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新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5.不同环境里的植物 教学设计

上传人:宇**** 文档编号:120445156 上传时间:2020-02-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6.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新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5.不同环境里的植物 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0新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5.不同环境里的植物 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0新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5.不同环境里的植物 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0新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5.不同环境里的植物 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新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5.不同环境里的植物 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新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5.不同环境里的植物 教学设计(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5.不同环境里的植物【教材分析】“植物适应环境”是2017版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十八个主要概念之一,其涵盖内容丰富,包括建构植物器官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的概念,理解植物能够适应其所在的环境。举例说出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植物其外部形态具有不同的特点,以及这些特点对维持植物生存的作用。本课教材围绕植物形态与环境的关系,采用先整体后具体的内容编排方式,展开两部分的内容。通过认识五种形态各异的植物特点,直观分析学生植物形态,认识到自然界的植物的多样性,引导学生关注到植物的根、茎和叶存在很大的区别。再从四种环境的特点进行认知,寻找到适合上述五种植物生存的生态环境,进行匹配思考,引领学生认识到植物的形态与其生存的

2、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最后聚焦到两种植物的叶上面,第一层次是比较落叶植物和常绿植物叶片的光滑程度和厚度,获得直观的感知;第二次层次是比较两种植物的落叶情况,探讨植物的叶的情况是如何适应环境变化的。最后对于常青植物不落叶产生质疑并设计解疑方案,将科学研究引入更深层次,从而认识到落叶植物和不落叶植物适应寒冷环境的不同机制。【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经过一、二年级的科学学习,已经对科学有较浓的学习兴趣,能够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活动。对于植物的科学知识也已有了一定的基础:一年级通过学习动物和植物了解了自然界中植物的多样性,为本课的第一个活动做了知识背景的铺垫;二年级学习了土壤与生命,认知到植物生存的外部条件

3、,对本课的第二个认识不同的环境特点夯实了基础。但是很少有学生知道关注到植物的形态特点,特别是叶和茎的形态差异,与环境的一一对应关系,其实是适应环境的结果。运用眼睛和皮肤(手)两种感官观察植物的叶,是三年级学生已有的科学探究技能,但是如何将获得的观察结果与秋冬寒冷环境特点联系起来分析,从而理解不同环境里的植物这个主题是学生本课要达到的彼岸。学生在理解科学核心概念后还要能设计切实可行的研究方案,为实践研究常青植物是否落叶制定计划。【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知道植物的形态与其生长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2发现冬青和杨树应对严寒的方法。科学探究:1能讨论植物和环境的图片等资料分析出植物适应环境。2. 能运用

4、感官和工具观察并描述出冬青树和杨树树叶的不同点。科学态度:1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表现出对植物适应环境的探究兴趣。2能以探究现象为依据,设计可行性的探究方案。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1了解自然界中植物和环境的相互影响。2意识到植物是适应自然界的产物。【教学重点】初步了解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植物的外部形态特征。【教学难点】通过比较冬青树和杨树的叶子,发现冬青和杨树应对严寒的方法。【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视频、实验记录单和放大镜。学生材料:冬青树叶和杨树树叶。【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新课1师:地球是个充满生机的星球,你知道最多的生物是什么?学生:植物。2师:老师今天也带来一些植

5、物的图片,你们认识它们吗?设计意图:通过谈话导入,让学生能在轻松的话题讨论下进行植物话题的科学学习。二、植物的形态1师:仔细观察5种植物并小组讨论,它们各有什么特点?第一轮:1号2号, 3号4号第二轮:2号3号,4号1号;(教学策略:循环赛讨论)2全班汇报交流水瓶树生1:水瓶树像个水瓶,很高,内部空心,储水。生2:树干较粗,叶少,树枝短。师:同学们都关注到水瓶树的叶和茎了,谁能完整描述下水瓶树的茎和叶?师生总结:少树叶,大肚皮。师:它们的茎是什么样子的?它们的叶是什么样子的?巨人柱生:巨人柱无树枝,会长刺,生活在沙漠里(及时追问,纠正),用叶子保存水分;内部水分充足。师出示巨人柱的茎和叶的放大

6、图。师:谁对巨人柱的刺有了解?小组讨论交流,充分交流自己的想法。师生总结:巨人柱的茎高大呈柱状为了储水(根分布广却浅),刺状叶是为了减少水分丢失。椰树生:叶大,叶柄很大,像羽毛,树干高且细。师:椰树的叶和茎为什么长这样?生:羽毛状的叶子被海风吹不会烂掉,茎长得高高的可以接受很多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师总结:椰树的茎和叶很特别,叶像羽毛称羽状叶,都集中长在树的最高处称簇生。它们的特点都有很多作用。芭蕉树生:叶子很大,像扇子。植株很矮。师:这么大的叶子有什么作用呢?生:可以挡太阳。师:对植物本身有什么好处呢?生思考,说出可以吸收很多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师纠正:叶子越大的确接触的阳光和吸收的热量就越多

7、,到了晚上再把热量慢慢散发出去。叶子大且厚,一定程度上是为了减慢热量的吸收和散发,不至于昼夜温差太大影响植物生长。师生总结:叶片形,宽大,主叶脉粗厚。松树生:松树的叶像针一样硬和尖,一年四季常绿,耐寒。师出示松树的针状叶放大图,帮助观察。师:树冠呈金字塔形,树枝轮状生长,针状叶又细又长,一年四季常绿。树叶像针状称针状叶,好多根长在一起称为束生。3小结:这些植物形态各异,它们的特点大都集中在它的叶,茎(树干),根等形态上。 三、植物适宜生长在哪种环境里1师:这些形态各异的植物,适宜生长在哪种环境中呢?2师出示沙漠、高山、热带草原和热带沿海地区的文字介绍资料。请同学们自主阅读3分钟。3小组合作完成

8、活动手册:将5种植物与适宜生长的环境连线,并思考理由。4汇报学习单。 沙漠:水少,阳光足,昼夜温差大。师:这种环境能长哪种植物呢?生:植物要叶子很少,根系发达,耐高温。所以是仙人柱的家。高山:土层薄,温度低,风也会很大。师:这种环境能长哪种植物呢?生:风大又冷的地方,植物的外形会是三角形,而且叶子也应该很细,所以适宜松树生长。热带草原:降水是一段时间集中,一段时间干旱,所以水的情况会影响植物生存。植物要在降雨的时候不被淹死,降雨少的时候不被干死,所以适宜水瓶树,因为它的树干(茎)能够储水。;精品教育资料文库。热带沿海地区:全年高温,季风时候风大,植物的叶要避免被风破坏,叶柄也要大一些。所以适宜

9、生长椰子树和芭蕉树。5总结:自然界不同环境里的植物(出示课题),其形态与它的生长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设计意图:通过观察与分析,将不同环境与植物的形态特点建立联系。四、比较冬青树和杨树的叶子1观察比较冬青树和杨树的叶子师:如果是我们学校的空地里种植一种植物,你觉得是冬青好还是杨树好呢?眼睛看一看,手摸一摸两种树叶的正反面,感受叶片表面的光滑程度和厚度。师:冬青植物的叶厚,有蜡质;杨树的叶薄,表面粗糙。师:为了我们的研究更充分,安博士还给我们提供了一份视频资料。播放秋冬两季冬青和杨树的叶子变化视频。生:秋天时冬青树叶还是绿色,杨树叶是黄色;冬天冬青树叶绿色,不掉落,杨树叶掉光了。师:秋天和冬天的环

10、境都有什么特点?生:秋天开始变凉,光照少,下雨也少;冬天气温很低,雨水更少,会下雪。师:两种植物采用什么方式来过冬的呢?生:冬青是叶子颜色不变,也不落叶,因为它表明蜡纸,保水防寒;杨树是叶子变黄,落叶。生:冬青树依靠表面蜡质减少水分蒸发,杨树依靠落叶的方式适应寒冷环境的。师:叶子大小、形状、厚度、表面等特点各不相同,都是为了适应环境生存下去。探究小结:因此我们的选择是冬青,因为它过冬的方式是靠表面蜡纸,所以冬天也是绿色的,让我们每天经过时都可以赏心悦目。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比较,让学生直观感知冬青树和杨树叶子的不同。四、讨论冬青树和杨树如何适应寒冷环境1师:冬青树依靠表面蜡质减少水分蒸发,因此冬天不落叶。那其他时间冬青落不落叶呢?生:不落叶。因为我看到冬青一年四季都是绿色的,叶子只有变黄后才会落叶。生:落叶,因为植物的叶也是有生命的,也会有生老病死,所以会落叶。2师:科学讲究证据。请小组合作,设计一个研究冬青树是否落叶的方案。小组讨论,你们的研究方案。提出问题问题:冬青树是否落叶?作出假设假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