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工作创新奖申报的材料

上传人:1522****302 文档编号:120444921 上传时间:2020-02-0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7.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工作创新奖申报的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工作创新奖申报的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工作创新奖申报的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工作创新奖申报的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工作创新奖申报的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工作创新奖申报的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工作创新奖申报的材料(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工作创新奖申报材料 创新一: 网格化管理均等化服务 全面提升城市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水平 近年来,泰州市海陵区紧紧抓住社会管理创新热点、和谐建区发展良机,积极探索建立“社区为主、网格划片、以房管人”新模式,大力实施“规范化服务、市民化待遇、信息化共享”新机制,推动了城市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水平的提升。 一、创新背景 随着泰州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加快、城市建设不断加速,流动人口日益呈现增多的趋势,城区流动人口已达10万之众,占户籍人口的1/4,给城市计划生育工作带来许多新情况、新问题: 一是婚育信息难掌握。流动人口人员构成的复杂性、就业行为的随意性、生育行为的隐蔽性、文化的多样性增加

2、了服务与管理的难度,流入地人口计生部门很难及时、准确地掌握其婚育动态。 二是责任措施难落实。流动人口变动性大,信息交换量重,数据的收集、录入及上报需要从村居、镇街到区各级的密切配合,投入足够的精力。现有的按户籍人口数量配置机构编制和管理人员的现状,远不能适应以现居住地为主管理体制的需要。 三是服务管理难到位。城市建设进程加快,新建小区增多,“新市民”为断增多,难免出现计划生育管理“盲区”。社会改革的深入推进,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维权意识和社会需求多样化、个性化,难以满足其需求。 做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工作,是新时期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重要任务,迫切需要推进社会管理创

3、新,解决以上“三难”问题。 二、创新做法 (一)科学设置网格。 为实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全覆盖,堵塞管理漏洞,消除管理“死角”和“盲区”,我区按照“走向合理、界限分明、规模适度”的原则,打破原有行政界限,重新调整布局街道、社区行政区域四址范围。在此基础上,以社区为基础,以家庭为基本单位,按照社区每两幢楼或每两条街巷设置一个网格的原则,结合社区辖区面积、地理环境、流动人口和出租屋情况、企业商铺数量等因素,将社区细分为若干网格,每个网格选聘一名网格管理员,使之成为流动人口管理服务的基本单位和组织节点,从而在“区街道-社区”三级管理结构之下,增加“网格”这一层级,变为四级责任体系。社区再根据实际情况划

4、分成多个片区,每个片区对应若干网格,建立社区第一责任人片区责任人网格管理员的包保责任体系,形成“无缝隙、全覆盖”的网格化到户管理体系,将管理服务触角延伸到每个社区、每个楼栋、每条街巷、每户居民,做到以“不动的房产”管好“流动的人”。 (二)规范网格管理员队伍建设。 整合社区 内部民政、计生、治安、社保等中心户长、楼道长资源,按照“六有六好”标准,在民主推荐基础上选聘产生了近2000个网格管理员,优化了队伍结构。建立完善保障激励机制,实行“街聘居用区备案”,激发网格管理员的工作潜能和积极性。区、街道、社区共同为网格管理员配备人口计生宣传品以及法律、卫生、科技等读物,统一发放网格管理员工作记录簿,

5、保障其正常开展工作。街道、社区每年组织开展专题培训活动,针对工作实际,确定培训专题,着力增强网格管理员的工作能力,提高业务水平。在评选“十星文明户”、发展新党员、安排就业岗位等方面,优先考虑网格管理员;在办理计划生育证件方面,给予网格管理员初审权。并用以奖代补的方式适当给予补贴,支出费用列入财政预算。 (三)明确网格管理员职责。 网格管理员主要履行“宣传员、信息员、服务员、监督员”职责,通过明确网格管理员的工作职责和目标,将流动人口计生工作落到实处,成为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成为政府相关部门的“耳目”和“助手”,成为群众利益的“维护者”和“代言人”。一是宣传和督促流出人口办理流动人

6、口婚育证明;二是协助社区查验流动人口婚育证明;三是宣传告知流动人口已婚育龄妇女享受“免费技术服务”等政策;四是组织动员已婚育龄妇女参加免费孕情健康检查;五是核实提供经营场所、出租房、务工单位的情况,协助街道与相关单位、个人签订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责任书;六是协助社区开展全员流动人口信息采集登记。 (四)推进网格化服务。 服务体系全覆盖。全力打造“十分钟服务圈服务责任片世代服务室(岗)”为全覆盖体系的服务链。打破行政区域,坚持市区一体,建成东西南北中多点呼应、各具特色的“十分钟服务圈”。建立区域、任务、利益明确的“城市计生服务责任片”,实行“五必访、五上门”。社区采取独立设置、与卫生室合建以及设

7、立世代服务岗三种建设模式,保障流动人口方便快捷地接受服务。 优质服务均等化。一是政策导向市民化。确立“属地化管理、市民化待遇、亲情化服务”工作理念,着力构建公共服务、权益保障、引导激励“三大体系”,出台外来务工人员优先优惠办法,外来务工人员和本地人一样,实现“有户籍、有收入、有社保、有医疗、有房住、有组织”及其子女“有书读”等10项同城待遇。二是计生服务均等化。通过流动人口权利义务告知书等多种途径向社会公布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技术机构、服务项目及联系电话,重点推进宣传教育、技术服务、药具发放、健康检查、优生筛查、关怀关爱等 六个服务均等化,使流动人口享受到现居住地优质的计划生育服务。 (五)构建网

8、格化纽带。 我区把社区信息化作为信息化建设的重点来推进,合力推进“和谐海陵”城乡统筹综合信息服务平台项目建设,实现人口计生与公安、人社、民政、卫生、教育等部门间的信息资源的有效整合和数据共享,提升社区信息化发展水平。社区配备信息系统专用电脑,安装育龄妇女信息系统和基层人口信息管理服务电子台帐,实现计生信息一点通。只要点击一下每幢楼、每条街巷,就能通过图标颜色了解一般管理对象、重点管理对象和流动人口分布情况;点击任意一户门牌号码,或者随机报出一个流动育龄妇女姓名,就能查找出该同志的相关信息,管理和服务方便快捷。 三、创新成效 泰州市海陵区针对外来人口的不断增加,居住情况复杂,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

9、管理服务难到位等情况,大胆创新,实施网格化管理、均等化服务,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实现了流动人口计生管理服务的全覆盖。将社区管理下延到网格之中,形成“网中有格、按格定岗、人在格中、事在网中”的管理服务新格局,杜绝了责任不清、推诿扯皮等现象。 二是保障了流动人口均等化服务真正落到实处。由于底数清、情况明,流动人口诉求渠道畅通,加上管理服务均等化的推进,流动人口真正享受到与户籍人口同宣传、同管理、同服务、同待遇,群众满意率达95%以上。 三是适应了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动态性。流动人口的突出特点就是流动性大,从业和居所变动频繁。实施网格管理、以房管人,管理员就在流动人口身边,便于流动信息及时掌握,服务

10、管理及时跟进。 四是推动了流动人口问题的综合治理。信息采集的及时准确,信息平台的建设打造,实现了信息资源的多方共享,多方共赢,为综合治理流动人口问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创新二: 打造阳光计生品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一、创新背景 为切实加强人口计生系统政风行风建设,提高依法管理和优质服务水平,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部门及公共服务行业,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我委以“阳光计生行动”为抓手,实行“阳光管理”、“阳光服务”、“阳光维权”,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增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执行力和公信力。 二、创新做法 1、以社会和谐为统领,实施“阳光计生”。坚持把“阳光计生行动”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

11、学发展观、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具体行动,建设法治政府、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规范执法行为、改善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载体,抓重点、攻难点、创亮点、谋发展。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落实工作规范。通过开展创 建计划生育便民维权示范镇(街道)、示范村(社区)活动,以及现场会、推进会、督查会等形式,确保“阳光计生行动”扎实开展。 2、以政务公开为抓手,促进“阳光管理”。一是公开形式多样化。通过政府网、人口网,政务公开栏、计生宣传栏,便民服务大厅、服务窗口等形式长期和定期公开;通过新闻媒体开设专栏及开通联通短信平台即时公开;通过制作宣传品、集中性宣传服务活动、电子显示屏等形式不定期公开。二是公开内容规范

12、化。全区制定人口和计划生育政务事务公开实施办法,明确区、镇(街道)、村(社区)政务事务公开的具体内容和形式,做到办事程序、收费标准、服务承诺、监督电话、政策法规、服务内容“六公开”。三是公开运行网络化。研究制定海陵区人口计生行政权力和行政事务网上公开透明运行操作手册,将再生育申请审批、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金核发、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金核发、一孩生育服务证的申领、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的办理、病残儿医学鉴定等七项人口计生行政权力和政务服务项目全部在网上公开透明运行。 3、以国优创建为载体,推进“阳光服务”。一是围绕群众家庭发展需求,实施幸福家庭促进工程。坚持以家庭发展能力建

13、设为主体,以生育、生产、生活为主线,实施新农村新家庭计划,启动“幸福家庭十大行动”。二是围绕群众生殖健康需求,实施世代服务提质工程。推进世代服务体系建设,形成东西南北中“十分钟服务圈”以及市、区、镇街、村居多点呼应的服务链。婚前医学检查、“两癌”筛查、生殖健康检查等公共服务项目,实行政府购买服务;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避孕节育随访等服务项目城乡全覆盖。三是围绕群众权益保障需求,实施诚信计生创建工程。坚持利益导向,出台计划生育社会保障实施办法,人口计生法定奖励政策落实率达100%。实施“亲情牵手关爱女孩”十百千工程,打造“爱心奶奶”、“阳光驿站”关爱品牌。四是围绕流动人口需求,实施服务均等化工程

14、。探索建立“社区为主、网格划片、以房管人”新模式,大力实施“规范化服务、市民化待遇、信息化共享”新机制,重点推进宣传教育、技术服务、药具发放、健康检查、优生筛查、关怀关爱等服务均等化。 4、以评议监督为重点,保障“阳光维权”。一是“评议”兑现服务承诺。深入开展“请农民兄弟姐妹评计生”、“请流动人口评计生”、“主题教育社会各界评计生”等活动,征询群众意见,倾听百姓心声,出台整改措施,明确整改时限。二是“热线”畅通诉求渠道。将“12356”计生服务热线整合到 “12345”区政府呼叫热线之中,实行统一受理、分级办理、限时办结。利用政府网和人口网,及时对群众提出的人口计生问题进行网上解答,方便群众咨

15、询、投诉和反映意见建议。三是“监督”增强维权实效。聘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知名人士、群众代表担任行风监督员,明确职责权限、监督内容,定期交流反馈,着力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切实维护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建立“五议三公开”的民主议事决策制度,实现人口计生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5、以事业发展为根本,锻造“阳光队伍”。一是强化教育培训。建立以职业教育为基础、以岗位培训为重点的教育培训制度,推进人口计生干部队伍职业化建设。二是强化作风建设。树立勤政为民形象,牢记宗旨、关注民生,解决权力观、价值观问题;树立奋发有为形象,求真务实、真抓实干,解决事业心、责任感问题;树立清正廉洁形象,行为规范、甘于奉献,解决廉洁自律、永葆本色问题。三是强化绩效考评。对镇(街道),实行目标百分考核,折算三个文明得分;对村(社区),按绩定档,奖惩结合;对随访服务队,分片责任包干,“养事不养人”;对人口中心户长,街聘居用区备案,工作报酬区财政予以保障。 三、创新成效 1、促进了人口计生工作转型升级。开展“阳光计生行动”以来,进一步增强了人口计生系统干部职工的宗旨观念和服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