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浙江省金华市六校联盟2019届九年级3月模拟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ha****o 文档编号:120427706 上传时间:2020-03-0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89.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解析:浙江省金华市六校联盟2019届九年级3月模拟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精品解析:浙江省金华市六校联盟2019届九年级3月模拟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精品解析:浙江省金华市六校联盟2019届九年级3月模拟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精品解析:浙江省金华市六校联盟2019届九年级3月模拟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精品解析:浙江省金华市六校联盟2019届九年级3月模拟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品解析:浙江省金华市六校联盟2019届九年级3月模拟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解析:浙江省金华市六校联盟2019届九年级3月模拟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试题(解析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中考模拟测试历史与社会试题卷3.15一、选择题(每小题有且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多选少选皆不得分)1.2019年1月8日上午在北京隆重举行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和 获得201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A. 程开甲 侯云德B. 刘永坦 钱七虎C. 赵忠贤 王泽山D. 杜富国 钟 扬【答案】B【解析】【详解】时政题解析略2.2019年1月3日上午10点26分, 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东经177.6度、南纬45.5度附近的预选着陆区A. 嫦娥四号B. 玉兔二号C. 神舟五号D. 神舟七号【答案】A【解析】【详解】时政题解析略乌镇凭借独特的互联网经济和保存完好的传统文化成为了世

2、界互联网大会的永久会址。结合地图和所学知识回答以下各题:3. 乌镇成为互联网大会永久会址的有利因素有( )地理位置优越 互联网经济发达 长江流经,水运方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A. B. C. D. 4. 乌镇“小桥流水人家”形成的自然原因有( )地处平原,水网密布 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 经济发达,人才众多 河湖众多,水运交通便利A. B. C. D. 【答案】3. B 4. D【解析】【分析】根据乌镇的自然环境与经济发展特点,进行分析解答。【3题详解】乌镇成为互联网大会永久会址的有利因素有地理位置优越、互联网经济发达、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结合题意。故选B。【4题详解】乌镇“小桥流水人

3、家”形成的自然原因有地处平原,水网密布、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河湖众多,水运交通便利。结合题意。故选D。【点睛】考查乌镇的自然环境与经济发展特点。5.世界各地的自然条件各不相同,但人们都能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营造出美好的生活图景。下列描述正确的有( )湄公河平原上的人们因地制宜,实行“耕海牧鱼”瑞士人利用阿尔卑斯山自然景观,发展旅游经济安第斯山区的印第安人饲养羊驼,喜好赛马摔跤新疆人民两千多年前创造坎儿井,发展绿洲农业A. B. C. D. 【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世界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与生产生活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解答。【详解】实行“耕海牧鱼”分布在海边,故错误;瑞士人利用阿尔卑斯

4、山自然景观,发展旅游经济,故正确;安第斯山区的印第安人饲养羊驼,不适宜赛马摔跤,故错误;新疆人民两千多年前创造坎儿井,发展绿洲农业,故正确;结合题意。正确。故选C。【点睛】考查世界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与生产生活之间的关系。6.读图,对中国相关朝代的内容描述正确的是( )A. a、c两朝都是从分裂走向统一,为中国大一统奠定基础B. b、d两朝都有开创性的政治制度,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C. b朝唐太宗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促进民族关系融洽D. c朝宋太祖采取“杯酒释兵权”措施,增强了北宋军力【答案】C【解析】【详解】略7.下列有关人类早期文明和它们的重要文明成就,搭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 古代埃及金字塔

5、和阿拉伯数字B. 古代中国分封制和星期制度C. 古代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太阳历D. 古代印度种姓制度和佛教【答案】D【解析】【详解】古代印度实行种姓制度,佛教发源于古代印度,正确;阿拉伯数字不是古代埃及人发明,是印度人发明,错误;星期制度是西方人发明,不是中国人,错误;太阳历不是古代巴比伦发明,错误。8.下列图片所代表的事件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三权分立体制设立是1787年宪法中实行;攻占巴士底狱是1789年;克伦威尔率领议会军作战是1645年,哥伦布到达美洲是1492年,依据时间排序C正确;A、B和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华盛顿的起床号

6、一书中说,1860年林肯的就职演说中20次使用了“联邦”这个词,却从未说过“国”这个词:1861年林肯在国会咨文中22次提到“联邦”,3次提到“国”:1863年林肯在葛底斯堡演说中根本没有提到“联邦”,却5次说到了“国”。据此完成以下各题9. 林肯在这一时期使用“联邦”和“国”频次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 )A. 独立战争的爆发B. 1787年宪法的颁行C. 南北战争的深入D. “门户开放”政策的推行10. 林肯使用“联邦”和“国”频次的变化,表明他逐步意识到 ( )A. 争取民族独立的迫切性B. 南北经济制度的差异性C. 维护国家统一的重要性D. 解放黑人奴隶的必要性【答案】9. C 10. C

7、【解析】【9题详解】林肯是美国南北战争时期总统,主要致力于美国的南北统一,故在这一时期使用“联邦”和“国”频次变化的直接原因是南北战争的深入发展,C正确;A和是华盛顿时期的事情;是西奥多罗斯福在位时期事情,排除。【10题详解】联邦属于国家政治体制,国说明是统一的内涵,这一用词的转变说明林肯维护国家统一的重要性,正确;美国此时已经实现了民族独立,错误;南北经济制度差异不符合材料主旨,错误;解放黑人奴隶的必要性不符合材料主旨,错误。11.以下表格中由史实推出的结论,最为合理的是( )史实结论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新中国成立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开始连成整体实行家庭联产责任制进入改

8、革开放新时期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正确;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的时间是1956年,错误;新航路开辟促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正确;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错误。选择C符合题意;A、B和D项错误。排除。12.邓小平曾说:“这无疑是一次伟大的胜利,这胜利表示了敌人在长江以南的一支最大的组织力量的覆灭”。这里“伟大的胜利”是指( )A. 辽沈战役的胜利B. 淮海战役的胜利C. 平津战役的胜利D. 渡江战役的胜利【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解放战争的相关知识点。阅读题文所给提示信息:敌人在长江以南的一支最

9、大的组织力量的覆灭,根据所学知识,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攻占南京,标志着统治中国长达22年的南京国民政府的垮台。ABC都发生在长江以北,不符合题意,故选D。【考点定位】人教版八年级上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战略大决战13.第三次科技革命使人类进入了( )A. 蒸汽时代B. 电气时代C. 信息时代D. 航天时代【答案】C【解析】【详解】第三次科技革命使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C正确;A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B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D从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时期。二、非选择题(5小题,共50分)14.某中学组织“桥与地理环境”为主题的研学,请你一起参与:【游学长见识】(1)赵州桥(图1)虽经无数次洪水

10、的冲击,却安然无恙。指出该地区洪水多发的主要气候原因。(2)廊桥(图2)以石头和木材为原料,在桥上加盖廊屋,在闽浙山区较多。试分析其自然原因。(3)黄土高原许多沟谷地区出现“桥上桥”(图3,在原桥梁的基础上,后来再建新桥)。试解释这一地理现象。(4)综上所述,指出造成、两区地理环境差异的主导因素。【答案】(1)该地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季风气候不稳定。(2)闽浙山区降水量较大,河流众多;雨热同期,有利于森林的生长,木材资源丰富;山区多石材料资源丰富; (3)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泥沙淤积堵塞下层桥洞,洪水排水不畅,为方便通行才在下层桥上在修一层桥。(4)自然环境。【解析】【分析

11、】根据自然环境与建筑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解答。【详解】据图分析可知:(1)该地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季风气候不稳定;(2)闽浙山区降水量较大,河流众多;雨热同期,有利于森林的生长,木材资源丰富;山区多石材料资源丰富;(3)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泥沙淤积堵塞下层桥洞,洪水排水不畅,为方便通行才在下层桥上在修一层桥;(4)北方地区、为南方地区两区地理环境差异的主导因素自然环境中的气候因素;【点睛】考查自然环境与建筑之间的关系。15.现代旅游由古代旅行,游历等活动演进发展而来。材料一:古代旅行(部分)时期游历及成就时期游历及成就春秋孔子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思想,他思想的核心是西汉张骞

12、出使西域,到达了很多国家,加强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联系玄奘西游天竺,研习佛法,将沿途的风土人情等情况介绍到中国明朝郑和七下西洋,到达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1)将材料一的表格填写完整。“一带一路”倡议是对古丝绸之路的传承和提升,指出以上人物中为陆上丝绸之路开辟做出重大贡献的人物。材料二:工业革命后,经过斗争,工人工资提高且享受带薪休假工人开始到海滨旅游。1840年后,铁路的兴起,海滨旅游在英国逐渐蔚然成风。(2)依材料二,说出海滨旅游在英国蔚然成风的原因。材料三:历年世界旅游日的主题口号(部分)序号年份口号2001年旅游业:为和平和不同文明之间对话服务的工具2003年旅游业:一种消除贫困

13、、创造就业与社会和谐的驱动力2008年旅游:应对气候变化挑战2013年旅游与水:保护我们共同的未来2016年旅游促进发展,旅游促进扶贫,旅游促进和平(3)依据材料三,概括括世界旅游日口号体现的21世纪的时代课题。要求:仿照示例,完成表格。【答案】(1)仁的思想;唐朝;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张骞(2)工业革命后英国交通更加便利、工人工资提高、出行成本降低。(3)时代课题1:、;时代课题2:可持续发展【解析】【详解】(1)依据孔子的思想核心可知是仁的思想;依据玄奘西游可知是唐朝;依据郑和下西洋的航线可知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依据丝周之路开通者可知四西汉时期的张骞。(2)依据材料二“业革命后

14、,经过斗争,工人工资提高且享受带薪休假工人开始到海滨旅游。1840年后,铁路的兴起”的信息从工业革命后英国交通更加便利、工人工以及资提高、出行成本降低回答。(3)时代课题1:依据材料表格信息可知是、;时代课题2:依据经济发展可知可持续发展。16.阅读材料,分析问题.【看图学历史】 (1)“各国联合,为自由而战”,说说你对“自由”理解。这时期,苏联也发行了一系列同一题材的海报,这表明苏联对 “各国联合,为自由而战”持什么态度? (2)美国战争信息署发行该明信片、苏联发行海报的共同目的是什么?明信片中,中华民国国旗为何被置于第一排? (3)有人推测,当时德国纳粹分子看到这张明信片后会非常恐惧。你觉得呢?结合史实解释你的回答。【答案】(1)自由:反抗法西斯残暴统治,苏联的态度:积极响应/支持(2)鼓舞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协同作战的士气。中国人民的英雄抗战得到美国人民的认可(美国政府赞赏中国全人民的英雄抗战)。(3)同意 德国纳粹分子忌惮明信片的传播效应会增强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力量不同意。理由:1942年的纳粹德国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