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防高空坠落预控措施及应急处理预案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20494206 上传时间:2020-02-06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1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8—防高空坠落预控措施及应急处理预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18—防高空坠落预控措施及应急处理预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18—防高空坠落预控措施及应急处理预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18—防高空坠落预控措施及应急处理预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18—防高空坠落预控措施及应急处理预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8—防高空坠落预控措施及应急处理预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8—防高空坠落预控措施及应急处理预案(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范文范例 值得参考防高处坠落事故应急预案编 制: 审 核: 批 准: 日 期: 年 月 日防高空坠落事故应急预案一、 编制目的为高效、有序地处理本工程项目高处坠落伤亡突发事件,避免或最大程度地减轻高处坠落人身伤亡造成的损失,在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后正确指导应急救援工作,能够快速组织人员抢救伤员,保障员工生命和企业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保证我标段各项施工生产的任务的顺利完成。二、 编制原则1、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2、坚持确保人员安全优先,减少财产损失优先的原则。3、坚持群防群控,专职部门与群众相结合的原则。4、坚持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快速反应,协同应对的应急处置原

2、则。三、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2、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83号)3、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4、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5、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6、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7、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8、国家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9、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 国发201023号)10、北京市建筑施工现场安全标准化手册11、本工程设计图纸。四、 适用范围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地铁16号线工程土建施工06合同段项目经理部所属施工现场,项目办公区、生活区及其

3、他相关设施范围。五、应急目标项目部所属西北旺车站、区间风井、盾构区间施工工地,避免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必须加强监控管理。一旦发生高坠伤害事故,首先对受伤人员进行立即抢救,尽可能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对所有职工进行预防高处坠落的技术知识教育,使他们熟悉操作时必须使用的工具和防护用具,同时,在技术上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要以预防坠落事故为目标,注重防范,加强日常安全检查,确保高空作业人员的安全。六、 工程概况北京地铁16号线工程土建施工06合同段包括一站二区间,西北旺站、永丰南站西北旺站区间(以下简称永西区间)、西北旺站西马区间风井(不含)(以下简称西西区间),即右K11+181.300至

4、右K14+314.600。其中,西北旺站为地下岛式车站,双层三跨框架结构,总长246.6m,标准段宽21.1m;车站顶板覆土范围3.74.7m,底板埋深18.65m;车站主体采用明挖法施工,A出入口采用明、暗挖结合施工,其余附属结构均采用明挖法施工。车站南端设盾构始发井,北端设盾构接收井。永丰南站西北旺站区间起讫里程为右K11+181.300右K13+046.798,区间总长为1865.5m,本段区间采用盾构法施工。西北旺站西马区间风井(不含)起讫里程为右K13+292.800右K14+314.6,长约1021.8m(双线延米),本段区间采用盾构法施工。七、应急救援小组组织机构及职责1、指挥部

5、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 长: 马文科副组长: 雷 声组 员:仇志龙 王 涛 陈安民 井红光 周成全 乔 磊王 蓓 徐新权 吴 斌 李双全 廖大全 闫 浩救援总指挥:项目经理救援副指挥:副经理救援副指挥:总工西北旺车站工区区间风井工区永西区间盾构工区西马区间盾构工区安 质 部工 程 部物 设 部财 务 部计划合同部办 公 室后勤部门当地医疗机构 2、指挥部应急救援组织机构框图3、项目部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成员及组织机构各部门职责项目经理:在项目部应急救援工作中全面负责,为应急救援总指挥。项目部总工:在应急救援工作中提供总体技术支持,负责组织制订应急救援方案并指导和监督实施运行。项目部副经理:负责现场组织

6、、指挥应急救援工作,为救援现场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的总调度;组织应急救援技术方案的具体实施。工程部长(施工技术部):负责组织本部门人员制订应急救援技术方案和负责现场指导、监督方案的实施运行。安质部长(安质部):负责组织本部门人员参与应急救援技术方案的编制并现场指导实施;为应急救援工作提供安全技术指导及保障工作。负责在事故发生后保护现场。财务部长(财务部):负责确保提供应急救援工作顺利进行的资金支持。物设部长(物设部):负责保证本部门对应急救援过程中所需物资、设备的供给、配备、维护和提供使用。办公室主任(办公室):负责组织本部门人员在应急救援过程中做好内、外联络和沟通。后勤部门负责人(保卫部门)

7、:负责维持应急救援工作的秩序,参与人员疏散和警戒,为应急救援提供安全保障。计划合同部长(计划合同部):负责在事故发生后协助保护现场,对在事故救援过程中确需变动的,应积极做好现场记录(照片、录像或绘制草图等)。各工区施工队:由各施工队队长负责,负责直接参与或配合地方专业抢险队伍参与抢险救援。八、重要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8.1高处坠落事故多发的原因各级管理者和每个职工的安全生产岗位责任不明确。对广大职工进行预防高处坠落事故发生的知识教育不够,职工不熟悉高处作业的操作方法,不熟悉高处作业时必须使用的工具和防护用具。没有坚持对从事高处作业的职工进行健康检查,致使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癫痫病、精神病、严重

8、贫血病的人员从事高处作业。防护措施不落实,如未按要求设置护栏、立网、铺满架板、盖好洞口,未按规程规定架设安全平网。个人防护用品使用差,未按规定给作业人员发放合格的安全带、安全帽,有的职工未按规定正确使用或根本不使用安全带、安全帽等必备的防护用品。职工素质低,施工作业人员大多数是临时工、农民工,文化程度多为初中以下,大部分工人未经专业培训考试合格,项目部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专业技术素质低,安全意识差,违章冒险蛮干现象相当普遍。8.2危险性分析和事件类型8.2.1可能发生高处坠落地点、区域危险性分析(1)洞口坠落(预留口、通道口、楼梯口、电梯口等)。(2)脚手架上、高大模板高处作业坠落。(3)悬空

9、高处作业坠落。(4)活动板房等临建房屋轻型屋面坠落。(5)拆除作业中发生的坠落。(6)登高过程中坠落。(7)梯子上作业坠落。(8)屋面作业坠落。(9)起重设备作业坠落。(10)基坑、竖井临边坠落。(11)其他高处作业坠落(设备上、构架上、以及其他各种物体上坠落等)。8.2.2高处坠落伤亡事故类型高处坠落伤亡事故分为高处坠落伤害和高处坠落死亡两种。8.3高处坠落伤亡事故的危害程度发生高处坠落后,可引起人员轻伤、重伤,甚至人身死亡事故。8.4事前可能出现的征兆(1)在高处作业时,下方没有架设安全护网。(2)高处作业人员没有持证上岗。(3)作业人员精神状态不佳、疲劳作业。(4)脚手架未挂警示牌。(5

10、)平台不牢固、有空洞。(6)级大风露天作业。(7)高处设备检修平台不完善(8)安全带不定期检查。九、高处坠落事故预控措施9.1高处作业基本要求各工区作业中涉及到的所有高处作业的安全技术措施必须列入本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并经工程部、安质部等主管部门审批后方可施工。高处作业必须逐级进行安全技术教育及交底,对各种用于高处作业的设施和设备,在投入使用前,必须经检查确定完好后才能使用。搭设高处作业安全设施的人员,如架子工、井字架工等,必须经专门培训机构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并应定期进行体格检查。遇大风、雨雪等恶劣天气不得进行露天攀登与悬空高处作业。用于高处作业的防护设施,不得擅自拆除,确因作业需要

11、临时拆除必须经指挥部施工负责人同意,并采取相应可靠的措施,作业后应立即恢复。高处作业的防护门设施在搭拆过程时应相应设置警戒区派人监护,严禁上、下同时拆除,高处作业必须系挂安全带。高处作业人员的衣着要灵便,但决不可赤膊裸身,脚下要穿软底防滑鞋,决不能穿拖鞋、硬底鞋和带钉易滑的靴鞋。高处作业中所用的物料应堆放平稳,不可置放在临边、洞口附近或妨碍通行和装卸,对于有坠落可能的物料、工具,都应一律先行撤除或加以固定。施工过程中若发现高处作业的安全设施有缺陷或隐患,必须及时解决,危及人身安全时,必须停止作业。高处作业安全设施的主要受力杆件,力学计算按一般结构力学公式,强度及刚度计算不考虑塑性影响,构造上应

12、符合现行的相应规范要求。9.1.1临边高处作业的安全防护措施设置防护栏杆:对于高度高于2米的基坑周边,未安装防护栏杆或临边防护的基坑、下料料台与挑平台周边,分层施工的导洞口和洞口等都必须设置防护栏杆。要求:防护栏杆高度不低于1.2米,上、下横杆间隔0.6米;栏杆立柱间隔不应大于2米。架设安全网:对高度超过2米(包括2米)的高处作业,必须架设立网全封闭,本项目车站基坑防护网采用菱形钢丝防护网,其他防护立网采用密目式安全网。通道口、竖井出入口、基坑马道设置安全门或活动防护栏杆。各种垂直运输接料平台,在平台口应设置高度不低于1.2米的安全门或活动防护栏杆,且用密目式安全网封闭。9.1.2洞口高处作业

13、安全措施边长为2550cm的洞口,用坚实、防止挪动移木板盖,并标识清楚。边长为50150cm的洞口,四周设防护栏杆,用密目式安全网围档,必要时也可在底部横杆下沿设置严密固定的高度不低于200mm的踢脚板。洞口边长大于150mm,除应根据条设置防护外,同时洞口下张设安全网。电梯井的防护。应设置固定栅门,栅门的高度为175cm,门栅网格的间距不应大于15cm。同时电梯井内应每隔两两层设一道安全网。9.2临边与洞口作业的安全防护9.2.1对临边高处安全规定1)车站主体结构施工尚未安装栏杆或栏板的站台、站厅层、设备夹层临边作业、预留洞口、料台与挑平台周边,都必须设置防护栏杆。2)分层施工的楼梯口和梯段

14、边,必须安装临时护栏。顶层楼梯口随工程结构进度安装正式防护栏杆。3)竖井井架和脚手架等与建筑物通道的两侧边,必须设防护栏杆。地面通道上部应装设安全防护棚。4)各种垂直运输接料平台,除两侧设防护栏杆外,平台口还应设置安全门或活动防护栏杆。9.2.2洞口作业安全规定进行洞口(区间风井小导洞、盾构)作业以及在因工程和工序需要而产生的,使人与物有坠落危险或危及人身安全的其他洞口进行高处作业时,必须按下列规定设置防护设施。1)板与墙的洞口,必须设置牢固的盖板、防护栏杆、安全网或其他防坠落的防护措施。2)下料口必须设防护栏杆或固定栅门,电梯井内应每隔两层并最多隔10m设一道安全网。3)地下连续墙、区间降水、钻孔桩、注浆作业等桩孔上口、杯形、条形基础上口,未填土的坑槽以及人孔、天窗等处,均应按洞口防护设置稳固的盖件。4)施工现场通道附边的各类洞口与坑槽等处,除设置防护设施与安全标志外,夜间还应设红灯示警。9.3攀登高处作业的安全防护措施使用梯子攀登作业时,梯脚底部应坚实,不得垫高使用,并采取加包扎、钉胶皮、锚固等防滑措施。梯子的种类和形式不同,其安全防护措施也不同。立梯:工作角度以7080为宜,梯子上端应固定使用,踏板上下间距30cm为宜,不得有缺档。折梯:上部夹角以3545为宜,铰链须牢固,并有可靠的拉撑措施。固定式直爬梯:应用金属材料制成,梯宽不应大于50c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