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自然条件对城市及交通线路的影响

上传人:ali****an 文档编号:120457706 上传时间:2020-02-06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17.2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自然条件对城市及交通线路的影响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高中地理--自然条件对城市及交通线路的影响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高中地理--自然条件对城市及交通线路的影响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高中地理--自然条件对城市及交通线路的影响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高中地理--自然条件对城市及交通线路的影响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自然条件对城市及交通线路的影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自然条件对城市及交通线路的影响(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一节自然条件对城市及交通线路的影响 中国地图出版社 SINOMAPSPRESS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必修 第1册 课程标准 举例说明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课程目标 知识与技能1 理解地形 气候 河流 矿产等自然地理要素和资源对城市的影响 2 结合课文插图来理解城市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能举例说明沿河分布城市的几种区位类型 3 理解自然条件对交通线路走向 密度等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1 结合家乡的城市 镇 的形成过程 分析自然条件对城市的影响 2 能够运用文字和图像资料 结合区位因素 综合分析某城市的形成与发展变化 3 结合本地实际分析自然条

2、件对交通线路 密度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结合当地实例让学生理解自然条件对城市及交通的影响 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思维方式 欣赏美丽的城市 你知道这些城市形成的条件吗 自然条件是城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基础 那么 城市形成都受哪些自然条件的影响呢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寻找答案吧 思考 以中国地形为参考 分析我国境内都有哪些地区适合建造城市 并说明理由 自然条件对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影响你认为哪种地形最适合建城市 为什么 实例探索 我国特大城市分布与地形的关系 请同学们总结山区城市的分布规律 地形对城市的影响 是城市建设的理想地形 平原 山区城市多建在 热带地区城市多建在 河谷两岸较平坦的区域 高原 利于

3、设施建设 利于城市进一步发展 减少交通建设投资 对外联系便利 地势高 气候干湿交替 草地宜用来发展农业 小结 地形与城市的关系 读下图 总结世界上大城市主要分布在哪 为什么 哪些气候区城市分布少 为什么 世界上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地带 特别是气候比较湿润的沿海地区 而在那些寒冷 干燥 湿热地区的气候条件不利于人类生活 城市少 人口也少 实例探索 为什么天津市的海洋化工业主要布局在城市的东北部 天津是温带季风气候 冬季盛行西北风 夏季盛行东南风 海洋化工业产生大气污染 如将其布局在城市的东北部即是主导风向垂直的一侧 将不会对城市产生大气污染 这说明气候对城市有一定的影响 内部结构和布局 此

4、外 城市受河流影响还可能选择在哪 你认为 点最可能发展为城市是哪一个 为什么 地形平坦 土壤肥沃 便于农耕 有利于基础设施建设和节省建筑投资 有利于城市进一步发展 河流的交汇处 供水和运输方便 河流运输起点 河口处 河运与海运结合 如上海 c 水陆交通的转运点 自学探究 在荒原崛起的现代油城 大庆 是中国重要的石油石化生产基地 也是一座新兴的现代化综合城市 因石油而闻名于中国和世界 大庆位于中国黑龙江省西部 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松嫩平原中部 在近半个世纪的开发建设中 英雄的大庆人 一次创业 在一片荒原上开发建成了世界级的特大油田 为民族争了光 为国家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次创业 在这片神奇的土

5、地上 又崛起了一座繁荣美丽 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城市 续写着一个又一个新的辉煌 由此可见 大庆市是在依托的基础上形成 发展起来的城市 我国还有哪些城市也是依托矿产资源发展起来的 石油资源 鞍山 包头 攀枝花 马鞍山 大同等 从地形考虑的城市具有一定优势 因为它们位于地区 从气候考虑 的城市区位更为有利 综合分析城市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A B D 平原 D 从河流考虑 的城市区位更为有利 B D A C D 模拟训练1 在塔里木盆地地区 城镇的分布受哪些自然条件影响 为什么 塔里木盆地的城镇分布主要受地形和河流的影响 城镇大多分布在盆地边缘的冲积扇 洪积扇上 这些地区地形相对平坦 土壤肥沃 水源条件

6、好 适合人们在此建城 模拟训练2 地形平坦 地处温带沿海地区 位于河流交汇处 有丰富的资源 实战演习 促使天津城市建立和发展的主要自然条件有哪些 这些图片反映的是进入四川的交通线路 同学们看后有何感想 蜀道之难 难于上青天 宝成铁路中的宝鸡 凤州路段 之 字形铁路 为什么有这样的线路 自然条件对交通运输线路的影响 实例探究 将三条铁路线进行对比 青藏铁路是较理想的建设方案 请说说其中的道理 影响铁路线走向最重要的因素是 地形 中国地形和铁路线密度的关系 自然条件影响着交通运输网的分布与密度 三种选线方案中 方案线路最短 但要跨越山顶附近 地形坡度大 给铁路的修建和运营带来极大困难 方案线路较长

7、 基本沿山谷修建 但中间也需要穿越山地的鞍部 地形坡度也较大 方案尽管线路也较长 但所经地区地形坡度最小 所以 方案相对合理 你认为 三种铁路选线方案 其中相对合理的是哪一个 为什么 C 模拟训练 这些图片表明 自然条件影响交通运输方式 羊肠小路猴子路 云梯溜索独木桥 反映的是 A 自然条件对交通运输线路走向的影响B 自然条件对交通运输线路密度的影响C 自然条件对交通运输方式的影响D 自然条件对交通运输网格局的影响 C 习题演练 自然条件对城市及交通线路的影响 城市 地形 平原 城市发育的理想环境高原 热带地区城市分布区河谷 山区城市分布区 气候 气温 中低纬度降水 临海地区 河流 供水功能 运输功能 河运起点或终点两河流交汇处河口位置 产地形成城市 矿产 交通 对交通线走向的影响对交通网密度和格局的影响对交通运输方式的影响 知识结构 1 分析你所居住的城市形成和发展的条件 2 你所居住的地区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是什么 为什么 3 你居住的城市交通网密度是否分布均匀 如果分布不均匀 其格局状况又是什么样的 为什么 作业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