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之情感鉴赏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20487046 上传时间:2020-02-06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1.9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歌鉴赏之情感鉴赏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诗歌鉴赏之情感鉴赏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诗歌鉴赏之情感鉴赏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诗歌鉴赏之情感鉴赏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诗歌鉴赏之情感鉴赏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诗歌鉴赏之情感鉴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歌鉴赏之情感鉴赏(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代诗歌鉴赏 之情感鉴赏 第一课时 在心为志 发言为诗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诗 教学目的 1 掌握鉴赏诗歌情感的方法2 掌握规范答题的方法 理解古诗词思想内容三步走 诵读初体悟 文本深探究 五问理思路 五问简答 理清思路 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或物干什么或怎么样由此想到什么 把握作者情思 文本探究 深度领悟 一 析诗题 分类推断 诗题的作用 由诗歌题目判断诗歌的题材 总体把握情感倾向 直接反映诗歌的主要内容 揭示作者的情感和情趣 由诗歌题材推断情感 写景抒怀诗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山水田园 登临揽胜 羁旅 离别 边塞 闺怨 宫词 谪宦 咏物言志诗借物抒怀托物言志借所咏之物表达自己的志向或品质 借所咏之

2、物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思考 对人事的评价 怀古咏史诗借事 讽 伤 今借人 自喻借古事 讽谏统治阶级 用兴盛对比感叹朝代兴亡 人生岁月无常 借古人 表达对所写之人的情感 褒贬 抒发自己志向 建功立业 保家卫国 按内容表现手法 明确类别 1 山水诗 2 田园诗 3 边塞诗 4 送别诗 5 思乡诗 6 咏物诗 7 咏史诗 山水诗抒发喜爱山川美景之情 田园诗抒发怡然自得的闲适情趣 表达远离污浊官场的洁身自好情怀 边塞诗表达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 征人久戍边关的乡思或壮志未酬的怨愤 送别诗抒发黯然销魂的离愁别绪 表达对情人或亲人的依恋 寄托对友人诚挚的安慰和祝愿 思乡诗表达客居他乡游子和远戍边关征人的思乡怀人

3、咏物诗表达自己的高洁傲岸的品格 咏史诗表达缅怀古代英雄 渴望建功立业之志 抒发报国无门 壮志未酬的愤懑 抒发国土沦陷 山河易色的悲痛 抒发昔盛今衰 物是人非的感慨 抨击昏庸腐朽统治集团 特别提醒 要真正读懂诗歌 方法不是根本 多读多悟才是关键 读懂诗歌是一项综合性的智力活动 要先学会分步阅读 再上升到综合阅读 要有意识地把揣摩语言 感悟情思 整体读懂诗歌放在首位 常见提问 1 诗歌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 从 情 与 景 的关系赏析3 诗歌的主题 主旨 是什么4 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何变化5 谈谈对诗歌寓意的理解 1 了解社会现实生活 诗人的生平 思想和性格等 2 通过注解具体了解写作某一首诗时的生

4、活状况 思想情绪和创作意图3 要有必要的知识储备 大略了解诗中的历史事件 历史人物 历史典故 知人论世 高考链接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其二 陆游三万里河东入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 这首诗丰富的感情蕴涵在景物与人物活动的描写之中 结合全诗 对此作简要分析 这首诗前两句写祖国山河的雄阔壮丽 饱含热爱之情第三句 泪尽 二字将亡国之恨宣泄无遗 第四句一个 望 字写出遗民对南宋军队收复失地的企盼 一个 又 字则曲折第表达出对苟且偷安的南宋朝廷迟迟没有收复失地的失望与埋怨 诗人写诗都不可能单纯地为了叙事 咏物 而要 赋诗言志 要抒发某种主观情感 人生体验或家国世事的认识与感

5、悟 一接触诗题 就能较快地把握诗歌作品的主旨 寄远杜牧南陵水面漫悠悠 风紧云轻欲变秋 正是客心孤回处 谁家红袖凭江楼 本诗后两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变化 简要分析 这两句写正值客心孤寂之时 忽见红袖凭楼而更增思家之情 诗人看见红袖凭楼的情景时 一下子联想到家人也在盼望自己归来 于是思家之情更加浓重 高考链接 抓住情语 情语 是指古诗标题或正文中直接表达作者情感的语言 它常以 怨 愤 哀 喜 别 等词语点明全诗感情基调和写作目的 小重山 端午 元 舒頔碧艾香蒲处处忙 谁家儿共女 庆端阳 细缠五色臂丝长 空惆怅 谁复吊沅湘 往事莫论量 千年忠义气 日星光 离骚 读罢总堪伤 无人解 树转午阴凉 从全

6、词看 空惆怅 和 无人解 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高考链接 空惆怅 慨叹世人忙于节日的喜庆 而不理解或淡忘了端午节厚重的历史内涵 表达对爱国诗人屈原的怀念之情 无人解 抒发了作者不为世俗理解的孤寂落寞情怀 也表达了对屈原忠义气节的崇敬 把握意象 古诗中有许多具有固定象征意义的意象 孤蓬 浮云 长亭 南浦等表达离情别绪 明月 杨柳 芳草 鸿雁 杜鹃等表达思乡怀人 落花 流水 夕阳表达时光流逝 梅菊竹兰荷隐喻坚贞孤傲的君子等 利用这些情感载体可以管中窥豹 把握全诗抒发的情思 高考链接 画堂春 秦观落红铺径水平池 弄晴小雨霏霏 杏园憔悴杜鹃啼 无奈春归 柳外画楼独上 凭栏手捻花枝 放花无语对斜

7、晖 此恨谁知 宋神宗元丰五年 秦观应礼部试落第罢归 赋 画堂春 这首词的上阕与下阕表现了词中人物怎样的感情变化 上阕用 落红铺径 小雨霏霏 杏园憔悴 杜鹃啼 表现了词中人物由爱春 伤春 惜春 到无奈春归的感情变化 下阕用捻花 放花两个细节 动作 慨叹春光去人易老 感伤青春白白流逝 注意 1 把握诗作者的态度观点也要注意从一首诗或词曲的整体上去考虑 不能忽略语言 形象 表达技巧等的赏析而去架空分析 2 对诗词作品的观点与态度的概括要准确 恰当 不夸大 不缩小 不绝对化 3 要因诗论诗 因人论诗 因事论诗 不能随便 套用 某首词的评价内容 尤其是要防止想当然式搬用某些现成的词语 使得评价出现似是而

8、非 言不及义的现象 高考链接 喜外弟卢纶见宿司空曙静夜四无邻 荒居旧业贫 雨中黄叶树 灯下白头人 以我独沉久 愧君相见频 平生自有分 况是蔡家亲 注 蔡家亲 表亲此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此诗表达了诗人悲喜交加 或悲中有喜 喜中带悲 的感情 悲的是年老荒居 孤苦无依 生活贫困 喜的是自己被贬沉沦 亲人还来探望 整合思路规范解答 张伟明先生 国家考试中心语文命题发言人 的几点提醒 1 命题材料一定浅显易懂 不必紧张 2 主观题包括填空和简答 对症下药 3 考查对象为形象 语言 表达技巧 思想内容 掌握与之有关的常用术语 即使能写出意思 但没有写出术语的 要扣分 1 增强术语积累和题型意识 形象

9、语言 表达技巧 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 2 审清题干 锁定解答切入 3 按图索骥 调动知识积累和题型积累 明确步骤 规范组织答案 4 学会 化用 诗词中的词语和运用相关术语去分析诗词的意境和情感 5 表述条理清晰 逻辑合理 书写整洁 应对措施 第三课时 情感术语 离愁别绪 思乡怀人 恬淡闲适 清高孤傲 傲岸不羁 孤寂惆怅 凄苦烦闷 伤感不平 苦闷无聊 乐观旷达 轻松愉悦 建功立业 壮志未酬 报国无门 忧国忧民 美人迟暮 借古讽今 怀古伤今 物是人非 表现手法术语 直抒胸臆 借景抒情 移情于景 托物言志 侧面烘托 以动衬静 虚实结合 欲扬先抑 细节描写 卒章显志 承上启下 首尾照应等 效果术语 异曲

10、同工 画龙点睛 情景交融 虚实相生 真挚感人 动人心魄 催人泪下 耐人寻味 言尽旨远 意味隽永 意在言外 意境高远等 答题格式 总括语是指答案语中用古诗术语概括古诗在意象 意境 手法和情感等某个方面特点的总结部分 分析语是指答案语中结合诗句具体赏析部分 即结合诗句分析来阐明总括语中诗歌术语的内涵 高考古诗试题的答案语应按 总括语 分析语 总分格式表述 折桂令 问秦淮孔尚任问秦淮旧日窗寮 破纸迎风 坏槛当潮 目断魂消 当年粉黛 何处笙箫 罢灯船端阳不闹 收酒旗重九无聊 白鸟飘飘 绿水滔滔 嫩黄花有些蝶飞 新红叶无个人瞧 2 白鸟飘飘 绿水滔滔 嫩黄花有些蝶飞 新红叶无个人瞧 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

11、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请简要分析 高考链接 通过 白鸟 绿水 嫩黄花 新红叶 等描绘了初秋景色 又通过 飘飘 滔滔 有些蝶飞 无个人瞧 等表达了因昔盛今衰 繁华易逝引发的冷寂落寞感伤之情 分析意象题按照 指出意象 分析特征 点明情感 格式分析意境题按照 概括特征 描述画面 点出情感 格式分析炼字炼句题按照 指出炼字炼句 分析含义手法 点明情感 格式分析手法题按照 指出手法 分析手法运用 点明情感 格式 不同题型解答模式 军城早秋严武昨夜秋风入汉关 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 莫遣沙场匹马还 注 严武 726 765 字季鹰 华州华阴 今属陕西 人 曾任成都尹 剑南节度使 广德二年 764 秋

12、率兵西征 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 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 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作为镇守边疆的将领 斗志昂扬 坚信必胜的豪迈情怀 总括 第三句 更催 二字暗示战事已按主将部署胜利展开 写部署奋力出击 显示昂扬的斗志 第四句 莫遣 匹马还 写全歼敌军的决心 显示的信心 分析 江行 宋 严羽暝色蒹葭外 苍茫旅眺情 残雪和雁断 新月带潮生 天到水中尽 舟随树杪行 离家今几宿 厌听棹 歌声 注 棹歌 行船时船工所唱的歌 请从 景 与 情 的角度 赏析本诗的颔联 诗歌颔联妙在融情于景 诗中描写了雪 残 雁 断 月 新 潮 生 的凄凉迷茫额景致 景中寄寓了诗人的羁旅之情 思乡之感 知人论世参注解细读题目辨类别字里行间寻情感意象意境衬诗眼词汇语法要熟悉把握全局解难题规范作答用术语内容手法关情绪 千锤百炼显功力祝君高考创佳绩 知识回顾KnowledgeReview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