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为明学校高中语文必修四:5赤壁怀古教师版 学案 .doc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120493501 上传时间:2020-03-0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5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武汉为明学校高中语文必修四:5赤壁怀古教师版 学案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湖北省武汉为明学校高中语文必修四:5赤壁怀古教师版 学案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湖北省武汉为明学校高中语文必修四:5赤壁怀古教师版 学案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湖北省武汉为明学校高中语文必修四:5赤壁怀古教师版 学案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武汉为明学校高中语文必修四:5赤壁怀古教师版 学案 .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为明学校学生课堂导学提纲(语文学科)编号: 2017年9月18日 编制人:课题:5念奴娇-赤壁怀古导学提纲1班级: 姓名: 小组: 评价: 【学习目标】1. 了解苏轼的生平,了解词的写作背景。2抓住本词的主要意象,用准确的词语概括意境。3正确理解“人生如梦”的含义,感受词人壮志难酬的心怀。【重点难点】1.抓住本词的主要意象,用准确的词语概括意境。2.正确理解“人生如梦”的含义,感受词人壮志难酬的心怀。【导学流程】知识链接1、 苏轼(10371101), 字子瞻, 号东坡居士, 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嘉佑二年(1057年)进士,北宋杰出的文学家、书画家。苏轼是北宋文坛领袖,在文学方面多有建树,是

2、“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曾巩、三苏)之一,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三苏”。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歌: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2、 背景: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苏轼因“乌台诗案”被捕入狱。出狱后,责授黄州团练副使。此职位实为虚职,因此为排遣政治上的失意,他游历访古,泛舟赤壁,先后写下了前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1、 基础感知1. 通过学生齐读、小组合作朗读,初步感知诗词内容2. 分上下片朗读,找出主要的意象和全词的词眼。2、 深入学习1. 在上片中,作者

3、写了哪些意象,勾画了几幅什么样的画面?意象:大江 故垒 赤壁 乱石 惊涛 雄奇壮阔 气势磅礴大江淘浪图 乱石惊涛图2. 本词的过片是哪一句?在内容和结构上分别起到怎样的作用?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在内容上起到从写景转向抒情的作用,结构上承上启下3. 在下片中,作者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周郎,这样写有什么作用?3周瑜:年轻得意、英俊潇洒、从容闲雅、指挥若定、足智多谋。作用:对比。由周瑜自然联想到作者自己, 抒发了对英雄业绩的仰慕之情,引发了自己未能建功立业的感伤,东坡时年47岁,两鬓斑白,非但无所建树,反而被贬至黄州,不免感慨万分,悲从中来,怀古思今,对比强烈。3、 迁移运用如何理解“人生如梦,一尊

4、还酹江月”?是积极还是消极?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这是苏轼对人生的无限感慨,有大彻大悟、超脱尘俗的味道。苏轼在前赤壁赋里说:“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里说:“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也许苏轼在想:人生真的犹如一场空梦,辉煌像周瑜那样是一生,郁闷像我苏轼一样也是一生,在滚滚不息的长江面前,在圆缺循环的月亮面前,一切的失意潦倒,迫害挫折,郁闷愁苦又算得了什么呢?“大江东去,浪涛尽千古风流人物”,放得下,才能拿得起,看得开,才能出得来,因此,苏轼才会情不自禁倒一杯酒祭奠江水和月亮。这就是苏轼的生存智慧,这就是苏轼的达观态度,这也就是苏轼的诗意人生。不能改变环境,那就改变心情,这难道算是消极吗?这其实告诉我们一个朴实的生活道理,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当你遇到人生苦难时,抱怨无济于事,伤感徒增烦恼,所以要学会自我解脱和心灵释放。问题记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