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分项汇编(第01期)专题14 诗歌鉴赏(含解析).doc

上传人:ha****o 文档编号:120492119 上传时间:2020-03-04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4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分项汇编(第01期)专题14 诗歌鉴赏(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16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分项汇编(第01期)专题14 诗歌鉴赏(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16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分项汇编(第01期)专题14 诗歌鉴赏(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2016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分项汇编(第01期)专题14 诗歌鉴赏(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2016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分项汇编(第01期)专题14 诗歌鉴赏(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6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分项汇编(第01期)专题14 诗歌鉴赏(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分项汇编(第01期)专题14 诗歌鉴赏(含解析).doc(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14 诗歌鉴赏一、(16届江苏省江阴市暨阳中学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渡湘江(4分)唐杜审言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注杜审言:杜甫的祖父,仕途失意,当时被贬去僻远的峰州,渡湘江写于此时。10、诗歌第二句的写法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分析。(2分)11、诗歌三、四句以人的“南窜”和水的“北流”来表达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答案】10、(2分)运用了反衬(以乐写哀、借景抒情,移情于物等)(1分),诗人用花鸟这些使人欢娱的事物反衬远去边疆的哀愁(意思分析对即可)(1分)。11、(2分)表达诗人远离京师的悲哀心境(1分),对自己仕途遭遇的不平与忧郁(1分)。【

2、解析】10、考点: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11、试题分析:本题要结合注释的内容,了解作者的身世和作品写作的背景,再根据诗句中“悲”“愁“怜”等词来体会作者的情感。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二、(16届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西片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送魏二(唐)王昌龄(4分)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10、阅读上面的一首诗,回答问题。(1)结合诗歌说说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2)说说第二句中的“凉”字好在哪里?请简要分析。(2分)【答案】(1)(2分)诗人虚构了一个典型的旅夜孤寂的场景

3、,表现对朋友的留恋,用猿猴的哀啼表现诗人的惆怅别情。(2)(2分)“凉”不仅写出了秋风秋雨中身体上感受到的寒冷,更写出了此时因朋友分离而倍感凄凉的内心感受。【解析】试题分析:第一题,根据根据诗的题目了解其诗为送别诗,抓住诗中“忆君”“愁听”两词从表达作者对朋友的情感这方面来理解作答。第二题,古诗中常有“炼字”, 所谓“炼字”,指某一字在写景表意上有独特的效果,这类字一般是动词或形容词,来突出景物的奇特之处,表达作者情感。根据本诗内容,从表现景物的特征和作者的情感来分析“凉”字的表达作用。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三、(

4、16届江苏省江阴市华士实验中学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春暮西园明高启绿池芳草满晴波,春色都从雨里过。知是人家花落尽,菜畦今日蝶来多。11、阅读上面一首诗,回答问题。(4分)(1)请赏析诗歌第一句中的“满”字。(2分)答: (2)诗歌第三、四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2分)答: 【答案】(1)(2分)“满”字形象地写出阳光洒满水池的明媚动人的景象。(2)(2分)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蝴蝶仿佛知道百花已凋零,于是纷纷来到菜园的景象(0、5分),流露出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0、5分)。【解析】(1)考点: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2)试题分析:阅读所法

5、诗句,了解内容。“知是”指是的“蝶”,“蝶知”,诗人赋予蝶人的情态,所以是拟人,根据诗句内容分析诗人写出了怎样的景象,表达了怎样的心情。考点: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四、(16届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2016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阅读古诗,回答问题。江上 王安石江上漾西风,江花脱晚红。离情被横笛,吹过乱山东。注:这首诗是王安石变法失利后,辞去相位退居金陵后,一日游长江有感而作。(1)本诗中一个“漾”字含义丰富,请作简要分析。(2分)(2)读诗,你能揣测一下作者此时的心境吗?(2分)【答案】(1)(2分)寒风拂过江面。江

6、面水波荡漾。荡漾的水波也意味分别时人们不能平静的心情。(答出任意两点即可)(2)(2分)表达了诗人离别亲人后的愁绪;表达了作者事业受阻后的心乱如麻。【解析】(1)考点: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2)试题分析:结合注释内容了解写作背景,抓住诗中“离情”“乱”两词,理解作者别亲与改革不成的苦闷烦愁。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五、(16届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小题。(4分)山亭夏日唐高骈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21、诗歌一二两句描写了怎样的画面?请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描绘。

7、(2分)22、本诗写了山亭夏日的美好景象,蕴含了诗人的什么感情?(2分)【答案】21、夏日午时,晴空骄阳,一片寂静;池水清澈见底,映在塘中的楼台倒影,当属十分清晰。(两句各1分,意思对即可)22、 陶醉于美景的悠闲、惬意及对山亭夏日美景的喜爱。(两点各1分,意思对即可)【解析】21、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根据自己的对诗歌的理解,通过合理的想象和联想,写出诗歌所展现的画面来即可。夏日午时,晴空骄阳,一片寂静;池水清澈见底,映在塘中的楼台倒影,当属十分清晰。考点:鉴赏诗歌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22、试题分析:这是一首描写夏日风光的七言绝句。写可通过所写景物来体会作者情感,夏

8、日午时,晴空骄阳,一片寂静,池水清澈见底,映在塘中的楼台倒影,烈日照耀下的池水,晶莹透澈;微风吹来,水光潋滟,碧波粼粼,忽然飘来一阵花香,香气沁人心脾,文章写出了夏日池塘的悠闲之感。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六、(16届湖北省利川市文斗乡长顺初级中学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古诗词赏析(4分)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22、请揣摩“霜满地”在表达上的作用。(2分)23、这首词的上、下阕分别以什么表达方式为主?全词表达了作者怎样

9、的思想感情?(2分)【答案】22、借边地夜景表达凄清悲凉之感;在时间上是“长烟落日”的延续;表现了守边将士寒夜戍守的艰辛。(答对其中一点得全分,若答“交代时令特征”或“借景抒情”、“渲染气氛”之类的内容,也得分)23、上阕侧重于描写,下阕侧重于抒情。全词表达了戍边将士建功力业的英雄气概和浓浓的思乡之情,侧面反映了边塞生活的艰苦。(答对一种表达方式给0、5分,后一问意思接近即可给1分。共2分)【解析】22、考点: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23、试题分析:词,一般上阕写景描写,下阕抒情。鉴赏诗歌的情感是中考考查的重点内容之一,有客观选择题,也有主观表述题,这里是主观表述题,学生应全面

10、了解背景,把握形象内涵,体会意境特点,明确抒情方式。此处学生能理解出“壮志难酬”和“思念家乡”两点即可。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七、(16届湖北省利川市文斗乡长顺初级中学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现代诗歌欣赏(4分)错误 郑愁予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跫音不项,三月的春帷不揭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我达达的马蹄声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24、 “莲花的开落”是个变化着的意向,请你谈谈它在诗中的几层意思。(2分)25、 “美丽的错误”是全诗最让人激赏的字眼,你能说说诗人

11、把两个相互矛盾的词组合在一起的好处?(2分)【答案】24、暗示我与他分别的时间之长,她的容颜在等待中憔悴25、与她越来越接近是美丽的,不能相见时错误,我并不是她所等待的人,这本身是错误,但是她所盼望的是美好的,所以是美丽的错误。【解析】24、考点: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25、试题分析:分别解释“错误”和“美丽”即可。考点: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八、(16届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四校九年级10月联考)古诗阅读渔家傲秋思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8、 文

12、中表达自己和征夫想家却不甘无功而返的矛盾心理的句子是 。(1分)9、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写出了塞外怎样的景致。试加以描述(2分) 【答案】8、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9、群山连绵,炊烟枭枭,夕阳西下,一座孤城,异常荒凉。【解析】8、试题分析:可以从思想内涵方面分析,从“浊酒一杯”的思乡心切与“燕然未勒”壮志未酬的对比写评析,分析说明将士们的复杂的情感。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9、试题分析:赏析词句的好处,一方面要抓住其蕴含的意象,分析意境,另一方面也要遵循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考点: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九、(1

13、6届山东省乐陵市实验中学九年级9月份月考)寒 食【孟云卿】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寒食:为了纪念春秋时期的介子推,旧时清明节前一天有禁火、吃冷食的习俗,人们把这一天叫做寒食节。10、体现诗歌主旨的中心字是哪一个? (2分) 11、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分) 12、 “以乐景衬哀景”是古诗常用的表达技法,请作简要赏析。(2分) 【答案】10、(1)悲 11、悲叹身世,体现诗人贫居他乡的凄楚之感。12、第一句“二月江南花满枝”描绘江南二月繁花竞丽的美好景象,对第二句“他乡寒食远堪悲”形成反衬,鲜明写出诗人寒食节远在他乡悲苦孤寂之状,以乐衬哀,凸现“堪悲”之情。【解析】10、考点: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11、试题分析:解答时就要紧扣“情”或“景”,仔细体味诗中的意象,借助联想和想象把握诗歌所抒发的情感。一般答题方法是抓住诗中主要景物再现画面,从而体会诗人的思想情感。这里体现诗人贫居他乡的凄楚之感。考点:鉴赏诗歌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12、考点: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十、(16届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