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考化学试题汇编22溶解度(精选142套中考题).doc

上传人:ha****o 文档编号:120435790 上传时间:2020-03-04 格式:DOC 页数:87 大小:4.6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中考化学试题汇编22溶解度(精选142套中考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7页
2017中考化学试题汇编22溶解度(精选142套中考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7页
2017中考化学试题汇编22溶解度(精选142套中考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7页
2017中考化学试题汇编22溶解度(精选142套中考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7页
2017中考化学试题汇编22溶解度(精选142套中考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7页
亲,该文档总共8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中考化学试题汇编22溶解度(精选142套中考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中考化学试题汇编22溶解度(精选142套中考题).doc(8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考点22 饱和溶液、溶解度选择题0 t1 t2 温度/溶解度/g甲 乙 丙11(2017宁夏)右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t2丙的饱和溶液温度降低变为不饱和溶液 B三种物质中,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最明显的是甲 Ct2甲的饱和溶液温度降低,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 D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分别由t2降到t1,甲析出晶体的质量比乙的多8(2017黔南)(2分)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P点表示t1时,a、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B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Ct2时,将30g 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得到75g a的

2、饱和溶液D将t1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其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分析】根据题目信息和溶解度曲线可知: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而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P点表示t1时,a、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正确,因为他们在该温度下有交点;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正确,因为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t2时,a的溶解度是50g,因此将3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得到饱和溶液的质量=25g+50g=75g;将t1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其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ac,abc是错误的【解答】解

3、:A、P点表示t1时,a、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正确,因为他们在该温度下有交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B、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正确,因为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C、t2时,a的溶解度是50g,因此将3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得到饱和溶液的质量=25g+50g=75g,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D、将t1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其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ac,abc是错误的,错误符合题意,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考点考查了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通过溶解度曲线我们可以获得很多信息;还考查

4、了有关溶液的计算,有关的计算要准确,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0XYt1t2温度/溶解度/g8. (2017咸宁) X、Y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时X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时仍是饱和溶液B分别将t1时X、Y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C相同温度时,X的溶解度一定大于Y的溶解度DY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8.(2017衡阳)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凡是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C、增加溶质可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D、可溶性物质溶于水时一定会放出热量【分析】A、根据溶液的特点考虑;B、根据饱和溶

5、液和稀溶液的关系分析;C、根据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分析;D、根据物质溶于水,能量的变化考虑【解答】解:A、凡是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水,错误;B、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错误;C、增加溶质可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正确;D、可溶性物质溶于水时不一定会放出热量,如硝酸铵,错误;故选C【点评】应熟悉溶液是一种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在不改变条件时,溶液的组成和浓度都不会发生变化16(2017牡丹江)下表是氯化钠和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温度/102030405060溶解来源:Z_xx_k.Com度/gNaCl来源:学。科。网35.836.036.336.63

6、7.037.3KNO320.931.645.863.985.5110 A20时将20g KNO3加入到50g水中,能得到65.8g溶液 BKNO3的溶解度比NaCl的溶解度大 C60时将210g KNO3饱和溶液降温至20,溶液质量变为131.6g D20时将40g NaCl加入到100g水中,再升温至60可形成不饱和溶液【分析】A、根据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考虑;B、根据溶解度比较大小需要有温度的限制;C、根据降温后溶解度的变化考虑;D、根据60氯化钠的溶解度考虑【解答】解:A、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g,所以50g水中最多溶解15.8g,所以20时将20g KNO3加入到50g水中,能

7、得到65.8g溶液,故A正确;B、溶解度比较大小需要有温度的限制,故B错;C、降温后硝酸钾的溶解度变为31.6g,所以溶液质量变为31.6g+100g=131.6g,故C正确;D、60氯化钠的溶解度37.3g,所以加入40g氯化钠,溶液达到饱和,故D错故选AC【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溶解度的四要素,并能灵活运用9(2017内蒙古巴彦淖尔)如图是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t1时乙的溶解度大于甲的溶解度Bt2时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C升高温度能使饱和的甲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Dt3时50g水中加入30g甲物质充分溶解后得到80g溶液【考点】7N: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

8、作用;7J: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解答】解:A、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乙的溶解度大于甲的溶解度,故A正确;B、t2时,甲、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所以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故B正确;C、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升高温度能使饱和的甲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故C正确;D、t3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50

9、g,所以50g水中加入30g甲物质充分溶解后得到75g溶液,故D错误故选:D20(3分)(2017云南)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30时,把10g丙溶解在50g水中,得到丙的饱和溶液B50时,把甲、乙、丙三种溶液降温至10,析出晶体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甲丙乙C将甲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升高温度的方法D30时,甲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约为23.1%【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

10、,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解答】解:A、30时,丙物质的溶解度是10g,所以把10g丙溶解在50g水中,得到丙的饱和溶液,故A正确;B、10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最大,甲、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降低温度,甲、乙物质析出晶体,丙物质不会析出晶体,应该按照50时的溶解度进行计算,所以50时,把甲、乙、丙三种溶液降温至10,析出晶体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乙甲丙,故B错误;C、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将甲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升高温度的方法,故C正确;D、3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30g,所以甲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约为:100%=23.1%,故D

11、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0(2分)(2017遵义)根据如图提供的几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氯酸钾中混有少量氯化钠,提纯氯酸钾最好用蒸发结晶的方法B30氯酸钾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C80时7gNaCl和20g水能形成饱和溶液D控制温度,图中氯酸钠和氯化钾能发生化学反应【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判断物质的

12、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解答】解:A、氯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所以氯酸钾中混有少量氯化钠,提纯氯酸钾最好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故A错误;B、30时,氯酸钾的溶解度是10g,所以氯酸钾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0%=9.1%,故B错误;C、8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40g,所以7gNaCl和20g水不能形成饱和溶液,故C错误;D、氯酸钠和氯化钾交换成分可以得到氯酸钾和氯化钠,控制温度在1030之间,氯化钠的溶解度较大,氯酸钾的溶解度较小,会以晶体形式析出,所以图中氯酸钠和氯化钾能发生化学反应,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

13、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02017雅安高氯酸钾( KClO4) 可用作火箭推进剂,其溶解度如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温度/20406080溶解度/g1.683.737.313.4A高氯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B20时,将 2g高氯酸钾溶于98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2%C60时,高氯酸钾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7.3%D80的高氯酸钾溶液冷却至40肯定有晶体析出【考点】7M: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7P: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7T: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分析】A

14、、根据高氯酸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20时,高氯酸钾的溶解度为1.68g,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100%,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80的高氯酸钾溶液可能是很稀的溶液,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由高氯酸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数据,可以看出高氯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故选项说法正确B、20时,高氯酸钾的溶解度为1.68g,20时,将2g高氯酸钾溶于98g水中,最多只能溶解1.68g,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2%,故选项说法正确C、60时,高氯酸钾的溶解度为7.3g,60时,高氯酸钾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7.3%,故选项说法正确D、80的高氯酸钾溶液可能是很稀的溶液,冷却至40,不一定有晶体析出,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8(1分)(2017通辽)t1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入到各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所示,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烧杯中的溶液一定未达到饱和状态B烧杯中溶解的溶质是氯化钾C蒸发一定量的水,两烧杯中都一定有固体析出D将温度升高到t2,两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不考虑水的蒸发)【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