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考点十三诗歌鉴赏定稿

上传人:ap****ve 文档编号:120494644 上传时间:2020-02-06 格式:PPT 页数:65 大小:18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频考点十三诗歌鉴赏定稿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高频考点十三诗歌鉴赏定稿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高频考点十三诗歌鉴赏定稿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高频考点十三诗歌鉴赏定稿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高频考点十三诗歌鉴赏定稿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频考点十三诗歌鉴赏定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频考点十三诗歌鉴赏定稿(6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频考点十三 诗歌鉴赏 二 野泊对月有感 周莘 可怜江月乱中明 应识逋逃 病客情 斗柄阑干洞庭野 角声凄断岳阳城 酒添客泪愁仍溅 浪卷归心暗自惊 欲问行朝 旧消息 眼中盗贼尚纵横 注 本诗约作于北宋灭亡 南宋初建之际 逋 逃 此处意为逃避战乱 行朝 指朝廷迁移不定 8 诗的颔联是怎样描写 野泊 所见之景的 请 简要分析 5分 9 诗的最后两联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请 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6分 高频考点十三 诗歌鉴赏 二 野泊对月有感 周莘 可怜江月乱中明 应识逋逃 病客情 斗柄阑干洞庭野 角声凄断岳阳城 酒添客泪愁仍溅 浪卷归心暗自惊 欲问行朝 旧消息 眼中盗贼尚纵横 这首诗颇有杜甫的气骨

2、思想感情的沉郁和表现手 法的沉着含蓄是形成杜甫气骨的主要因素 南北宋 交替之际的一些爱国诗人在创作上多学老杜 这首 诗亦为其一 尤其是杜甫的 登楼 宿府 登岳阳楼 等名篇与之有着不可分割的源流关系 高频考点十三 诗歌鉴赏 二 野泊对月有感 周莘 可怜江月乱中明 应识逋逃 病客情 斗柄阑干洞庭野 角声凄断岳阳城 酒添客泪愁仍溅 浪卷归心暗自惊 欲问行朝 旧消息 眼中盗贼尚纵横 第一句 诗人在描写江月时 就用了一个 乱 字 此乱即是时局之乱 也是诗人心情之乱 然后又 用戍角声来表达自己对战争的厌倦 再用 酒添客 泪 说明诗人想借酒浇愁 却愁更愁 最后 诗人 本想打听朝廷近况 但得到的却是 群盗尚纵

3、横 这些 无不让诗人 愁心 凝重 意对即可 高频考点十三 诗歌鉴赏 二 野泊对月有感 周莘 可怜江月乱中明 应识逋逃 病客情 斗柄阑干洞庭野 角声凄断岳阳城 酒添客泪愁仍溅 浪卷归心暗自惊 欲问行朝 旧消息 眼中盗贼尚纵横 诗的第一句实际照应了题目 江月 点明了 野泊对月 第二句 逋逃 言漂泊无家点足 野泊 二字 第六句 浪卷 再扣 野泊 二字 高频考点十三 诗歌鉴赏 二 野泊对月有感 周莘 可怜江月乱中明 应识逋逃 病客情 斗柄阑干洞庭野 角声凄断岳阳城 酒添客泪愁仍溅 浪卷归心暗自惊 欲问行朝 旧消息 眼中盗贼尚纵横 颔联和 宿府 的颔联极其相似 永夜角声悲自 语 中天月色好谁看 一写天容

4、 一写角声 气 象开阔 思绪深沉 景中有情 万古奇警 两联都 是以顿挫的句法 吞吐的语气 描绘出一个彻夜不 眠人的形象 并将其融入诗中 恰切地表现了沉郁 悲抑的复杂心情 蕴含着对国事的深沉忧患 高频考点十三 诗歌鉴赏 二 野泊对月有感 周莘 可怜江月乱中明 应识逋逃 病客情 斗柄阑干洞庭野 角声凄断岳阳城 酒添客泪愁仍溅 浪卷归心暗自惊 欲问行朝 旧消息 眼中盗贼尚纵横 酒添客泪 写出了诗人身在客中 不 由伤感落泪 想要借酒浇愁 依旧愁心 难抑 1分 归心 则透露了诗人的 思归之情 高频考点十三 诗歌鉴赏 二 野泊对月有感 周莘 可怜江月乱中明 应识逋逃 病客情 斗柄阑干洞庭野 角声凄断岳阳城

5、 酒添客泪愁仍溅 浪卷归心暗自惊 欲问行朝 旧消息 眼中盗贼尚纵横 尾联则暗用 登楼 的颈联 北极朝庭 终不改 西山寇盗莫相侵 和 登岳阳 楼 尾联 戎马关山北 凭轩涕泗流 把兵荒马乱的景写足 把忧愤难堪之 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高频考点十三 诗歌鉴赏 二 野泊对月有感 周莘 可怜江月乱中明 应识逋逃 病客情 斗柄阑干洞庭野 角声凄断岳阳城 酒添客泪愁仍溅 浪卷归心暗自惊 欲问行朝 旧消息 眼中盗贼尚纵横 1 此诗标题为 野泊对月有感 结合全诗 说说诗人之 感 是什么 1 在江中飘荡暂泊的诗人 听到凄切的角声 联想到为躲避战乱 不但自己逃难在外 连朝廷都 居无定所 可是眼下侵略者仍然猖獗 让诗人对

6、眼 前感到困苦 对未来感到迷茫 高频考点十三 诗歌鉴赏 二 野泊对月有感 周莘 可怜江月乱中明 应识逋逃 病客情 斗柄阑干洞庭野 角声凄断岳阳城 酒添客泪愁仍溅 浪卷归心暗自惊 欲问行朝 旧消息 眼中盗贼尚纵横 2 请分析诗人在诗中是怎样渲染自己的 愁 心的 2 第一句 诗人在描写江月时 就用了一个 乱 字 此乱即是时局之乱 也是诗人心情之乱 然后又用戍角声来表达自己对战争的厌倦 再用 酒添客泪 说明诗人想借酒浇愁 却愁更愁 最后 诗人本想打听朝廷近况 但得到的却是 群盗尚 纵横 这些 无不让诗人 愁心 凝重 野泊对月有感 周莘 可怜江月乱中明 应识逋逃 病客情 斗柄阑干洞庭野 角声凄断岳阳城

7、 酒添客泪愁仍溅 浪卷归心暗自惊 欲问行朝 旧消息 眼中盗贼尚纵横 8 诗的颔联是怎样描写 野泊 所见之景的 请 简要分析 5分 8 动静结合 或视听结合 2分 前一句 写静景 视觉 诗人立于洞庭荒野 仰望天空北 斗横斜 1分 后一句写动景 听觉 耳畔 传来岳阳城凄凉的角声 暗指兵荒马乱 1分 动静结合 渲染了空茫凄凉的意境 1分 野泊对月有感 周莘 可怜江月乱中明 应识逋逃 病客情 斗柄阑干洞庭野 角声凄断岳阳城 酒添客泪愁仍溅 浪卷归心暗自惊 欲问行朝 旧消息 眼中盗贼尚纵横 9 诗的最后两联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请 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6分 9 漂泊思归之情 1分 酒添客泪 写出了 诗

8、人身在客中 不由伤感落泪 想要借酒浇愁 依 旧愁心难抑 1分 归心 则透露了诗人的思 归之情 1分 忧国伤时之情 1分 欲问 行朝旧消息 一句表现了诗人对朝廷的关切 1 分 眼中盗贼尚纵横 一句则勾勒了遍地兵荒马 乱的景象 1分 客夜 唐代 杜甫 客睡何曾著 秋天不肯明 卷帘残月影 高枕远江 声 计拙无衣食 途穷仗友生 老妻书数纸 应悉 未归情 注释 这句即 古诗十九首 愁多知 夜长 意 仿佛老天爷故意和人过不去似的 所以说 不肯 这两句是写不寐时所 见所闻 残月 将要落的月亮 因夜深 故 见月残 高枕句 仇氏引洪仲注云 高枕 对人帘 谓江声高于枕上 此以实字作活字 用 按洪注据上句 入 字

9、将形容词 高 也看作动饲 甚是 高字属江声 不属 枕 不能理解为 高枕无忧 的高枕 客夜 唐代 杜甫 客睡何曾著 秋天不肯明 卷帘残月影 高 枕远江声 计拙无衣食 途穷仗友生 老妻 书数纸 应悉未归情 但说是 江声高于枕上 却仍费解 萧涤 非以为 江声本来自远方 但枕上卧而听之 一似高高出于头上 故日 高枕 因夜 静 故闻远江之声亦高 这两句是不寐的心事 仗友生 靠朋友 杜甫本很愁苦 妻子又来信催归 所以益 发睡不着了 应悉未归情 是说应当了解我 迟迟未归的苦衷 即五 六二句所说的 客夜 唐代 杜甫 客睡何曾著 秋天不肯明 卷帘残月影 高 枕远江声 计拙无衣食 途穷仗友生 老妻 书数纸 应悉未

10、归情 1 明末清初文学批评家金圣叹评赞此诗前 四句 并无一苦字 而其苦无限 请结合 诗歌内容具体分析 1 诗歌前四字无一苦字 却形象地写出 了诗人客居他乡彻夜难眠的愁苦情状 前 四句写诗人流落他乡 长夜难眠的凄苦 三四句以景写情 望残月 听江声 写景真 切 写情至苦 客夜 唐代 杜甫 客睡何曾著 秋天不肯明 卷帘残月影 高 枕远江声 计拙无衣食 途穷仗友生 老妻 书数纸 应悉未归情 2 诗歌后四句蕴含什么样的感情 请 简要分析 2 后四句蕴含多重复杂感情 诗人 衣食无着 流浪靠友的痛苦之情 老 妻对诗人的牵挂及诗人对妻子的思念之 情 客夜 唐代 杜甫 客睡何曾著 秋天不肯明 卷帘残月影 高枕远

11、江声 计 拙无衣食 途穷仗友生 老妻书数纸 应悉未归情 1 有人认为 卷帘残月影 的 残 字用得精 妙传神 请分析其妙处 3分 2 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诗人形象 4分 残 残缺 卷起窗帘 夜深时分看到一轮残月 感觉自己就像这残月一样形单影只 这个字形象 地表达了诗人在寂静的深夜独自客居他乡不能入睡 的孤寂相思之情 本诗刻画了一个漂泊在外的穷苦 1分 和孤寂 1分 的主人公形象 从颈联诗人无衣无食 要 靠朋友救济才能度日 可以看出他生活窘迫 1 分 从尾联诗人妻子常年不在身边 只能靠书信互 诉衷肠可以看出他不能和家人团聚的孤寂 客 怀 何应龙 客怀处处不宜秋 秋到梧桐动客愁 想得故人无字到 雁声远

12、过夕阳楼 注 何应龙 字子翔 杭州钱塘 今浙江杭州 人 曾任知汉州 嘉泰进士 此诗是诗人被遗四 川时所作 是客地清寒生活的写照 梧桐 表意 物象 常与 雨 连用 以示清苦 故人 亲人 故人 不宜秋 不适合秋天 故人 亲人 无字 倒 毫无信息 翻译 旅客无论走到哪里都是不适宜秋天的 因 为秋天到了 梧桐落叶让旅客更加愁苦 想念故人却 没有书信到来 鸿雁声声 远在夕阳所在处的楼外 客 怀 何应龙 客怀处处不宜秋 秋到梧桐动客愁 想得故人无字到 雁声远过夕阳楼 首句 客怀处处不宜秋 漂泊不定 天涯羁旅的情怀是脆弱的 常常经不起 一片秋叶的飘落 处处 虽有到处之 意 却又深刻地道出了游子极易悲秋的 情

13、怀 不宜秋 是惆怅之语 之所以 不宜秋 是因为 秋到梧桐动客愁 秋风时至 梧叶翻飞 秋雨梧桐的 萧瑟景象触动了游子的悲秋 客 怀 何应龙 客怀处处不宜秋 秋到梧桐动客愁 想得故人无字到 雁声远过夕阳楼 梧桐更兼细雨 秋雨梧桐叶落时 的凄 苦场面 怎不令人备感寂寞 空虚 无聊和 无奈 在孤单寂寞的秋日里 能有亲人的一 言半语 或许也宽慰孤独的灵魂 然而却又 故人无字到 无字到 便更加重了孤 独 无疑是愁上加愁了 客 怀 何应龙 客怀处处不宜秋 秋到梧桐动客愁 想得故人无字到 雁声远过夕阳楼 这与杜甫 亲朋无一字 老病有孤舟 有相 近之处 雁声远过夕阳楼 那一声声雁叫 徒增诗人的失望 只那一声声雁

14、叫 也早 让人心欲碎了 远 字极妙 诗人盼 字 到来 雁却远远地过 颇有无情之叹 此 刻我们似乎看到了诗人目送鸿雁消失在夕阳 的光里时的失望和颓然默坐的神情 客 怀 何应龙 客怀处处不宜秋 秋到梧桐动客愁 想得故人无字到 雁声远过夕阳楼 诗人并不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来写 因秋而来的悲愁 而是缓缓写来 轻轻 落笔 让愁思如 密雨斜侵 欲罢不 能 以现愁思之深 本诗抒发了异乡客怀念家乡 怀念 亲人的情怀 客 怀 何应龙 客怀处处不宜秋 秋到梧桐动客愁 想得故人无字到 雁声远过夕阳楼 1 诗歌最后一句是如何写景的 答 运用了视听结合 动静结合的手法 写了 声 和 夕阳 夕阳下的楼景为 视觉 雁声为听觉

15、 夕阳下的楼为静 雁声 为动 大雁已飞过洒满夕阳的高楼渐渐远去 唯有即将消失的雁声在耳畔回响 描写了 一幅辽远却又寂寥的图景 表达了漂泊天 涯的孤客思乡怀人的愁苦心情 客 怀 何应龙 客怀处处不宜秋 秋到梧桐动客愁 想得故人无字到 雁声远过夕阳楼 2 全诗的诗眼是哪个字 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 愁 字 诗歌的内容情感句句围绕 愁 字展开 首句写了诗人客居他乡 处处秋景引 发游子的悲秋情怀 第二句写梧桐落叶的景象触 动了异乡客寂寞 孤独的悲秋情思 第三句写诗 人急盼见到亲人朋友的片言只语 结果却 无字到 杳无音讯 便是更添了苦 最后一句写传书 的鸿雁飞去 消失在洒满夕阳的高楼之外 只余雁 声回荡

16、耳际 更是愁上添愁 除夜宿石头驿 戴叔伦 旅馆谁相问 寒灯独可亲 一年将尽夜 万里未归人 寥落悲前事 支离笑此身 愁颜与衰鬓 明日又逢春 注 此诗作于诗人晚年任抚州 今属江西 刺史 时期 参考译文 在这寂寞的旅店中有谁来看望慰问 只有一盏冷清的孤灯与人相伴相亲 今夜是一年中 的最后一个夜晚 我还在万里之外作客飘零未能回 转家门 回首前尘竟是一事无成 令人感到悲凉伤 心 孤独的我只有苦笑与酸辛 愁苦使我容颜变老 白发爬满双鬓 在一片叹息声中又迎来了一个新 春 除夜宿石头驿 戴叔伦 旅馆谁相问 寒灯独可亲 一年将尽夜 万里未归人 寥落悲前事 支离笑此身 愁颜与衰鬓 明日又逢春 8 诗的前四句刻画了一个怎样的形象 请简 要说明 5分 答 刻画出一位羁旅思乡者形象 除夕之夜 诗人远离故乡 滞留驿舍 无人问候 只有寒灯为伴 孤独凄凉 除夜宿石头驿 戴叔伦 旅馆谁相问 寒灯独可亲 一年将尽夜 万里未归人 寥落悲前事 支离笑此身 愁颜与衰鬓 明日又逢春 9 结尾 明日又逢春 一句有何作用 请简要分 析 6分 答 内容上 表达对宦海艰险 羁旅漂泊 年渐 退暮的无尽感慨 2分 结构上 点明题目或 呼应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