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3 文言文阅读(课外)-3学年中考+1学年最新模拟备战2017届中考语文系列(湖北版)(解析版).doc

上传人:ha****a 文档编号:120415797 上传时间:2020-03-04 格式:DOC 页数:44 大小:1.5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13 文言文阅读(课外)-3学年中考+1学年最新模拟备战2017届中考语文系列(湖北版)(解析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专题】13 文言文阅读(课外)-3学年中考+1学年最新模拟备战2017届中考语文系列(湖北版)(解析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专题】13 文言文阅读(课外)-3学年中考+1学年最新模拟备战2017届中考语文系列(湖北版)(解析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专题】13 文言文阅读(课外)-3学年中考+1学年最新模拟备战2017届中考语文系列(湖北版)(解析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专题】13 文言文阅读(课外)-3学年中考+1学年最新模拟备战2017届中考语文系列(湖北版)(解析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亲,该文档总共4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专题】13 文言文阅读(课外)-3学年中考+1学年最新模拟备战2017届中考语文系列(湖北版)(解析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13 文言文阅读(课外)-3学年中考+1学年最新模拟备战2017届中考语文系列(湖北版)(解析版).doc(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直击考点】从2016年全国各地的中考试卷来看,课外浅易文言文阅读命题呈现以下几大趋势:一是对文言文词语的音、义及句义的考查,这是永久性内容;二是考查文言语句断句的能力,这已成为热点;三是理解性阅读仍为重头戏;四是开放拓展题逐渐介入。【技巧提升】一、审题步骤第一步:快速浏览题目。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有个特点:有的题目选项出示了文中某些关键字词的意思,有的题目则提示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浏览题目,有助于同学们初步了解文言文的大致意思。所以,阅读课外文言文段,首先应该快速浏览文段后的题目。第二步:仔细分析标题。一般而言,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都会给出标题,而大部分标题本身就概括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例如,在

2、一次测试中,考了一个“楚人学舟”的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这个主谓结构的标题概括了文段的主要内容,我们看了标题就知道文段的主要内容了。总之,仔细分析文段的标题,可使我们快速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第三步:结合注释速读全文。课外文言文阅读,对于一些难懂的文言字词一般都会给出注释。这些注释有助于同学们准确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所以,千万别忽略这些注释,而应结合注释速读全文。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阅读全文的过程中,碰到“拦路虎”,千万别停下来苦苦思索,而应继续阅读。总之,速读全文,不求完全读懂,能明白文章的大致意思就可以了。第四步:“对症下药”解答问题。课外文言文阅读问题设计有三种类型,即词语解释题、句子

3、翻译题和内容理解题。对于不同的题目则采用不同的解题方法。(1)词语解释题。这类题目多数是考查文言实词中一词多义的现象,而这些文言实词基本上都是同学们在课内文言文中学习过的。解题时,应先套用我们学习过的文言实词的意思,再联系上下文检验,经检验意思通顺,则为正确答案。(2)句子翻译题。翻译句子应该在直译的基础上意译。首先,在草稿上把关键字词的意思解释出来(直译);然后,将句子的大致意思写出来(意译)。(3)内容理解题。解决这种类型的题目有三种方法:第一,引用原文句子回答;第二,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第三,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三种方法,采用第一、二种方法回答准确率较高。二、答题技巧1“归纳主要

4、内容”的技巧:去粗取精,抓住要害;去伪存真,综合归纳;由此及彼,紧扣主旨;区别文体,体现特色;紧扣题目,纵横联系;依文索义,正确分析;审准题干,抓住关键;了解规律,借以排查;放回原文,查对正误。2“感知情感态度”的技巧:文中筛选法;概括评价法;删繁就简法;感悟深意法。3“揣摩评价探究”的技巧:审清题意,把握要点;扣住文本,有的放矢;观点明确,体验探究;结构完整,表达充分。【三年真题】2016年中考一、【2016年中考湖北黄冈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回答23-27题。(15分)【甲】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

5、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乙】二翁登泰山昔有二翁,同邑而居。甚友善。甲翁之妻子去乡,唯叟一人而已。一日,叟携酒至乙翁第,二人对酌,不亦乐乎!乙翁曰:“向吾远游翼、雍,然未尝登泰山,君有意同行乎?”甲翁曰:“是山余亦未登,然老矣,恐力不胜。”乙翁曰:“差矣,汝之言!曩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辈方逾六旬何老之有!”甲翁曰:“甚善!”翌日,二叟偕往,越钱塘,

6、绝长江,而至泰阴。夜宿,凌晨上山。乙翁欲扶之,甲翁曰:“吾力尚可,无需相扶。”自日出至薄暮,已至半山矣。【注释】第:房屋,宅子,家。冀、雍:古代两个州名,在今约山西、陕西、甘肃一带。曩:以往,过去,从前。23解释加点的实词。(4分)(1)略无阙处( ) (2)属引凄异( )(3)二人对酌( ) (4)越钱塘,绝长江( )24选出下列语句中加点字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 )(2分)A或王命急宣 或异二者之为B故渔者歌曰 温故而知新C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虽不能察,必以情D乙翁欲扶之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25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曩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辈方逾六旬何老之有!26将下列句子

7、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清荣峻茂,良多趣味。(2)自日出至薄暮,已至半山矣。27(1)三峡先写山,后写水。写山,突出 、 的特点;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2分)(2)二翁登泰山的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 。(1分)【答案】23(1)通“缺”,中断 (2)延长 (3)饮酒 (4)横渡24C25曩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辈方逾六旬/何老之有!26(1)水清,树荣(茂盛),山高,草茂,趣味无穷。(2)从太阳出山(早晨)开始登山,到傍晚时,(他们)已经到半山腰了。27(1)连绵不断(山多)、隐天蔽日(山高)(2)只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和顽强的意志,就能战胜客观的困难。【解析】23【考点定位】

8、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24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意义的理解。实词与虚词的积累,是培养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基础,理解文言文中词语的含义时,要联系原句来理解,不可孤立地理解单个字词的含义。本题用反排除法,A有时/或许;B所以/旧的;C即使。加点词意思相同;D代词/动词,到。固选C。【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25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断句前,先要通读全文理清文段思路,尤其是把握文章中涉及的人物及关系。在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判断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分析其结构,按照现代汉语

9、的阅读习惯判断停顿,比如“主谓”之间要停顿,修饰语与中心语之间可停顿。关键是要弄懂句子的意思。【考点定位】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26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句子翻译也是文言文阅读的一个常考题型,翻译句子时,要注意抓住句中的关键词句,把关键词句翻译准确,另外,还要注意对特殊句式的翻译,尽量做到通顺、流畅,表意清晰。1句中“良”,确实;果然。2句中“自”,从;“薄”,即将。翻译后要疏通句子。【考点定位】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27【考点定位】理解文言文内容要点。能力层级为理解B。欣赏作品的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翻译】

10、【甲】在三峡七百里(的沿途)中,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没有一点中断的地方;重重叠叠的悬崖峭壁,遮挡了天空和太阳。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到。到了夏天江水漫上山陵,上行和下行的航路都被阻断。有时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这时只要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中间相距一千二百里,即使骑上飞奔的快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等到春天和冬天的时候,就可以看见白色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极高的山峰上,大多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松柏,悬泉瀑布在山峰之间飞流冲荡。水清,树荣,山峻,草盛,实在是趣味无穷。(在秋天)每到天刚放晴的时候或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

11、经常有猿猴在高处拉长声音鸣叫,声音持续不断,(显得)非常凄凉怪异,在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所以三峡中渔民的歌谣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乙】从前有两个老翁,住在同一个城市里。甲老翁的妻子和孩子早离开了,只有他自己罢了一天,他带着酒去乙翁的家,两个人一起喝酒,十分快乐!乙翁说:以前我曾去河北陕西郊游,但没有登过泰山,心中很悔恨,你能不能和我一起去呢?甲翁说:那山很陡峭,我也没有登过,总想着它,然而老了,恐怕力气不够了乙翁说:你的话错了,以前的愚公,年纪将近九十岁的时候还可以移山,现在我们才六十多岁,哪里老呢!甲翁说:那太好了第二天,两个老人都去了,走

12、过钱塘,横渡长江,走着从鸸到泰山的北面晚上住下休息,凌晨上山,乙翁要扶他,甲翁说:我的力气还可以,不用互相搀扶从太阳出来到傍晚时分,已经走过了半座大山。二、【2016年中考湖北荆门卷】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回答问题。(每题3分,共9分)【甲】愚公移山(节选)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

13、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来源:学。科。网】【乙】卖蒜老叟【清】袁枚南阳杨二相公精于拳术,每至演武场传授枪棒,观者如堵。一日,有卖蒜叟,咳嗽不绝声,旁睨而揶揄之。杨大怒,招叟至前,以拳打砖墙,陷入尺许,傲之曰:“叟能如是乎?”叟曰:“君能打墙,不能打人。”杨骂曰:“老奴能受我打乎?打死勿怨!”叟笑曰:“垂死之年,能以一死成君之名,死亦何怨!”老人自缚于树,解衣露腹。杨故取势于十步外,奋拳击之。老人寂然无声,但见杨双膝跪地,叩头曰:“晚生知罪矣。”拔其拳已夹入老人腹中坚不可出。哀求良久,老人鼓腹纵之,已跌出一石桥外矣。老人徐徐负蒜而归,卒不肯告人姓氏。【注释】睨:眼

14、睛斜着看。揶揄:出言嘲笑、讽刺。10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叩石垦壤 叩头曰:“晚生知罪矣。”B年且九十 且焉置土石C跳往助之 旁睨而揶揄之D杂然相许 陷入尺许11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箕畚:用箕畚装土石)B始一反焉(始:开始)C观者如堵(堵:墙) D老人鼓腹纵之(纵:放开)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甲文段中写太行、王屋二山的高大,运土路程的遥远,说明了移山工程的艰巨,显示了愚公的气魄。B乙文段中画线句“拔其拳已夹入老人腹中坚不可出”的节奏划分是正确的。C甲乙两文段靠运用了对比手法。甲文段将妻子和愚公进行对比,乙文段将卖蒜老叟与杨二进行对比。D乙文“卖蒜

15、老叟”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有: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任何时候都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13翻译下列句子。(4分)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杨故取势于十步外,奋拳击之。【答案】10C11B12C13凭你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杨二特意在十步外摆好姿势,举起拳头用尽力气向老人打去。【解析】10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意义的理解。实词与虚词的积累,是培养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基础,理解文言文中词语的含义时,要联系原句来理解,不可孤立地理解单个字词的含义。另外,还要注意词语的特殊用法,比如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尽量做到解释准确、恰当。此题用反排除法,A叩:敲打/磕;B且:将近/况且;C之:代词;D许:赞成,赞同,同意/左右。故选:C。学科网【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1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