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考真题精品解析 语文(吉林卷)精编word版(解析版).doc

上传人:ha****o 文档编号:120428363 上传时间:2020-03-0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年中考真题精品解析 语文(吉林卷)精编word版(解析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6年中考真题精品解析 语文(吉林卷)精编word版(解析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6年中考真题精品解析 语文(吉林卷)精编word版(解析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6年中考真题精品解析 语文(吉林卷)精编word版(解析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6年中考真题精品解析 语文(吉林卷)精编word版(解析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6年中考真题精品解析 语文(吉林卷)精编word版(解析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中考真题精品解析 语文(吉林卷)精编word版(解析版).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积累与运用(14分)请在答题卡相应的田字格中或横线上端正地书写诗文名句。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 。(诗经关雎)【来源:学科网】2择其善者而从之, 。(论语述而)3 ,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4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5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6在战争年代,当与亲人消息隔绝,久盼音信不至时,人们常用杜甫春望中“ , ”两句诗来表达心声。7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借用典故,抒发九死不悔的报国之志的诗句是: , 。8范仲淹岳阳楼记一文中,表现吃苦在前、享乐在后,以天下为己任的济世情怀的句子是: , 。【答案】1君子好逑2其不善者而改之3长风破浪会有时4

2、似曾相似燕归来5伤心秦汉经行处6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7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8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解析】【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9学校“语文节”即将拉开序幕,届时要开展“书法展示”“诗词吟诵”“国学品读”“名著赏析”“戏剧表演”等活动,让翰墨书香、清音雅韵流淌校园。请依据活动内容,自拟一副对联。(每联不少于5字。)【答案】宽对即可。(共2分,内转、形式各1分,示例1:上联:品国学涵养正气 示例2:上联:墨香盈雅室 下联:书声溢芳园【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联的拟写,首先要了解对联的特点即上下句“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相承”,根据题目的内容,

3、从“书香、翰墨”等角度拟写。【考点定位】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二、阅读(46分)(一)古诗文阅读(15分)【来源:Z*xx*kCom】(甲)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0分)桃花源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来源:学科网】林尽水源,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敷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

4、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10本文作者是东晋诗人_(人名)。(1分)【来源:ZxxkCom】1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 (1)屋舍俨然 (2)便扶向路12作者在第一自然段中描绘的桃林美景有何作用?(2分)

5、13在文章第三自然段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桃源人与世隔绝的时间很久?(2分)14作者虚构的世外桃源,千百年来让无数人心驰神往,为什么它具有这样永恒的魅力?(3分)【答案】10陶渊明(1分)11(1)整齐的样子 (2)沿、顺着(共2分,每小题1分)12围绕“渲染神秘气氛;暗示将会出现奇境;为桃源美好作铺塾”回答出两点即可。(共2分,毎点1分)13围绕“见到渔人大吃一惊;自从秦朝就隐居在此;不知外机朝代更竹;对渔人所描述的外界情况感叹、惋惜”回答出两点即可。(共2分,每点1分,用原文语句回答亦可)14围绕“没有剥削、没有压迫、安定和平的社会环境;优美富饶的自然环境;幸福快乐的人民生活;淳朴的社会风尚

6、;反映了广大人民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追求”,回答出三点即可。(共3分,每点1分)【解析】【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1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意义的理解。实词与虚词的积累,是培养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基础,理解文言文中词语的含义时,要联系原句来理解,不可孤立地理解单个字词的含义。另外,还要注意词语的特殊用法,比如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尽量做到解释准确、恰当。注意本题中“扶”古今异义,意为“沿着,顺”,要根据语境仔细辨析。【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12【考点定位】理解文言文内容要点。能力层级为理解B。13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

7、是文本信息的理解和概括能力,本文是所学课文,本问题是学习的重点问题,根据所学所记理解文章内容,阅读第三自然段,找出 “见渔人,乃大惊”“自云先世避秦时乱,不复出焉”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皆叹惋”等句子可看出桃源人与世隔绝的时间很久。【考点定位】理解文言文内容要点。能力层级为理解B。14试题分析:此题为开放性题目,疏通全文,把握文章内容,理解文章主旨,从文中对桃花源的自然美景、安居乐业的生活场景、以及人们的热情淳朴和“不足为外人道也”进行分析可得具有永恒魅力的原因是没有剥削、没有压迫、安定和平的社会环境;优美富饶的自然环境;幸福快乐的人民生活;淳朴的社会风尚;反映了广大人民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

8、追求”。【考点定位】欣赏作品的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翻译】东晋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个人以打渔为生。一天,他顺着溪水行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长在溪水的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花草鲜嫩美丽,落花纷纷的散在地上。渔人对此(眼前的景色)感到十分诧异,继续往前行船,想走到林子的尽头。桃林的尽头就是溪水的发源地,于是便出现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仿佛有点光亮。于是他下了船,从洞口进去了。起初洞口很狭窄,仅容一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明亮了。(呈现在他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舍。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沼,桑树竹林之

9、类的。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鸣狗叫到处可以听到。人们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的穿戴跟桃花源以外的世人完全一样。老人和小孩们个个都安适愉快,自得其乐。村里的人看到渔人,感到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儿来的。渔人详细地做了回答。村里有人就邀请他到自己家里去(做客)。设酒杀鸡做饭来款待他。村里的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人,就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来到这个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因而跟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他们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 更不必说魏晋两朝了。渔人把自己知道的事一一详尽地告诉了他们,听完以后,他们都感叹惋惜。其余的人各自又把

10、渔人请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饭来款待他。渔人停留了几天,向村里人告辞离开。村里的人对他说:“我们这个地方不值得对外面的人说啊!”渔人出来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顺着旧路回去,处处都做了标记。到了郡城,到太守那里去,报告了这番经历。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去,寻找以前所做的标记,终于迷失了方向,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南阳人刘子骥是个志向高洁的隐士,听到这件事后,高兴地计划前往。但没有实现,不久因病去世了。此后就再也没有问桃花源路的人了。(乙)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5分)夜宿七盘岭沈佺期来源:学_科_网Z_X_X_K独游千里外,高卧七盘西。山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芳春平仲绿,清夜子规啼。浮客空留听

11、,褒城闻曙鸡。【注释】沈佺(qun)期:唐代诗人。 平仲:银杏的别称。浮客:游子。诗人自指。15“夜宿七盘岭”中“宿”字的意思是_。(1分)16“山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描绘了什么样的情景?(2分)17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当时怎样的心境?(2分)【答案】15住宿(住);过夜(1分)16围绕“山月近得仿佛就在窗前;银河低得好像要流进房门”回答。(并2分,每点1分, 意思对即可)17围绕“独宿异乡的愁思(惆怅、失意);对故乡的依恋”回答出一点即(共2分)示例:这首诗通过描写旅途夜宿七盘岭的情景,表达了诗人独宿异乡的愁思(惆怅的悄绪),流露出对故乡的依恋。【考点定位】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2、。16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诗歌的形象,阅读诗歌,根据其中描写的景象,发挥想像,从声、色、形等方面描摹诗中所写景色,可运用修辞手法对景物的状态加以形容修饰。本题围绕“山月近得仿佛就在窗前;银河低得好像要流进房门”回答。【考点定位】鉴赏诗歌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17【考点定位】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二)现代文阅读(26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沙枣【梁衡 沙枣是农田与沙漠交错地带特有的树种,研究黄河沙地和周边的生态不能不研究沙枣。 记得我刚从北京来到河套时就对沙枣这种树感到奇怪。1968年冬我大学毕业后分到内蒙古临河县,头一年在大队劳动锻炼。我们住的房子旁是

13、一条公路,路边长着两排很密的灌木丛,也不知道叫什么名字。第二年春天,柳树开始透出了绿色,接着杨树也发出了新叶,但这两排灌木却没有一点表示。我想大概早已干死了,也不去管它。 后来不知不觉中这灌木丛发绿了,叶很小,灰绿色,较厚,有刺,并不显眼,我想大概就是这么一种树吧,也并不十分注意。只是在每天上井台担水时,注意别让它的刺钩着我的袖子。6月初,我们劳动回来,天气很热,大家就在门前空场上吃饭,这时隐隐约约飘来一种花香。我一下就想起在香山脚下夹道的丁香,清香醉人。但我知道这里是没有丁香树的。到晚上,月照窗纸,更是香浸草屋满地霜。当时很不解其因。 第二天傍晚我又去担水,照旧注意别让枣刺刮着胳膊,这才发现

14、,原来香味是从这里发出的。真想不到这么不起眼的树丛能发出这么醉人的香味。从此,我开始注意沙枣。 认识的深化还是第二年春天。那是4月下旬,我参加了县里的一期党校学习班。党校院里有很大的一片沙枣林,房前屋后也都是沙枣树。学习直到6月9日才结束。这段时间正是沙枣发芽抽叶、开花吐香的时期,我仔细地观察了全过程。 沙枣的外表极不惹人注意,叶虽绿但不是葱绿,而是灰绿;花虽黄,但不是深黄、金黄,而是淡黄;个头很小,连一般梅花的一个花瓣大都没有。它的幼枝在冬天时为灰色,发干,春天灰绿,其粗干却无论冬夏都是古铜色。总之,色彩是极不鲜艳引人的,但是它却有极浓的香味。我一下想到鲁迅说过的,牛吃进去的是草,挤出来的是

15、奶,它就这样悄悄地为人送着暗香。当时曾写了一首小词记录了自己的欣喜:干枝有刺叶小花开迟沙埋根,风打枝却将暗香袭人急。1972年秋天,我已调到报社,到杭锦后旗的太荣大队去采访,又一次见识了沙枣的壮观。 这个大队紧靠乌兰布和大沙漠,为了防止风沙的侵蚀,大队专门成立了一个林业队,造林固沙。十几年来,他们沿着沙漠的边缘造起了一条20多里长的沙枣林带,沙枣林带的后面又是柳、杨、榆等其他树的林带,再后才是果木和农田。我去时已是秋后,阴历十月了。沙枣已经开始落叶,只有那些没有被风刮落的果实还稀疏地缀在树上,有的鲜红鲜红,有的没有变过来,还是原来的青绿,形状也有滚圆的和椭圆的两种。我们摘着吃了一些,面而涩,倒也有它自己的味道,小孩子们是不会放过它的。当地人把它打下来当饲料喂猪。在这里,我才第一次感觉到了它的实用价值。 首先,长长的沙枣林带锁住了咆哮的黄沙。你看那浩浩的沙海波峰起伏,但一到沙枣林前就止步不前了。沙浪先是凶猛地冲到树前,打在树干上,但是它立即被撞个粉碎,又被风卷回去几尺远,这样,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