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油压注塑喷涂印刷不良与改善对策

上传人:ap****ve 文档编号:120493748 上传时间:2020-02-06 格式:PPT 页数:54 大小:46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见油压注塑喷涂印刷不良与改善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常见油压注塑喷涂印刷不良与改善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常见油压注塑喷涂印刷不良与改善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常见油压注塑喷涂印刷不良与改善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常见油压注塑喷涂印刷不良与改善对策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常见油压注塑喷涂印刷不良与改善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见油压注塑喷涂印刷不良与改善对策(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QC各工序培训教材制程管制课 备料现场不良产生原因及改善方法 一 硬度偏差 E造成原因 a 硅胶原料因批次不同而相应变化 即相同原料不同批次硬度会不同 b 未按标准配方比例进行原料配比作业引起硬度偏差 E改善方法 a IQC检验每批材料的硬度后 及时提供给备料现场或QC进行首件检验 以便备料配比作业 b 要求操作人员熟读标准卡再作业 QC监督标准卡执行情况并不时抽测硬度状况 以便及早发现不良 二 污点 污迹 E造成原因 a 过片胶纸脏污染到胶料 b 色膏未研磨到要求规范内 色粉中有色点 c 机台挡板有异色未擦洗干净 E改善方法 a 上下班前彻底进行 5S 并做好产品与材料的防护工作 b 监督色

2、膏研磨作业并要求操作员自检 如色粉受污染须清除干净或更换色粉 减少产品受污染机会 c 要求操作人员每不同颜色操作须将机台彻底擦干净方可再作业 三 料重偏差 E造成原因 a 过片时卷料力度把握不当造成时厚时薄 另机台尺寸不规则 b 裁料不均匀造成轻重不一 E改善方法 a 过机台尺寸应按标准设定 卷料力度要适中 保持厚薄一致 b 必须按标准尺寸进行裁料 QC监督操作做到每片每包称重 四 色差 E造成原因 a 色膏用量太多或太少 或者加错色膏 b 代用色膏 或者更改色膏种类造成着色偏差 E改善方法 a 严格按标准卡经天平称重添加色膏用量 各类色膏必须分类并标识摆放 以免粗心大意用错色膏QC不时检查产

3、品状况 b 色膏严禁代用 如特殊情况需代用必须首检OK后方可 更改色膏种类需相关人员确认并首检后再使用 五 油压麻木 气迹 发软 体现在油压后 E造成原因 a 硫化剂 架桥剂 添加量过多或过少 过多引起麻木 过少则引起气迹等不良 b 操作员粗心大意用错架桥剂 或更换型号时末能及时发觉 E改善方法 a QC监督架桥剂量添加操作 务必按标准用量经天平称重作业 并确保天平的精确性 b 架桥剂不可混放 应分类按规定摆放防止粗心用错督导员工认真操作 操作失误追究相关责任以增强其责任感 油压现场不良产生原因及改善方法 一 黑粒倾斜 跑黑粒1 造成原因 a 操作不当造成 在操作中黑粒没有完全地压入黑粒洞里

4、造成黑粒倾斜 b 机台排气行程太长 造成模具张开 黑粒易斜 c 黑粒厚薄相差太大 例0 7mm的黑粒有达0 9mm以上的 或黑粒不规则造成 d 模具本身设计和操作等原因 合页变形 黑粒洞太浅 太深或太大 e 生产中原料上有喷离型剂造成 f 原料生产条件不合理 没有将下在黑粒洞中的黑粒全部盖住 g 模垫使用时间久 退座进有粘上加热板造成 2 解决方法a 置具下完黑粒后 用辅助用具 压板 将黑粒全部压入黑粒洞内 b 调小排气行程 避免模具张开 在真空机台也可采用缩短抽气时间 或不排气生产 c 如发现黑粒本身不规则造成 可上报领班对黑粒进行更换 d 模具本身合页变形 或螺丝松动 可通知模管技术人员

5、对模具进行维修 更换合页 e 在原料上喷离型剂 如造成黑粒斜 应停止在原料上喷离型剂 上报组长解决 f 原料生产条件不合理造成 应上报组长或技术员解决 将原料过片过薄 能将黑粒洞中的黑粒全部盖住 g 如发现模垫粘机台加热板现象 应上报组长对模垫重新制作 二 双黑粒1 造成原因a 使用真空置具时 铜嘴上吸有两个黑粒 生产下一模后造成 b 生产中由于其他因素造成某KEY缺料 黑粒仍留在黑粒洞中 无清除继续生产下一模时造成 c 由于温度不够或硫时不足 导致黑粒没有同胶料粘合 黑粒仍留在黑粒洞中 继续生产下一模时造成 2 解决方法a 真空置具吸完黑粒后 应将置具上板轻压几次 并检查在一个铜嘴上是否有两

6、个黑粒 b 发现某一KEY缺料或黑粒没有同胶料粘合 黑粒仍留在黑粒洞中 应清除后 方可生产下一模 c 黑粒洞深在1 2mm 1 7mm的 可用厚度1mm的黑粒生产 三 黑粒破裂1 造成原因a 置具盘变形造成下黑粒时用力太大使黑粒破裂 b 由于模具设计要求 黑粒洞口较为锋利 油压工作用压板压黑粒时因方法不正确而将黑粒压破 c 黑粒本身破或缺角 2 解决方法a 如黑粒盘变形 在下黑粒时用力不可太重 以黑粒下至黑粒洞不破为原则 并上报组长解决 视订单情况 重新制作黑粒盘 b 由于黑粒洞口较为锋利 在下黑粒时 用力不可太大 可重复多压几次 使黑粒完全下入黑粒洞中 如无法全部压进黑粒洞 需使用压板时 应

7、根据黑粒斜出的反方向轻压 使黑粒完全下入黑粒洞 c 由于黑粒本身原因造成 应上报组长解决 进行黑粒更换 四 黑粒脱落1 造成原因a 硫化时间不足或温度太低或太高造成 b 原料因促进剂用量放置不足或原料存放太久 c 机台的压力在加压后会自动下降造成 油压称之为 掉磅 d 油压员工在原料上喷太多或太浓的离型剂而造成 e 黑粒太脏乱 表层粘有异物而造成 f 黑粒下完后 黑粒表面比黑洞表面高出而造成 g 由于原料过片偏厚 原料和黑粒距离较大而造成 2 解决方法a 依照标准卡硫化时间 温度仍造成黑粒脱落 应先延长时间生产并上报组长或技术员解决 b 由于原料问题或放置时间超过五天 应上报组长对原料退回备料

8、重新回炼 c 出现 掉磅 现象 立即通知组长开工作单 由维修进行维修 d 原料上喷的离型剂 必须由油压仓库统一配制 并在组长的指导下使用 不可出现私自配制 使用现象 e 应保持黑粒干净 如出现异物 应使用油压仓库的专用筛对黑粒进行清理干净 f 如发现黑粒厚度比黑粒洞深度大 应上报组长对黑粒进行更改 使黑粒厚度比黑粒洞深度小 g 由于原料同黑粒距离较大造成 应上报组长或技术员 对原料厚度进行更改使过片薄些 或更改为二片原料 以缩短黑粒洞同原料的距离 五 无黑粒1 造成原因 油压员工人为造成 没有看清楚黑粒是否下在黑粒洞里就操作下一道工序 2 解决方法 a 将模具清洗干净 以能看清黑粒是否全部下在

9、黑粒洞里 b 黑粒置具上必须全部要吸有黑粒 如有个别堵塞 应上报领班联络维修 六 补黑粒1 造成原因 a 黑粒洞因生产时间太长造成黑粒洞肮脏 使黑粒表面上有一层薄膜状的原料附在黑粒上面 b 黑粒脏或毛边不熟 碎料掉在黑粒中 附在黑粒表面 硫化成型后造成补黑粒 c 原料上喷离型剂而使产品产生补黑粒现象 d 黑粒偏小成型后造成补黑粒 2 解决方法 a 发现黑粒洞脏 应及时用针清理干净 或对模具进行清洗 b 黑粒脏应到仓库取专用 筛子 对黑粒进行清理干净 下黑粒前必须把黑粒洞吹干净 避免毛边 碎料遗留在黑粒洞中 c 因喷离型剂造成 应停止使用并上报组长解决 d 可将黑粒厚度加厚或将黑粒稍加大 如原0

10、 7mm 4mm可改为1mm 4mm或0 7mm 4 05mm 七 产品气迹 不熟1 造成原因 a 温度不够 造成硫化不足而产生气迹 b 加硫时间不足 c 新工人或操作不够熟练 模具在外太久造成模温不够 d 排气行程太短 造成模内空气跑不出来 e 原料问题 促进剂不够或原料放置太久而造成 f 排料方式不正确 排料时盖住了其中的KEY造成空气排不出去而产生气迹 g 真空机台真空抽气压力不够而产生气迹 h 真空机台 四个弹簧高度太低 生产时上模压住原料 失去真空抽气作用 2 解决方法a 提高温度 但必须注意产品的麻木 b 延长硫化时间 但须顾及生产效率 c 努力提高操作水平 加快操作速度 d 调大

11、排气行程 但须注意麻木或黑粒倾斜 e 规定必须旧料生产完方可生产新料 若发现无按此规定者将给予罚款 若是原料问题 可退料解决 f 若发现有盖住KEYTOP 应采用叠料或在料中间割一缺口 以利排气 g 上报领班 联络维修解决 h 弹簧高度应视模具定位销而定 一般上模同下模距离在1mm 1 3mm之间 八 产品的麻木产品的麻木问题是油压中最危险的不良 若麻木而未发觉出货后 客户将100 退货 故要求油压工须特别注意 杜绝麻木现象 1 造成原因 a 温度太高 在下班或休息时无将机台压力退下 造成模具升温加热 再生产时没有将模温吹低而直接生产造成麻木 b 排气行程次数太多或太长造成麻木 或者是排气动作

12、太慢 c 在操作中 放料速度太慢 造成原料在半熟状态下加硫成型而造成 d 排料方法不正确 造成弹性高低不一 弹性高而造成感觉不好而产生麻木的感觉 e 原料问题 促进剂用量不当 或原料放置太久造成原料的流动性差 f 模具设计不当 造成产品感觉很差而有麻木的感觉 g 变通机台问题 进出模或排气动作迟缓 h 真空机台抽气时间太久而造成产品麻木 2 解决方法 a 不允许私自调整加硫温度 在下班或休息时应将机台压力退下 生产第一模应将模具吹到标准温度后才生产 避免温度太高造成麻木 此点望十分注意 b 不允许私自调整排气行程 原则上要求组长级以上干部或技术人员才有权调整温度 时间及排气行程 私自调整者将给

13、予处罚 c 加快操作速度 缩短排料和进模时间 d 注意弹性的控制 认真操作 严格按照组长或技术员的规定操作 e 彻底执行原料先进先出 应生产旧料完了后 才可生产新料 f 发现机台问题 应及时上报组长开单维修 g 缩短真空抽气时间 避免同组机台同进进模现象 九 产品肮脏 针孔 污迹等不良1 产生原因 a 原料本身肮脏而产生污迹 针孔等不良 b 油压工用肮手拿原料 或因环境不洁造成 c 原料在放上料板后 无放进料盒里 造成空气中的灰尘 污点附在料上而产生污迹 针孔等不良 d 料上喷洗洁清也会造成针孔不良 2 解决方法 a 油压员工在生产中若发现原料上有污点 要挖起后才能生产 如有发现原料本身污迹超

14、过接收标准应上报领班联络退料 b 油压工要随时保持自己手的干净和周围环境的整洁 c 原料要随时放进原料盒内 d 杜绝在印刷品上喷洗洁精 KT模决不允许私自喷洗洁精 应在组长或技术员的指导下方可使用 十 其它不良如产品KEYTOP倾斜 溢料 缺料 破等不良以黑点 白点和黄点等不良 十一 KT倾斜1 造成原因 a 操作不当造成 KT放进模腔后没有压平而造成 b 模具设计问题造成KT易斜 2 解决方法 a 下KT时用力多压几次KT盘 使KT完全地压入模腔 b 如个别没压入 应用专用KT棒再压一次 c 在KT放入后 在KT上放料盖住 可避免KT倾斜 d 在QC的确认下 可将KT加硫后再生产 十二 溢料

15、1 造成原因 a 操作不当 在排料时没有认真照所要求的排料方式排料 造成溢料 b 备料在裁料时 尺寸及规格无按要求 重量不符 裁料长短不一 原料大小头等都可造成溢料 c 因生产条件不当造成溢料 2 解决方法 a 在生产中严格按照标准卡排料图 料要排整齐 准确 b 发现原料没有按标准裁出 就上报领班联络退料 投诉备料改善 c 如生产条件原因造成溢料 应上报领班或技术员解决 十三 缺料1 造成原因 a 机台压力不够 原料扩散不好造成缺料 b 温度太高造成缺料 c 重量不准确 原料硬度太高产生缺料 d 原料放置太久 无按照先生产旧料再生产新料的规定 e 原料本身生产条件重量不够 2 解决方法 a 调

16、整压力 但原则上300T不可超过200kg cm2 200T不可超过190kg cm2 150T不可超过170kg cm2 100T不可超过160kg cm2 b 但需注意弹性 若机台问题 需进行维修 c 降低温度 保证在正常的温度下生产 d 上报领班 联络退料 投诉备料改善 e 原料须按先进先出规定 f 上报领班或技术员更改原料重量或硬度 十四 破1 造成原因 a 操作中不小心将产品拉破 b 原料太脆 定位孔太多遗留在模具上而无清理仍继续生产 c 粘公模产品无及时喷离型剂开模造成破 d 硬度太高或原料配方造成 2 解决方法 a 操作中应小心脱模 b 附在定位孔上的硅胶粒子清理干净后才可进行第一模生产 c 粘公模产品母模要定时喷离型剂或改母模生产 d 上报组长 在客户允许范围内对硬度进行调低或更改原料配方 十五 黑点 白点 黄点之不良1 造成原因 因原料中色膏不散造成 油压环境不干净 原料暴露空气中 造成原料上有黑点 2 解决方法 上报领班 退料投诉备料解决 彻底保持工作环境的整洁 原料要随时放进原料盒里 十六 弹性不良1 造成原因 模具上机台后无固定在机台的正中央 造成压力不平均 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