源:人民网主持人:今天访谈的题目是山区高速公路建设与我国桥梁隧道技术的发展。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到邓文中博士,他是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名誉会员,清华、同济等八所大学的名誉教授,结构工程师。参与设计或施工的大桥遍布全球。主持人:蒋树屏博士是隧道工程方面的专家,交通部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公路学会隧道工程分会理事长,重庆市首批学术技术带头人。长期从事公路隧道的科研、设计和技术开发。主持人:两位都是我们业界的重量级专家,非常欢迎你们的到

2、来。主持人:今年中国科协年会在重庆召开,第19分会场的主题是“山区高速路建设”。去过重庆的人可能都会有这样的感受,重庆的路高低起伏,应该是典型的山地城市,蒋院长在重庆工作,可能对此了解更深刻。我们想请问两位专家,重庆算不算典型的山区?以重庆为例,重庆高速公路建设的主要技术特点和面临的挑战是什么?是不是需要大量采用桥梁和隧道?蒋树屏:首先感谢中国科协网的邀请。正如大家所知道的,重庆是一座典型的山地城市,与平原城市不太一样。重庆的国土面积是8.24万平方公里,到处都是山,地貌组合差异大。重庆地处四川盆地东南边缘,东边临近大巴山,南部临近武陵山区,海拔高度最高是2800米,长江的水平面在重庆地区是7

3、3米,高差非常大。特别是在渝中半岛那个地方,对我们的交通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蒋树屏:主城区的西边有缙云山,中部有中梁山,东部有铜锣山和南山,这些大大小小的山脉把重庆的主城区切割成几大块,出行非常不方便。同时重庆还是一座江城,长江干流由西往东流经重庆的总长度是679公里,长江总长是6380公里,约占了11%,流域面积比较长。再加上汇集了嘉陵江、乌江、大宁河等支流,把重庆切割成几大块。蒋树屏:大家知道重庆有渝中半岛、江北、南岸这些地名,这些地名都跟河流都有关系。过去古人讲“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我认为主要指的就是今天的巴渝大地。蒋树屏:说到高速公路,5年前重庆的高速公路总里程仅有580多公里,经过这

4、五年,在重庆市委、市政府的努力推进、上下共同努力下,到现在我们已经有1050公里的公路,基本形成“一环七射”高速公路网,打通了与周边省的5个通道,为2010年实现总里程2000公里重庆高速公路网的目标,实现“两环八射”奠定了一个很好的基础。蒋树屏:重庆,正如刚才介绍的,是山多的区域。因此我们高速公路建设的技术特点大概可以归纳成几句话:路线狭窄、边坡陡峭、桥基高升、隧道密集、桥隧组合、结构复杂。由于西部山区地质灾害频繁,地形比较复杂,生态比较脆弱,国家山区公路主要技术政策可以归纳成以下几点:蒋树屏:首先,要搞好设计之前的地勘和施工当中的地质调查,为设计和施工提供一个好的基础条件。同时我们要地质选

5、线、地貌选线、生态选线相结合来确定我们的路线走向方案,满足水土保持有关的政策要求,避免破坏自然生态环境。蒋树屏:同时我们要针对山区高速公路地理和地形的自然环境条件,要研究符合山区公路的技术政策、技术标准和规范。我们还要针对山区的一些桥梁大量的开展防灾减灾技术的研究,提高其桥梁减灾抗灾的能力。同时还要加强对隧道断裂、断层软弱夹层、地下融水的研究,提出治理措施。蒋树屏:重庆有很多的急弯,长大坡、大纵坡,还有一些交叉口,要做到这些地段的安全,加强对这些地段安全的研究,确保这些地段的安全。重庆和其他一些省份的山区公路,有些路段有雾、冰雪这些自然情况,因此我们应对这种充满雾、冰雪的地段进行安全方面的研究

6、。确保在运营期间这些地段安全行车。蒋树屏:通过以上这些技术对策,使得山区高速公路做到更安全、更快捷、更环保、更节约的目的。这些都是我们面临的技术对策,在这些对策当中我们尤其要提高当中的桥梁与隧道的技术,这是我们面临的挑战。主持人:谢谢蒋院长。邓院士怎么看这个问题。邓文中:重庆当然是一个山城,我们要建的高速公路或者其他公路都是一样,根据重庆情况一定要增加很多隧道和桥梁。还有重庆的建设不一定跟平原的建设一样,假如重庆做一个很大的立交桥,大部分的山就要被砍掉了,山地有山地的要求,我们公司跟蒋院长的机构一起为重庆市政府特别做了一个山地公路规范,跟北京、广州做的肯定也所不同,根据当地情况节省一点地、节省

7、一点造价,在国内其他山地的省份是也会采用的一个办法。主持人:重庆的公路和城市道路,到处都是立交桥高架桥还有隧道,看起来城市交通系统尤其是桥梁系统非常发达。我们想请问专家,您觉得重庆现在的高速公路、桥梁与隧道的建设如何?是否已经比较完善了?或者说还有多少发展空间?邓文中:在重庆土生土长的蒋院长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一定比我高明得多。主持人:您太谦虚了。邓文中:我就追加一句话,在我看来,重庆现在的交通网还是不够。尤其是对将来发展还不能充分满足要求。在重庆,交通公路网跟其他交通还有很多发展的余地。蒋树屏:正如邓院士所说,重庆的高速公路的发展空间还很大。我们重庆现在正在施工的高速公路900公里,国家在重庆境

8、内的高速公路网建设已经全面拉开序幕,为今后实现更长远的目标打好坚实的基础。但是我个人觉得,为了贯彻党中央、胡总书记提出的“314”指示,把重庆建成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和交通枢纽中心,重庆的高速公路建设任务还很重,还没有真正意义地实现长江上游交通枢纽中心的总体目标。蒋树屏:说起隧道,大家都去过边远的山区,比如说石柱县的黄水森林公园,那是一个避暑的好地方。过去去那里要翻山越岭,现在在石柱前面有一个山是方斗山,有一座隧道叫做方斗山隧道,7600米,前不久已经投入使用。蒋树屏:我们去武隆国家地质公园,都要绕行涪陵,路途比较遥远,路况不是太好。现在从南川水江那个地方过去,已经打通了白云隧道,即将投入使用。

9、这些隧道的建成使我们的出行更加方便。在陕西有一座叫秦岭的山脉,是长江领域、黄河领域水系的分水岭。过去都是绕山而下,绕山而上,最近秦岭终南山这一世界最长的高速公路隧道已经投入使用,18公里长(单洞长度),净缩短山路62公里,产生了极大的社会经济效益。蒋树屏:隧道的作用是巨大的,过去20多年间我们修建高速公路都是占用了地形条件相对比较好的走廊,都是先修比较好的地方。今后,随着国家土地政策越来越紧,我们修建高速公路更加向山区里面延伸,路线走廊越来越狭窄,因此隧道的作用越来越大。我想隧道的数量也越来越多。蒋树屏:这样一个趋势是显而易见的。到2008年我们国家的公路隧道已经达到了5246座,3000多公

10、里,已经形成世界上一个隧道大国。我们发展的空间任重道远。主持人:我们一般理解“高速公路”、“高速路”,首先想到的都是陆路,就是高速公路。不过,重庆这样的山区建设高速公路,专家在前面也提到有很多困难,成本可能也会比较高,不过重庆靠水,是不是选取水陆或者空运比架设高速路的成本更低、更适合重庆呢?请二位讲一讲高速公路的建设对重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蒋树屏:要建成长江上游交通枢纽中心,我们需要构建公路、铁路、水运、航空以及轨道这几种交通运输综合体系,才能实现长江上游经济交通枢纽中心。这几种交通运输方式相互依赖、相互补充,必须协调发展,不是顾此失彼的关系。据国家发改委关于全社会客货运输总量的分析报告资料来

11、看,在全社会货运总量当中,公路的运量占其中的73%,水运占其中的12%,在客运总量当中,公路的运量是占到92%,水运占1.06%,非常小。可见,公路运输是在综合运输体系当中占了大头,它的作用和贡献是巨大的。这一情况不光是中国,在国际上,公路运输占整个全社会运输总量的比例也比较高,都是这样一个情况。蒋树屏:比较水运,高速公路首先是快捷,同时比较便利,能实现门户对门户,直接相交通的作用。基本上是不需要中转的。因此说,高速公路可以满足我们现代社会快节奏的基本要求,同时高速公路与一般公路、农村公路相连接,形成了犹如人体动脉、静脉、毛细血管一样,在大地上四通八达的网络,给老百姓的出行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很

12、好的活力。蒋树屏:对重庆这样一个内陆城市来说,我认为公路仍然是综合运输体系当中的排头兵,是主要的环节,是重庆市社会经济腾飞的必要条件,是畅通重庆的主要力量。我想高速公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邓文中:我很同意蒋院长的分析。不过我觉得,高速公路的性能跟水陆交通、铁路交通、航空交通是不同的。不管你怎么发展其他几种交通,公路还是需要的。最好的一个交通系统就是把不同的交通形式连接起来,公路是唯一可以把这些点连起来的交通系统。因为航空、水陆、铁路都受到大自然跟人为的限制,只能达到每一个点,不能够形成一条线,公路可以随时出去,随时进来。不管其他交通系统怎样发达,公路发展一定会需要的,没有其他办法。唯

13、有公路可以做到四通八达。主持人:相当于网络的节点。下面有一个问题请问邓院士,您是桥梁工程方面的专家,在世界各地都有您设计的作品,业界称为“邓氏桥梁永不日落”,在您的作品中最得意或者最满意的是哪一个?邓文中:这也是我常常遇到的问题,我觉得这些桥都是我的孩子一样,不能说哪个好,哪个坏。我做了一百多个桥,有些比较好看,有些比较苗条,有些比较稳固,有些比较受工程师的欢迎,有些比较受当地居民的欢迎,但是很难讲哪个最好,哪个没有那么好。唯一的不同就是设计桥梁都是根据当地的环境和人文、地理来设计,所以每个桥都不同,几乎没有相同的两个桥。比如在重庆,菜园坝大桥是很苗条的桥,因为重庆是山城,重庆很秀气,所以在重

14、庆做一个桥,一定要做得苗条,才能够相配。就像一个女孩子,把很清新的衣服给她,穿起来才好看。再比如说石板坡桥因为要求新桥和旧桥相配,我们想办法把钢和混凝土组合结构做成世界最大跨度的桥,大家觉得不太可能的事情我们做出来了。现在天津的塘沽桥说一定要成为地标建筑,也是满足要求。旧金山新的海湾大桥也是新的悬索桥的桥型,打破了从前大家对悬索桥的观念。但是每个桥都不同,一定要说哪个桥最好的话我讲不出来。主持人:据我们了解,您在重庆设计的几座大桥,尤其是菜园坝大桥,创造了好几个世界第一。下一步设计的大桥会在哪儿呢?邓文中:现在在重庆做两江桥也是和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联合做的,从南岸到渝中,从南边到北边是一个隧道

15、,从北边渝中再过嘉陵江到北岸,两个桥基本上是连接起来的。主持人:下一步要做这样一个大桥?邓文中:现在已经开始设计了,初步设计基本完成了。今年年底会开工。主持人:非常值得我们期待。蒋树屏:两座大桥把渝中半岛夹在中间,邓院士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主持人:一个非常大的工程。我们还有一个问题问邓院士,您曾经讲过桥梁艺术是一门艺术,现在造桥的基本原则是安全、实用、经济和美观,当然安全排在第一位,这是毋庸置疑的。但后三项如何平衡和把握,是不是应该因地制宜,桥梁和其他建筑设计是否要和城市整体设计规划结合起来,当几方面产生矛盾的时候如何选择和处理?刚才提到重庆应该是苗条的,跟城市整体规划有关系吗?邓文中:桥梁是城市的一部分,桥梁工程师设计的时候不能只看桥,要配合城市,配合周边的环境。一个桥一定要安全、实用、经济、美观。安全是不能妥协的,一个桥不安全就不能用了。实用基本上也不应该妥协,但是有时候也有一点点变化,比如说做一个四车道的桥不能做成三车道的,假如不能那么宽的话,3.5还是3.75米的三车道之间还是有一个妥协。但是美观和经济之间会有一个冲突,常常会有妥协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之下,要看两个事情,第一,不管怎样,我们工程师应该把这个桥做的好看。所谓做的好看有时候不一定要花钱,好比你们做衣服一样,一个好看的衣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