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塔、有缝及错层结构设计

上传人:ap****ve 文档编号:120436192 上传时间:2020-02-06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3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多塔、有缝及错层结构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多塔、有缝及错层结构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多塔、有缝及错层结构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多塔、有缝及错层结构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多塔、有缝及错层结构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多塔、有缝及错层结构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塔、有缝及错层结构设计(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多塔 有缝及错层结构的设计 目录 1多塔结构2有 缝 结构3错层结构4顶部小塔楼 1 多塔结构 塔的概念 刚性板的概念规范条文规定计算模型多塔交互定义 多塔结构 塔的概念 刚性楼板的概念 塔是工程概念各塔独立计算风荷载 计算一个塔的风荷载时 就好像其余塔不存在塔之间遮挡的考虑可以通过交互定义实现位移 位移比分塔统计剪重比分塔统计偶然偏心地震的偏心距分塔考虑 多塔结构 塔的概念 刚性楼板的概念 多塔工程例 大底盘七塔之大底盘 多塔结构 塔的概念 刚性楼板的概念 多塔工程例 大底盘七塔之七塔 多塔结构 塔的概念 刚性楼板的概念 刚性楼板是力学概念同一刚性楼板上的节点的面内位移满足同一个刚体运动场

2、刚性楼板假定可以理解为对计算模型的降阶手段 从而提高计算效率刚性楼板假定又可以理解为对工程中一类特定楼板的一种模拟 哪类特定楼板 面内刚度足够大 面外刚度可忽略的楼板 多塔结构 塔的概念 刚性楼板的概念 综合以上 塔和刚性楼板在概念上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东西 不应混淆 将塔与刚性楼板在头脑中默认为一个东西 是错误观念 殊不可取 详言之 在实际工程中 塔的构成可以这样表达 1个塔 N1块刚性板 N2块弹性板 N3个孤立节点这里 N1 N2 N3取0 1 2 3 多塔结构 塔的概念 刚性楼板的概念 刚性板1 刚性板2 弹性板区域 一个塔可以这样来构成 多塔结构 规范规定 L D 0 2L D 0 2L

3、 D不宜大于0 2L 以控制扭转效应 多塔楼结构的平立面布置层数 平面 刚度宜接近 塔楼对底盘宜对称 质心距 20 L 多塔结构 规范规定 这三个楼层楼板宜加强 该层楼板厚度宜大于150mm 该层及以上楼层均不宜设置转换层 底盘屋面楼板板厚不低于150MM 相邻上下层楼板构造加强 转换层不宜做在底盘屋面上一层塔楼内 多塔结构 规范规定 粗红线标出了宜加强的部位 多塔楼之间裙房连接体的屋面梁 塔楼中与裙房连接体相连的外围柱和剪力墙均宜加强 提高构造配筋 做约束边缘构件 多塔结构 计算模型 周期比控制的计算模型建立多个单塔模型 分塔验算 控制 上部有强连接的多塔 尚应补充验算整体周期比可以采用强制

4、刚性楼板假定位移比控制的计算模型按整体模型建模计算并验算可以采用强制刚性楼板假定 结构配筋设计的计算模型1 推荐 适用于所有多塔类型 整体建模分析 设计楼板按照真实情况计算 不做强制刚性楼板假定选取足够多的振型 使得有效质量系数超过90 该模型理论上正确 设计基础方便 多塔结构 计算模型 多塔结构 计算模型 整体建模整体分析设计 结构配筋设计的计算模型2 针对仅地下室相连 地上完全分开的多塔结构 各塔地上部分单独建模 单独设计 嵌固点取在正负零位置 2 0总是满足 整体建模 设计地下室 传基础力 各塔底层 地上一层 的设计结果 两种模型取保守 该模型易于把握 设计上可行 多塔结构 计算模型 多

5、塔结构 计算模型 地上部分各自建模分析设计 结构配筋设计的计算模型3 针对地上有裙楼 裙楼以上完全分开的多塔结构 每塔建立一个计算模型 该模型包括塔本身 完整的裙楼和完整的地下室 嵌固点取在基础顶面 该塔裙楼以上部分及位于裙楼中的塔范围以内的部分可以采用该分离模型设计 整体建模分析 设计裙楼 地下室 传基础力 差异较大的部分的设计结果 两种模型取保守 该模型易于把握 设计上可行 但部分区域的设计结果要比较取保守 较繁琐 多塔结构 计算模型 多塔结构 计算模型 采用这样的分离模型设计各塔 多塔结构 图形交互定义 多塔结构需用户以围区方式定义 如存在遮挡 可以定义遮挡面 以准确计算风荷载刚性楼板信

6、息由程序自动搜索 无需用户交互操作 建议以最高的塔为一号塔 以下依次按高度排列 多塔定义的合理性程序可以自动检查 多塔结构 图形交互定义 什么是合理的多塔定义 完整性 结构的每一部分都有定义 不能遗漏无矛盾 同一构件 不能既属于A塔又属于B塔非空性 定义的塔范围的多边形内至少应包含一个构件 不能为空 2 有 缝 结构 规范规定有缝结构的特点有缝结构的计算模型 有缝结构 规范规定 伸缩缝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9 1 1条 规定了排架结构 框架结构 剪力墙结构等的伸缩缝的最大间距 沉降缝 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规定了沉降缝的设置要求 防震缝 抗震设计规范 6 1 4条 规定了防震缝设置要求 有缝结构

7、特点 设缝结构可以看作一类特别的多塔结构 只不过塔之间的距离非常之小而已 由于缝的宽度很小 导致缝隙面不是迎风面 需要定义遮挡面以准确计算风荷载 有缝结构 特点 有缝结构 计算模型 各部分独立计算 建立多个计算模型这种方法针对缝自顶到底将结构完全分开 只有基础相连的情况 计算风荷载时 程序把缝所在的面也作为迎风面 该方向的风荷载计算值偏大 为此可定义遮挡面 各部分一起计算 建立一个整体计算模型原则上各种设缝结构均可做整体计算应把每个结构单元定义为独立的塔参与振型取得足够多 使有效质量系数超过90 定义遮挡面 准确计算风荷载 3 错层结构 错层结构的基本特征计算模型模型输入错层信息生成越层柱的计

8、算长度系数层刚度比位移比和周期比规范条文规定 错层结构 基本特征 同一楼层平面内 部分区域有楼板 部分区域没楼板在没有楼板的区域内 往往形成大量越层构件越层构件上的越层节点的位移不受楼板或梁的约束 可以自由变位 一部分有楼板 一部分无楼板 这是错层结构的基本特征 错层结构 基本特征 错层结构 计算模型 忽略不大的高差当错层高度不大于框架梁的截面高度时 一般可以近似地忽略错层因素影响 可以归并为同一楼层参加结构计算 这一楼层的标高可近似取两部分楼面标高的平均值 高差较大时需要准确考虑错层当错层高度大于框架梁的截面高度时 各部分楼板应作为独立楼层参加整体计算 不宜归并为一层 此时每一个错层部分都应

9、视为独立楼层 错层结构 模型输入 框架错层结构 可以利用修改梁节点标高的方式 来输入错层梁或者斜梁剪力墙错层结构 以楼板为界 将一个楼层划分为多个楼层输入 多塔错层 当不同的塔楼具有不同的层高时 在PM建模时先按同一个层高输入 然后到计算程序 SATWE PMSAP 的多塔修改模块里修改各塔的层高 错层结构 模型输入 错层结构 错层信息生成 自动考虑越层节点为弹性节点 软件自动将错层构件在楼层平面内的节点设为独立的弹性节点 不受楼板计算假定限制 因而能更真实地反应结构的实际受力状态 自动搜索每一段越层柱的长度折算系数 对于错层结构 程序判断柱和墙是否越层的原则是 既不和梁相连 又不和楼板相连

10、程序自动按上述原则搜索出越层信息 从而确定越层柱的折算系数 何谓柱的长度折算系数 比如某越层柱高H 分为三段输入 各段高H1 H2 H3 则每一柱段的长度折算系数分别为H H1 H H2 H H3 错层结构 越层柱长度系数计算 以越层柱H H1 H2 H3为例 1 针对完整的柱H计算其计算长度系数LCOEF2 计算各个柱段的长度折算系数C1 H H1C2 H H2C3 H H33 从而 各个柱段的计算长度系数为 也就是用户见到的柱长度系数 LCOEF1 C1 LCOEFLCOEF2 C2 LCOEFLCOEF3 C3 LCOEF4 可见 越层柱各柱段的计算长度系数实际上是折算长度系数乘上计算长

11、度系数 错层结构 层刚度比 层刚度比仅作参考因为在PM中输入的计算层与真实结构的楼层不一定一致 所以软件输出的层刚度比也不一定是真实楼层间的刚度比 这一点需设计人员注意 错层结构 位移比和周期比 采用强制刚性楼板假定位移比 周期比均有效 4 顶部小塔楼 采用基底剪力法时 根据 抗震设计规范 5 2 4 条 突出屋面部分的地震作用效应宜乘以增大系数3 采用振型分解法时 突出屋面部分每层可作为一个质点 并取足够的计算振型 同时建议按照抗震规范 5 2 5 条控制屋面小塔楼每一层的剪重比 参考文献1 高层规程JGJ3 2002 2 陈岱林 李云贵 魏文朗 多层及高层结构CAD软件高级应用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