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考真题精品解析 生物(湖南湘潭A卷)(原卷版).doc

上传人:ha****a 文档编号:120465505 上传时间:2020-03-0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7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年中考真题精品解析 生物(湖南湘潭A卷)(原卷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6年中考真题精品解析 生物(湖南湘潭A卷)(原卷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6年中考真题精品解析 生物(湖南湘潭A卷)(原卷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6年中考真题精品解析 生物(湖南湘潭A卷)(原卷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6年中考真题精品解析 生物(湖南湘潭A卷)(原卷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6年中考真题精品解析 生物(湖南湘潭A卷)(原卷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中考真题精品解析 生物(湖南湘潭A卷)(原卷版).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年中考真题精品解析 生物(湖南湘潭A卷)精编word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以下各题均只有一个最佳答案,请将所选答案的代号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1在载玻片上滴甲、乙两滴草履虫培养液,用解剖针连通两滴培养液,在甲的左侧放少许食盐(如图),发现草履虫从甲转移到乙中。这一实验说明生物能来源:Zxxk.ComA繁殖后代B进行呼吸 C由小长大D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2下列实例中,体现了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是A大树底下好乘凉B荒漠中的骆驼刺根系非常发达C千里之堤,毁于蚁穴D蚯蚓的活动使土壤疏松3天寒地冻不适合播种,其主要原因是缺乏种子萌发所需的A一定的水分B充足的空气C适宜的温度D光照

2、4蚕豆从土壤中吸收水分主要依靠根尖的A分生区B伸长区C成熟区D根冠5用显微镜观察 “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在不同放大倍数下,观察到甲、乙视野。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图中显微镜的最小放大倍数为26倍B调节细准焦螺旋可使视野清晰C甲视野的放大倍数比乙大D口腔上皮细胞最外层是细胞壁6对樟树这种植物描述正确的是A所有细胞中都含有叶绿体 B结构层次包括细胞、组织、器官、系统C遗传物质主要在细胞核中D树干是一种组织7利用温室大棚栽培蔬菜、水果等农作物,已成为现代农业的基本模式。下列是温室大棚栽培作物常采取的措施,其中不是直接利用光合作用来提高产量的是A合理密植B适时松土C延长光照时间D增加二氧化碳浓度8

3、观察衣藻、水绵、海带等藻类植物时,发现它们的共同特点是A都有进行光合作用的器官B植物体都由多细胞组成C都能固着在海底生活D都没有根、茎、叶的分化9“十月怀胎,一朝分娩”。胎儿在母体内发育的主要场所是A子宫B卵巢C输卵管D阴道10每年的5月20日是中国学生营养日。有关数据表明,我国学生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的状况令人担忧。下图表示不同人群每天摄入的食物比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水果、蔬菜只为人体提供水和无机盐两类营养B粮谷类食物中含蛋白质较多C肥胖患者应减少粮谷类及肉类的摄入量D营养不良的原因是水果、蔬菜摄入量较粮谷类少11人体排泄的下列物质中,只通过一条途径排出的是A水B无机盐C尿素D二氧化碳12人

4、体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A神经元B神经纤维C神经末梢D神经中枢13人体由于营养缺乏引起的病症是A夜盲症B白化病C侏儒症D蛔虫病14能有效治疗患有严重糖尿病人的激素是A生长激素B胰岛素C甲状腺激素D肾上腺素15人类的下列行为活动中,与“两型”社会理念相符合的是A用含磷洗衣粉洗衣B用塑料包装袋购物C用一次性竹筷就餐D用节能荧光灯照明16下列动物行为中,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A蜘蛛结网B蚯蚓走迷宫 C海豚表演D鹦鹉学舌17哺乳动物运动系统的组成不包括A骨B肌肉C关节D神经18有研究表明:提取健康人粪便中的微生物,注入到病人的肠道内,可以快速治愈长期腹泻的病人。由此可以推测,肠道微生物与人的关系是

5、A共生 B竞争C寄生D捕食19右表各选项中概念间的关系与左图不相符的是选项1234A生物多样性生物种类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B生物圈农田生态系统农作物水稻C种子植物被子植物双子叶植物菜豆来源:学科网ZXXKD纲目科属20下列食品中,不需要借助发酵技术的是A苹果醋B西瓜汁C酸奶D泡菜21“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利用下列哪项技术培育出了高产的杂交水稻新品种A转基因B组织培养C杂交育种D克隆22. 蜜蜂是典型有社会行为的动物。在花丛中采蜜的蜜蜂,所处的发育时期是 A卵B幼虫C蛹D成虫23学习了“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后,小辉同学找来一根白色长绳,在长绳上用红、橙、黄、绿等颜色涂出了长短不一

6、的区段,将长绳螺旋处理成短棒状。长绳、各颜色区段、短棒分别代表的是ADNA、染色体、基因BDNA、基因、染色体C基因、DNA、染色体D染色体、DNA、基因24属于健康的生活方式是A通宵玩电游 B把可乐当白开水喝C常吃油炸食品 D心情抑郁时,向亲人和知心朋友诉说25古人云“是药三分毒”。下列有关安全用药的叙述正确的是A处方药简称OTC B为预防感冒,要经常服用抗生素C非处方药在服用前要仔细阅读说明书D为缩短治疗时间,可以自行增加用药剂量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6分)正确的用2B铅笔填涂“A”,错误的填涂“B”。26细胞不需要的物质一定不能通过细胞膜。27安全输血时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28鸟的骨

7、骼轻、薄、坚固,有些骨内部中空,可减轻飞行时的体重。29生物的变异都是由环境引起的,不能遗传给后代。30动物的动作、声音、气味等都可以起传递信息的作用。 31在地质年代较晚近的地层中不可能找到低等生物的化石。三、连线题:(共4分)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对应选项。32请将的四种微生物分别与AD项的相关描述对应起来。A菌体由许多菌丝构成B个体由蛋白质和遗传物质构成C细胞内无成形的细胞核D能进行出芽生殖酵母菌 细菌 蘑菇 噬菌体 四、简答题:(共40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33(5分)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1)图一中A、B、C代表的生物依次是。(填选项) A鼠、蛇、鸟B鸟、鼠、蛇C鸟、蛇、鼠

8、D蛇、鸟、鼠 (2)作为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一中还缺少的生物部分是。 (3)若甲、乙、丙分别表示C所在的最短的食物链中三种生物体内的总能量,则图一中与丙对应的生物是。 (4)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草原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相对较。 (5)分析上图可知,生态系统中的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34(5分)下图是豌豆的植株、花和豆荚的组成与关系。请分析并回答问题。3124 A植株B花C豆荚(1)豌豆植株中的高茎和矮茎在遗传学上称为一对。(2)A植株能由小长大,是与细胞的生长、和分化分不开的。(3)豌豆生长需要施肥,这主要是给植物的生长提供。(4)B花必须要经过传粉和才能形成C豆荚。 (5)C豆荚内的2种子

9、是由B中的1发育而来。 35(5分)用玉米幼苗作实验材料,利用下图实验装置进行探究活动。装置中隔板与无色透明钟罩之间以及隔板中央小孔与玉米茎之间都用凡士林密封,钟罩内放一小烧杯。分析并回答问题。(1)将装置放在阳光下一段时间,可见钟罩内壁上有许多小水珠,这些小水珠是通过玉米叶片上的散失出来的。 (2)将装置内0点至24点之间二氧化碳浓度的连续变化情况,绘成曲线图。分析0点到6点的曲线变化情况,可知该时间段内植物主要进行作用。(3)若在装置的小烧杯中加入澄清的石灰水,用来探究“玉米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应将装置放在(明亮、黑暗)的环境中。(4)若用装置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可往小烧

10、杯内加入30mL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其对照实验装置中的小烧杯内应加入。(5)将上述光合作用实验后的玉米叶片摘下,放在盛有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取出叶片漂洗后滴加碘液,只有对照装置中的叶片变蓝,说明光合作用还制造了淀粉。操作说明:先捏紧甲管,松开乙管,向乙内呼气。再捏紧乙管,松开甲管,吸气。重复34次。甲乙36(5分)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和右图实验,回答问题。气体成分大气中的含量(%)呼出气体中的含量(%)氮气7878氧气来源:学科网2116二氧化碳0.034水0.071.1其他气体0.90.9(1)从表中数据可知:呼出气体中的氧气比吸入气体中的。来源:学科网(2)按如图装置及

11、操作说明进行实验,探究“人体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比吸入气体中的多”,实验者向乙瓶呼气的过程中,膈肌处于状态。(3)实验中通入甲瓶的是空气,通入乙瓶的是。实验现象:瓶中石灰水浑浊程度大。实验结论:人体呼出气体中有较多的二氧化碳。实验分析:呼出气体中较多的二氧化碳最终来自细胞中的(填写结构)。37.(5分)下图为人体消化、呼吸、泌尿、循环系统的关系示意图,图中、代表与肾脏相连的血管,ad代表生理过程。请回答问题:(1)由b过程进入血液中的氧气,主要与红细胞中的结合。(2)健康的人体内,与相比,明显减少的物质除氧气外,还有等代谢废物。(3)图中c代表的生理过程为。(4)主食中的淀粉经消化道最终被消化

12、成,才能通过c过程进入血液。该物质至少要次经过右心房才能运输到脑部。38(5分)图示五种常见动物,请回答问题:(1)A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它的体表有,有保护和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2)B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C水陆两栖生活,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B和C在结构上的共同特点之一是:用来进行呼吸的鳃、肺和皮肤里都具有丰富的。(3)E与D相比,它在生殖发育方面的特点是胎生和。(4)依据动物身体内脊柱的有无,可将B、C、D、E归为动物。除这种归类方法外,你还可以依据将图中五种动物归为两类。39(5分)下图一是人体某细胞内的性染色体组成,图二是改进的模拟“精子与卵细胞的随机结合”的实验装置及操作步骤,表格是某班各小组的实验记录表。请分析并回答问题:操作步骤:1.取两个密闭装置(小管下端透明,只能看到一粒弹珠),一个装白色弹珠20粒,模拟卵细胞;另一个装白色与黑色弹珠各10粒,模拟精子。2.将装置正立,摇匀。3.将装置倒立(如图)。4.记录下端看到的弹珠颜色组合。5.重复步骤2至4。共10次,统计组合出现的次数。 弹珠颜色组合实验结果记录表来源:学科网组次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合计比例白白2635496575白黑84756来源:学科网1453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