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东莞市2018-2019学年高二生物6月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20491997 上传时间:2020-02-06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40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东莞市2018-2019学年高二生物6月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广东省东莞市2018-2019学年高二生物6月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广东省东莞市2018-2019学年高二生物6月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广东省东莞市2018-2019学年高二生物6月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广东省东莞市2018-2019学年高二生物6月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东莞市2018-2019学年高二生物6月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东莞市2018-2019学年高二生物6月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东省东莞市北师大附中2018-2019学年高二生物6月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叙述中与施莱登和施旺的细胞学说不一致的是A. 病毒、植物和动物都由细胞构成B. 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C. 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D. 细胞是一个有机体【答案】A【解析】【分析】细胞学说是由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的,其内容为:(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的产物所构成;(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2、。【详解】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属于细胞生物,A符合题意;由上述细胞学说的内容可知,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有机体,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2.下图是青蛙红细胞无丝分程的示意图该过程正确的顺序是图号 A. B. C. D. 【答案】B【解析】【分析】无丝分裂是真核细胞的一种分裂方式,分裂过程为细胞核延长核缢裂细胞质缢裂形成两个子细胞。【详解】无丝分裂是最早被发现的一种细胞分裂方式,指处于间期的细胞核不经过任何有丝分裂时期,而分裂为大小大致相等的两部分的细胞分裂方式。根据上述分析并结合图示可知分裂的顺序为,即B正确,ACD错误。故选B。3.下列细胞中没有细胞壁的是A. 大肠

3、杆菌B. 叶肉细胞C. 神经细胞D. 酵母菌【答案】C【解析】【分析】含有细胞壁的生物包括:植物、真菌和大多数原核生物。据此答题。【详解】大肠杆菌是原核细胞,有细胞壁,A不符合题意;叶肉细胞是植物细胞,有细胞壁,B不符合题意;神经细胞是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C符合题意;酵母菌是真菌,有细胞壁,D不符合题意。故选C。4.下列关于染色体数目变异的叙述,错误的是A. 多倍体作物大多具有植株纤弱和不育的缺点B. 秋水仙素处理植物可诱导多倍体的产生C. 染色体数目能以染色体组形式成倍增加或减少D. 花药经人工诱导产生的二倍体植株是纯合子【答案】A【解析】【分析】染色体数目的变异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细胞内

4、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另一类是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减少。单倍体育种和多倍体育种的原理都是染色体数目的变异。【详解】与二倍体植株相比,多倍体的植株常常是茎秆粗壮,叶片、果实和种子都比较大,糖类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含量有所增加,A错误;秋水仙素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从而诱导多倍体的产生,B正确;染色体数目能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的增加或减少,C正确;花药经过人工诱导产生的二倍体植株是纯合子,D正确;因此,本题答案选A。【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染色体数目变异的含义,以及相关的应用和实例,再根据题意作答。5.进行“观察减数分裂过程实验”时,适合用来观察的蝗虫细胞是A. 受

5、精卵B. 精母细胞C. 肌肉细胞D. 卵细胞【答案】B【解析】【分析】体细胞一般只能进行有丝分裂增殖,原始生殖细胞既可以进行有丝分裂增殖,也可以进行减数分裂产生生殖细胞。【详解】受精卵只能进行有丝分裂,不进行减数分裂,A错误;精母细胞可进行减数分裂,所以可用来观察减数分裂,B正确;肌肉细胞为高度分化的细胞,不进行细胞分裂,C错误;卵细胞是经过减数分裂形成的子细胞,不再进行分裂,D错误。故选B。6.下列图表示 4 个不同的自然生态系统在受到相同的外来干扰后该系统中某植食性动物种群的数量变化情况其中抵抗力稳定性最高的生态系统是A. B. C. D. 【答案】C【解析】【分析】正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自

6、我调节能力,生态系统才能维持相对稳定。这种稳定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与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叫做抵抗力稳定性;另一方面是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叫做恢复力稳定性。【详解】A图受到干扰后,种群数量降低,抵抗力稳定性较弱,A错误;B图受到相同的外来干扰后,波动较大,因此,抵抗力稳定性较弱,B错误;C图受到相同的外来干扰后,波动最小,因此,抵抗力稳定性最高,C正确;D图受到相同的外来干扰后,种群数量下降,抵抗力稳定性弱,D错误;因此,本题答案选C。【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看清题干中相关信息“下列图表示 4 个不同的自然生态系统在受到相同

7、的外来干扰后,该系统中某植食性动物种群的数量变化情况”,再根据题意作答。7.在适宜条件下将两瓶完全相同的含有酵母菌的培养液分别置于无氧和有氧环境中培养。一段时间后两者最明显的差异是A. 乙醇的含量B. 葡萄糖的消耗C. 菌体的数量D. 培养液的体积【答案】A【解析】【分析】酵母菌为异养兼性厌氧型真菌,既可以进行有氧呼吸,也可以进行无氧呼吸,消耗的底物是培养液中的葡萄糖,有氧呼吸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无氧呼吸的产物是酒精和二氧化碳。【详解】有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物是酒精和二氧化碳,其中最明显的变化是有氧时不产生酒精,无氧条件下有酒精生成

8、,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8.下列激素中,通常有抑制种子萌发作用的是A. 赤霉素B. 脱落酸C. 细胞分裂素D. 低浓度的生长素【答案】B【解析】【分析】生长素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赤霉素的生理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茎秆伸长和植物增高。此外,还有防止器官脱落和解除种子、块茎休眠,促进萌发等作用。细胞分裂素在根尖合成,在进行细胞分裂的器官中含量较高,细胞分裂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和扩大,此外还有诱导芽分化,延缓叶片衰老的作用。脱落酸是植物生长抑制剂,能够抑制细胞的分裂和种子的萌发,还有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促进休眠和提高抗逆能力等作用。【详解】赤

9、霉素促进植物生长,A错误;脱落酸抑制植物生长,抑制种子萌发,B正确;细胞分裂素促进植物生长,C错误;低浓度的生长素促进植物生长,D错误;因此,本题答案选B。【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植物激素的种类及作用,分辨抑制植物生长的激素种类和促进植物生长的激素种类,再根据题意作答。9.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叙述,错误的是A. 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B. 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C. 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明显大于其间接价值D. 过度地人为干扰生态系统会导致生物多样性降低【答案】C【解析】【分析】生物多样性锐减,也是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之一。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

10、、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包括潜在价值、间接价值和直接价值,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明显大于它的直接价值。【详解】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A正确;生物多样性有三个层次,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B正确;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大于其直接价值,C错误;过度地人为干扰生态系统会导致生物多样性降低,D正确;因此,本题答案选C。【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生物多样性的含义,以及生物多样性价值的含义,再根据题意作答。10.下表列出检测一些生物分子的方法及其结果,其中正确的是 选项待检测物质使用试剂结

11、果(呈现颜色)A脂肪苏丹橘黄B淀粉双缩脲试剂紫色C蛋白质健那绿染液蓝绿色D葡萄糖碘液蓝色A. AB. BC. CD. D【答案】A【解析】【分析】鉴定蛋白质需使用双缩脲试剂,颜色变化为紫色。检测淀粉需使用碘液,颜色变化为蓝色。鉴定脂肪可用苏丹(),颜色变化为橘黄色(红色)。检测葡萄糖可用斐林试剂,水浴加热的条件会出现砖红色沉淀。【详解】用苏丹鉴定脂肪会出现橘黄色,A正确;双缩脲试剂是鉴定蛋白质的,检测淀粉需使用碘液,颜色变化为蓝色,B错误;健那绿是给活细胞中线粒体染色的染剂,可将线粒体染成蓝绿色,C错误;碘液是检测淀粉的,鉴定葡萄糖可用斐林试剂,水浴加热会出现砖红色沉淀,D错误。故选A。11.

12、下图表示正常的细胞的周期,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 在ba 段形成纺锤体B. 在ba 段会生染色体的平均分配C. 在 ab 段会发生 DNA 含量的加倍D. 在 ab 段会发生染色体数目加倍【答案】D【解析】【分析】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开始至下一次分裂完成为止,称为一个细胞周期,分为分裂间期和分裂期。有丝分裂过程特点:(1)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出现染色单体; (2)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 (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 (4)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 (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

13、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详解】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分裂间期进行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合成,时间长(b-a),分裂期(ab)包括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前期染色体、纺锤体出现,核膜、核仁消失,末期和前期变化相反,中期染色体形态稳定、数目清晰,所有着丝点均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染色体在纺锤体作用下移向两极,综上分析,D正确,ABC错误。故选D。12.下列关于“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的叙述,正确的是A. 许多土壤小动物适于采用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B. 记名计算法是土壤动物丰富度的统计方法之一C. 采用酒精灯加热土壤的方法收集小动物D. 土壤动物群落不存在分层现象

14、【答案】B【解析】【分析】许多土壤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而且身体微小,因此不适于用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在进行这类研究时,常用取样器取样法进行采集、调查的方法。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两种:一是记名计算法;而是目测估计法。【详解】许多土壤小动物适于采用取样器取样法进行调查,A错误;记名计算法是土壤动物丰富度的统计方法之一,B正确;可以用诱虫器和吸虫器收集土壤小动物,C错误;土壤动物群落存在分层现象,D错误;因此,本题答案选B。【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土壤中小动物的特点,收集的方法,以及生存的环境,再根据题意作答。13.为了促进光合作用,可以增加光源为温室栽培物补光,不适宜的光源是A.

15、 红光B. 橙光C. 蓝光D. 白光【答案】B【解析】【分析】光合作用需要光,叶绿体中的色素吸收可见光进行光合作用,可见光包括红、橙、黄、绿、青、蓝、紫七色光。叶绿体中的色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详解】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橙光吸收很少,所以不适合用橙光对植物补光。所以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14.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 突变和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了材料B. 新物种的形成必须经过地理隔离C. 个体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D. 突变对生物进化的方向起决定作用【答案】A【解析】【分析】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对生物进化的认识不断深入,形成了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其主要内容是: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突变和基因重组提供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导致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通过隔离形成新的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